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的理路》读书笔记
在《社会科学理路》一书中,作者首先指出所谓认识论就是一种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努力。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即人类何以认识外在世界,西方世界中,自笛卡尔建立的“主/客”对立二元论,人们便形成将认识主体(人自身)与外在世界对立起来,加以认识的传统,并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本体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现实的本质以及世界中人类的本质,在西方哲学史里,关于世界中所存在事物之本体论,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实在论”主张外在的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观念论”则认为所谓的实在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而是人类内在思维特根斯坦和外在事物交互作用的产物。,正是依据这两种看法,众多思想家形成各类不同面向的理论,例如“实在论”下有朴素实在论、批判实在论(criticalrealism)、直接实在论(directrealism)、间接实在论(indirectrealism)之分最后,方法论关注的则是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讲,就是研究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知晓其所关注的对象。上述三种概念共同构成世界观,而三者之间又具有逻辑上的关联。一个研究者对于方法论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受到其“本体论/认识论”立场的限制.而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论、在对世界观内涵进行系统阐明之后,作者便开始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参照框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说,就世界观的不同,该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哲学家所进行的“知识”探讨,针对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可称为客观研究途径,后半部分才可以说是纯粹社会科学的哲学,可称为主观研究途径。这两种研究途径又可细化为五种研究典范,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结构主义、诠释学、批判主义。全书即根据这五种典范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差异展开。
《社会科学的理路》第一篇,是以介绍维特根斯坦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作为起始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出版以来,西方的科学哲学才有了快速的发展。到了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德首先提出“实证主义”一词,希望用它来指称关于科学和历史的一种知识论和世界观。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逻辑是世界的镜子”,,逻辑将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结方式。随后维特根斯坦表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即事实对应于命题,原子事实对应于基本命题,对象对应与名称。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由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因而语言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存在,而理论与命题也将是外在世界逻辑结构的体现。
语言游戏论:从意义上来看,语言不再是具有描述功能的事实逻辑图像,而其意义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归根结底是人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有多少种生活形式,有多少种生活实践,就有多少种语言游戏。”受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的影响,维也纳学圈的领军人施利克由“批判实在论”转向“逻辑实在论”,并在维也纳学圈中广为人知。施利克不再认为哲学是一个命题系统,其目标也不在于获得知识;哲学应是澄清意义的活动,旨在澄清概念以及分析陈述的意义。
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在认识论上,波普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否证性”,如果一个理论的陈述或命题无法用经验的方法来加以验证,则它就不能称作“科学。”,此外,波普承认外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实在论”者,但其不同于逻辑实证论者对理论的全盘肯定,在他看来,科学理论的本质不过是科学家们为了探究世界的一种假设或猜想,是对以往经验的一种总结,但未必能够行之
有效的预测未来。因此,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相当于一种科学知识成长模式,且是一种非决定的开放模式。,
后实证主义的深化:自波普开创后实证主义的历史先河以来,以其学生为代表陆续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可视为后实证主义的深化。严格意义上说,库恩在世界观上没有特别贡献,但其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后期的“辞典理论”却揭示了后实证主义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劳丹则在反对科学实在论,宣扬实用主义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研究传统”或“科学研究传统”的科学哲学。
1945年,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发表了《语言学的结构分析与人类学》,第一次将结构主义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人类学上。结构主义理论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整体性,二是共时性。
诠释学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 F.E.D.施莱尔马赫和W.狄尔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创的。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客观主义。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他认为,人的“主观意向性”控制并决定了意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人的认识过程以及他在此一过程中所呈现的主客观关系,都受到主观意向性的主宰。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是以现象学的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个人之存在”,通过“亲在”对其自身存在意义及其“周在”关系的“理解”,来完成他对“亲在”之本体论意义的论证。伽达默尔发展出以语言为中心的辩证诠释学。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辩证观。伽达默尔认为真理的获得不是经由方法,而是经由辩证。
批判理论是指通过揭露制度和文化中的霸权对畸形社会(如奴役、不平等、压迫等)的制造和复制,启蒙人的自觉、反抗的意识和能力,以获得自由、解放的理论。其中,霸权即特权群体通过能够行使权力的各种机构,尤其是政治、司法和教育制度,来维护其对其他群体统治地位的方式。批判理论认为对一事件进行解释时应结合三个层次:层次一,即个人角度;层次二,即制度角度;层次三,即结构角度。
建构实在论的主要观点:建构实在论将“实在”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在自身”,另一种是“建构之实在”。建构实在论认为,所有的科学活动都必须预设有实在本身,而且必须区别“实在自身”与“建构的实在”。建构实在论并不讨论科学命题系统的有效性问题,而是将理论命题的合法性问题保留给个别科学。它的目标不在于重新建构一种逻辑,而在于如何实践科学家所建构的微世界。它承认建构科学的方式有许多种,而不是只有一种。因此,科学家必须要反省并整合他们所建构的微世界。这样的反省通常是一种程序,一种不具备严格规则,而希望能引生出各种不同洞见的程序。重新反省并整合科学的建构活动,其目标并不在于检验个别科学的标准或方法,而是去理解科学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