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

XX市安监站主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

二〇一三年八月

目录第1.章工程说明4

1.1.工程项目概况4

1.2.工程X围5

1.3.设计依据5

1.4.设计原则6

1.5.项目需求分析7

1.6.工程项目设计分类7

1.7.设计方案整体描述8

第2.章视频监控电视墙建设9

2.1.LED光源液晶拼接大屏15

2.2.背投拼接大屏19

2.3.投影幕显示22

第3.章建筑装修工程部分23

3.1.基本情况简介23

3.2.装饰装修部分介绍23

第4.章电气工程部分25

4.1.机房供配电系统25

4.1.1.设计内容:25

4.1.2.设计依据:25

4.1.3.机房电源系统示意图如下:26

4.1.4.负荷等级26

4.1.

5.机房电源设计26

4.1.6.机房低压配电系统27

4.2.机房照明设计27

4.2.1.设计标准和依据:27

4.2.2.本工程机房照明设计:27

4.3.电源插座的设计27

第5.章综合布线部分1

5.1.综合布线系统说明1

5.2.设计说明1

5.2.1.工作区子系统1

5.2.2.管理区子系统1

第6.章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2

6.1.防雷保护系统2

6.2.计算机机房的接地3

6.2.1.机房接地分类3

6.2.2.机房接地系统设计3

第7.章市建委监控中心管理系统部分5

7.1.市建委监控中心控制软件5

7.1.1.对编码设备的整合5

7.2.监控中心OA软件6

7.2.1.事务处理功能6

7.2.2.事务处理效能监察9

7.3.培训及考试软件10

7.3.1.培训管理10

7.3.2.考试管理12

第8.章附录部分16

8.1.灾害防护措施16

第1.章工程说明

1.1. 工程项目概况

XX市安监站主监控中心机房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机房),总规划面积约35多平方米,是主监控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所以机房的位置选择非常重要,《计算机机房建设改造技术标准与管理规X实用手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出版)一书中,对计算机机房选址有如下要求:

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复杂、价格昂贵,其电子线路、存储器和插接件等易受电磁场干扰、振动,冲击、温湿度的影响和有害气体和尘埃的侵袭,以致工作性能不稳定或计算出现差错,严重时使零部件损坏,缩短机器寿命。设计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机房,选址工作是很重要的。选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避免或远离无线电干扰源和强电力源;如广播发射台、雷达站、高压线等等。根据国家标准,无线电干扰场强应不大于 126dB(频率0.15~500MHz)。又如,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对于 110kV高压线距离 100m以上,150kW 的广播发射台距 1000m以上,基本可以避免干扰。

(2)避开地震区或其它震源。这里所谓其它震源是指大型冲床、锻锤、铁路、爆炸成型、通风设备等。

(3)避开环境污染区。如化工污染区、盐雾区、灰尘较多的工矿区或风沙区等。

(4)远离容易发生燃烧、爆炸、洪水和低凹地区。如化工库、油料库及其他易燃物堆料场。

(5)应选择电力、水源充足、环境清洁、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以上条件若某些确不可避免,而计算机机房场地又不能大X围移动时,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当然,这样做会增加建设投资或施工困难。所以,在选择机房地址时,凡是能避开不利因素的尽可能避开,其中多数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考虑另选机房地址,若某一项不能满足要求,又不可避免的,再考虑采取人为措施。

参考规X--------------------

数据中心建设要遵循国家有关机房建设和管理的规定,达到国家有关防震、防磁、防洪、防火、防雷、防辐射的安全标准;要落实分区制度,运行、开发、维护、培训、生活和业务操作区域要严格分离。

数据中心要建立安全控制制度;空调、消防系统既要满足运行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撤离的需要;监控和报警系统要达到公安部有关标准。要保障数据处理中心周边环境安全,远离加油站、化工厂等各类危险建筑和重要军事目标。要做好数据中心的主机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设计,充分考虑系统备份或系统冗余。

1.2. 工程X围

本工程机房建设的主要项目:

监控平台部署

视频监控电视墙建设

机房装修

UPS配电系统

机房内综合布线系统

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

1.3. 设计依据

?《计算机房的建设与管理》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X》(GB 50174-200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X》(GBJ16-87)

?《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X》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X》(GB 50222-95)

?《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1-1994)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工地技术条件》(GB 6650-86)

?《低压配电设计规X》(GB 50054-95)

?《电气设计规X》(工程建设标准规X)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X》(GB 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建筑照明术语标准》(GB 50034-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X》(GB 50057-94)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X》YD 5068-98

?《防雷电电磁脉冲》IEC61312

?《避雷过压保护》UE'2000C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 754-95)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

?《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YD/T5015-95)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X》(YD5039-97)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X》(YD5040-97)

1.4. 设计原则

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要求,才能保证各类信息畅通无阻。机房的设计除满足当前各项要求外,又要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达到数据高速传输的技术要求,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发展要求,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应有很高的可靠性,决不能出现任何单点故障,因此对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及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在关键设备上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在相关的软

件技术中,也应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事故监控及安全XX等技术措施,以提高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机房设计应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使用质量,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高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即各种智能建筑、机房设计标准。

经济性: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设计中心机房,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设备与技术,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值。

1.5. 项目需求分析

5.1机房功能区域的划分:详见设计图纸。

5.2主机房环境要求

?温度:摄氏23度±2度(夏季);20度±2度(冬季)

?温度变化率:﹤5℃/h不结露

?电源频率:50HZ±0.2HZ

?电源电压:220V±5V

?无眩光、无频闪、无噪音

?距离地面0.8米高处,照度不低于300lx

?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1.6. 工程项目设计分类

◆监控平台部署

◆视频监控电视墙建设

◆建筑装修工程

◆电气工程

◆综合布线

◆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

1.7. 设计方案整体描述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所选用的设备及材料均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将机房设计建设成一个能够保证网络设备良好运行,便于提高操作人员与设备的工作效率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依据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中心机房进行初步的设计。

第2.章监控平台部署

2.1. 平台部署

根据现状,结合我公司在视频监控建设中的探索和经验积累,我们提出用新国标GB/T28181-2011,实现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

下图是针对多级监控,分权分域管理给出的解决方案。

平台与平台之间,遵循GB/T28181-2011标准,组网图如下

通过GB/T28181-2011协议进行联网共享,上级平台可以访问到各个地方平台以及更底层的视频资源。各个地方平台通过目录推送把相关的私有信息共享给上级平台,用户以及各业务系统,通过视频点播,可以轻松的拥有异地视频信息。目前,很少通过直连前端设备获取视频。

通过GB/T28181-2011协议完成跨区域共享,可以屏蔽由于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问题。公安系统中存在着不同功能类型的网闸,对数据的互通有着严格的管理,通过相关的标准规X,可以有效的降低这方面的风险。

目前,由于各个厂家的视频编码流格式存在着差异,不一定是标准的媒体格式。GB/T28181-2011协议提供一种机制,允许各个平台厂家提供各自的解码插件,实现对应码流的数据解码。

按照这样的布局和架构,需要各地方平台厂家实现对GB/T28181-2011协议的支持,并且提供相应的解码插件。对各个地方平台的架构和网络不会有太多的改动,而且,由于采用标准的协议,可以有效解决各个平台厂商合作的问题,防止推诿等现象产生。

根据GB/T28181-2011规X,各个前端图像资源有一个统一编码,有效定义

了设备的类型,所属辖区,功能等各方面属性,方便对区域X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统一管理。

设备接口和控制协议:在设备之间进行模拟联网的应保证矩阵有足够输入和输出接口。PTZ的控制协议应符合PELCO-D标准。

视音频编码标准:共享平台的视音频编码应采用统一的标准。联网系统的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应采用MPEG4/H.264/AVS;音频编解码标准应采用G.711/G.723.1/G.729;重要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应在视音频编码算法中采取防篡改安全措施;编码设备供应商应提供相应解码模块。

各县地区建设的二级数字视频共享平台应符合县一级数字视频共享平台接入技术要求,并应符合《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验证测试细则》测试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视音频媒体格式要求

视频压缩编解码宜采用H.264、MPEG-4和AVS标准;

音频编解码宜采用G.711/G.721/G.723.1/G.729。

2)传输、交换、控制要求

县与县进行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时,其中接口部分的传输过程应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流媒体协议RTP/RTCP传输。

2.2. 视频共享平台联网协议要求

详细规定参见GB/T28181-2011。

1)注册

应支持设备或系统进入联网系统时向SIP服务器进行注册登记的工作模式。如果设备或系统注册不成功,宜延迟一定的随机时间后重新注册。

2)实时视音频点播

应支持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点播。宜支持监控点与监控中心之间、监控中心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语音实时点播或语音双向对讲。

3)设备控制

应支持向指定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如球机/云台控制、录像控制、报警设备的布防/撤防等,实现对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

4)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

应能实时接收报警源发送来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处置预案将报警信息及时分发给相应的用户终端或系统、设备。

5)设备信息查询

应支持分级查询并获取联网系统中注册设备或系统的目录信息、状态信息等,其中设备目录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名、设备厂家名称、设备型号、设备地址、设备口令、设备类型、设备状态、设备安装地址、设备归属单位、父设备ID等信息。

6)状态信息报送

应支持以主动报送的方式搜集、检测网络内的监控设备、报警设备、相关服务器以及连接的安全防X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运行情况。

7)历史视音频文件检索

应支持对指定设备上指定时间段的历史视音频文件进行检索。

8)历史视音频回放

应支持对指定设备或系统上指定时间的历史视音频数据进行远程回放,回放过程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画面暂停、随机拖放等媒体回放控制。

9)历史视音频文件下载

应支持对指定设备指定时间段的历史视音频文件进行下载。

10)网络校时

联网系统内的IP网络服务器设备宜支持NTP(见RFC 2030)协议的网络统一校时服务。网络校时设备分为时钟源和客户端,支持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模式;时钟源应支持TCP/IP、UDP及NTP协议,能将输入的或自身产生的时间信号以标准的NTP信息包格式输出。

联网系统内的IP网络接入设备应支持SIP信令的统一校时,接入设备应在注册时接受来自SIP服务器通过消息头Date域携带的授时。

11)订阅和通知

宜支持订阅和通知机制,支持事件以及目录订阅和通知。

第3.章视频监控电视墙建设

大屏幕拼接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系统充分考虑到先进性、稳定性、实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等原则,建成一套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遵循布局设计优良、设备应用合理、界面友好简便、功能有序实用、升级扩展性好的液晶大屏幕拼接系统,以达到既能满足大屏幕图像和数据显示的需求。

本系统中,我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场地实际,HDID液晶拼接墙充分考虑散热、后期维护及墙体承重等因素设计为壁挂式安装,大致布局如下(具体以实际设计和装修效果为准,此图谨供参考整体布局):

按照监控室现场的需求情况,拟定以下3个拼接方案供参考:

3.1. LED光源液晶拼接大屏

大厅可采用9台46寸超窄边液晶显示单元H400B-46X-SNB,组成1套3

×3液晶拼接屏,两边各采用4台22寸监视器,总共8台,采用落地式电视墙安装。把前端的视频信号及VGA信号各连接到液晶屏拼接屏及监视器输入端口,通过我司配送的遥控器及控制软件在电脑上进行任意切换,拼接屏可实现单屏,整屏,显示模式(可同时输入多路不同的信号源, 同时显示图像)。

HDID采用韩国三星工业级DID液晶面板并经过了专业的结构特殊处理后集成。目前,液晶凭借优良的显示性能,已经成为人们认同最理想的显示器件。HDID采用的韩国三星工业级DID液晶面板的液晶拼接单元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更好的彩色饱和度、更宽的视角、更好的可靠性、影像稳定不闪烁、较长的使用寿命等特征。

★更好的可靠性家用电视、PC所采用的液晶屏不能负荷24小时连续使用,HDID液晶拼接单元为监视器所设计,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

★影像稳定不闪烁

由于DID每一个点在接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而不像CRT

那样需要不断刷新亮点。因此,DID亮度均匀、画质高而且绝对不会闪烁。

★更长使用寿命

拼接单元所用的背光源使用寿命均可达6万小时以上,这就确保了拼接幕

墙使用的每片液晶屏在长时间使用后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度的一致性并且确保

拼接墙的使用寿命。

★高清晰度、高亮度、高色域清晰度、亮度、色彩饱和度是液晶

的三个重要性能指标,HDID采用的液晶拼接单元具有最新技术:高清晰度、高

亮度、高色域的特点。

★更宽的视角

拼接单元采用了先进的图像调整技术,水平和垂直可视角度可达178°。

★超窄边设计HDID液晶拼接墙采用液晶屏经过了独特的窄边结构

设计,使其边缘缩减一倍以上,用于拼接不影响视觉效果。

左边和上边4.3mm,

右边和下边2.4mm,★拼接单元尺寸、安装孔位及拼接缝隙说明

规格具体参数

拼接单元尺寸(W*H*D)1025.653×579.844.2mm×100mm

边框及拼接缝隙左上边4.3mm,右下边2.4mm,物理边框总拼缝6.7mm 安装孔位尺寸水平544mm×垂直190mm

★拼接方式任意选择

HDID液晶拼接墙,拼接数量任意选择(行(m) X 列(n)),屏的大小亦有多

种选择,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求。

★灵活多变的拼接显示组合功能

HDID液晶拼接墙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可以选择单屏

显示、整屏显示、任意组合显示

整屏显示

单屏显示+M*N任意拼接显示

★超强图像处理技术

⑴采用“动态超解像技术”,能将低像素图像在全高清显示屏中清晰再现:一般情况下,标清(像素640×480,简称SD或720×480的DVD效果)的视频及静止画面清晰度仅为全高清的1/6不到,当在全高清液晶显示器上显示一幅DVD画面,就相当于用6个像素的面积来显示1个原始像素画面,这样整幅画面是相当粗糙的,会看到很多马赛克色块或模糊粗糙边缘,浪费了1920×1080的屏幕。“动态超解像技术”将每个图像帧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分解成大面积的背景部分、对比明显的前后景交汇处的边缘部分、细节部分。对于背景部分进行拉伸、比较、修正后放大;而对于边缘及细节部分先进行放大以达到高清画面的分辨率,再使用独特算法把放大后的分辨率与原始画面分辨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处理,如把原始1个像素的显示内容,结合四周4个像素的内容,即4×4共16个像素的画面进行复杂的取值运算,生成新的解析值以得到最佳状态的影像。

⑵对监控市场常用摄像机的隔行信号采用了去隔行处理技术,消除闪烁。

⑶针对小角度运动物体的去交错算法,消除运动中斜线物体的“锯齿”现象。

⑷动态插值补偿、边缘补偿、图像边缘增强处理技术,大幅度提高清晰度。

⑸3D动态数字降噪技术,增强画面通透感和层次感,使画面纯净细腻。

⑹3D梳状滤波有效消除影响信号中的杂波\斑点\色彩重叠现象,使画面更加清晰。

⑺10位数字亮度、色彩增强处理技术,完全消除水彩显示效果,增强图像的鲜艳度。

⑻自动肤色校正技术,使图像还原得更加逼真。

⑼3D运动补偿技术,消除由于液晶反应迟钝而造成的运动图像模糊。

⑽非线性缩放技术,消除4:3图片转为16:9时的严重变形失真现象。

⑾图像边框可选补偿或遮盖,全高清信号实时处理;

⑿更可选增加支持数字系统下的图像漫游、画面叠加、拉伸功能;

★更多的视频接口输入

每拼接单元都支持1路AV、VGA、HDMI、DVI、S-VIDEO、YPbPr等信号同时输入。

★先进的屏幕参数高校功能

针对液晶拼接幕墙使用液晶屏和驱动电路可能存在参数不一致问题,HDID 液晶拼接墙系统中采用了亮度、对比度、色度、白平衡的调整功能,调试后,参数自动保存,从而保证了整幅拼接屏幕的色彩一致性和亮度的均匀性。

★环保健康与背投式(包括CRT背投、DLP等)拼接墙相比,HDID 液晶拼接墙发热量小、无辐射、无闪烁、不伤眼、不含有害物质(如铅、汞、镉和铬等),是新一代的环保健康拼接墙。

★美观的“墙体”结构,更节省空间

HDID液晶拼接单元厚度小于100mm,像堆积木一样的安装;采用简便易装的铝合金型材支架安装固定后总厚度小于200mm,支架坚固牢靠,方便施工人员的安装。拼接屏也可采用机柜安装、立式支架安装、壁装和嵌入式安装,整体结构紧凑大方、节省空间。

★支持遥控器一键操作

HDID液晶拼接高度集成了拼接控制处理硬件,支持遥控器一键开关机、拼接或分屏显示、任意信号切换显示、菜单显示等。

3.2. 等离子拼接大屏

为满足各类大型显示系统(如会议、监控、指挥调度、信息发布)应用特点,所采用的大屏幕显示系统除应具备优良的显示特性,如高亮度&对比度、高分辨率、宽视角、亮度及色彩均匀外,更应具备能够长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的特性,同时为降低日常维护和维修对资金和时间的浪费,该显示系统应满足“维护简便、无耗材”的要求。60”等离子拼接显示系统,显示部分采用独有技术和先进工艺制造的60英寸“无边”等离子屏,通过2mm拼接组成等离子显示幕墙,显示质量优异,同时全数字化高集成电路设计确保了系统稳定性。由

于采用先进的等离子显示技术,等离子拼接幕墙24小时长期连续运行不会对显示单元产生任何损坏,对显示效果没有任何影响。从安装调试完毕到使用数年后,都能保持相同的显示效果,达到同样的清晰度、分辨率、显示精度。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40,000小时,核心部件寿命超过60,000小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示意图

●本方案是由8台60英寸等离子显示单元拼接组成,以2×2(行×列)方式

拼接组成等离子显示幕墙,单元屏分辨率为1366(H)×768(V),整体显示分辨率为5464(H) x 2304(V),亮度为1700cd/m2,基座高度根据用户现场定做,一般70-110cm。

●60英寸等离子拼接显示单元,宽度为1322.3mm、高745.7mm,组成显示面

积为5289.2mm(宽)×2237.1(高)的大屏幕等离子拼接显示幕墙,显示单元间拼接缝隙2.8mm,显示幕墙厚度87mm(不含固定支架)。“60”等离子拼接显示系统选用多屏图像处理器。由该图像处理器驱动4个等离子显示单元,实现视频信号、RGB信号、DVI信号等在大屏幕上以任意混合的形式显示。两边各采用4台22寸监视器,总共8台

●60寸等离子屏体前端:

信息中心机房搬迁方案设计

信息中心设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搬迁

目录 一、总体要求 (3) 二、搬迁前提条件 (3) 三、搬迁工作内容 (4) 四、机房搬迁流程 (8) 五、机房搬迁实施 (9) 六、机房搬迁时间安排 (9) 七、应急处理 (9) 八、机房设备及设备配置清单 (9)

一、总体要求 1.搬迁方案 机房服务器、网络等设备的搬迁需要经过前期调研准备,搬迁前系统有效的备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测试,搬迁过程断电、下架、上架、给电等,搬迁后系统的搭建安装,系统完好性测试及有效的监控机制确立等步骤。每一步工作都需要制定周密计划、步骤并严格按照该计划、步骤实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整个搬迁工作的进度并增加风险。 搬迁前制定周密、详细的搬迁计划、步骤并形成文档资料,其中应包括准确的搬迁实施时间表和具体实施步骤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同时,对计划中每一个步骤都要明确安排具体责任人员以确保搬迁计划落实和实施。保证搬迁方案的正确性、可执行性,搬迁过程合理、有序。 2.搬迁要求 搬迁时限:为保证业务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务必保证核心网络系统于12小时(周末进行)内搬迁并调试完毕,投入正常运行,其他信息。 应急要求:为最大程度降低因搬迁造成硬件故障从而导致的对业务运行连续性的影响,必须能够对关键设备提供充足的备件以备应急。一旦搬迁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必须在2小时将备件更换完毕。其它设备硬件若因搬迁过程中人为物理损坏,按照损坏程度进行一定的赔偿。 3.其他要求 ?保证搬迁前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搬迁后数据不得丢失,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保证各硬件设备搬迁过程中不损坏; ?对重要业务系统提前联系厂家,保证意外情况下的技术支持; 二、搬迁前提条件 1.搬迁实施方案

IDC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IDC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1、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及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 设计原则 吉通上海公司数据中心机房是吉通上海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

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及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吉通上海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目录 1.1 装修部分 (1) 1.1.1 机房装修设计原则 (1) 1.1.2 装修材料选择原则 (2) 1.1.3 天棚 (2) 1.1.4 架空地板工程 (3) 1.1.5 墙面工程 (5) 1.1.6 门窗工程 (6) 1.2 机房动力配电系统 (6) 1.3 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7) 1.4 精密空调系统 (7) 1.5 新风系统 (8) 1.6 机柜及KVM切换系统 (10) 1.7 综合布线 (10) 1.8 接地系统 (10) 1.9 防雷工程 (12) 1.10 消防系统 (12) 1.11 门禁系统 (13) 1.12 机房设备监控系统 (13)

1.1装修部分 为了机房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对该机房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在防火安全方面,要按照一级防火要求设计。 机房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室内回风的循环送风方向,这样可保证网络通讯设备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工作。为了防止空调机的加湿器漏水,在每台空调机周围安装了漏水检测报警系统。 为了保证电脑机房内工作人员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保证机房内的空气洁净程度,设计了新风系统送入机房,这样既可保持机房内的空气新鲜,同时也能维持机房内的正压需要。 1.1.1机房装修设计原则 (1)集成系统的节能化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以节约日后的运行成本; (2)合理的信息路由结构设计,以防止可能造成系统互联的阻塞; (3)机构紧密的供配电设计,以减少网络设备的电磁干扰; 装璜部分的设计遵循原则是:要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会聚地的室内空间特点,在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空调系统、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有现代感。

机房监控建设方案.

一、什么是机房监控系统 机房监控系统是主要是针对机房所有的设备及环境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而研制的,其监控对象主要是机房动力和环境等设备(如:配电、UPS、空调、温湿度、漏水、门禁、安防、消防、防雷等)。机房监控系统基于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集散监控,在机房监视室放置监控主机,运行监控软件,以统一的界面对各个子系统集中监控。机房监控系统实时监视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发现部件故障或参数异常,即时采取多媒体动画、语音、电话、短消息等多种报警方式,记录历史数据和报警事件,提供智能专家诊断建议和远程监控管理功能以及WEB浏览等。 二. 机房监控功能特点及原理

1、实时显示被监控现场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 2、能远程地对监控现场被监控设备进行开/关机,远程在线调整监控设备的配置参数; 3、可根据告警确认、屏蔽和打印的规则,声光提示各告警,自动处理告警; 4、告警条件、告警等级及告警是否屏蔽可根据现场情况由系统管理员在线设置和修改; 5、可根据告警类型、等级、时间、位置、屏蔽等因素按照预定规则自动将告警通知相关人员,通知方式可包括现场声光报警、电话、手机短信或E-mail 等; 6、统计查询设备的历史数据、告警记录、操作记录等,打印报表; 7、提供多级管理权限,确保系统安全; 8、有完善方便的维护、查询和统计功能; 9、自动完成在网络异常时的数据保存与恢复; 10、值班管理:自动排班、交接班日志、值班统计与事件查询; 11、系统可对设备故障告警的处理过程提供支持,提供各类设备故障处理的规范流程; 12、能对被监控设备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为电源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机房监控构成原理 1.动力设备监控 动力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全部电源设备,如高压配电、低压配电、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UPS、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等。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方 案 书 2014-10

方案设计依据和标准 1、供电参数 电压变动范围220V±5%;频率变化范围50HZ±0.2;波形失真率≤±5%。 2、机房环境要求 开机时: 温度夏季23℃±2℃冬季20℃±2℃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湿度 45%---65%。 停机时: 温度 5℃---35℃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湿度 40%---70%;磁场干扰环境场强≤800A/M。 3、照明度要求 普通照明:机房区照度应不小于500LUX,机房应无眩光; 应急事故照明:照度应为普通照明照度1/10; 应急疏散照明:照度应不小于5LUX 4、防火要求 机房装修材料应采用阻燃和非燃材料,且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防火区四周应采用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主要区域在吊顶内、静电地板下、吊顶与静电地板之间采用自动消防报警灭火系统。 5、地线系统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电阻≤1Ω; 防雷接地电阻≤1Ω。 6、机房工程设计和施工依据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1、《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2000 2、《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4、《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6、《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T/T30003-93 7、《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FJ/T16/92 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1、《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 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数据中心机房规划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规划方案

XXXXXXX 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二O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综述 (3) 第二章设计原则 (3) 第三章设计标准 (4) 第四章现状分析 (6) 第五章设计范围 (7) 第六章技术指标 (7) 第七章系统设计 (11) 1、平面功能布置设计 (11) 2、机房结构装饰系统设计 (14) 3、机房动力配电系统设计 (16) 4、机房PDS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0) 5、机房UPS 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 (21) 6、机房精密空调、新风系统设计 (27) 7、机房防雷接地、静电释放系统设计 (41) 8、机房门禁、图像监控系统 (45) 9、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设计 (47)

10、机房气体消防系统设计 (60) 11、机房机柜系统设计 (65) 12、KVM切换管理系统: (67) 第八章机房规划平面图 (78) 第一章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综述 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中一项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就是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的“心脏”,正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条件是影响计算机主机及各种通讯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率和寿命。同时,计算机机房又是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的场所,如何既满足计算机机房内设备的运行环境又考虑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即以人为本、人机并重理论是现代计算机机房设计的基本理念。 本次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XXXXXXX信息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关键工作。但机房又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总体设计内容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整体设计,才能实现机房的合理设计,充分满足XXXXXXX信息中心不断发展的需求。 针对以上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结合我们多年机房建设经验,我们对本机房建设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论证,着重于安全性,可扩展性及以上各业务开展的可实施性。同时,亦考虑到本机房将来作为XXXXXXX 信息中心的核心地位,在配置上,保证了业务的可扩充性。 第二章设计原则 为了将机房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智能化数据处理中心,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机房工程包含了装饰、电气、暖通、环境监控等多个专业,在设计时应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相互协调配合,使机房工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2)适用性原则 机房的设计标准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满足各类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的运行工作环境要求,满足

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山南边防支队指挥中心建设 技 术 方 案 冠林电子有限公司 2011-5

目录 第一章概述 (9) 第二章需求分析 (10) 第三章总体设计 (11) 3.1 指挥中心平面布局图 (11) 3.2 系统示意图 (12) 第四章方案设计 (14) 4.1 机房工程 (14) 4.1.1系统概况 (14) 4.1.2需求分析 (14) 4.1.3设计依据 (15) 4.1.4机房装饰工程 (17) 4.1.4.1 平面布局和功能的划分 (17) 4.1.4.2 施工工艺及材料选择 (18) 4.1.5供配电系统 (20) 4.1.5.1 设计范围 (20) 4.1.5.2 配电柜系统 (20) 4.1.6照明系统 (22) 4.1.7防雷系统 (22) 4.1.7.1 概述 (22)

4.1.7.2 设计说明 (22) 4.1.8接地系统 (24) 4.1.8.1 接地种类 (24) 4.1.8.2 各种接地间关系 (25) 4.1.8.3 设计说明 (25) 4.1.8.4 地网改造 (26) 4.1.9 UPS电源系统 (26) 4.1.9.1 需求分析 (27) 4.1.9.2设计说明 (27) 4.1.10空调系统 (34) 4.1.11机柜及操作台 (34) 4.1.12监控系统 (35) 4.1.12.1 需求分析 (35) 4.1.12.2 前端设计 (35) 4.1.12.3传输设计 (36) 4.1.12.4 后台设计 (36) 4.1.12.5 系统配置说明 (36) 4.1.13门禁系统 (38) 4.1.13.1 需求分析 (38) 4.1.13.2 系统结构 (39) 4.1.13.3 前端设计 (39) 4.1.13.4 传输设计 (40)

(完整版)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 机房集中视频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 1 - 1.1 需求分析....................................................................................................................... - 1 - 1.2 设计思想....................................................................................................................... - 1 - 1.3 设计规范....................................................................................................................... - 2 -第二章系统设计........................................................................................................................ - 4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4 - 2.2 系统功能介绍............................................................................................................... - 4 - 2.2.1 视频实时监控.................................................................................................... - 4 - 2.2.2 屏墙多种显示方式............................................................................................ - 5 - 2.2.3 录像存储............................................................................................................ - 5 - 2.2.4 录像文件管理.................................................................................................... - 5 - 2.2.5 全功能遥控........................................................................................................ - 5 - 2.2.6 远程配置管理.................................................................................................... - 5 - 2.2.7 报警管理............................................................................................................ - 5 - 2.2.8 设备管理............................................................................................................ - 6 - 2.3 系统体系结构............................................................................................................... - 7 - 2.3.1 系统组网图........................................................................................................ - 7 - 2.3.2 机房监控拓扑图................................................................................................ - 8 - 2.4 系统硬件组成............................................................................................................. - 10 - 2.4.1 应用服务器...................................................................................................... - 10 - 2.4.2 电视墙.............................................................................................................. - 10 - 2.4.3 存储介质.......................................................................................................... - 10 - 2.4.4 机房外设备...................................................................................................... - 10 - 2.4.5 机房内设备...................................................................................................... - 11 - 2.4.6 NVR .................................................................................................................. - 11 - 2.4.7 中心管理服务器群.......................................................................................... - 11 - 2.5 系统特色..................................................................................................................... - 11 -第三章系统主要设备.............................................................................................................. - 13 - 3.1 红外筒形摄像机......................................................................................................... - 13 - 3.2 红外半球摄像机......................................................................................................... - 15 - 3.3 红外球型摄像机......................................................................................................... - 17 -第四章设备清单...................................................................................................................... - 21 - 4.1 机房监控前端设备..................................................................................................... - 21 - 4.2 存储及监控中心软硬件............................................................................................. - 21 -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精品

【关键字】方案、建议、情况、方法、环节、条件、动力、前提、空间、领域、效益、质量、增长、监控、监测、运行、基层、地方、问题、系统、机制、有效、务必、深入、充分、现代、合理、良好、健康、快速、持续、配合、执行、保持、统一、发展、建设、建立、提出、了解、措施、特点、位置、关键、安全、稳定、网络、理想、地位、基础、需要、权威、环境、工程、项目、负担、能力、需求、方式、作用、办法、标准、结构、水平、主体、最大限度 XXXXXX公司数据机房 建设方案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设计原则及需求分析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 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机房是XXXXX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信息中心机房工程建设方案详细

信息中心机房工程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要求 (4) 1.1项目概述 (4) 1.1.1 项目建设概述 (4) 1.1.2 工程建设内容 (5) 1.2总体设计建议 (5) 1.3设计原则 (7) 第二章机房建设方案 (10) 2.1设计思路 (10) 2.2设计依据 (10) 2.3机房装修子系统 (11) 2.3.1 机房区域规划 (11) 2.3.2 机房天花吊顶工程 (12) 2.3.2.1 净空 (12) 2.3.2.2 吊顶材料选型 (12) 2.3.3 机房地面工程 (14) 2.3.3.1 活动地板概述 (14) 2.3.3.2 地面工程的选材 (14) 2.3.3.3 机房入口及缓冲区 (15) 2.3.4 墙面装修工程 (15) 2.3.4.1 墙面装饰选材 (15) 2.3.5 机房门窗工程 (15) 2.4机房配电子系统 (16) 2.4.1 设计构想 (16) 2.4.2 设计依据及概况 (16) 2.4.3 计算机配电选型和配置 (17) 2.4.4 UPS配电系统 (18) 2.4.4.1 UPS 配电负荷 (18) 2.4.5 照明配电系统 (19) 2.4.5.1 照明设备选型 (19)

2.4.5.2 眩光限制 (20) 2.4.5.3 应急照明系统 (20) 2.5防雷和接地子系统 (20) 2.5.1 防雷系统 (20) 2.5.1.1 防雷构成 (21) 2.5.1.2 防雷选型及配置 (21) 2.5.2 接地系统 (22) 2.5.2.1 计算机房的接地系统 (22) 2.5.2.2 接地措施 (22) 2.6机房空调系统 (25) 2.6.1 计算机机房要求环境 (25) 2.6.1.1 机房排风系统 (26) 2.7KVM系统 (26) 2.7.1 需求概要 (26) 2.7.2 方案综述 (26) 2.8机房场地监控子系统 (27) 2.8.1 系统组成 (27) 2.8.1.1 门禁监控系统 (27) 2.8.2 电视墙系统 (28) (30) 2.8.3 报警方式 (30) 2.8.4 安全管理 (30) 2.9机房七氟丙烷气体消防系统 (31) 2.9.1 设计依据 (31) 2.9.2 系统设置 (31) 第三章机房网络及综合布线方案 (32)

交警总队机房设计方案

省交警总队机房设计方案 1设计范围 省交警总队指挥中心预留机房设计位于办公楼20层南侧,总建筑面积约200㎡。建成后主要为总队14楼机房的补充或重新定位划分,为公安交警核心业务信息系统、智能交通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和机关日常办公信息系统服务。 根据国家机房设计标准要求,指挥中心机房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A级标准设计。本次机房设计范围包括:1)机房总体布局装修; 2)机房综合布线; 3)机房UPS电源系统; 4)机房精密空调; 5)机房消防系统; 6)机柜及KVM系统; 7)机房网络及网络安全; 8)其他涉及机房改造等; 2设计依据 1)《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A/T515-2011) 2)《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结构和功能》(GA/T1146-2014)3)《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

(GA/T1049-2013/2014) 4)《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11) 5)《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2011) 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施工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1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1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1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 14)《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1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1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2000)

机房与网络系统建设方案详细

中心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3) 第二章项目内容 (5) 2.1、XXX人民政府信息办中心机房建设 (5) 2.1.1、总述 (6) 2.1.2、内容及要求 (6) 2.1.3、机房装修 (6) 2.2、网络系统建设 (12) 2.2.1、总述 (12) 第三章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工程招标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机房是信息化、语音系统承载和运行的最基本环境,承担着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以及各种系统连通、汇

聚、贯穿的重要责任;网络设备是各网络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市行政中心的建成,网络接入单位和人员将成倍增加,对网络安全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机房已无法满足行政中心网络系统运行的需要。本着既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又考虑网络系统和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内容 行政中心不仅是党政办公中心,而且还将成为第一个信息化综合数据中心,因此,合理的信息化设计和建设是信息化办承接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信息化应用平台,中心机房建设和网络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办的工作重点。 2.1、信息办中心机房建设

信息中心机房设计方案报告

XXXXXX信息中心机房 工程设计方案 一、概述: 1、建设单位: 2、设计单位: 3、工程名称: 4、工程地点: 5、建筑概况: (1)办公楼为框架结构,共16层,地下1层,地上15层,建筑高度46m,长 度82m,2。层,使用面积163.76m宽度24m,机房区设在8经室内变压器供低,埋地长度为200m(2)进户电源为双路高压埋地引入地下室配电间,压配电柜。;线制:;频率:50Hz(3)信息中心机房电源由地下室配电柜引入,电压:380V/220V )。三相五线制(TN-S 4)机房数据线为光纤进户。()机房设备集成化较高。(5 雷电防护区内。6)本机房电子信息系统所在LPZ1()电子信息系统工作性质: 不允许中断,一旦中断后果严重。(7 8)本建筑物地域为多雷区。(二、设计、施工原则机房建设不仅涉及建筑装饰、电气安装、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环境控制等多门专业技术,更需要有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系统能否稳定可靠的运行,关系到银行数据及资金的安全。因此各个系统设计和施工必须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同时设计风格要与银行业务办公区融为一体。、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1机房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还应兼顾未来业务扩展的需要,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 2、安全可靠性原则机房在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对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配置等,并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与控制手段,提高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3、可管理性机房内将同时运行各种银行专用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求在机 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要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音响报警,实时事件记录,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4、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标准化原则 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具有充足的物理接口,能够根据今后的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增加设备、扩大容量和提高性能。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为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三、工程设计、施工依据的技术标准 1、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2、GB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XXXXXX公司数据机房建设方案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设计原则及需求分析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 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机房是XXXXX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

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XXXXX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工程的可分期性: 在该IDC项目设计中,数据中心机房的工程和设备都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 经济性/投资保护:

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XX省XX管理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 项目概述 机房工程不仅是一个装饰工程,而是一个集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美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消防专业等综合学科的系统工程,并涉及到网络布线工程等技术领域,因此机房的设计施工单位要有较全面掌握各系统专业知识、集成化和技术应用,并有较好的实施经验,才能确保主机房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和有良好的效果。 三、技术方案需求 3.1 总则 3.1.1 目标 本工程为建设一个全新的A级标准数据中心机房用于承载XX省XX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金教工程等业务系统,为XX省各类XX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硬件运行环境。 本项目不考虑机房KVM管理系统和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 3.1.2 设计及验收标准 建设单位对计算机房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机房布局示意图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9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146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G-021-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 00-SG-024-2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指挥中心视频系统建设方案

指挥中心视频系统建设方案 1.1 需求分析 a)来自山南边防支队管辖的通外山口,基层单位远程 视频监控信号。 b)指挥中心和机房的监控信号。 c)视频会议信号和车载、单兵移动图像传输终端采集 的音视频信号。 d)RGB输出转换为视频信号。 e)有线电视信号。 f)为满足地区公安处及政法系统、军队对监控图像的 调用,设置流媒体服务器。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和我公司多年经验我公司根据本系统设计分系统如下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信号切换系统 ●数字直播系统 1.2 视频监控系统 为加强安全管理,建设一套视频监控系统。分别部署到支队指挥中心的重点区域。监控中心设计在指挥中心,分控中心设计在值班区。 本监控系统集数字视频监控、监听复核、数字录像、网

络数字视频编码、解码、网络传输为一体的综合性一级安防工程,要求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以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质量。 1.2.1 设计标准 a)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b)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d)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1.2.2 设计原则 监控系统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实用可靠,网络功能强,扩展性好,利于管理,投资合理”。 功能齐全:系统集监控视频、音频、及级联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保护。 技术先进:所选设备均应为经过市场考验、技术性能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的产品。运用安防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建设符合技术潮流的综合安防系统。 实用可靠:可以实现全天候、各种精度、各种范围、各种条件下的监控。整个系统监视防护区域内各类人员的活动情况; 网络功能强:网络化是安防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的技术优势所在。系统的网络化提高了安防的技术水平,扩大了安防的范围,有利于部队客户对安防系统的充分

数据中心机房初步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 各系统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第1章装修、装饰部分 1.1吊顶工程 吊顶是机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吊顶上部安装着强电、弱电线槽和管线,同时 安装着消防灭火的气体管路及新风系统风管等。在吊顶面层上安装着嵌入式灯具、风口、消防报警探测器、气体灭火喷头等。考虑机房吊顶必须防尘、防火、吸音性 能好、无有害气体释放、抗腐蚀不变形、降低电磁干扰、美观和易于拆装。一般选 择金属吊顶板材。 为保证吊顶上部防火、洁净无尘,需在结构真顶下面、微孔吊顶上方及墙侧面涂刷防火涂料2-3遍。吊顶吊杆均用胀栓固定于结构真顶上,吊杆表面均刷涂防锈漆。 1.2地板工程 在各类计算机机房的组建中,活动地板是个很重要的结构件之一,可使机房地 板下组建成一个地下空间。在活动地板上可安装各类计算机等设备,而在地板下的 空间则可用来敷设联结各设备的电源、网络互联管线、集成监控信号线管等设施。同时可作为精密空调的送风静压风库。通过地板上设置的送风口,利用静压复得法,把冷却空气送至计算机设备,保障计算机的安全运行。 活动地板因其具有可拆性,所以对网络的建设、设备的检修及更换都很方便。所有连接电缆都从地板下进入设备,便于设备的布局调整,同时减少了因设备扩充

或更新而带来的建筑设施的改造。 第2章电力供应系统 2.1本机房动力配电系统 计算机设备供配电系统提供电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对电压变动、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均有具体的分级要求。 在设计中,对计算机主机设备供电选用A级标准。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 机房地板下桥架的走向尽量沿着空调送风的方向,以减小对空调送风的阻力。地板下由于设备电缆数量多且较集中,采用镀锌金属线槽保护敷设,末端穿金属软管。为防止机房内可能漏水,导致电线电缆被浸泡,地板下所有金属线槽均通过支架离地>10mm安装。电缆末端穿金属软管,既起到屏蔽作用,也可防止鼠咬。所有金属管、金属线槽和金属软管均可靠接地。金属管与金属管之间、金属线槽与金属线槽之间以及金属管与金属线槽之间均通过跨接地线连接。在金属线槽通过不同防火区时,采用防火堵料封闭,以减少火灾蔓延。 2.2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子系统 现代化机房中有大量微电子设备。这些高精密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富含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耐过电压电流能力极低,无法保证在特定的空间内遭受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