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者:王意明
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10期
摘要: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业正逐步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媒体时代下,如何提高新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新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必备的技术技能入手,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立足点,分析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课程体系的现状,并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就优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52-02
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把握时代脉搏,要对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与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媒介之间的竞合到多媒体,再到全媒体,新闻传媒业正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变化。因时而变,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全媒体环境的新时代。
同样,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要顺应时代变化,跟紧全媒体步伐。本文着重就课程体系改革这一个点,谈谈在全媒体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建议。
一、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必备的技术技能
何谓“全媒体”?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1]。
相较传统媒体,全媒体突出特点就是:表现手段的多样,媒介形态的多变,传播渠道的多重,接收终端的多种。可以说,全媒体是集大成者,它聚合了现阶段信息传递的技术优势于一身。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来临,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是按部就班?还是增添新的活力?显然,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市场的需要。那么,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才要具备哪些技术技能?
(一)在技能层面上,注重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全能型新闻人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新闻业务基础技能,新闻业务基础技能就是从事新闻工作必备的采、写、编、评、制等基础技能。全能型新闻人才指学生要掌握的不只是一两个新闻业务基础技能,而是要尽可能地全面掌握新闻业务的基本技能。传统媒体,比如纸质媒体,偏重于掌握新闻的采写、编辑、评论等技能,电视媒体倾向于采写、拍摄、视、音频的处理等技能。而新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几乎同时包含了声音、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等进行综合的、多媒体的信息沟通与交流[2]。因此,全媒体环境下,学生要熟练掌握采写,评论,编辑,图形、影像、声音的制作等全方位业务技能;第二个方面就是新闻业务基础技能范畴外的技能。新闻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不仅要具备新闻业务的基本技能,还要实现从新闻向传媒的转变,要具备信息策划,媒体推广、运营等新闻业务基础技能之外的拓展技能。
(二)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对新媒体传播技术的掌握
新媒体传播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渠道传递信息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比如网站后台的操作,微博、微信信息发布操作,手机App客户端信息的发布与更新等。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从来源到传播、表现和接收的多元化,新媒体技术是信息传播多元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是传媒人融入全媒体时代,成功开展工作的基本要领。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能否满足这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呢?
二、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高职院校新闻与采编专业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经过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三大块为主的课程体系。通识类课程包括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政等公共基础和素质教育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虽然各学校定位不同,课程名称有所差异,但基本都是围绕新闻业务基础技能——新闻采、写、编、评、摄、制展开;实践类课程定位较为模糊,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一个实践环节是较为普遍的做法,专门的实践类课程较为缺乏。
根据笔者的实践,结合其他研究成果,由于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因素,传统“三大块”为主的高职院校新闻与采编专业课程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第一,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全能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当前课程体系虽然高度重视新闻业务基础技能的培养,但对新闻业务基础技能之外的技能培养不够重视;第二,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新闻教育的知识和课程更新并不及时[3]。传统媒体高学历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力较弱,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把培养目标着眼于新媒体,但是在课程体系中,新媒体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较为缺失;第三,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没有明显的界限,即使有实践教学要求,但是实践课程大都安排在校内,实践课程形同虚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不够;第四,课程模块定位不够清晰,课程之间缺乏联动。有些课程在固定的学期开
设,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培养随课程结束而结束,后期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一段忘一段,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一个纵向联动。同时,存在一门课程代表一个方向的现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4]。
三、全媒体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建议
培养适合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就必须加强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在保留现有优势课程的基础上,仍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横向拓展,与时俱进,拓宽课程的覆盖面
拓宽课程的覆盖面,不是单纯的添加一两门课程,而是要紧密围绕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必备的技术技能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首先是要明确课程方向,设置好课程模块。针对各个模块,有针对性开设课程。比如,新闻业务基础技能模块,就需要围绕采、写、编、评、摄与制作来开设课程;拓展技能(新闻业务基础技能以外的其他技能)模块,就要把握全媒体的需要,增加信息策划,媒介推广、营销等方面技能的课程;其次是要适度增加新媒体技术课程的比重。新媒体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要适度增加新媒体技术课程比重,加大新媒体课程体系建设,比如,微信、微博的信息编辑与发布等一些新媒体技术类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新媒体,适应新媒体工作;最后要增加实训课程比例,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与市场接轨。开展好实训课程第一是要构建好校内全媒体平台,在原有校刊、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等传统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实践平台的建设,比如校园门户网站运营、公众号运营等,聘请行业专家、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媒体人到校兼课、兼职指导学生的实践;第二要积极探索并建立适合本校校情的校外实习制度,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寒暑假时间较为充足,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开展实践;第三还要构建校外实践平台,让学生的实践教学走向校外,贴近市场。
(二)纵向联合,项目引领,促进课程之间的联动
以往教师在讲授某一门课程时,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大都围绕自身教学需要而设立,教师与教师之间相对独立,就导致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动,实践教学大多也是单课程实训或者是学期末实训。全媒体时代,学生要掌握的技术技能是全面的,也就是说要培养更加全面、全能的新闻人才。缺乏纵向联动的课程体系显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全媒体时代下必须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动性,在明确好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纵向联动。
打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通过专门的实践项目或者说是实践课程来带动。而这个实践项目不同于以往的单课程实践或者学期末实践,而是要契合课程项目化发展方向的课程贯通式综合实践,就是以一个完整的项目,把学生一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所学习的课程贯穿起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当中。以“原创一张新闻网页”这个项目为例,就可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