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_夏永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Mn2O4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平 均 工 作 电 压 1.40 V , 放 电 比 容 量
约 42 mAh/g , 1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85% ; 而 LiTi2 (PO4)3/ LiNO3/LiMn2O4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平 均 工 作 电 压
phate 结 构 的 LiTi2(PO4)3, Li3Fe2(PO4)3, TiP2O7, LiFeP2O7 一 般 在
较高的温度下合成, 材料的比表面较小, 在水中具有较好的稳 定性。但上述材料在嵌锂状态时,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与水发 生副反应。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上述材料表面进行表面修饰, 例如碳、 氧化物、 高分子聚合物等包覆, 表面层可以允许锂离 子传递, 但能阻止电极活性物质与水发生副反应。
1.50 V , 放 电 比 容 量 约 45 mAh/g , 1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该 研 究 表 明 正 极 材 料 LiMn2O4 在 水 溶 液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75%[3] 。 中 是 稳 定 的 , 而 负 极 材 料 TiP2O7 晶 体 结 构 的 分 解 和 新 物 质 的 形成使得容量下降, 从而导致整个电池容量衰减。
来纳州化学 工 程 系 电 化 学 中 心 博 士 后 研 究 员 。 1999 — 2001 年在日本通产省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
2001 — 2002 年 进 入 日 立 Maxell 公 司 电 池 开 发 中 心 工 作 。 2003 年回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主要从事新型储能材料和
2.2 炭包覆 LiTi2(PO 4)3/ LiMn 2O 4
2007 年 , 我 们 课 题 组 报 道 负 极 采 用 炭 包 覆 LiTi2(PO4)3, 正
极 采 用 LiMn2O4, 电 解 质 为 Li2SO4 溶 液 的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首 先 , 利 用 PVA 辅 助 的 溶 胶 - 凝 胶 方 法 来 代 替 传 统 的 高 温 固 相 合 成 方 法 制 得 纳 米 尺 度 的 大 孔 LiTi2 (PO4)3, 然 后 采 用 化 学 气 相 沉 积 (CVD) 技 术 在 大 孔 LiTi2(PO4)3 表 面 均 匀 地 沉 积 一 层 10
LiNO3 溶液的水系 锂 离 子 电 池 。 该 体 系 平 均 工 作 电 压 1.25 V ,
放电比容量约 43 mAh/g, 40 次充放电循环后 , 放电比容量保持 而 率为 86%, 60 次充放电循环后 , 放电比容量保持 率 为 82%[5]。 未 进 行 包 覆 的 LixV2O5/LiMn2O4 体 系 4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仅 为 8% 。 陈立泉院士认为通过导电聚合物表面 包覆, 有效减少了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的接触, 稳定了相转变, 减少了钒的溶解, 从而提高了水系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图1 析氢、 析氧电位与溶液 pH 值的关系 ( 左 ) 和 几种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的嵌入电位 ( 右 )
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考虑到水系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和 析 氢 反 应 等 问 题 , 通 常 情 况 下 , 嵌 入 电 位 相 对 于 Li+/Li 在 2 ~3
V 的电极材料可作为水系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以下主要
Dahn 认 为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衰 减 的 原 因 当 , 但 循 环 性 能 很 差 [1] 。
可能是水的分解、电极材料在水溶液里的溶解和电极材料结 构 的 变 化 , 并 指 出 VO2/LiMn2O4 体 系 衰 减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VO2 电极在电解质里的溶解。
道的水系锂离子电池, 比能量和循环寿命远不如采用有机电 解质溶液的锂离子电池, 其循环寿命差的主要原因, 普遍认为 是电极在水溶液中的不稳定性。
1.2 LiV3O 8/ LiNi0.81Co 0.19O 2
2000 年 , 日 本 Toki 小 组 报 道 了 负 极 采 用 LiV3O8, 正 极 采
用 LiNi0.81Co0.19O2, 电 解 质 溶 液 为 Li2SO4 溶 液 的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 正 负 极 配 比 为 1∶1 。当 电 压 上 限 设 为 1.3 V 时 , 放 电 比 容 量 约 20 mAh/g , 3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技术 , 无机 - 有机嵌入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的量
2003 年回国后 , 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子设计等研究。 973 ” 863 ” 重点、 科技部“ 、 “ 计划、 上海市科委和企业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 90 余篇 , 获日本、 中国授权专利 15 项 , 特邀参与
编书 3 本。被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引用 1 000 次以上 , 单篇引用 300 余次 , 获日本电化学学会 2002 年度《 日本电化学会志》 最 电源技术》 、 《 化学与物理电源系统》 编委。 优秀论文奖。 2005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本文其他作者单位 : 复旦大学化学系 , 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 上海 200433
LiMn2O4, 电 解 质 溶 液 为 微 碱 性 的 Li2SO4 溶 液 , 其 平 均 工 作 电
压 为 1.5 V , 比 能 量 为 75 Wh/kg , 实 际 应 用 中 这 种 电 池 的 比 能 量 接 近 40 Wh/kg , 大 于 铅 酸 电 池 (30 Wh/kg) , 与 Ni-Cd 电 池 相
1.4 LiV3O 8/ LiCo O 2
2007 年 , 复 旦 大 学 吴 宇 平 教 授 小 组 报 道 负 极 采 用 LiV3O8, 正 极 采 用 LiCoO2, 电 解 质 溶 液 为 LiNO3 溶 液 的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 平 均 工 作 电 压 1.05 V , 放 电 比 容 量 约 55 mAh/g , 4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65% , 10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36%[4] 。吴 宇 平 教 授 认 为 由 于 水 中 的副反应很多, 水系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衰减可通过调整电解 质的组合和优化集流器等方法进行改善, 同时正极的选择也 很重要。 表 2 总结了现有报道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 / 嵌入化合物 水系锂离子电池的平均工作电压、 比能量和比容量保持率。 报
2.1 聚吡咯包覆 LixV2O 5/ LiMn 2O 4
中国科学院北京物 理 所 陈 立 泉 院 士 2007 年 报 道 了 以 负 极 采 用 聚 吡 咯 包 覆 LixV2O5, 正 极 采 用 LiMn2O4, 电 解 质 溶 液 为
1.3 TiP 2O 7/ LiMn 2O 4 , LiTi2(PO 4)3/ LiMn 2O 4
2 表面修饰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 / 嵌入化合 物体系
水系锂离子电池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是负极材料在水溶 液 中 稳 定 性 差 , VO2, LiV3O8, LiV2O5, FeOOH 等 材 料 大 部 分 在 低温条件下合成, 表面积较大, 在水溶液中部分溶解, 化学不 稳 定 。 相 比 上 述 低 温 条 件 合 成 的 材 料 , NASICON , Pyrophos-
对近几年国内报道的几种体系作简单介绍。
Co1- xO2 在 水 溶 液 中 都 可 发 生 可 逆 的 嵌 入 反 应 , 可 作 为 水 系 锂
431
2008.7 Vol.32 No.7
电源技术 评 论
1 锂离子嵌入化合物 / 嵌入化合物体系
1.1 VO 2/ LiMn 2O 4
在 1994 年 , Dahn 研 究 组 于《 Science 》上 首 次 报 道 了 一 种 用 水 溶 液 电 解 质 的 锂 离 子 电 池 , 负 极 采 用 VO2, 正 极 采 用
水系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夏永姚 , 罗加严 , 王永刚
采 用 锂 离 子 嵌 入 化 合 物(碳 和 钴 酸 锂)和 有 机 电 解 质 的 锂 离 子 电 池 , 自 1990 年 商 品 化 以 来 , 以 其 高 比 能 量 的 优 点 , 迅 速 占领小型电池市场, 并已广泛用于摄像机、 笔记本电脑、 移动 电话等情报通讯器件。但因为所采用的有机电解质的可燃性 和 在 不 正 确 使 用(如 过 充 或 短 路 )时 电 极 材 料 与 有 机 电 解 质 的 高反应活性等引起的安全性和高成本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大型锂离子电池在储能和电动汽车中的应用。锂离子 电池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选择高安全性的电极材料, 采用过充电保护剂, 加入不燃性电解质等得到提高。 另一个比 较有效的途径是采用水溶液电解质, 并且水溶液电解质的离 子电导率比有机电解质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电池的比功率可 望得到提高。同时还避免了采用有机电解质所必需的严格的 由于水系锂离子电池具有价 组装条件, 因此成本也大大降低。 格低廉, 无环境污染, 安全性能高, 功率高等优点, 成为具有开 发和应用潜力的新一代储能器件。对水系锂离子电池及其相 关材料的研究也将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 文综述了国内水系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并对存在的问题 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锂离子嵌入化合物在水溶液电解质中的电极反应, 远比 在有机电解质中复杂, 必须考虑水分解析氢、 析氧的反应, 因 此可选择的电极材料非常有限。表 1 给出了几种常见锂离子 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嵌入电位。 图 1 给 出 了 析 氢 、 析 氧 电 位 与 溶 液 pH 值 的 关 系 ( 左 ) 和 几 种 锂 离 子 嵌 入 化 合 物 的 嵌 入 电 位 ( 右 ) 。从 嵌 入 电 位 分 析 , 现 有 锂 离 子 电 池 4 V 正 极 材 料 , 如 LiCoO2, LiMn2O4, LiNix-
80% , 10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40% ; 当 电
压 上 限 设 为 1.9 V 时 , 放 电 比 容 量 约 40 ~45 mAh/g , 3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70% , 100 次 充 放 电 循 环 后 , 放 电 比 容 量 保 持 率 为 25%[2] 。Konler 认 为 电 池 的 循 环 性 能 受正极和负极性质的影响。正极和负极的稳定性都会影响到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的 整 体 循 环 性 能 。X 射 线 衍 射 表 明 多 次 循 环 后 , LiV3O8 的 晶 体 衍 射 发 生 变 化 : 出 现 新 物 质 如 LiV2O5, V2O5 的 衍 射 峰 , 同 时 LiV3O8 的 晶 体 衍 射 峰 强 度 降 低 , 表 明 LiV3O8 的结晶性下降。
评 论
电源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夏 永 姚 ( 1965 — ) , 男 , 浙 江 余 姚 人 , 现 为 复 旦 大 学 特 聘 教 授 , 博 士 生 导 师 。 1987 年 毕 业 于 浙 江 师 范 大 学 化 学 系 。
1990 年 获 吉 林 大 学 化 学 系 电 化 学 专 业 理 学 硕 士 学 位 。 1990-1993 年 进 入 中 国 科 学 院 长 春 应 用 化 学 研 究 所 工 作 。 1997 年 获 日 本 佐 贺 大 学 能 源 - 材 料 科 学 专 业 工 学 博 士 学 1998 年赴美国南卡罗 位 , 同年留校任日本文部省教官讲师。
中 国 科 学 院 北 京 物 理 所 陈 立 泉 院 士 研 究 组 2006 年 报 道 了 负 极 采 用 TiP2O7 和 LiTi2 (PO4)3, 正 极 采 用 LiMn2O4, 电 解 质 溶 液 为 LiNO3 溶 液 的 水 系 锂 离 子 电 池 。 其 中 TiP2O7/ LiN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