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
1.原因:①自然:a.气温高,蒸发强,降水少
b.土壤/植被水分流失快
C.厄尔尼诺/拉尼娜
②人为:a.工农业用水大
b.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多
C.开垦耕地,破坏涵养水源的植被
2.危害: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3.防范措施:①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干旱区工农业生态环境
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
③加强水利建设,兴建水库(调节季节分配)
④干旱区多选择种植耐旱林草,涵养水分
暴雨洪涝
1.暴雨形成条件: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②气流强烈的上升运动
③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2.洪涝形成原因:①自然: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水暴涨,排洪不畅
②人为:a.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
B.围湖造田,减少了泄洪区域
3.危害: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4.防范措施:①监测和预报
②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和扩大分洪区(滞洪、蓄洪等)
③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健全防洪保险
泥石流、滑坡
1.发生原因:①自然:a.地质构造破碎
b.坡度较陡,受重力影响容易下滑
C.多雨季节
②人为: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搭桥
2.危害:破坏和掩埋农田、道路和村庄,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3.防范措施:①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
②在易发区减少人类“不恰当”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③加强灾情的预测、监测,必要时进行人工迁移
沙尘暴
1.形成原因:①自然:a.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区(沙源),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b.气候异常,干旱少雨(地面干燥)
c.冬春出现强劲西风和西北季风
②人为: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加剧沙尘暴程度
2.危害:破坏生产,影响生活和健康
3.防范措施:①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
②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推广轮牧
③加强沙尘暴预警机制,降低沙尘暴的破坏能力
荒漠化
1.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的措施相结合
②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并与营造护田林网相结合
③营造丘间片林,封育和灌草结合固定流沙
④结合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eg.兴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
2.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①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②合理分配内陆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营造绿洲内部护田林网和边缘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④绿洲外围草沙障和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
⑤结合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eg.兴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
水污染
1.分类:①生物性污染:细菌、病毒、寄生虫
②物理性污染:悬浮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③化学性污染: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2.水体富营养化:①成因:含D、P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浮游生物繁殖
②危害:a.鱼类缺氧死亡
b.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湖泊变沼泽
c.水质变坏
3.赤潮:海洋出现
危害:①海洋鱼类缺氧死亡
②藻类释放毒素,危及沿海水产养殖业
③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大气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①原因:工业烟尘、建筑尘土、毁林毁草产生沙尘天气
②危害:a.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b.引发传染病
c.长期吸入得尘肺病
③措施:a.植树造林,增加植被
b.科技进步,除尘除烟
2.酸雨:①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②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生物死亡、危及身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③措施:a.减少人为SO2,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
c.全球合作
3.光化学污染:①原因:与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浅蓝色烟雾
②危害:a.刺激人的眼腺,咽喉,气管和肺
b.危害动植物
c.降低大气能见度
③措施:a.建设生态城市,减轻交通拥堵
b.发展公共交通
c.发展太阳能汽车等清洁能源动力
d.大力植树造林
4.温室效应:①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②危害:a.全球气温上升,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引起降水和干湿性状变化,导致经济结构变化
③措施:a.减少CO2排放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全球合作
d. 大力植树造林
森林开发保护
1.环境效益:①调节气候
②稳定大气成分
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上游)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城市)
⑤防风固沙(干旱半干旱)
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①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②影响地球上大气的碳氧平衡,地球之肺
③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被誉为生物基因宝库
⑤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a.生物生长→枯枝落叶→在地表被分解释放养分→供给植物生长
b.雨林被毁→丰沛降水冲刷地表→养分流失→生态系统崩溃
3.被毁原因:①过度的迁移农业→获得更多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增加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偿还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获取经济效益
4.保护: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意识
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政府和人民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③加强对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eg.雨林观光、生态旅游
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荒漠化
1.原因:①自然:a.地面有深厚疏松的砂质性土壤
b. 大风日多且集中
c. 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
②人为:a.过度开垦eg.科尔沁沙地
b.过度放牧eg.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
c.过度樵采eg.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的绿洲周围
d.过度挖掘野生药材eg.内蒙古、甘肃地区
e.超量开采地下水和水资源利用不当eg。塔里木下游和弱水
d.工矿开发,居民用地和道路建设eg.东胜、准格尔煤田→人口和经济增长
2.防治:①生物措施:植物固沙和恢复天然植被eg.沙地飞机播种林草,有条件地区封沙育草
②工程措施:用草方格固障防沙固沙,防止沙丘移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③政策措施:封沙禁牧、禁樵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3.具体表现:①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采取防风措施相结合
②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呈斑点状→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
③干旱的绿洲边缘区:过度樵采,沙丘活化→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④内陆河流和冲积扇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和过度樵采→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建立防护林体系
水土流失
1.原因:①自然:a.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b.黄土由粉砂粒组成,土质疏松,孔隙多
c.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d.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
②人为:a.轮荒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
b.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
2.危害:①表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地贫瘠,农业减产
②植被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③土地崩塌,耕地减少,危及人类生存空间
④水源枯竭,交通阻隔,制约经济发展
⑤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增加抗洪难度
⑥水库淤积,库容减小,降低蓄洪效益
3.综合治理: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②压缩耕作用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
④对矿区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4.治理措施:①工程措施:a.打坝建库
b.平整土地功能:a.贮水拦沙
c.修基本农田 b.改善生产条件
d.抽引水灌溉 c.合理利用水土
②生物措施:种草乔木、灌木、草木功能:a.蓄洪保土
b.发展多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