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不断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停滞不前,反而走向退化的趋势。二者的失衡导致了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促使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本文提出了对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新农村
2011年10月26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全国各地的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在当前农村,与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反的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趋于停滞,这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农村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难点是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
不容缓的问题。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较多,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摆手舞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基本的专业训练,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二是文化人才匮乏。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离开基层,不仅如此,就连本地民间艺人也因为手艺收入不高而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无异于雪上加霜。三是资金匮乏,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民间自发组织和乡镇微薄经费,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能够正常开放的“农家书屋”还很少。书籍、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一)强化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机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逐步完备各项制度,健全农村文化评价机制,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时。同时多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将基层文化建设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将文化建设过程当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来抓,重点将“三农”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方向,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二)建设队伍,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根本。首先,各地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者的培养。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的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其次,积极发展民间优秀文化队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都有自己的民间艺人,他们创造的文化形式与百姓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也是最受百姓喜闻乐见的。定期对这些草根文化队伍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和比赛,丰富群众文化,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生活品质及业务水平,而且能够保证这些传统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
(三)因地制宜,让优秀文化占领农村市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科学技术、正确的舆论、良好的形象等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
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首先,弘扬传统文化。利用传统的节日、赶集等机会,向农民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变农民对文化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的热情。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以“文化下乡、下村”、“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载体,普及广大农民的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科普、法律、法规知识的传播,增强广大农民思想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水平,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掌握一技之长,发展致富奔小康。第三,抓好本地特色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保护当地民间传统艺术、传统资源、特色文化,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改善;抓好传统文化特色村的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四)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队伍。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好坏,和农村文化队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基层群众的特点和农村季节特征,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舞狮、舞龙、戏曲表演、大秧歌、拔河等文体比赛项目。同时鼓励年轻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带动老年群体,经常举办一些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动,例如歌曲大赛、健身操大赛、知识竞赛等,群众参与面要广,这就要求必须有新的内容和有特色的东西,才能有稳定的群体和服务对象。我们要及时发现、培养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并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农村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在艺术修养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中有的是戏曲爱好者,有
的是棋牌高手,有的是美术、书法、摄像的能手。这些文艺爱好者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充分调动这些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逐步发展成立农民书画研究会、戏迷俱乐部、秧歌表演队、业余剧团等民间组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农村文化的品位和档次,扩大农村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