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称重系统实施方案-6.26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的长度由其金属底盘激活地感应线圈的时间长度而得出。感应信号也用来区别 前车及后车。
3.2.4 系统布置的优点
二条与车道等宽的压电称重传感器(≥3.5M)安装与车道同宽,不会漏检车轮影响 检测精度。而如用弯板式传感器由于传感器有固定的长度,对于超宽的车道,传感器就 不能布置在所有车道宽度。
由于压电称重传感器对高速车轮压力反应灵敏,二传感器对车轮压过的时间检测 准,所以系统对车速检测准确,带来轴距计算准确从而系统对车辆分型准确,相比每车 道二个地感线圈二条对接弯板式的结构,车辆交调数据更准确。
这种系统每一车道安装 2 条压电轴载称重传感器及 1 个地感应线圈。HI-TRAC100 控制器设备安装在路边机箱内并与道路上传感器连接。HI-TRAC100 可监测到车辆通过 压电传感器时所产生的信号,此信号可以用来计算轴负荷,车速及车辆轴距。
地感线圈的信号用以判定当前是否有车辆通过,地感线圈的信号也可决定车辆底 盘长度,也被系统用于检测前后车。 3.2.2 HI-TRAC100 系统配置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9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5.2.3 清洗和准备工作 当所有的开槽工作结束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清开槽内的杂物。再用吹风枪将开 槽面吹干(如有可能用喷灯加热以尽快风干开槽部位)。 填缝胶需要用在干燥的表面才能保证足够的强度。 灌充填缝胶前,在槽口边两侧 3 毫米处贴上 5 厘米宽的胶带。
一台 HI-TRAC 100 控制器最多可连接 16 条压电传感器及 8 条地感线圈传感器。2 条压电传感器及 1 条地感线圈传感器为每一车道标准装置,这样一台控制器可最多用于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3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8 车道的检测、故其能够完全胜任六车道的检测。 对于动态称重,需安装埋于路面的温度传感器为 HI-TRAC100 系统提供路面温度
信息。此信息用于车辆轴重的温度校正。HI-TRAC 100 利用 TDC 公司温度补偿计算法 连续不断精确调整进行温度补偿直至得到最精确的车辆轴重。
3.2.3 系统工作原理 压电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车辆压过的压力相对称的。信号由 HI-TRAC100
控制器转换成电压。此电压信号用来决定轴被检测到的时间,电压的大小计算出相应轴 的重量。
5.2 施工技术关键点
5.2.1 施工步骤 封闭所施工的道路,通常单向二车道路,一次封闭一道,单向三车道或以上的 路一次封闭二道; 在所封闭的车道画线切槽; 对所切的槽进行清洗,吹干; 安装传感器在槽中; 用填缝胶填补切槽,根据天气情况需 3-8 小时填缝胶固化;将填缝胶与路面磨 平。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7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位移伸缩缝进预留管道,由预留管道接入健康监测主桥架,最终沿主桥架进叠合梁内的 称重控制主机,开槽用填缝胶密封。
路面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在最外侧车道路面中间开 1 厘米宽 3 厘米深的埋槽,埋设温度传感器,埋槽延伸到 路边,将线引至路缘带预开的 5 厘米宽 5 厘米深的总线槽,沿总线槽到叠合梁大位移伸 缩缝进预留管道,由预留管道接入健康监测主桥架,最终沿主桥架进叠合梁内的称重控 制主机,开槽用填缝胶密封。
3.3 TDC系统总指标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整车称重精度: >90% (速度范围:5—180 公里/小时)
2)最大称重: > 30 吨/轴
3)过载能力: =路面承载力
4)流量检测精度: 〉98%
5)速度误差:
<1.5%
6)轴距误差: <2%
7) 车型分类精度:
小轿车
95%
小货车
95%
中型货车
98%
2 监测布点
(1) 布置在叠合梁一端,离叠合梁大位移伸缩缝 2.0 米处,布置详图见附图。 (2) 上下行 6 车道,每车道各布置 2 个压电传感器和 1 个感应线圈。 (3) 上行侧布置一个温补传感器。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3 设备选型
车的轴距是用分别通过一条压电传感器轴时间乘上速度来得出。系统给测出的轴距 是两条压电传感器分别计算的轴距的平均。
当车辆通过线圈中感应区域时,安装道路上地感应线圈的感应值发生改变(上图中 深蓝色的长方框),引起 HI-TRAC100 控制器内部感应探测器震动频率的变化。这种频 率变化用于系统判定是否有车辆通过感应线圈。
5.2.2 画线和切槽 第一步,在将要开槽的路面上作记号,标明传感器在路面上的埋置位置。 在路边的道路线上找一个起点,顺着路边的道路线量 3 米并用红色画线笔或喷 漆做一记号。然后在车道内从同一起点起画一个 3.75 米的圆弧。最后,从路边 的 3 米处量 4.68 米在与 3.75 米的园弧交叉处做一记号。 沿起点和该交叉点喷一条直线标记,以便开槽时能看见。这就是第一条传感器 的位置。 第二条传感器的位置应该以第一条的为准,从第一条的两个末端向同侧量 3 米 相同的距离,标明位置,用绳子或直尺喷一直线。 按图纸测量和标明其他车道传感器的位置及对应感应线圈的位置,感应线圈的 位置应用白色画线笔或喷漆标明埋置位置。 线圈是识别车辆的,压电传感器是感应车轴的。
5 施工组织设计Baidu Nhomakorabea
5.1 施工技术方案
地感线圈的安装 在每一车道上,开 5 毫米宽,40 毫米深,2 米见方的方形条状埋槽,埋设地感线圈, 并开 1 厘米宽 3 厘米深的埋槽,将线引至路缘带预开的 5 厘米宽 5 厘米深的总线槽,沿 总线槽到叠合梁大位移伸缩缝进预留管道,由预留管道接入健康监测主桥架,最终沿主 桥架进叠合梁内的称重控制主机,开槽用填缝胶密封。 压电传感器的安装 每一车道,开二条横跨车道的埋槽,埋槽长度为 3.5 米,宽 20mm,深 20mm,埋 设 1 条压电传感器(长 3.5 米居中布置、基本覆盖 3.75 米的车道),并开 1 厘米宽 2 厘 米深的埋槽,将线引至路缘带预开的 5 厘米宽 5 厘米深的总线槽,沿总线槽到叠合梁大
压电称重传感器埋设的截面图及车辆轮压示意图如下:
下图为一辆三轴货车所压过传感器时系统所检测到的波形: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4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每车道 2 条压电传感器相距 3 米。地感线圈安装为 2 米见方。线圈对称在传感器中 间。同一车轴经过 2 条压电传感器的时间被 3 米来除可以得出此车的速度。
二条压电称重传感器的中间的地感线圈用于区分同一车道的前后车,这比起只有二 块弯板传感器左右安装的结构,有更高的交通量检测精度。
3.2.5 系统交通统计报告
HI-TRAC100 系统通过 HI-COMM100 管理软件可以生成多种统计报表 重量报告 超载车辆(车辆种类/车道) 平均总重或轴重(小时/天) 车速报告 平均车速(车辆种类/车道) 交通量(车速范围/车道) 车辆车速百分比 交通量(车速范围/时段)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8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一旦线圈和传感器被标出,在路面上和道路两侧标明所有的开槽位置。 用一个带有 19 毫米宽的刀片的路面切割机严格地沿红标线开槽。埋置 BL 传感
器的切槽应保证有 19 毫米宽,至少 19 毫米深,稍深一点的槽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会多用填缝胶。 用尺子或标记棒检查所有开槽有足够深。 按同样方法切割下一个槽。 换一个 5 毫米宽的刀片,严格地沿白标线开感应线圈的槽,感应线圈的开槽深 度一般是 50 毫米。
大客车
95%
大型货车
99%
拖挂车
99%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6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8)每辆车最多可采集 23 类数据 单轴重,轴数,轴组重,总车重,等效单轴负载,轴间距,总轴距,车长,车悬长, 车速,车间距时间,站点代码,车流量,车间距,行驶方向,跨道行驶车辆车道代码, 车辆分类,违规代码,路面温度,正确性代码,时间和日期 9)具有车辆超载报警,超速报警,跨道行驶报警功能 10)系统自带地感线圈车检器 11)多种输出端口: 笔记本连接串口,继电器端口,车牌照识别系统串口(选配) 12)工作温度: -30~+65℃ 13)工作电压: 85~250AC 14)尺寸:430*280*170 毫米
3.1.2 传感器技术参数
线芯: 压电材料: 外护套:
16AWG 扁平编织镀银铜芯线 极化压电聚合物涂层 P 0.4 毫米黄铜管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外形尺寸:
6.6*1.6 毫米
路面开槽尺寸: 20*20 毫米
绝缘电阻:
〉500Mohm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动态称重系统实施方案
1 编制依据
根据市政院动态称重系统设计方案,选定在 105 米叠合梁一端离伸缩缝 2 米处安装 动态称重系统,用以监测上海长江大桥各车道上的车流量以及桥梁载荷谱,为以后的桥 梁健康状况评估以及养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确保动态称重系统的实施质量,结合现场 实际情况,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使用英国TDC系统公司的压电薄膜型传感器。
3.1 传感器资料 TDC系统公司的压电传感器是美国 MSI 公司生产的,传感器目前已在世界上三
十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安装数量超过了 55000 根。该传感器可以被用于检测车 轴数、轴距、轴荷、车速、轮距、轮胎数等各种参数,因而在车型分类、动态称重(WIM)、 收费站地磅、闯红灯拍照、停车区域监控、交通信息采集(道路监控)及机场滑行道监控 等应用实例中都有用武之地。压电薄膜的独特结构和工作原理造就了他在以下几方面无 与伦比的优势:精确的速度信号、可靠的触发信号和按国际最新车型分类标准的分类信 息采集及详尽实时的车辆统计数据。 3.1.1 传感器图片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5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交通流量报告 交通流量 (车辆种类/车道) 交通流量 (小时/天/车道) 车辆种类 (小时/天/车道) 交通流量 (车速范围/车道) 交通流量 (车速范围/时段) 交通流量 (车道组/时段) 交通流量 (通车时间间隔范围/时段) 交通流量 (车间距范围/时段) 采用了 ATMS 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文档): 能存储 50 个 ATMS 文档,可以在连接到 HI-TRAC 100 后在线观看,也可以将 ATMS 文档下载后观看。 ATMS 文档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生成。(1 分钟、2 分钟、5 分钟、10 分钟、 15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12 小时)。
的信号干扰。
安装传感器时只需路面开 20MM*20MM 与路同宽的槽。这样可以给路面带来最
小的损坏、施工时间短、安装所需填料少。
3.2 TDC系统介绍
高速动态称重主设备选择的是英国 TDC 的 HI-TRAC100。 3.2.1 HI-TRAC100 概要
HI-TRAC 100 是一种交通流量检测、车辆分类及动态称重系统。系统是一种在不 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记录交通信息的高性价比的设备。
4 系统路由
(1) 上下行侧传感器线缆经预开线槽汇聚到路缘带预开槽。 (2) 从预开槽出来进钢管,穿过叠合梁伸缩缝处的防撞墙下至钢架平台,经钢架
平台进健康监测主桥架,由主桥架进动态称重主机。 (3) 从动态称重主机出来的信号线连接 NPORT,从 NPORT 出来的网线沿主桥架
传至健康监测 ST4 机柜交换机,再通过健康监测环网进监控中心服务。
电压常数:
200pC/N
无源信号电缆: RG58
输出一致性:
长度方向 +-7%
工作温度:
-40% --- 80%
温度灵敏度:
0.2%/C
传感器寿命:
〉4000 万次 等效轴载
传感器的独特结构可以使它直接以柔性的形式安装在路上可以更好的配合路面
的形状。
传感器扁平的结构可排斥驶进车辆对路面的行驶产生的固有的噪声及临近车辆
3.2.4 系统布置的优点
二条与车道等宽的压电称重传感器(≥3.5M)安装与车道同宽,不会漏检车轮影响 检测精度。而如用弯板式传感器由于传感器有固定的长度,对于超宽的车道,传感器就 不能布置在所有车道宽度。
由于压电称重传感器对高速车轮压力反应灵敏,二传感器对车轮压过的时间检测 准,所以系统对车速检测准确,带来轴距计算准确从而系统对车辆分型准确,相比每车 道二个地感线圈二条对接弯板式的结构,车辆交调数据更准确。
这种系统每一车道安装 2 条压电轴载称重传感器及 1 个地感应线圈。HI-TRAC100 控制器设备安装在路边机箱内并与道路上传感器连接。HI-TRAC100 可监测到车辆通过 压电传感器时所产生的信号,此信号可以用来计算轴负荷,车速及车辆轴距。
地感线圈的信号用以判定当前是否有车辆通过,地感线圈的信号也可决定车辆底 盘长度,也被系统用于检测前后车。 3.2.2 HI-TRAC100 系统配置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9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5.2.3 清洗和准备工作 当所有的开槽工作结束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清开槽内的杂物。再用吹风枪将开 槽面吹干(如有可能用喷灯加热以尽快风干开槽部位)。 填缝胶需要用在干燥的表面才能保证足够的强度。 灌充填缝胶前,在槽口边两侧 3 毫米处贴上 5 厘米宽的胶带。
一台 HI-TRAC 100 控制器最多可连接 16 条压电传感器及 8 条地感线圈传感器。2 条压电传感器及 1 条地感线圈传感器为每一车道标准装置,这样一台控制器可最多用于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3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8 车道的检测、故其能够完全胜任六车道的检测。 对于动态称重,需安装埋于路面的温度传感器为 HI-TRAC100 系统提供路面温度
信息。此信息用于车辆轴重的温度校正。HI-TRAC 100 利用 TDC 公司温度补偿计算法 连续不断精确调整进行温度补偿直至得到最精确的车辆轴重。
3.2.3 系统工作原理 压电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车辆压过的压力相对称的。信号由 HI-TRAC100
控制器转换成电压。此电压信号用来决定轴被检测到的时间,电压的大小计算出相应轴 的重量。
5.2 施工技术关键点
5.2.1 施工步骤 封闭所施工的道路,通常单向二车道路,一次封闭一道,单向三车道或以上的 路一次封闭二道; 在所封闭的车道画线切槽; 对所切的槽进行清洗,吹干; 安装传感器在槽中; 用填缝胶填补切槽,根据天气情况需 3-8 小时填缝胶固化;将填缝胶与路面磨 平。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7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位移伸缩缝进预留管道,由预留管道接入健康监测主桥架,最终沿主桥架进叠合梁内的 称重控制主机,开槽用填缝胶密封。
路面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在最外侧车道路面中间开 1 厘米宽 3 厘米深的埋槽,埋设温度传感器,埋槽延伸到 路边,将线引至路缘带预开的 5 厘米宽 5 厘米深的总线槽,沿总线槽到叠合梁大位移伸 缩缝进预留管道,由预留管道接入健康监测主桥架,最终沿主桥架进叠合梁内的称重控 制主机,开槽用填缝胶密封。
3.3 TDC系统总指标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整车称重精度: >90% (速度范围:5—180 公里/小时)
2)最大称重: > 30 吨/轴
3)过载能力: =路面承载力
4)流量检测精度: 〉98%
5)速度误差:
<1.5%
6)轴距误差: <2%
7) 车型分类精度:
小轿车
95%
小货车
95%
中型货车
98%
2 监测布点
(1) 布置在叠合梁一端,离叠合梁大位移伸缩缝 2.0 米处,布置详图见附图。 (2) 上下行 6 车道,每车道各布置 2 个压电传感器和 1 个感应线圈。 (3) 上行侧布置一个温补传感器。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3 设备选型
车的轴距是用分别通过一条压电传感器轴时间乘上速度来得出。系统给测出的轴距 是两条压电传感器分别计算的轴距的平均。
当车辆通过线圈中感应区域时,安装道路上地感应线圈的感应值发生改变(上图中 深蓝色的长方框),引起 HI-TRAC100 控制器内部感应探测器震动频率的变化。这种频 率变化用于系统判定是否有车辆通过感应线圈。
5.2.2 画线和切槽 第一步,在将要开槽的路面上作记号,标明传感器在路面上的埋置位置。 在路边的道路线上找一个起点,顺着路边的道路线量 3 米并用红色画线笔或喷 漆做一记号。然后在车道内从同一起点起画一个 3.75 米的圆弧。最后,从路边 的 3 米处量 4.68 米在与 3.75 米的园弧交叉处做一记号。 沿起点和该交叉点喷一条直线标记,以便开槽时能看见。这就是第一条传感器 的位置。 第二条传感器的位置应该以第一条的为准,从第一条的两个末端向同侧量 3 米 相同的距离,标明位置,用绳子或直尺喷一直线。 按图纸测量和标明其他车道传感器的位置及对应感应线圈的位置,感应线圈的 位置应用白色画线笔或喷漆标明埋置位置。 线圈是识别车辆的,压电传感器是感应车轴的。
5 施工组织设计Baidu Nhomakorabea
5.1 施工技术方案
地感线圈的安装 在每一车道上,开 5 毫米宽,40 毫米深,2 米见方的方形条状埋槽,埋设地感线圈, 并开 1 厘米宽 3 厘米深的埋槽,将线引至路缘带预开的 5 厘米宽 5 厘米深的总线槽,沿 总线槽到叠合梁大位移伸缩缝进预留管道,由预留管道接入健康监测主桥架,最终沿主 桥架进叠合梁内的称重控制主机,开槽用填缝胶密封。 压电传感器的安装 每一车道,开二条横跨车道的埋槽,埋槽长度为 3.5 米,宽 20mm,深 20mm,埋 设 1 条压电传感器(长 3.5 米居中布置、基本覆盖 3.75 米的车道),并开 1 厘米宽 2 厘 米深的埋槽,将线引至路缘带预开的 5 厘米宽 5 厘米深的总线槽,沿总线槽到叠合梁大
压电称重传感器埋设的截面图及车辆轮压示意图如下:
下图为一辆三轴货车所压过传感器时系统所检测到的波形: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4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每车道 2 条压电传感器相距 3 米。地感线圈安装为 2 米见方。线圈对称在传感器中 间。同一车轴经过 2 条压电传感器的时间被 3 米来除可以得出此车的速度。
二条压电称重传感器的中间的地感线圈用于区分同一车道的前后车,这比起只有二 块弯板传感器左右安装的结构,有更高的交通量检测精度。
3.2.5 系统交通统计报告
HI-TRAC100 系统通过 HI-COMM100 管理软件可以生成多种统计报表 重量报告 超载车辆(车辆种类/车道) 平均总重或轴重(小时/天) 车速报告 平均车速(车辆种类/车道) 交通量(车速范围/车道) 车辆车速百分比 交通量(车速范围/时段)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8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一旦线圈和传感器被标出,在路面上和道路两侧标明所有的开槽位置。 用一个带有 19 毫米宽的刀片的路面切割机严格地沿红标线开槽。埋置 BL 传感
器的切槽应保证有 19 毫米宽,至少 19 毫米深,稍深一点的槽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会多用填缝胶。 用尺子或标记棒检查所有开槽有足够深。 按同样方法切割下一个槽。 换一个 5 毫米宽的刀片,严格地沿白标线开感应线圈的槽,感应线圈的开槽深 度一般是 50 毫米。
大客车
95%
大型货车
99%
拖挂车
99%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6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8)每辆车最多可采集 23 类数据 单轴重,轴数,轴组重,总车重,等效单轴负载,轴间距,总轴距,车长,车悬长, 车速,车间距时间,站点代码,车流量,车间距,行驶方向,跨道行驶车辆车道代码, 车辆分类,违规代码,路面温度,正确性代码,时间和日期 9)具有车辆超载报警,超速报警,跨道行驶报警功能 10)系统自带地感线圈车检器 11)多种输出端口: 笔记本连接串口,继电器端口,车牌照识别系统串口(选配) 12)工作温度: -30~+65℃ 13)工作电压: 85~250AC 14)尺寸:430*280*170 毫米
3.1.2 传感器技术参数
线芯: 压电材料: 外护套:
16AWG 扁平编织镀银铜芯线 极化压电聚合物涂层 P 0.4 毫米黄铜管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外形尺寸:
6.6*1.6 毫米
路面开槽尺寸: 20*20 毫米
绝缘电阻:
〉500Mohm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动态称重系统实施方案
1 编制依据
根据市政院动态称重系统设计方案,选定在 105 米叠合梁一端离伸缩缝 2 米处安装 动态称重系统,用以监测上海长江大桥各车道上的车流量以及桥梁载荷谱,为以后的桥 梁健康状况评估以及养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确保动态称重系统的实施质量,结合现场 实际情况,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使用英国TDC系统公司的压电薄膜型传感器。
3.1 传感器资料 TDC系统公司的压电传感器是美国 MSI 公司生产的,传感器目前已在世界上三
十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安装数量超过了 55000 根。该传感器可以被用于检测车 轴数、轴距、轴荷、车速、轮距、轮胎数等各种参数,因而在车型分类、动态称重(WIM)、 收费站地磅、闯红灯拍照、停车区域监控、交通信息采集(道路监控)及机场滑行道监控 等应用实例中都有用武之地。压电薄膜的独特结构和工作原理造就了他在以下几方面无 与伦比的优势:精确的速度信号、可靠的触发信号和按国际最新车型分类标准的分类信 息采集及详尽实时的车辆统计数据。 3.1.1 传感器图片
上海巨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 5 页 共 17 页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动态称重系统
施工方案
交通流量报告 交通流量 (车辆种类/车道) 交通流量 (小时/天/车道) 车辆种类 (小时/天/车道) 交通流量 (车速范围/车道) 交通流量 (车速范围/时段) 交通流量 (车道组/时段) 交通流量 (通车时间间隔范围/时段) 交通流量 (车间距范围/时段) 采用了 ATMS 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文档): 能存储 50 个 ATMS 文档,可以在连接到 HI-TRAC 100 后在线观看,也可以将 ATMS 文档下载后观看。 ATMS 文档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生成。(1 分钟、2 分钟、5 分钟、10 分钟、 15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12 小时)。
的信号干扰。
安装传感器时只需路面开 20MM*20MM 与路同宽的槽。这样可以给路面带来最
小的损坏、施工时间短、安装所需填料少。
3.2 TDC系统介绍
高速动态称重主设备选择的是英国 TDC 的 HI-TRAC100。 3.2.1 HI-TRAC100 概要
HI-TRAC 100 是一种交通流量检测、车辆分类及动态称重系统。系统是一种在不 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记录交通信息的高性价比的设备。
4 系统路由
(1) 上下行侧传感器线缆经预开线槽汇聚到路缘带预开槽。 (2) 从预开槽出来进钢管,穿过叠合梁伸缩缝处的防撞墙下至钢架平台,经钢架
平台进健康监测主桥架,由主桥架进动态称重主机。 (3) 从动态称重主机出来的信号线连接 NPORT,从 NPORT 出来的网线沿主桥架
传至健康监测 ST4 机柜交换机,再通过健康监测环网进监控中心服务。
电压常数:
200pC/N
无源信号电缆: RG58
输出一致性:
长度方向 +-7%
工作温度:
-40% --- 80%
温度灵敏度:
0.2%/C
传感器寿命:
〉4000 万次 等效轴载
传感器的独特结构可以使它直接以柔性的形式安装在路上可以更好的配合路面
的形状。
传感器扁平的结构可排斥驶进车辆对路面的行驶产生的固有的噪声及临近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