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对环境承载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可以为环境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起源,接着综合论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最后介绍了环境承载力目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字环境承载力本质研究进展环规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来开展,继续高速发展经济,然而这必将会加剧经济的发展与环境间的矛盾。为了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应在经济发展之初,从总体上做好环境规划,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出合理的安排。为此,应该研究环境对人们活动的承受能力,使人们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不超过环境对人们活动的承受能力,这就要求对环境承载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为环境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换言之,环境承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客观的判断依据。在可持续发展己深入人心的今天,这无疑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环境承载力的起源
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自于环境容量的概念[1]。1968年,日本学者首先把电工学中的电容量的概念引入到环境科学中,提出了环境容量的概念,目的是为制定某一区域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提供可量化的依据。到70年代,该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由于环境要素中的水体、大气、土壤都制订有各自的环境标准,这些标准是限制污染物在水体、大气、土壤中达到最大的限量。因此把水体、大气、土壤的某区域环境可能达到这个限度的量值,作为该区域的环境容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给予环境容量的定义非常多,归纳起来,这些定义可大致
分为如下几类[2]:
①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与相应的环境标准浓度的比值;
②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净同化能力;
③环境容量是指不危害环境的最大纳污能力;
④环境容量是环境标准与本底值确定的基本环境容量和自净同化能力确定的变动环境容量之和。
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环境容量又可分为土壤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三大类。由于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销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因而,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环境承载力。
1991年,在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主持完成的国家级课题“我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泥洲湾开发区环境综合研究”中,首次给出了“环境承载力”的含义,即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3]。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发挥其正常功能的状态。因此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以人类活动作用的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加以反映。
2 环境承载力本质
2.1 环境承载力概念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非常难以确切界定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至今没有得出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如:杜亨和加恩佩特罗指出环境承载力具有可长期持续性的特征,是要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长期支持的人口规模。但是,大部分专家认定:环境承载力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的量,也不是一个单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关于环境承载力目前大致从容量、阈值、能力三个角度[49]对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进行诠释:
①“容量”角度的定义:“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4]。
②从“阈值”角度的定义:如“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或者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大支持阈值”[5]。
③从“能力”角度的定义:如“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6]。“环境承载力是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7]。
通过学者们对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上可以看出虽然定义的方式不同,但是各种定义都注重区域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而且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2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首先,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结构。环境系统的任何一种结构,均有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作用的能力,在这种程度之内的外部作用下,其本身的结构特征、总体功能均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环境的这种本质属性,是其具有环境承载力的根源。
其次,环境承载力表征系统的功能可以因人类对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实际上,人类改造环境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高环境承载力.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人类对环境的某些改造活动,在提高了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又在另一方面降低了环境承载力。
另外,环境是一个与外部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8]。其受外部控制参量在一定阈值内,可通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作用和相干效应,即系统的自我组织作用,使系统由无规则状态转变为宏观有序状态。但是,一旦外部的作用长时期超过闭值,则环境系统无法自我修复。
环境承载力本身是一个客观的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属性,但是,用不同性质人类活动来衡量同一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反映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承载力不具有客观性,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把握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是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反映。
2.3 环境承载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