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的创新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课的创新教学
摘要: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初中化学教师要实施教学创新,必须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只有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学生才会逐步形成创新思维的良好品格,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开拓、善于创造的新世纪人才。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教学师生关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提高素质,不断创新。
尤其体现在教学中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创新人才要求越来越迫切。
而创新人才除了个体发展外,多数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是初中化学教师当前的重要教学任务。
教师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呢?
一、创新教学的源泉——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完成各自的任务,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多给学生以激励和积极肯定的评价,对学生负责,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密切同教师的关系。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才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更好的发挥创造性,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创新上来。
学生喜爱这一科的教师,他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看到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会从心理感到欣喜,才会在教学中想办法满足自己学生的需求,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然就没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从这里看出,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的动力之源。
作为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教学创新和学生未来奠定基础。
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层次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初中化学中把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后,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创新教学的关键——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少,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教着累,效果也不好。
教师不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生的能力就会下降,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荡然无存。
学生能力下降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创新,教学没有创新反过来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没有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人才,就
是教育的一种失误。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有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
在当前新课改的前提下,教师仍然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放,必定会丧失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知,做学习的主人。
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探索,自由辩论,自由批评和反批评。
只有自己当了主人,才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会认真的去做好每一个环节;才会及时发现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升了兴趣;才会有更好的收效;也才能达到我们所希望的目标。
所以要实施教学创新,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三、创新教学的主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是现在中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大胆提出对前人的质疑,告诉他们很多科学发现都是从质疑开始的。
例如,讲盐与某些金属的反应时,教师增加了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结果观察到铜丝表面是黑色固体而不是银白色的,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纷纷发言,讨论异常激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设想、去想象,即使学生的想象没办法实现,作为教师也应当去鼓励学生,而不要去否定学生,更不要批评学生,哪项新科学新技术不是从想象开始的呢。
对于学生的
创新,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创新的自觉性,定会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学生的能力提升了,他们会对老师提出更多问题,促使教师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必定会发展自己,拓宽知识面,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创新。
很难想象学生能力低下,而他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能有更好的创新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集众人之长,在教学中有更好的创新。
四、创新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新世纪对学生来说,思辨能力是他们应有的一项重要技能。
大部分教育家认为:分析、推理、归纳、综合、问题解决及评价等这些高阶思维技能,学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精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低阶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更富有创造性、更有意义和更具独特性的高阶思维,多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归纳问题,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比如在做问题时,多想如果改变条件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减少条件又会是什么结果,增加条件此问题的结果又如何。
只要让学生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的高阶思维必定会得到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了,就会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
只有学生善于思维,教师在教学中才会受到启发,在教学中才能不断的创新。
正所谓教学相长。
总之,创新教学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更新观念,探索创新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坚持理
论联系实际,把创新教育的目标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