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理答演绎精彩
【摘要】“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的理答是落实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精神相遇、互动共长的桥梁。

笔者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上存在的理答误区,从理答应遵循的原则出发,通过储存理答意识、重视理答预设、关注学生的发展,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善用四问追寻智慧理答,从而演绎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理答误区原则策略
【正文】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理答”的专家之一,他给“理答”下的定义是: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

因此,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肯尼基·胡德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由此可见,教师“理答”的重要性。

教师智慧的“理答”,可以巧妙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够的,什么是应该注意的,什么是值得思考的,它直接影响课堂生成的精彩与否,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甚至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真可谓:“聪明的语言像钥匙,简单几句就能让对方心悦诚服;愚蠢的语言像噪音,
满满一箩筐,却让对方越听越心烦。

话不在多,攻心就行!”
一、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理答之误区
现实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课堂问题的设计及提问的方式,忽视对课堂理答的研究,缺少理答意识,缺乏理答技巧。

随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重视,理答行为已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课堂上师生对话的大量呈现,个中隐含着几许浮华,几许空洞,还有几分作秀。

而理答水平提高不上去,精彩的课堂生成自然稀少。

最近有幸参加了南京市第九届教师顶岗置换培训班的学习,在课堂展示系列活动中,连续听了七节课,放眼我们的课堂,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不适合的理答形式:
一是重复发言型,这是英语课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理答方式。

即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把学生原话重复一遍。

这种理答,对学生既没有引导作用,也没有启发鼓励作用。

二是不了了之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答问时,常出现矛盾或与教学预设不一致的情况。

这时,教师不能及时做出判断,常常急中生智,把问题抛给学生,然后含含糊糊地问一句:“Do you understand?”学生也懵懵懂懂地点点头,然后就不了了之。

我们往往认为这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因而对学生“不对头”的回答少评价甚至不评价,殊不知这样会直接导致课堂评价语言的含糊与失误。

三是强加意愿型,有些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或者怕影响教学进程,明明学生回答的是另一个意思,教师硬要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原意改变。

四是单调机械型,放眼我们的课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掀起一种学生齐声表扬之风,在四年级的一节词汇课上,一位男生看着单词图片说:“grapes!”声音响亮,发音准确。

教师马上向全班学生说:“Good!”全班同学马上接着说:“Good,Good,very good!”声音不太响亮,也不太整齐,一堂课下来,这样的评价出现了十几次。

开始时,学生们兴趣勃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声音由高到低,掌声也渐渐稀落。

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单调机械的表扬方式开始厌倦、感到乏味。

因此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消失了。

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但不能得到提高,就连最基本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泯灭。

五是夸大失真型,新课程要求教师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为此大费心思,在课堂评价上大下工夫。

如“You are very clever!”、“You are the best!”等评价语不绝于耳,奖励小红花、纪念品不厌其烦,摸脑袋、牵小手比比皆是,忽略了对学生不良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

二、熟谙理答之原则
理答作为小学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营造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然手段,教师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尊重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鉴于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中的理答必须要从尊重学生出发,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的氛围,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以积极良好的学习求知心态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中。

2、针对性原则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多进行激励性评价,于是我们的英语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但细细听来不难发现,教师的评价语言批评、否定的少,夸奖、肯定的多,且总是“Good! Great! Excellent!”等,不仅语言单调,且没有程度的区别和量的轻重变化。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Buying fruit》时,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的发言,不断地重复着“OK”、“Great!”这样类似的语言达28次。

像这样没有针对性,没有新意,缺乏目的性的语言,只会让学生形成思维浅表化,学习任务化。

长此以往,学生变的麻木,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答问,教师只有做出有针对性的理答,起到一个或让学生明白精彩之处,或让学生懂得须改进之处,亦或让学生思维火花得到撞击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理答的积极作用,成为智慧理答。

3、多样性原则
当教师的理答过于单一,缺少新意时,对别人来说再精彩的理答此时也成了陈词滥调。

而智慧型教师理答的精彩之处往往在于理答的
多样性,经常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感到新奇,乐于接受,在这样的气氛中心理自然再也没有任何负担,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理答指在学生答问过程中,遇到不够准确或者模糊的情况,教师继续追问,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更加清晰。

这样的理答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这样的理答行为能促进学生的更为主动思考。

特别是理答中追问的方法是许多老师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也是老师教学机智、教学能力的一种表现,能起到一个刨根究底,明晰思路的作用,实现有限课堂里的无限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

三、活用理答之策略
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教学设计在不同执教者身上体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区别,有效地课堂“理答”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有时,教师对学生答问的一次智慧回应,往往比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提问更重要。

由此可见,课堂上有效“理答”是多么重要啊!而真正精彩的课堂,不是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多么独到,而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碰撞出的智慧火花点亮了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不同答问,如何进行智慧的理答。

在无数的课堂实践之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策略入手:
1、时刻储存理答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第2条建议》中引用过一位老师的话:“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智慧理答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许多教师在备课时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怎样巧妙提问题,设计板书等等,而忽略了理答的重要性。

而精彩的课堂往往不是由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决定的,而是由充满智慧的理答所呈现的课堂才是真正焕发师生生命光彩的课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应时刻储存理答意识。

2、课前重视理答预设
理答有很大的不可预设性,因为学生答问的可能性是多样的,而留给教师思考和应对的时间也是极为短暂的。

因此我们在课前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案,还要备学生,备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学生这样答,我们怎么应对;如果那样答,我们怎么应对;如果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我们又怎么应对。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收获精彩,课前的预设何等重要,每一个环节,每一处提问,都要尽可能多的做出学生会如何表现的预设,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多一份应答自如的把握,无效的理答才会降低,精彩的理答才会提升。

只要坚持下去,相信在课堂中偶尔出现哪怕是课前没有预料的生成问题,也能应付的如鱼得水了。

3、课中追寻智慧理答
理答难,智慧理答更难。

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做出合理智慧的反应,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小技巧入手:
(1)善用四问,即追问、探问、转问、反问,提炼发展性理答。

追问: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而创设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经常多问一问:“Why do you think so ?”这样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宽度的发展。

追问一般倾向于同一个学生。

探问:所谓探问,就是课堂上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变换角度,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虚为实,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

“Do you think so?”“Is he right?”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生生互动,培养互助、协作能力。

转问:转问一般是在追问无效时,或为了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而出现的。

课堂上我们老师一般会用“What else?”“Anything else?”“Who can help…?”等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反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发问,让学生反着想想这样对吗,“Is n’t it?/Is it?”进而明确自己的回答不足之处。

如有位教师问学生T: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aturday morning? 学生回答S1:I usually go swimming on Saturday morning.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语法正确,句子结构也正确,可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词汇与句子意义理解的错误。

这时候,教师应有意识的纠错:Also includes the winter?这样一来,学生自然意识到自己答问的错误所在。

(2)真诚理答,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发展。

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
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英语课堂教学绝不是“逢场作戏”,而是教师入境入情,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去感染学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真诚而富有激情的理答能在课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堂上,面对学生出现的机械性错误,教师可以立即纠正,但不要说:“No”“You’re wrong!”等负面评价的语言,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用“Good, but…”“Can you try it again?”“Say after me, please”等进行鼓励和纠正,“Take it easy!”“Think it over, please!”从而让学生自然地接受教师的纠正。

尊重并理解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给他们提供时间与空间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他们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反思自己的学习,并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控。

(3)让语言理答和非语言理答并进
非语言性理答包括动作理答、神情理答等,如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竖一下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等,不仅传达了一份关爱,更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理答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有时它的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有位老师在教学词组wash clothes时,出示一张housewife 洗衣服的图片
T: She’s S1’s mother , what is she doing ?
S2: She is wash clothes .
T:(伸出大拇指)Clever ,she is washing clothes .(加重声音)
(出示词组卡片教学wash clothes /washing clothes).
T: Can you wash clothes ?
S2:No. My mother can wash clothes.
T: Oh, your mother is busy ,I think . Please help her with the housework ,OK?
S2: OK.
T: (点头)Good boy ,you’re helpful !(翘起大拇指)
以上谈话中,教师面对S2并不正确的回答,并没有严厉指责或武断否决,而是用“clever”配以手势,积极肯定了他的回答,让该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来接受下面的正确答案,继而展开谈话。

教师切合事宜的一次点头、一个大拇指,都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理答策略,善于倾听,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进行理答。

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氛围、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会听是金,会答更是金。

”课堂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

理答虽然只是课堂上的一个小环节,但它运用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智慧的理答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课堂上真情倾听,审慎提问,尊重每个学生的答问和发言,这样课堂上才能实现巧妙而充满智慧的理答,我们的课堂才能精彩纷呈,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