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142 张钟权

摘要:自中国引入网络之后,中国民众进入到了网络时代,而网络暴力也随之而来,前有铜须门事件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行为方式,后有乔任梁的去世让人唏嘘不已,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而我们希望通过对其的研究,找出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并从中寻找出解决方案,为网络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传播学视角

自1987年互联网被引入中国之后,就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但是新的时代也会面临着新的问题,网络暴力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从2006年“虐猫女”、“铜须门”等典型网络事件的发生再到现在的网络互骂、网络水军和各种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等网络新现象的出现,中国的网络社会正在处于一个极其混乱的境地当中,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大多从三个方面:社会学方面、心理学方面和传播学方面,但由于各个观点过于分散,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

由于目前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一个学界权威的定义,所以把几种的概括较为全面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有学者认为网络只不过是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一种媒介,“网络空间”的本质就是“现实空间”,而网络暴力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表达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应该遵守的责任,造成的一种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于是这些学者将网络暴力的定义为有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张瑞孺2010;蔡骥2001;

莉萍2008)⑴。二是认为网络社会是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而网络暴力其实是群体对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审判,他们认为网络暴力的突出表现在通过舆论的“集结”优势达到强制性干涉他人的目的,其基本工具是洛克所谓的“名誉之法”(或叫意见之法),实质是一种道德约束。(张淑华2010)

在定义方面,我个人比较支持认为网络暴力其实就是言论自由表达过度的这一理论,因为很多网络暴力事件都是与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分不开的,而网民对其的抨击也因为所发生的事件与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培养的价值观不符或者由于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满情绪转移到网络空间,更甚至包含一些更大层面的社会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无法由于现实生活先分离,这也是我支持这一观点的原因。

而对于网络暴力的特点,大多比较认同《人民日报》总结了网络暴力的三大特征: (1)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 (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 (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但也有人总结网络暴力的特征:其一,极端不负责任,不去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其二.网友争抢道德的制高点,一旦占据了所谓的道德高地就开始用合理、合法的语气攻击他人;其三,非此即彼的圈子文化,不做朋友就是敌人;其四,煽动者从不摆事实,只凭臆断宣泄感情和煽动网民情绪。(张健挺,2009)⑴《人民日报》是从网络暴力的行为方式上总结的特征,而后者则是网络暴力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总结,所以两种理论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较为为全面的概括了网络暴力的特点。

二、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暴力的心理学原因

对于网络暴力,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解释,主要的有三个方面的解读: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对于心理学的方面的解释我比较认同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⑴中的观点,他强调人在群体中会变得冲动、多变且易怒,容易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偏执、专横、绝不忍受任何人的质疑也是群体的特点。而这些特点

表现在网络暴力中就是当一件事情的出现引起了网民的不满,网民就会表现得异常激愤,并且人数还会不断增加,任何一个反对的声音甚至是较为理性的观点都可能变成他们攻击的对象。而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人还会对事情添油加醋,即事件本身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个体会将它主观臆造出来,并把这种想法传播给其他人,导致这一幻想在众人的脑海中成为现实,就像话剧中某个反派角色因为演的过于真实,被台下的观众冲上来殴打一样。而其他处于群体中的人,就像勒庞提到的那样,已经丧失了对于事物的批判意识,无法理性的辨别事情的真伪,于是就与周围人一起人云亦云,事实的真相就往往被埋没在各种各样的评论中。还有一点在网络暴力中也常常能见到,原本是一件比较普通的事情,却被网友们无中生有的、或者把其他事情与此相联系,造成当事人道德败坏的形象,并引发众人的唾骂并进而引发出更过激的行为。去年去世的乔任梁就是一个网络暴力的牺牲品,在他从患上抑郁症到自杀去世,所有的舆论对他的几乎都是指责,天津爆炸事件后,他因为发微博用词不当便招来众多网友的辱骂,很多人把他的内容以偏概全,并认为他没有公德心,在漫天的谩骂声中,乔任梁的抑郁症越发严重并选择自杀,但结果是这些网友却在他出殡的那天专门找那些明星没有发微博表示惋惜,并去谩骂这些明星,实在让人啼笑皆非。网络暴力一个最主要的核心特点就是“暴力”,当某件事情触及了网民的敏感神经,就会招来网民铺天盖地的骂声,甚至出现了违法的行为,而《乌合之众》对此认为,人在群体中,会妄想自己由于在群体中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妄想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群体希望看见的,于是,各种各样的过激行为就由此而产生,这一点在群体性事件中也屡见不鲜,就比如发生在江西南康的砸车事件,如果放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人也不会有去砸警车的行为,然而在群体性事件中,这样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所以网络暴力和群体性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很多学者认为网络暴力就是网络上的群体性事件,并运用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来推进对网络暴力事件的研究和解释。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转变研究中提到的暗示法和团体影响法(刘毅,2008)⑴,证明团体对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大影响,这和《乌合之众》的观点相似,但社会心理学也对其进行了补充,他们认为评论在改变人们的态度中有很大作用,在对某件事情的描述中,如果没有人对此进行评论的话,是无法对人们的态度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