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50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4T13:35:48.88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作者:罗海波[导读]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
郴州市临武县中医医院 424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FMA 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低、FMA 评分和ADL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西医;针灸;中风;效果
中风是多发于老年人群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发病后往往会引发失语、偏瘫等并发症,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中风患者实施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46~7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3.8±4.0)岁;观察组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45~7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4.5±4.1)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血栓通静脉滴注(0.4g/次,每天一次)、按照患者病情给予甘露醇治疗、依达拉奉静脉滴注(30mg/次,每天一次)、口服阿司匹林治疗(75mg/次,每天一次)[1]。一个疗程为20d,连续治疗2~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中药组方为:黄芪30g,钩藤、川楝子各8g,牡蛎、玄参、当归、龟板、天冬、龙骨、牛膝、地龙各10g,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各12g[2]。水煎煮,每天用药一次,早晚两次分开服用,连续治疗一个月。
1.3评价标准[3-4]
①按照《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基本痊愈:治疗四周后,患者疗效指数不低于81%;显效:治疗四周后,患者疗效指数在56%~80%范围内;有效:治疗四周后,患者疗效指数在36%~55%范围内;无效:治疗四周后,患者疗效指数低于36%。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②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分值越高,表示受损越严重;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根据运动功能恢复量表(FMA)来评价患者的运动能能恢复情况,分值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NIHSS、FMA 评分及ADL评分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中风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表一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对比两组NIHSS、FMA 评分及ADL评分
治疗前,两组NIHSS、FMA 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低、FMA 评分和ADL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二。
表二两组NIHSS、FMA 评分及ADL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3讨论
中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病因复杂,有着多层次、多靶点等特点。当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为西药治疗,多采用阿司匹林、血栓通、依达拉奉等西药,但是由于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身体耐受力差,部分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5]。中医治疗中风主要采用的是平肝熄风、滋养肝肾等方法。本研究中药配方参照了镇肝熄风汤和补阳还五汤,黄芪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川楝子可引肝气,地龙有着疏经通络的作用,天冬可清肺气,红花有着活血化瘀的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滋肝补肾、调理血气的效果[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FMA 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低、FMA 评分和ADL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疗效更为显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龙桂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0):22-23.
[2]张军,黄燕,王永炎,邱廷建. 中西医结合急性中风一二级预防的进展与热点[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02):278-283.
[3]刘红彬.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57-58.
[4]关群.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2):108-110.
[5]王晓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2011,26(08):1654-1655.
[6]张瑞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50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2):86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