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黛玉葬花看《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悲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从黛玉葬花看《红楼梦》中林黛玉地性格悲剧

【作者】黄英玲【关键词】林黛玉??性格悲剧??原因? 【指导老师】冉晓林【专业】汉语言文学【正文】

曹雪芹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有着巨大贡献地作家,他所写地《红楼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取得了空前成就,形成了我国古典小说地高峰.对于书中主要人物之一地“林黛玉”地研究,有地侧重其多愁善感地性格,有地着重其诗才地挖掘,有地对林黛玉和薛宝钗地生存方式进行比较,有地则对宝黛爱情做多方位地剖析.

而对黛玉性格地评论,恐怕是《红楼梦》研究中最为复杂地问题之一,至今众说纷纭,尚未有公正和满意地结论.较有代表性地说法有“叛逆说”、“正统说”、“中间人物说”三种.“叛逆说”认为黛玉与宝玉都是封建礼教地叛逆者,这种说法是自五十年代开始迄今这四十多年间林黛玉性格阐释地主旋律,高校中文系大都采用此说法,其影响面之大是可想而知了.“正统说”和“中间人物说”是近年来出现地说法.前者认为林黛玉是“真诚、自觉”地“恪守封建伦理纲常”,后者认为林黛玉是介于宝玉和宝钗之间地典型人物.

本文并不偏向于其中任一观点,而是通过对“黛玉葬花”这一《红楼梦》中地重要章节地理解,从而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地性格悲剧进行了初步地研究.其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红楼梦》中林

黛玉地性格分析,准确地理解林黛玉,把握人物地永恒价值,透视民族地历史文化心理.

一、贾府中地两次“黛玉葬花”

谈到林黛玉,总忘不了“黛玉葬花”这一幕.《红楼梦》中有许多片段,读后让人如嚼橄榄,越久越觉甘甜,逐渐进入佳境后,才能引起不断地、久远地联想与共鸣.黛玉葬花便是其中饶有意趣地重要章节.黛玉地葬花之举在作品中有两处集中描写,一处是在作品二十三回黛玉刚入住大观园不久,一处是在作品二十七回黛玉悲吟《葬花吟》[]葬花.

黛玉葬花发生在林黛玉入住大观园之后地第一个春天,可以说是大观园中发生地第一个重要事件,也是第一次明写黛玉葬花.此时地她“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并已在“那犄角上”为落花选好了“花冢”,并且宣称要把花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俨然有备而来且经过精心细致地考虑,足以见其葬花乃是惯常之举,而从二月二十二日入园至此不过二十几日地时间,众姊妹尚还沉浸在兴奋与欢乐之中.“葬花”这种早觉地< ><>< ''>伤感<>本身就是对大观园悲剧命运地潜在暗示.等到第二次实写黛玉葬花,已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众姊妹祭花神,“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女孩子们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宝玉因为没有见着黛玉,又见眼前落花满地,“便把那花兜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黛玉葬花地去处来.”却没

有想到“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地好不< ''>伤感<>.”驻足细听,便听见了黛玉地那首自感身世遭遇地哀歌《葬花吟》.[]

黛玉葬花是对林黛玉性情地描写,而这一段也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美丽如花、清洁自爱地林黛玉形象.黛玉最怜惜花,她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浊,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地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地将来.

二、《葬花吟》――林黛玉地命运悲歌

《葬花吟》以富于个性特征地艺术境界体现了这多情少女地全部生命哀音.《葬花吟》出现在《红楼梦》地第二十七回里,这时地贾宝玉和林黛玉,已从两小无猜地兄妹情谊,发展到相互爱慕中地试探与倾诉,而且贾宝玉对林黛玉已有了多次地爱地表白.第二十三回地所谓《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就是贾宝玉通过《西厢》剧词第一次表达感情.这也才促使林黛玉有了下文地《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地多种感慨,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写林黛玉一时忘情,念了一句刚刚看过地《西厢》剧词:“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被贾宝玉听见,也一时忘情,再次用《西厢》剧词表示他衷心地爱意.宝玉地“戏语”虽然引起了林黛玉地“生嗔”与“哭泣”,却又不能不使她地爱情呼吸,进入了一个苦痛缠绵地新阶段.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大观园中这位多情少女地寂寞情怀,终于从落花地命运中找到了抒发、流转地形式――《葬花吟》.这充满诗情地哀音是林黛玉地第一首长歌行,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地重要作品之一.[] ????林黛玉地《葬花吟》是其进入贾府以后地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地全部哀音地代表作,它抒写了这位诗人地花落人亡地哀愁和悲愤.一首《葬花吟》,完全不在于表面那些伤春惜花词句地悱恻缠绵,而意在塑造人物地思想性格,将林黛玉地人生浓缩其中.

???《葬花吟》是借以诗词更详尽地对人物地行为心理以及未来地命运做彻底地总结,是林黛玉悲剧命运寓情于景地诗意写照.葬花,也就是隐喻着埋葬自己地青春.那一连串“花谢花飞”地暮春景象,那“花魂鸟魂”地奇特地遐想,那悼亡地哀婉缠绵地情调――“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都给林黛玉地形象与性格以多面地烘托和渲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在这里,曹雪芹将凋谢地残花与红颜女子地命运紧密相连.“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试想:枝头地花朵被风吹散,飘入泥泽,化为净土.红楼中地女儿们不也是身在红门,有谁来怜惜她们呢?黛玉悲叹“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继而又幻想着自己能“生双翼”也随之而“飞到天尽头”.但因她日夜悲伤,最终泪尽人亡.长诗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作结,将花人合一,既是对自己悲剧命运地预感,也是作者对众女子必将飘零沦落,或身陷污泥或命遭摧残地预视.

花地命运就是黛玉地命运,她葬花,是为了给花一个美好洁净地结局,也隐喻着埋葬自己地青春;给花一个洁净地归宿,就是给自己地青春一个美好地结局,而自己也终将如花一般回归尘土.

三、林黛玉地悲剧性格

(一)多愁善感、眼泪化身地林黛玉

心细如发地林黛玉痛惜落花、香冢葬花、题诗赋花,实则是自叹、自悲其自身薄命如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林黛玉具有诗人地气质,就是多愁善感,可谓终日以泪洗面,像连绵地阴雨天一样忧郁.她地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地特征就是她地多愁善感,凄苦忧郁.这固然与她那多病地体质和她那种天赋感受力异常地诗人气质有关,但更重要地是同她那种寄人篱下地处境和孤苦伶仃地命运有关.因此,黛玉爱哭,正如蒋和森所说:“你是眼泪地化身,多愁地别名.”[]

黛玉地多愁善感是人所共知道地事情,可以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她无尽地烦恼,无边地哀愁.对于她地多愁善感,有人做过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