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与期刊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指数与期刊评价

摘要: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多种,为首的前两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往往格外受到重视。由于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不足,2005年乔治?赫希(J.E.Hirsch)提出h 指数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h指数;影响因子;期刊评价

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有载文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等,最重要的是影响因子。由于影响因子等经典指标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各国研究人员都努力寻找新的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的指标[1]。

乔治?赫希(J.E.Hirsch)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物理学家,2005年他提出了h指数(h-Index),用于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h指数把发文量和被引量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克服了以往评价指标的缺点,更有优势[2]。

一、h指数的定义

如果科研人员的NP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被引次数至少为h,其他(NP-h)篇论文中每一篇的被引次数都≤h,那么这位科学家的h指数就为h[3]。h指数就是指某科研人员有h篇文章每篇被引至少h次,而其他的文章每篇被引都少于h 次。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它是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科研水的指标。h指数和类h指数的研究将对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有重大现实意义。同行评议存在诸如评价周期长、参与人员少,主观因素和不公平现象多等缺点,h指数却能很好的克服这些不足[4]。

二、h指数的优势和不足

h指数特别适合评价科研人员的个人科研水平;它结合了参考文献的影响力与论著的产出2个指标;仅是论著数量增长并不影响h指数的数值;h指数能评价科研人员持久的科研能力;任何类型的文献都可以用h指数评价,因为它不随着从那考文献数量的变化而改变。仅仅通过自引难以提高h指数;单篇论著被引频次高不影响h指数的数值。

h指数不利于刚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于科研人员最新的科研成果,h指数很难及时反映其成就;h指数也很难及时反映科研能力逐渐走下坡的现象;与其他计量指标相比,h指数难以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评价教过不同。

三、h指数的扩展指标

研究人员对h指数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弥补其缺陷,今年有许多h指数的扩展指标问世。刚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h指数比较低,自引能明显改变h指数的数值,所以Kosmulaski对h指数的自引情况进行修正,消除了自引对h 指数的影响。Kosmulaski还发现,作者同名同姓或者婚后随夫姓的情况也会对h 指数产生影响,为此提出h(2)指数进行修正。

由于h指数不能很好地反应高被引论文,2006年Egghe提出了g指数文。g 指数是h指数的扩展指标,指论文按被引用次数排序后相对排前的累积被引至少g2次的最大论文序次g,亦即第(g+1)序次论文对应的累积引文数将小于(g+1)

2。A-指数和R-指数也是金碧辉为弥补h指数不能很好地反应高被引论文二提出的。按照定义h指数的数值只可能增加,不可能下降,因此金碧辉又提出了AR-指数。AR指数是指h核内每篇论文的年均被引频次总和的平方根。在AR指数中,考虑了时间因素,按照AR指数,如果科研人员的经典文献不能被后人大量引用,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它的权重会趋于0[5]。时间相关h指数(Contemporary h-index)是由Sidiropoulos等提出的,论文每一次被引用都将付以一个时间权重,被引用的时间越早权重越低。h指数序列和h指数矩阵是由Liang提出的,可以体现不同年代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2006年Batista等又提出了个人h指数,科研人员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估分值I的立方根h就是科学家的个人h指数,反映多名作者合著一篇论文的情况下,每位作者的对论文的贡献。Anderson等[6]提出的hr指数是针对全部被引频次对h指数的贡献而提出的一个h指数的扩展指标,花平寰等[7]经过检验发现,hr指数分辨能力很高。随着h 指数在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的应用,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逐渐展现出来,新的h指数的扩展指标又继续不断被提出,如g-指数(高被引矫正的h指数);hm-指数(基于样本大小矫正的h指数);hg-指数(基于较高被引论文及高质量论文矫正的指数);mock h指数(充分考虑到所有发表论文的贡献);f-指数(学科因素矫正的h指数);e-指数(考虑到h核心区全部的被引频次);SRI-指数(基于期刊水平的校正)。

四、期刊h指数与期刊影响力

h指数在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时主要考虑的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期刊的动态h指数反映的是某刊在某年发表的所有论文随着时间的发展,其h指数的变化情况。

由于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的数量是逐年增加的、被引频次也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多,所以期刊的动态h指数可反映期刊整体影响力的动态变化趋势。期刊的静态h指数选取某一特定年限内期刊发表的论文统计其被引频次,期刊的静态h 指数的特点是论文总数不变,仅被引频次变化,便于分析某一特定年限内期刊发表的论文的质量。

Braun等认为,h指数与影响因子相结合能更好地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Braun等检索201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期刊,并计算其h指数,再检索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iton Reports,JCR)数据库中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h指数和影响因子比较后发现某些影响因子较高的杂志由于发文数量受限而导致h指数较低。

2006年,Bador等[8]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中的药理学方面的杂志199个分析后得出结论,杂志的h指数与其影响因子并不完全相同,在同一研究领域内的杂志,h指数可以作为影响因子的一个补充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2007年,为了更好地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便于各类图书馆选择杂志和文献,Rousseau[9]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相对h指数。相对h指数用改杂志的h指数除以该杂志某一卷期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能够反映某一杂志在不同年份发表论文的质量差别。

h指数的计算相对比较简单,便于用来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但是,选取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类型的文献,以及论文总数和年份的不同,都会影响期刊h指数的计算结果。h指数可以作为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补充,评价科技期刊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全面的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

五、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