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第五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乏监督性
• 履行社会公德的行为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 向“陌生人”的,因此,一个人是否履行社会公 德,道德监督并不明显和具体。因此许多人并不 把遵守社会公德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品德。
• 3.从众性
• 从众心理在社会公德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 “众”正在做着和符公德的事或违反公德的事, 个体就可能直接参与其中。
表现善行。因此,慎独就是要不受环境的诱惑,克
服从众心理,在任何时候都能以良心做主宰,保持
善念,遵守和实践社会公德。
原始氏族时代公德观念
能群。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正直无私。 兴利除害。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阶级社会的公德观念
礼。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 义。羞恶之心,见义勇为。 公。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和自我主宰性的强烈维护。
• 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体
现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本质的丰富和
整体素质的提高。
•
所以,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积极拓展公共生
活的空间,也就成为现代人的强烈意识。
• 公共意识:以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合法、公
开、公正为目标,它强调人们之间的对话、交流、
•
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
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
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为保证图书馆内安静,武汉图书馆近日发出
公告,对馆内的部分区域进行手机信号屏蔽,此
举做出,有人认为遇急事联络不便,也有人说终
于能有个安静学习环境了。
•
值班馆长解释,进行手机屏蔽,实属无奈。
先前,图书馆多次接到投诉。
无偿献血
• 输血是治疗找抢救危重病员以及一些慢性疾病不 可缺少的非药物性治疗手段。
• 外伤性出血、产后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 及外科伤病员,都需要靠输血来补充、救治。
•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00毫升。献血的 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 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
•
社会公德的这种超功利性、弱监督性以及从众
性,使公德建设与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相比,难度
更大。因此,大学生应当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
法人员一起,成为社会公德的率先垂范者,慎独自
律,给百姓以信心,给社会以榜样。
•
大学生并不缺乏道德观念,也具有明确的公德
意识,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人监督的情况、在
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相处中,也能履行道德义务,
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
• 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 事公益事业,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 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或人群。
骨髓捐献
• 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受国家卫生部的委托, 在北京正式建立“中华骨髓库” 。
• 目前采用的干细胞移植是从供者的外周血中(手 臂上采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并通过机器聚集, 将剩余的血液回输人体。只需总量为50毫升的干 细胞,就可以使一位白血病患者重建正常的造血 机制与免疫功能,并获得新生。
共同参与、彼此分担和共享。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
活动范围的 广泛性
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 不断扩展
交往对象的 复杂性
人们交往对象并不仅限 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 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活动方式的 多样性
生活方式的变化,丰富 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
三、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有序的公共生活
•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 现代医学证明,在死亡过程中,不同的细胞、组 织、器官死亡的先后也不同。死亡的“不同步 性”,使器官组织的捐献成为宝贵的医疗资源。
• 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当生命不可挽回 的终止时,让自己的部分生命借助现代医学用另 一种方式延续,将自己生命的句号改写成他人生 命的省略号,这将是多么具有社会公德的义举。
• 中国有十二亿人口,按每年万分之三的发病率, 一年就新增加三万六千名白血病患者。捐献干细 胞无碍健康,只需您付出小小的勇气,一条生命 将因您而获得新生。
器官捐献
•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 的病人数与器官获得数的比值为30:1,我国约为 20:1。在近乎于无望的等待过程中,许多生命静 静地逝去。
相对于社会其他道德规范而言,社会公德又具有底 线即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的性质。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 1.超功利性
• 社会公德的适用对象是公共生活,而公共生活与 履行公德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直接,甚至 有时必须牺牲主体利益来履行公德,社会公德的 履行具有超功利性。
• 履行公德不如履行职业道德能带来提职加薪,也 不如履行家庭美德可以拥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 这就使得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难以树立。
助人为乐是基于对他人幸福和个人幸福之 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而采取的理性行为,是 人道主义和道德高尚的重要标志。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
• 60年代学雷锋 • 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 90年代讲文明树新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
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百城万店无假货、保 护母亲河等。
志愿者
• 这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 • 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不受私人利益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 爱。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和蔼 谦虚、彬彬有礼、热情谦让、尊老爱幼的事情 人们每天都会遇到,你怎样去做就会表现出你 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体现你的内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第五章
社会生活
公共生活
职业生活
婚姻家庭生活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的内涵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生活而言的。
•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
领域,它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 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 私人意识:具体表现为对私生活的私密性、独特性
•
图书馆该有馆规,打手机要有机德。人本来
该自己来管理自己,但因为一些人没有自律,只
好让机器来管,这是科技的进步,还是道德的退
步?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 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