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杂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元杂剧

摘要:在中国缤纷多彩的文学花坛中,元杂剧虽然不及宛如牡丹的唐诗那样耀眼夺目,艳丽高贵,也没有宋词好似百合的清新怡人,超凡脱俗。但是它依然有着自己的傲然不群,幽香迫人,就好似一朵迎雪吐艳的梅花。所谓"唐诗、宋词、元曲",其实这不仅仅是根据这三种文学体裁的历史年代来说的,更是按照它们的成就以及地位来说的。元代戏剧的题材,包括爱情婚姻、历史、公案、豪侠、神仙道化等许多方面。涉及的层面异常广阔,剧作家们以各具个性的艺术格调和蘸满激情的笔墨,展示出元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本文主要针对元杂剧的语言艺术性,情节结构的模式及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概述。

关键词:元杂剧;情节构造;女性地位;关汉卿

一、引言

元杂剧也称北曲或北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完全成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杂剧是自然本色的“活文学”。它的题材广泛,结构严谨,剧情合理,矛盾尖锐,悬念强烈,唱词优美,对白简洁,人物形象鲜明,舞台动作性强。元杂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各阶层人民的心态和情感。上从皇帝嫔妃、文官武将、文人学士,下到差役皂隶、地痞流氓、医卜星相、嫖客妓女,三教九流都涉及到了。既有军国大事、朝政纷争、沙场征战,也有家庭纠纷,勾勒出一幅元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画。

二、元杂剧的语言艺术

元杂剧语言,充分运用北方语言的诸多特点,结合戏剧道白、演唱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雅俗共赏、典范成熟的语言艺术。它广泛而巧妙地吸收了民间文学语言的优点,又杂以北方的口语方言,表现出质朴自然、通俗流畅而又意蕴深邃、清静明丽的特色。

(一)方言的使用——趣味横生

杂剧作家娴熟的方言俚语极大地迎合了北方观众的味口,生动地表达了剧中人物的思

想感情。本色、文采语言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妙趣横生。

(三)数词的巧用——生动流畅

这也是元杂剧语言的巧妙之处。关汉卿的著名喜剧《救风尘》中,热情仗义、机智泼辣的赵盼儿为救小姐妹宋引章而与喜新厌旧的阔商人周舍斡旋,第三折有她的一段〔二煞〕:……拼着个十米九糠,问什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不枉了一世做郎君。其中“十”、“九”、“两”、“三”、“万”、“千”、“一”这些数词的巧妙连用,如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四)生动的比喻——寓意深刻

元杂剧曲词中大量使用比喻,使所叙之事、所表之情、所发之慨更加形象生动、耐于品味。无名氏的《陈州粜米》中饥民张撇古愤怒揭露贪官刘得中、杨金吾盘剥百姓的罪行,有两段唱词:

〔混江龙〕……柔软莫过溪涧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声。他也故违了皇宣命,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咂浓血的苍蝇。

〔金盏儿〕……你正是饿狼口里夺脆骨、乞儿碗底觅残羹。我宁可折升不折斗,你怎也图利不图名?〔混江龙〕里的“溪涧水”一比,比出了老百姓敢斗争、要反抗。接着用暗喻指出这些贪官污吏个个都是“吃仓廒的鼠耗,咂浓血的苍蝇”,形象生动,切中要害,比得贴切,骂得痛快。

(五)诗情画意——优美典雅

元杂剧的曲词是在古典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无论意境、文彩还是音节、韵味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结尾,面对马上就要骑马远去的张生,人间烦闷顿然涌上莺莺心头。〔要孩儿〕收场曲中有她的两段唱词:(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煞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阳里。遍人问烦闷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两曲同样以景物衬托人物内心。眼前的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将会遮挡送别人的视线,耳边夕阳下古道上静寂无声,秋风禾黍中的瘦马嘶鸣,则更使送别人产生撕心裂肺的悲苦烦闷。

元杂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品味欣赏,顿觉心旷神怡,远不能仅凭如上数言以蔽之。诸如元杂剧曲词中的幻化成句、音节和谐、韵脚情韵、引典贴切、回环顶真、排比铺陈、添加衬字、延意扩句等等,都值得深究细味。总之,欣赏元杂剧语言艺术,犹

如面对一坛百年陈酿,闻之清幽绵远,令人垂涎;品之口鼻流香,余味无穷;尝之醇厚酣畅,不忍弃杯;饮之沁心浸肺,千盅不醉。

三、元杂剧情节结构分析

(一)元杂剧情节结构的表层特征。

首先,受元杂剧叙事时空制约,元杂剧情节结构是一种线性流动的结构。其次,注重情节结构因果关系的叙述,元杂剧的情节结构重视戏剧动作因果关系的叙述,这种以因果链条作为机制的情节是元杂剧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故事显得集中,矛盾冲突快速推进,戏剧结构更为紧凑。与这种前因后果的叙述方式相联系,元杂剧重视核心事件与次要事件的设置及相互推动作用。元杂剧的核心事件突出,而次要事件作为核心事件发展线索上的若干环节,既不喧宾夺主、突出自己,又不无所顾忌地游离于整体设计之外,而是一波赶似一波,推动戏剧冲突发展,使核心事件得以充分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在元杂剧的情节叙述中,叙述速度、节奏明显比后世传奇快,究其根本是受四折一楔子一人主唱体制的限定。

二、元杂剧情节结构的内在意义模式。

首先,元杂剧的叙事视角,从根本上是全知视角叙事,剧作家的主观意图控制着作品情节结构的走向。其次,叙述比例的构成确定作品的最终意义。叙述比重表明元杂剧作家在叙事时,强调的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展开以及人物所体现的道德观念,以此达到伦理教化或是抒情目的。第三,以情驭事,事为情用的叙事原则。元杂剧作家创作杂剧,不强调细节的真实,许多情节并不完全符合生活的必然逻辑。元杂剧的叙事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戏剧化的抒情。以畅意为目的,并不追求历史的真实与细节的合理,抒一腔激情感染场下观众,这是元杂剧作家叙事的追求,也是形成元杂剧独特内涵的根本所在。

四、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

元杂剧中树立了一系列鲜活而家喻户晓的女性形象,她们平等的意识、豪爽泼辣的性格、反传统的思想构成了她们的性格,彰显了超凡脱俗的古代女性地位形象,赢得了特殊的文学地位。

(一)女性题材戏得已发展的原因

1、城市的繁荣和社会现实是元杂剧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

宋代的城市商业已经相当发达。商旅为社会提供了较多的有关女性的新闻,带来了很多外界信息。另外,蒙古族人较汉人更重视女性的地位,鼓励女子的解放和从事生产,这样的繁荣景象和社会现实自然为为女性题材的丰富提供了发展基础。

同时,宋元时代,大量的杂剧社团在城市出现,促使相当一部分女子成为职业妇女进入社会。

元代女演员成批涌现,表现了女子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从家庭进入社会,阅历得以丰富,眼界随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