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自由并不是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权,而是公民拥有的宪法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表现。

一媒介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新闻自由理念产生于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新闻业的自主权时期,是资产阶级投向封建秩序的尖刀和匕首。

1644年11月,英国诗人、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o弥尔顿向议会发表了《出版自由请愿书》的长篇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

他认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象;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象。

" 因此,对出版的查禁与特许,实际上就是伤害真理本身。

弥尔顿的这些思想,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所首倡的出版自由观念,以及从中引导出的"观念的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概念,后来发展成为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而这些理论,正是近代资产阶级新闻传播的思想基础、西方文明的指导原则。

之后,几经斗争,英国于 1861年废除了"知识税",1868年国会正式承认记者有报道及批评国会的自由,不构成煽动诽谤罪,报业是独立于僧侣、贵族和平民之外的"第四等级"。

至此,言论自由的原则第一次在一个民主国家得以确立。

除了英国之外,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国民议会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第11条写到:"无拘束地交流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只要他对法律规定情况下的这种自由负责。

"从这段话的本意看,但
是的人们已经开始预见到对于过度自由而引发的纠纷。

但也仅仅停留在了警示的层面上。

在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在1789年于美国《权利法案》第1条确立了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及集会、结社、请愿等自由主义的权利内容。

在这期间,密尔在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一书,被誉为新闻史上为自由主义辩护和论证的集大成者。

他主张一切行为应为最大多数人创造幸福,社会要保证其成员为此做出最大贡献,主要办法之一,就是给其成员以自由去思想和行为之权利。

总结看来,在西方各国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其主要观点和主要原则有: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报业在性质上是"寻找真理的伙伴",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等级",是不受政府控制和干预的独立的私人企业;在新闻自由的内涵上,指新闻事业及其从业人员,为了满足人民享有的自由获知所需消息的权利,应有办报的自由、传递自由、出版自由和批评自由,政府不得干预;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但随着世界范围内民主的进步和媒介垄断的发展,这一理论也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历史阶段性。

二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
1833年,本杰明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太阳报》,标志着大众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媒介逐步走向商业化、垄断化,新闻自由逐渐为少数
人所控制,公众通过新闻媒介获得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舆论的权利受到损害。

灾二战期间,政府竭力限制新闻的报道与传送,消极对待政务公开化。

这些情形是传统新闻自由所谓能预见的。

受众观念的兴盛和企业无节制的利润追求,媒体与公众权利及道德伦理屡屡出现冲突,几经媒体与社会的磨合,人们开始审视传统的自由至上理论。

社会责任论应运而生。

美国新闻自由研究委员会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社会责任的理论,其代表作是1947年发表题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报告。

该报告向世人解释了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技术和要求,标志着社会责任思想的问世,从根本上奠定了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基础。

该报告同时也提供了媒体的改革之策。

另外,由韦尔伯o施拉姆等人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彼得森执笔的《报刊社会责任论》部分对社会责任论有独到的阐释和发挥,同样也被西方新闻界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权威著作。

与传统新闻自由理论相比,社会责任论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传统的新闻自由主义理论认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而社会责任论认为,新闻自由是附有义务的道德权利。

言论自由是有条件的,它的性质是在言论自由权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言论自由以人对他的思想负有义务为基础。

如果一个人不负担起这个唤起良心的义务,如果他反而运用言论自由去煽动仇恨、诽谤、说谎,如果他故意利用言论自由来玷污真理的源泉,那么他就没有要求言论自由的权利。

只有在他负起相伴随的道德义务时,他才有道德权利。

如果一个人要求自由地发表意见的权利,他也就同时为别人要求这一
权利,并且有义务尊重别人行使这一权利;如果他放弃这个要求,他也就削弱了别人的要求。

2.在对待自由的问题上,传统的自由理论强调使传媒最大程度地不受限制,认为新闻传媒业只要不受束缚,就会将各种消息和思想提供给市场,而从各种消息和思想的交流中,真理必将胜利出现。

而社会责任论则认为,传统自由理论所认为的自由只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即"免于……的自由"。

它认为自由的实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摆脱外界的限制,二是具有行动所必需的手段,两个条件都具备,才算是真正的积极自由。

3.传统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媒介所有者的自由与公众的自由是一致的,只要媒介获得了自由,则公众也就获得了自由。

而社会责任论则认为这两者的利益、需求并非一致,它认为新闻自由涉及新闻媒介的自由和公众自由两个方面。

4.在新闻媒介与政府的关系上,传统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把政府看作是新闻自由的对立面,除了承认政府必须通过维护国内外安全来提供自由能够存在的环境外,自由主义新闻业理论主张在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上,政府需做的,就是允许新闻业自由从事传播,不横加干涉。

而社会责任论主张政府为"剩余责任的承受者"。

5.在人性论上,传统新闻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人是有道德有理性的人,人倾向于寻求真理、服从真理。

而社会责任论则认为,人并不是生来就是理性的人,人由于思想上的懒惰,会厌倦运用理性,从而会陷于无所用心的盲从状态,人并不是生来就一定会寻求真理、服从真理的。

6.关于"观念的公开市场"与"自我修正过程"。

传统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奉这两个观点为条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它认为,只要有言论的自由市
场,由于人以其理性的力量能判明是非,真理一定会在思想的交锋中获胜。

而社会责任论对观点的自我修正过程的功效,持怀疑态度。

社会责任论的创始人则认为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并不支持传统的观点。

创始人之一霍金问道,"如果有人确立这样的原则,即把一切原则都放进辩论的熔炉里。

那么,裁决辩论的原则又如何呢?此人又由什么方法从假设的无休止的反复冲突中摆脱出来,从中出头呢?"在霍金看来,在这样的原则前提下,辩论成为无结果的;没人能宣告胜利或失败。

既然将结果托付给观点的自由市场的自我修正过程的功效,被认为是靠不住的,那么,按社会责任论的逻辑顺理成章地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得靠新闻传媒切实对社会负起责任来,切实履行其道德义务。

而要做到这一点,新闻界自身必须努力,公众和政府也有责任帮助新闻界做到这一点。

社会责任论提出的目的可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二是为了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有人认为"社会责任论从根本上,还是主张媒介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

故而社会责任论的一些想法和管理思想尽管其起初愿望是好的,但缘于自身的局限性,其结果往往只能成为政府或党派的传声筒,而可能成为人民大众的代言人,不可能对人民真正意义上'负责'。

"我想,社会责任论比自由主义论进了一步,但这一理论也面临着媒介现实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考验。

三马克思新闻自由理论
马克思认为:"报刊的本质是自由的、真实的、纯洁的。

""在马克思奠基人看来,在人类所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利--财产自由、信仰自由、审判自由、行业自由等中,新闻出版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

马克思说: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就会成为泡影"
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新闻自由理论也不可避免的吸收了自由至上主义理论的一些观点,但区别也其他新闻理论的是他深刻的阶级性分析。

自由确实是人们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实现自由的同时也实现这自由。

这一理论认为:各种自由向来都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

恩格斯曾鲜明的指出,出版自由,不同意见的自由斗争就意味着允许在出版方面进行阶级斗争。

毛泽东用"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来概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闻出版自由。

以阶级的尺度将新闻自由人为划分开来。

综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基本观点即是:1.新闻自由是一个阶级范畴。

在阶级社会里只有一定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超阶级的、绝对的新闻自由。

一个阶级的新闻自由总是建立在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新闻自由的基础上的。

一个阶级的自由是以另一个阶级的不自由和丧失自由为条件。

2.新闻自由是一个历史范畴。

新闻自由的产生发展都是历史的产物,它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而非永恒的事物。

3.
新闻自由是一个政治范畴。

该理论将新闻自由看作一阁阶级斗争的工具,着重于功能方面的宣传功效。

这一理论的根基太潜,只是一些经典作家或政治家的零言片语的拼凑,或许是我国的研究不足的原因,现有的材料难以给人一个清晰地面目。

在影响方面,也远不能与前两种理论相比。

但我国的新闻研究也不能只是靠西方的舶来品来糊口,我们首先应当反思的是在合乎新闻规律的范围下我国的新闻事业在国家的进步和崛起中所应充当的角色,我认为这依然混乱。

四当前的媒介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理论
现在世界已进入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后冷战时期。

在刚刚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将当今时代的主流重新定义为:和平、发展和合作,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真诚地希望媒体在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要引起社会动荡与退步。

有人认为,这个后冷战时期标志着新闻理论已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即社会稳定和进步论。

由于这一观点还处于极大的争议之中,学生对此很是模糊不清,但做一些讨论总是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