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调查及心理护理【摘要】目的了解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探讨采用心理护理的疗效。
方法对30位门诊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门诊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运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评分方法,8周后观察睡眠质量。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的总体
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失眠症;睡眠质量;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91-01
失眠症由于睡眠质量未达到良好效果,导致精神不适的症状[1],症状具体表现为难以入睡、入睡不够充分、极易被吓醒以及经常早睡或睡觉时间不正常,严重时导致精神堕落或社会适应性下降。
所以,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护理是尤为关键的,心理护理的加入给病人的康复带来了希望,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失眠症患者30例,均为2011.1-201
2.6来我院第三门诊部就诊的患者,都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人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均排除伴有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失眠。
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6-65岁,平均47.9±1
3.0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是由美国匹茨堡大学中心精神科睡眠和生物节律研究中心睡眠专家buysse dj等人于1993年编制,用来衡量试者测量期刊主管睡眠效果如何,由表及里9个自评和5个它评条目组成,而其中18个条目组成7
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计分,累计各因子成分得分为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此表已在国内由刘贤臣等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认为适合国内患者应用。
1.2.2 护理方法每个被试者在入组时和8周末由经过训练的护士现场指导自行填写,最后对psqi7个因子分和一个总分进行比较分析。
采取问卷调查法,一般在10分钟内做完,最后由调查者当场回收。
本次试验共发放60份问卷,每位患者入组时和8周后各发一份填写,有效回收率100%。
睡眠质量评价psqi总分(分):0-5睡眠质量很好,6-10睡眠质量还行,11-15睡眠质量一般,16-21睡眠质量很差。
30位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15人,两组均接受常规的门诊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
1.2.3 统计学分析方法运用等级资料的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2 心理护理方法
定期组织病人开展睡眠知识讲座,健康教育相关宣传,使患者真正体会到睡眠质量在人们身体健康中所在地位及如何调节好最
佳的睡眠状态。
第一,对病人每天核实前日睡眠状况,复诊同时与
患者进行分析,详细评价睡眠情况,以免病人夸大病情导致自信心下降。
医护人员应时常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慢慢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奏。
睡觉之前坚持温水沐浴和泡脚以便让体内肌肉和神经得到放松和休息,减缓白日的疲劳。
科学合理服药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服药的目的不是将病情依赖药物,而是起到恢复正常睡眠状态的辅助作用。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催眠药物,睡眠好转后果断停药,必要时用非催眠药物作为暗示剂替换,或非催眠药与催眠药协调使用,逐渐停用催眠药。
3 结果
由表1、表2可知,n1=n2=15查t界值表得n1-n2=0,α=0.05时t值范围在185-280,统计学中规定,若统计量t在某一行的上、下范围以内时,其p值大于表中相应的p值;若t值在某一行的上、下界范围以外,其p值小于表中相应的p值,所以从以上两组统计数据可见,入组时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别,8周后实验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
4 讨论
睡眠属于人们生理现象中正常存在的,睡眠质量高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失眠症病人时常睡前出现焦躁症状,担心失眠或失眠后造成的不良情绪均可在睡眠方面产生负作用:首先,夜间心理和动作活动较为频繁和强烈,使得脑神经和中枢神经变得活跃,难以控制;其次,极易误解病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状况,造成睡眠毫无规
律性和科学性可言;最后,夜间休息不佳给白日精神状态带来极大的干扰和伤害,容易引起诸多不良症状。
因为据可靠研究分析,失眠症患者往往将睡眠事实扭曲或夸大,对此尽早对失眠患者不良反应和毫无科学依据的认识思想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护理指导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8周的心理干预可见,实验组在睡眠时间、入睡状况以及效率方面有了极大的好转,进一步证明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可以缩短失眠患者的康复周期,提高病人对睡眠的认识和了解。
放松技术的推广大大改善了病人睡眠时间,“睡眠记录本”的充分利用,不仅加深了患者对睡眠的全面认识,还真实透彻的了解了自身作息现状。
所以,心理护理的开展很好的为失眠患者恢复了往日正常的作息节奏,增强了病人的治疗信心,同时有效的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日间功能也随之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静,任路.督脉在失眠症治疗中的作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曾金清.督脉循行考[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铁明,李铁兴.失眠症的特点及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07:239-240.
[4] 邹振民,李学灵,王伟卓,崔会欣,赵龙.扎来普隆胶囊治疗失眠症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