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乡土意识_及其本土价值_李徽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乡 土 社 会 与 生 态 的 深 刻 变 化,面 对 “现代性”在 西 方 受 到 的 诸 多 质 疑 与 反 思,“乡 土意识”在中国乡土社会与文化面对现代变革 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一范畴应成为中国乡 土社会与文化在现代化、全球化发展与演变中 反省本土文化价值的重要解码,重视并对这一 研究范畴进行解读有助于对中国乡土社会现代 转型作出更为丰富合理的阐释。
652
分成几层: 乡土情感和“归根”意识是最深层, “守土”意识是中层的,语言和风百度文库习惯是外层 的。胡文对“乡土意识”的范畴阐释细致详尽, 对文学研究 视 域 中 的“乡 土 意 识 ”解 释 有 较 好 的借鉴价值。[13]
以往研究中,也有人把“乡土意识”单纯看 作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提出要批判并超越这种 文化心理结构,重新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 民族文化心理。这一观点单一地把“乡土意识” 当作五四运动造成的与前现代文化断裂的标志, 实质是抱着“现代朝着一个全新的过去———世 纪,延伸,并由此进入这样一个时期”[14]的观念。 其实是将“乡土意识”片面化,没有在历史延续 的时间序列中审视“乡土意识”。
笔者认为,这些对“乡土意识”范畴的阐释 从不同视点看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各自 的不足。罗 强 烈 将“乡 土 意 识 ”当 作 一 种 题 材 类型,没 有 理 解 和 深 化“乡 土 意 识”的 真 实 内 涵。木弓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深 化 了“乡 土 意 识 ”的 有关研究,但“忽视了小说的外部形式特征,忽 视题材对 小 说 内 容 的 制 约 ”,消 弭 了 乡 土 小 说 本质的内涵和特征[4]。赵园更多的是谈论当代 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心理背景,没有对乡土 意识作细致的界定。童龙超点明乡土意识的内 涵,但没有对乡土意识做细致详尽的分析和阐 述。丁帆强化了乡土小说的规律性经验,并指 出一些乡土小说从族意识向类意识转换,探讨 人类共通的生命本真命题,显示了乡土小说的 文化超越性,但未能就“乡土意识”范畴展开叙 述,使得对乡土意识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得到应 有的深入。总体而言,这些对“乡土意识”研究 阐释的出发点都立足“乡土”精神家园,都局限 在文学视角及乡土小说文本上。
收稿日期: 2011-03-21 基金项目: 2009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09SJD750007) 。 作者简介: 李徽昭( 1975-) ,男,曾用名李超,江苏泗洪人,助理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候选人,主要从事中
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艺术研究。
651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Vol. 33 5,2011
一、“乡土意识”范畴研究综述
对“乡 土 意 识 ”最 早 从 文 学 角 度 进 行 阐 释 的是罗强烈的《乡土意识: 现当代文学中的一 个主题原型》。该文立足小说类型,把“乡土意 识”作为现当代文学( 而非专指乡土文学) 的一 个主题原 型 提 出,认 为 其 基 本 涵 义 包 括“理 想 的感情”与“批 判 的 感 情 ”这 样 的 情 感 立 场[1]。 随后赵园认为,乡土与社会集体之间存在着互 渗关系,这 是 乡 土 意 识 萌 发 之 始[2]。 木 弓 则 撇 开小说 作 品 中 地 域、题 材 的 限 制,认 为 在“传 统”与“现代”的对立关系中,只要在精神上、文 化上表达出对传统、对农业文明的价值肯定,就 是“乡土意识”。只要有“乡土意识”,就是乡土 小说。木弓还认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应该 具有乡土 意 识[3]。 丁 帆 针 对 木 弓 的 文 章,对 乡 土小说与乡土意识的关系作了梳理,重申了乡 土小说的内涵意义,指出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乡土小说的内涵与外延,不能将“乡土意识”这 一民族文 化 心 理 结 构 当 作 乡 土 小 说 的 界 定 标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具有 能动性。人类学认为,“意识( consciousness) 对 物质的反应是自觉的、能动的,它能调节与控制 人的行动,有目的,有方向,有预见地改造客观 世界”。“群体意识 ”则 指“各 民 族 成 员 意 识 到 自己的族别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区别,产生一种 民族自尊心,他是维系民族生存、增强其凝聚力 的重要因素”[16]195 。以“意识”为重心来看“乡 土”,在心理学和哲学意义上,“乡土意识”应属 个体心理 活 动,也 可 将“乡 土 意 识 ”深 化 为“群 体意识”。具 体 而 言,“乡 土 小 说 ”在 意 识 上 应 该与文本中 的“乡 土 ”生 存 个 体 及 作 家 面 对 乡 土变迁产生的作家个体“意识”有关,也与一个 民族的群 体 意 识 有 关。“乡 土 小 说”,核 心 在 “乡土”,是将“乡土”文学化,对“乡土”文学化 处理的过程就是“乡土意识”活动的过程。
2011. 5 第 33 卷 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隐形冲击。可以说,20 世纪初中国“乡土生态” 开始了“破”的历程。在“现代性”和“现代化” 语境下,随着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大规 模城市化浪潮,中国乡土社会、乡土文化受到以 现代化为主要推手的城市化的强烈冲击,乡土 出现了 诸 多 新 质 素。 “乡 下 人 进 城 ”成 为 文 学 叙述的重要向度,孙惠芬《歇马山庄》、《歇马山 庄的两个女人》、尤 凤 伟 的《泥 鳅》、贾 平 凹 的 《高兴》等 描 写 了 城 市 文 化 与 乡 土 文 化 冲 突 中 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在这些小说中,乡土逐 渐被解构,“乡下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变 化,面对乡土社会与乡土文化时,作家与知识分 子的叙述角度、心态也随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变革面前,传统狭义的“乡土意识”难以对变 革巨大的乡土社会与乡土文化作出更为深入的 阐释,应该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乡土意识”给 予新的研究范畴阈定。
2011. 5 第 33 卷 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论 “乡 土 意 识 ”及 其 本 土 价 值
李 徽 昭1,2
( 1. 淮阴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处,江苏 淮安 223001; 2.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乡土文学实质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介入和中华民族自身立足“本土”对乡土经验进 行修理调整后的一种表述形式,其核心是乡土意识这样一种文化或心理结构,因此乡土意识 对乡土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本土价值,也应具有新内涵。“乡土意识”是现代性冲击下的 20 世纪乡土中国变迁的有效研究范畴,在此视角下,可以更为合理地审视 20 世纪中国的文学与 文化嬗变、思想演进等。基于“乡土意识”对应“现代性”的本土意义,无论在方法论和价值论 上,都应重视并拓宽“乡土意识”研究范畴,这对文化艺术研究和乡土中国变迁的阐释将产生 积极有效的影响。
总体来看,上述对“乡土意识”范畴的研究 与阐释多从乡土小说关联性出发,主要纠结在 “乡土”关键词上,而忽视被“乡土”修饰的“意 识”这个 具 有 重 要 价 值 的 核 心 语 汇,也 就 不 能 从 20 世纪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演进中“意识” 变迁的视角来审视该范畴。因此,笔者认为,应 该回到“意识”的原点,从心理学角度考察该范 畴,将乡土中国变迁中个体与群体的意识活动 作为主要的审视视角。因此,作为一种意识活 动,“乡 土 意 识”研 究 范 畴 的 内 涵 应 该 重 新 定 义,外延也应扩展。
此外,夏 逸 陶[7]、凌 宇[8]、黄 海 阔[9]、郭 秀 琴[10]等所著 文 章 虽 然 标 题 冠 以“乡 土 意 识 ”来 研究乡土小说,但均限于文学文本分析,没有从 社会文化历史角度对乡土意识进行细致深入的 探讨。也有一些从乡土意识角度对外国文学进 行研究的,主要 有 徐 庆 华[11]、何 云 波[12] 等。其 文章也与上述文章一样限于文本分析。
社会学角度的乡土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属 于社会心理的范 畴 ”[17]6。 “作 为 被 压 迫 者 的 意 识,又包含有某种片断的、不系统的并同统治思 想相异乃至对立的观念和意向”。这一判断认 为“( 生活于乡土之上的) 农民属于低度文化、 浅层思维的社会群体”,“( 农民) 这个人群借以 互相联系、互相认同的纽带,不仅有天然的血缘 和地缘关系,而且还有人们基于共同的地位而 产生的共同的社会意识”[17]5 。从这里可以概括 出一种“乡 土 意 识 ”,即 乡 土 民 众 意 识,包 含 了 乡土民众的日常生活意识、政治意识、宗教意识 以及其他文化意识等。这一意识形成主要是由
准[4]。夏子从哲学价值论角度提出乡土文学在 价值认 识 层 面 上 表 达 了 一 种 家 园 理 想 的“回 归”情感,即 企 图 以“家 园 意 识 ”涵 盖“乡 土 意 识”来做某种调适或拯救[5]。童龙超提出,“乡 土意识”应 该 是 乡 土 文 学 的 灵 魂,主 要 内 涵 是 故乡情结、民族意识以及精神家园意识[6]。
于“乡里民众在共同的社会活动和历史传承过 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日常生活意识, 包括人们的理想、愿望、情感、价值观念、社会态 度、道德风尚等心理因素”[17]12 。
从文学创作主体看,“乡土意识”( 可译作 Country landism) 应是作家在所写的“乡土”中 寄寓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由现实所生 发的对“乡土”的情感和判断,这种思考和判断 中铭刻着作家生活的个体体验,寄寓了作家对 所描写的乡土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乡土 意识”本质上是作家以自身的主体“意 识”对 “乡土”进行重新塑造的过程。塑造中,作家完 成对现实乡土的精神再造,并借这种再造,完成 作家自 身 人 格 的 塑 造,展 示 作 家 的“乡 土 意 识”,实现乡土小说家的文化价值与文学意义。 这一层面上的乡土意识主要指作家创作中的一 种心理活动。从文艺心理学角度看,乡土意识 是作 家 随 着 社 会 情 境 习 染、改 变 而 产 生 的 对 “乡土”这一客观存在的主观能动的心理思维。 “一个作 家 可 能 有 意 识 地、也 可 能 朦 胧 地 持 有 一种心理学理论,有时它看来就适合于一种人 物或一种情境的。”[18]97 这种朦胧的心理学理论 往往显示出一个作家对乡土的真实心理状态。 作家只要从事创作活动,其中一定有各种或隐 或显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乡土”现实 的心理学观照。“心理学可能加深他们对现实 的感受,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更加敏锐,或让他们 得到一种未曾发现的写作方式”[18]99 ,这一写作 方式也可 以 视 为 对 乡 土 客 观 现 实 的 心 理 学 阐 释。也可以说,乡土叙事的本质就是为了显现 出不同层次和角度的乡土意识,人类在乡土之 上的生活经验通过作家主体意识的表达传递到 乡土叙事中,这表现为乡土意识的价值与意义。 乡土叙事( 小说) 实质就是在民族外部力量介 入中,民族主体由乡土经验的调整而对乡土进 行表述的一种形式,这一形式是对现代性有效 应对之后的本土反映,因此具有本土价值,其本 土价值体 现 的 核 心 是 乡 土 意 识 这 样 一 种 文 化 结构。
关键词: 乡土小说; 乡土意识; 现代性; 本土价值 中图分类号: I20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444( 2011) 05-0651-06
五四运动是中国“乡土生态”“破”的开始, 由此,以“乡 土 ”为 核 心 的 乡 土 意 识、乡 土 文 化 等诸多范畴一直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艺 术研究的重要命题。“现代文学”、“现代艺术” 等研究范畴的确立与“现代性”、“现代化”有着 较大关系,在“现代性”、“现代化”等概念背后, “乡土”社 会、“乡 土 ”文 化 均 产 生 了 深 刻 的 变 化。在“现代性”和“现代化”语境下,随着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城市化浪潮,“乡 土 生 态”被“现代意识”所“破”、被“现代”所“化”的 进程逐步加快,“乡土”和“乡土意识”的内涵随 之发生了转变。
五四运 动 带 来 了 西 方 工 具 理 性 主 导 下 的 “民主、科 学 ”等 具 有“现 代 性 ”特 征 的 现 代 文 化,这些文化在西方宗教外衣下,不断自沿海向 内陆递进,逐步瓦解了中国乡土文化生态。20 世纪 30 年代以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茅盾 《春蚕》为 标 志 的 一 批 反 映 丰 收 成 灾 的 小 说 表 明了西方在经济上对中国乡土的冲击,萧红的 《呼兰河传 》等 则 述 说 了 中 国 乡 村 文 化 遭 受 的
二、“乡土意识”的有效厘定
中国是农业文明形态的国家,乡土是农业 文明的策源地和归属点,中国社会的乡土文化 秩序经历上千年积淀,更有文学的不断描绘,使 得乡土意象化,中国被笼罩在浓浓的乡土气息 中,正如费孝通所说: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 会是乡土性的。”[15]在基本意义上,乡土不但是 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性存在,也是中国人寄 托情思的精神性存在,即乡土既是地理空间,又 是文化空间,两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共同构 成“乡土”存在的可能与意义。
胡逢清 的《乡 土 意 识 与 新 桂 系 》是 一 篇 从 社会学、历史学角度对“乡土意识”阐述最全面 的文章。该文把乡土意识当作乡土观念,认为 是一 种 社 会 意 识 现 象,乡 土 意 识 的 产 生 是 同 “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是指产生 和存在于某一地域内的,具有该地域人们创造 性的独 特 物 质 和 精 神 形 态。 “乡 土 意 识 ”则 是 某一地域内 个 体 对“乡 土 文 化 ”全 部 的 认 识 和 情感接受,包括个体对该乡土范围中的物质资 料生产形式和产品及精神价值、意识观念与伦 理规范的认同、肯定和接受,也包括个体养成的 乡土语言、风俗习惯和内在思维。该文认为,乡 土意识的内化形式是乡土情感,并将乡土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