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市级课题开题结题汇报: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优秀等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
进度:
序号
阶段
阶段目标
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20年4月-2020 年7月)
进行课题申报立项、课题 开题和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理论学习;整理课题申报
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立项申 报工作;进行课题研究设计; 培训课题组成员;完成开题 报告;探索“习作单元”一 体化教学设计方法。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2020
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试图在“习作单元”和一体化教学两 者之间形成链接,以期为统编教材单元一体化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积 累切实的实材中高年级的教材编排结构体例,即采用“双线 组织单元结构”方式将教材设置成若干组,若干板块的教学内 容穿插安排在单元之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课题提出的背景
2.教学实践的现实诉求:
单篇教学为主,忽视了认知的建构,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单篇教学为主,教师缺少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少了很多。
课题提出的背景
3.统编教材使用的必然:
统编教材采用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编排。
“习作单元”着眼于习作能力的培养,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 文”“习作”五个板块组成。五个板块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共同达成这个单元的终极教学 目标——完成一篇习作。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出“分组比较”教学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文教材采用单元编制的方法。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十几种语文教材,多数是按照“人文主题”编排单元 的。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也就是围绕主题阅读展开。如李怀源所著《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 建艺术》。 近年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著有《小学语文单元教学 设计指南》。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和针对性地搜集课堂教学实例,为 研究提供鲜活范本。
在教学实践中,分析概括当前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现状,挖掘现 有的经验材料,总结教学实践中的习作单元一体化教学方法。
组织分工
实施、管理、
指导 XX、XX
组织、资料收集 XX、XX
中段习作单元一 体化教学研究
XX、XX……
高段习作单元一 体化教学研究
课题批准号: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汇报人:
1-19页
目录:
文献综述 课题界定 研究目标 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课题组织 成员分工 课题进度 预期成果
文献综述
课题提出的背景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 的课程资源。”
研究内容
1.“习作单元”一体化教学设计。 2.基于“习作单元”一体化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3.教师单元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通过图书、网络,查阅已有的单元一体化教学的研究成果,为 本课题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避免重复劳动。
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观察、记录、反思单元 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实践价值
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知识、 能力的僵化。从单元一体化的角度实施教学,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的潜能,有利于学生习作知识的结构化,习作能力训练的体系化,扎实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教师 对“习作单元”进行一体化设计和教学,教中有研,研中有教,对统编教材的理解把握更加深刻,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得到提升,教科研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
小学语文 “习作单元” 一体化教学 策略研究
习作单 元
一体化
指的是统编教材编排体系中的特殊单元,由“精读课 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 板块组成。
指将“习作单元”的各个板块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组 织教学,并将三至六年级“习作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落实 课程标准习作教学目标。
习作单 元一体

指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是指将“习作单元”五个板块内容统 整,从单元的角度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这里涉及单元教材教法分 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内课时任务划分、单元作业、单元语文 要素落实、单元教学资源六个维度。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是指将 三至六年级8个习作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教学,共同达成课程 标准中习作教学目标要求。
研究目标
1.对习作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探究“习作单元”一 体化教学设计方法。
2.探索并构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一体化教学策 略。
3.提高教师单元一体化设计能力与教学实施能力,促进教师 专业成长。
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总结提炼“习作单元”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法,延伸了“习作单元”一体化教 学内涵,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随意性与零碎性的现状;探索并构建“习作单元”一体 化教学实施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单篇分析讲解课文的教学方法,从单元整体上把握和处理教 材,进行教学设计和语用能力训练,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 力,丰富了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策略理论。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单元教学起源于19世纪欧美“新教育运动”,主张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反对一课一课分割教 材的教学方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罗恩 米勒正式提出了的概念。 华中师范大学孙丛丛在《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 期美国的阅读研究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教育思想和理念被广泛运用。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 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
——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 整体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