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
摘要:
数学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数学与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数学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的进程和学习效果。学习动机研究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逐渐走向成熟和细致化。总结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的理论,指出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学科本身的内在兴趣和发现的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关键字:
数学学习动机动机培养动机理论
前言:
一、课题的提出
(一)、学习动机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数学学习的动力
(二)、任何一种学习都是有意识的行动需要内部动力系统去激励和推动,这种内部因素就是学习动机
(三)、培养与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在教育实践方面,为有效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教育问题做出贡献。
(二)、在教育理论方面,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整体改革。
(三)、在综合效益方面,为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培养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参考。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一)国内对动机的认识:
学习动机的定义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对学习动机的研究
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
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
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
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提高各个研究成员的科研能力
(2)发掘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培养的积极因素,提出利于教育的策略,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3)展开面向过去和未来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培养问题的教育纵向研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教训和前瞻性指导。
2、研究内容
(1)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培养的积极方面。
(2)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研究。
(3)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培养的教育与发展的途径研究。
3、研究重点
(1)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培养的积极方面。
(2)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教育与发展的途径研究。
(3)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与教师教学的关系。
(4)小学生数学学习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关系。
正文:
一、学习动机的特点
(一)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二)学习期待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达到学习目标。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
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
(二)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
①认知的动机是指要求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机,是内部动机的一种。
②自我提高的动机是个体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赢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的根据。
③附属的动机是指为了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赞许而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
(三)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①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②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四)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①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
②具体动机是在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动机。
三:如何培养数学学习动机
一、创设“趣”味盎然的数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但在课堂上怎样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1.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学习
例如,杨老师执教“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杨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有效重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贴数游戏引入新课,将全班学生分为男、女生两个大组,然后出示1到15这15张数字卡片,让男生找出2的倍数,贴在绿圈中,女生找出3的倍数贴在红圈中,谁先贴全了谁就获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纷纷为自己小组出谋划策。讨论后,杨老师让两组各推荐一名代表上来贴数,两组代表都抢着找符合条件的数。这时冲突发生了,女生刚在圈中贴好了6,男生就过来也抢着要6……就这样,两组学生将6和12抢来抢去。这时,杨老师宣布游戏结束,并问:“为什么你们都抢着要贴上6和12?”学生自然地回答:“因为6和1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杨老师顺其自然地说:“也是2和3的公倍数。”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公倍数的概念。杨老师接着启发引导:“怎样才能让双方都获胜呢?”学生想到了将红圈与绿圈相交,将6和12贴在交叉部分。多好的想法呀!
2.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
当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鲜明的现实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应该不断撷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杨老师在执教“确定位置”一课时,就选取了鲜活的现实素材。首先出示毕节地区区域图,让学生找出扬州主要的县市区,接着寻找切入点研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紧接着,一系列题型的设计都是以学生身边鲜活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学生乐于接受。
二、解放数学课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讲解的机会
1.让学生充分地思考
例如,老师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老师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把思考的时间留给了学生。然后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对小操场进行了改建,如果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球改建后的面积?(原操场宽20米)”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自己动手画一画图,看看可以怎样思考,有哪些方法?学生思考,操作后纷纷举起了小手。生1:“我先用150÷5=30(米)求出原来的长,也就是现在的长,再用20-5=15(米)求出现在的宽,再用30×15=450(平方米)求出现在的面积。”生2:“我也是先求出原来的长150÷5=30(米),再求出原来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再用原来的面积减去减少的面积,从而得到现在的面积。”学生纷纷对这两种方法点头肯定。老师进一步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再想一想,观察图看看。”教室沉默片刻后,一学生站起来说:“原来的宽是减少的宽的4倍,也就是后来的面积是减少的面积的4倍,那么现在的面积就是减少部分的3倍,直接用150×3=450(平方米)得出结果。”这一方法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