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上的讲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上的讲话

刘章箭

(2011年12月22日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务虚会,又是一次总结当前、统一思想、谋划长远的工作会。主要是通过深入讨论和分析研究,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更加科学务实地做好今后几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刚才,县几大班子的领导同志结合调研情况,谈了很好的意见,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感悟;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同志也都作了汇报发言,既务虚又务实。对此,大家都作了很充分的准备,对明年的工作安排都很有条理,符合各自分工实际,听了很受启发,请办公室的同志把这些建议汇总起来,形成综合材料,以利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董县长的讲话,形势分析透彻,下一步几项工作的安排思路贴合实际,措施具体详实,特别是对执行力作了很好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说,这次会议达到了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凝聚共识、统一思

想、激励斗志的目的。下面,根据调研情况和大家的发言,我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不作定论,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要肯定过去,正视现在,评估差距,进一步坚定赶超发展的信心

我们常说,问题不说不明,路子不走不通。明年和今后的工作怎么把握?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地审视当前、认真查找不足、准确把握形势,然后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这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全县发展大局、对全县64万人民负责任的体现,也是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召开这次务虚会的初衷。对当前金乡发展实际和大的发展形势,总体感觉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依然存在,竞争十分激烈。

(一)成绩有目共睹。近几年来,全县上下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强势拉开五大板块,全力攻坚七大产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预计2011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出口创汇4.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比较高,尤其是地方

财政,虽然我们的基数小,但是在全济宁市增幅是第一位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有机大蒜的提升突破等等,这些大家有目共睹。县委、县政府和在座各位都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和辛苦的汗水,这里不再过多的说了。

(二)问题依然存在。实事求是地讲,虽然我县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是健康的、良性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差距或者是问题,甚至个别问题关键而紧迫,迫切需要我们认真谋划、努力破解,需要我们靠智慧、用能力去解决这些事情:

一是速度与质量如何兼顾的问题。近两年,我们立足跨越赶超、弯道赶超、后发崛起,高起点布局五大板块,投入大量财力人力谋求突破,用大投入拉动大发展,保持了经济指标的高幅增长,可以说效果是明显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发展速度没有与发展质量很好地统一起来,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今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规律有其必然性,必经的阶段很难一蹴而就,很难靠一时努力而超越。以梅市长的话说,“发展速度、发展轨迹要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来考虑,‘弯道超车’在经济发展中没有这样的规律。”这很符合金乡当前的发展实际。事实上,

我县高速发展中一些积累的问题和困难性的东西已经开始显现,发展后劲有所透支。

二是规划长远和立足当前的问题。制定长远规划和宏观目标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当前,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干部存在盲目性,认为规划有了、牌子有了一切都有了。我在工业园区发展座谈会上已经讲到这个问题。规划再高再好、牌子再硬再响,没有项目作支撑,没有企业进驻工业园区,牌子唱的再响,在北京、上海等地宣传的再热烈,一切都是空谈。化工园区、食品园区框架拉出来了,没有项目填充那就是浪费资源。现在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转变理念、调整工作重点,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为现有企业服务,扩大规模、提高产生效益,作为重中之重才行,其他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

三是注重投入与投资方式的问题。有大投入就有大产出,投入拉动应该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战略。但投入有个运作的问题,我们目前依然还是政府投入的惯性思维,靠政府工程拉动发展的惯性思维还没有改变,一时可以,但是久远的讲是行不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政府投入不仅没有能力也不够科学。包括园区建设和城市开发改造,必须要创新思维,学会用市场的方法运作资金、运作项目,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

不能邯郸学步、依葫芦画瓢。经济发展与市场运作不一样,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很好的思考,已经到了必须突破的时候了。

四是赶超发展与破解瓶颈的问题。受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越来越紧,还有环境问题、国家的产业政策问题等其他一些要素,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突围,确保我县工业、城建和事关民生的一批项目顺利启动建设,这是考验各级工作驾驭能力的一个重大问题。务必要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去认真剖析、深刻反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找准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的规律和渠道。

五是招大引强与现实需要的问题。招大引强没有错,一个大项目可以迅速积聚上下游产业链,比如民生焦化项目,没有民生焦化这个项目就没有化工园区。但大项目引进周期往往较长,这种情况下仅盯大项目、拒接中小项目怎么发展?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搞的再好,没项目在那里没有意义。土地不能闲置,要考虑其他的项目。大项目需要重点攻坚,有质量的短平快项目该上的也要上,只要有潜力,中小项目一样会做成大项目,最起码一两年内就能投产见效。

六是经济提速与民生改善的问题。经济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应该说我们注重了经济指标的高幅增长,但民生工作做的还不尽完善不尽如意,对民生的关注和政策的倾斜上还不够到位,民生事业还存在很多“短腿”、很多欠账。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包容性发展”相违背,与老百姓的意愿相违背,长期下去也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再者,只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能体现金乡发展的实绩,更能赢得群众的支持。董县长来到金乡统一思想大会上我讲过,资金再困难,运作再不好协调,也得考虑民生和大家的工作问题,那怕是停几个项目,缓建几个项目,也得涨工资。如果这一条办不好,想让马儿跑,还不给马儿喂草,当然不行。就目前撑握的情况,我们这次涨工资后,金乡的平均工资水平排在鱼台、泗水、梁山、嘉祥前面,我们的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超不过他们,工资要和他们比一比。如果老百姓不能宜居宜业,群众不会支持我们。80年代印度的一届政府一味发展经济,财政上国家很富有,但是老百姓很穷,最后那届政府不是被群众选下来了!

七是创新不够和执行力弱的问题。应该说,通过近几年的历练,我们的干部作风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发展需求和县委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