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道德经》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1、“道生之,德畜之”——道德是企业成长的内在根据。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寂:无音声。寥:空, 无形。),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 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 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
便可。“道”就是管理哲学!
“道”是什么?
道的核心便是对“有无相生”的理解和把握。天地万物之 变化无不在“无有”两字之间,无可生有,有也终将归无, 其间玄妙便是道。道蕴藏着无有生灭变化之玄机,
把握了道便懂得了其中之机妙。
所有的企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 亦必将由盛而衰,归于无。这是大道,不可不明了。
【1993年冬于湖北荆门市郭店楚墓出土一批竹简,其中道家简包括《老子》 甲、乙、丙三组及《太一生水》篇。这些资料为研究老子思想又提供了新 的依据。楚简《老子》的篇幅不及通行本《老子》全文的五分之二。据学 者初步研究,根据《郭店楚简老子》的分章符号及文义分析,楚简《老子》 现有约40章。其中19章完全或基本与帛、今本《老子》相同;有11章,帛、 今本多出许多文字;有10章文字文义出入甚大。】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十七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二十一章》)
《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 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按: “绳绳”即“冥冥”。)不 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 多”
——有道德的企业追求与客户的双赢。
4、“上善若水”——最善经营的企业总是与环境融为一 体,因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大概没有一个东西能替代得了水的作用。)。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高明的领导从不介 入具体的是非之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 《庄子.天下》:“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英明的领导办事从来不露痕迹, 说话从来不留下话柄。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二十七章)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六章)。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 “将欲歙(xi,收敛、合拢)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中国哲学的经典:《道德经》
老子无处不在,他是那么的简单,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 他的存在,就像我们忽略了空气的存在一样。然而他是 重要的,就如空气一样,我们不能离开他。我们需要得 到他的智慧指引,从而简单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工作 和获得成功。
老子的《道德经》,文简义丰,博大精深, 进则被誉为帝王之学,可以治国安邦; 退则被奉为安身之道,可以修身养性。
2、亲善,婴儿是最亲善的,简直人见人爱,如果领导能 有这种亲善感,员工个个都喜欢,何愁管理不好,怎么可 能没有凝聚力和执行力;
3、和美,婴儿可以“终日嚎而不嗄”,究其原因是和气 至极的缘故,内外和谐自然就美,一个领导如果能够自己 内外和美,以至于引导团队内外和美,那么对于一个企业 来说自然就会和气生财。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两种 本子,分别称“甲本”和“乙本”,其中有很多明显的 错字,且烂脱之处亦复不少。
中国人民大学许抗生教授曾以帛书甲、乙本对照,择善 而从,其两本并脱或显然有误之处,则以通行本等参校 订补,并加简明注释和今译,撰成《帛书老子注译与研 究》一书,于198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复 出第2版)。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
当今企业管理者鲜有不感叹管理之累的,为何? 老子曾有言:“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
也。”我们之所以累,在老子看来是因为我们舍天道而奉人 道、去无为而行有为。
那如何化解管理者身心之疲惫,实现更好的管理, 老子告诉我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由此看来,入道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 贱。故为天下贵。(对于达到玄同境界的人来说,由于他既忘却了外界事物同时 也忘却了自身,因此别人从他那里,既不可能得到特别的亲爱,也不可能得到特 别的疏远,既不可得到特别的利益, 也不可能得到特别的危害, 既不可能得到 特别的敬重 , 也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排斥。这样的人是天下最难能可贵、最值 得尊重的人。) (五十六章)
3、不争,水从不与万物争,更多的是成就万物,而作 为一个领导如果能不与员工相争于利,更多的去成就员 工,反过来员工成功之时,定是领导成就之日。
三、《道德经》对企业领导的启示
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有玄德的企业领导,即使是企业的创立者也不独享 自己的创业成果,即使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了巨大 成就也不居功自傲,虽然主管着企业却不做主宰员工 的企业统治者。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贼:灾祸);不以智治国,国之 福。”(《老子.六十五章》)
4、“信者吾信之,不信吾亦信,德信”
——对讲信用和不讲信用的人都讲信用,才能确立领 导者不败的信誉。
“言善信”(八章)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德信。”(四十九章)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二十三章) “夫轻言必寡信。”(六十三章) “希言自然。”(二十三章)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十一章)
2,无违,其意为管理要符合规律,顺应人心,不得背道而驰, 不然就将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古有“揠苗助长”的例子便是 如此;
3,无为,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可以少作为甚至不作为,顺其自 然,便可得无所不为。
企业管理中的哲学:道法自然
天地万物皆有其本性,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此为本性使 然,即自然。此前已有论述,道之玄妙,即在“有无相生” 之间。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 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六十三章)
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很多人以为无为而治就是什么都不做,然后坐享其成,世上显 然没那么好的事,这也是对老子莫大的曲解。
“无为而治”含义有三:
1、无伪,意思是在我们的管理过程中不要去巧装伪饰,殊不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伪装一次,员工就会因人而异奉 还无数次,如此得不偿失也,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
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 章)
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聪明的领导知道谋 难事必要从容易的事做起,办大事必要从细小的事做 起,所以从不好大喜功。
此道即明,便可突破企业经营管理一时之得失,而全然 整体的去思考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局面, 所因采取的不同对策,应时而变;同时亦需明白在变化 中抓住核心,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
一、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关于老子其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提到三个老子:
(1)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 邑)人,为周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官长之职)。 孔子34岁时曾向他请教过有关古礼的问题。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 故无失。”(《六十四章》)
天地万物中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学习水之德,用于企业 管理,便如学习道之德。水德有三:
1、处下,水处下故江海能成其大,而领导能虚怀若谷 谦卑处下地尊重员工,自然会被员工所尊敬和拥戴;
2、柔弱,曾国藩曾有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水是大柔的,然而一旦成势,便可以摧枯拉朽毁灭一切, 领导也需要外柔内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圆融处事,便 可以柔克刚,化解矛盾于无形;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周可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哲学问题:
造价工作的性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博弈; 用哲学的思想处理造价工作中的争议;(唯物论、辩证法)
审计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敢碰硬,不硬碰 说软话,办硬事 真着急,假生气 走直路,拐大弯
【解决工作矛盾的最好办法:活学活用哲学思想。】
从管理所经历的三个发展进程看:经验管理—制度管理— 文化管理,管理哲学也是一个遵循自然规律的过程。
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 之。其次,侮之”
——最高明的领导是让群众只知他们有领导却不知他 们的领导到底有怎样的思虑作为。
领导艺术:
上善领导,可以学习婴儿的行为方式,“复归婴儿”。老 子认为德最厚的人莫过于婴儿,如果复归婴儿,则常德不 离。
1、纯真,如果领导都能真实无欺,那么上行下效,整个 企业人人都会简单真实,而各种人际关系就会随着简单朴 实,员工之间与部门之间少了猜忌而增加信任,彼此配合 顺畅,自然就会高绩效;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十 章)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 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 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2、“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计 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是取得和巩固领导地位的最好办法。
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有道德的企业以客 户为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四十九章) 企业的核心只有一个字“人”,而人的核心也只有一个字
“心”,所以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人心”。人心便 是道,在企业管理中得人心便是得道。人心有无归向,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者,得人 心;德者,得道也。所以作为领导者管理企业的核心便 是修德,以得人心。
(1)《老子》是老聃(李耳)遗说的发挥。老聃确在孔 子之先。
(2)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老子》也是战国时代的书。
(3)《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际。
《老子》,又称《道德经》,亦称《五千言》历史上有 许多注本,比较权威的有:西汉河上公注本、魏王弼注 本、隋唐之际傅奕(555--639)注本。其中王弼注本最 为流行。通行本分为两篇凡81章,上篇《道篇》37章, 下篇《德篇》44章。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吾身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九章》) “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
章) “知足者富。”(《三十二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道德经》,自古至今海之内外已有几千种注本。
《老子》,又称《道德经》,历史上有许多注本,比较 权威的有:西汉河上公注本、魏王弼注本、隋唐之际傅 奕(555--639)注本。
其中王弼注本最为流行,被称为“能行本”。
通行本分为两篇凡81章,上篇《道篇》37章,下篇《德 篇》44章。
《道德经》又称《五千言》,仅仅五千余言,自古至今 海之内外已有几千种注本。
(2)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代。
(3)儋。为周太史。在孔子死后129年,他曾去见过秦 献公(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司马迁认为,这个 太史儋就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聃。
《史记》推测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 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关于《老子》一书的成书年代,学术界大体上有三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