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有效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三地
教师论坛征文
立足文本有效阅读
如何开展基于课文本位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肖艳梅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2016.9
立足文本有效阅读
如何开展基于课文本位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摘要】阅读理解教学要紧紧抓住文本内容,立足文本,进行有效阅读。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教学中怎样抓住文本进行有效阅读:通过预习,达成识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通过课堂教学,达成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求得用法的目的;通过课后拓展达成用语言的目的。总而言之: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抓手,只有立足文本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立足文本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运用有效阅读
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文本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做到理解是不够的。阅读理解的基础是阅读,目的是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学会生字新词,能够熟练阅读文本,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够积累语言,并运用到的自己的写作中。习得语言然后运用,是阅读教学的程序,也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立足文本,只有立足文本的阅读才是有效阅读,只有有效的阅读,才能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语文课堂上注重读书,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有效阅读的前奏
常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低年级的孩子也可以形成不俗的理解能力,当然这得靠长期的训练,系统的训练。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我就开始带着孩子们学习怎样预习一篇课文。预习方法如下:
第一步是读课文。要能够读通读顺课文,标出自然段。具体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在此基础上还要读流利,不能磕磕绊绊。
在预习中开始要求孩子最少要读五遍。慢慢地,根据学生识字量大小、阅读能力的强弱,变成弹性要求,只要读顺畅,几遍都可以,这样孩子们都努力去读。读得越多,识字量越大;识字量越大,阅读中的字词障碍越少。久而久之形成了良性循环,读书的速度就快了。
第二步是识字。要能够借助音节正确认读生字和认读字,并能够在课文中画出带有这两类字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这样也便于家长辅导。会认之后识记字形,用加减换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并且挑两三个自己认为可以写漂亮的字写在书上。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识字能力,为中高年级自学生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是质疑。最初要求低,识字任务完成后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句子不明白,用问号在旁边标出来。初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质疑,这时候不懂的词语就不用标注等老师解释了,把字典用好,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课文的习惯。到三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够按要求搜集资料,丰富文本内容,扩大阅读量。
经过一年左右的训练,孩子们就会掌握这个三步预习法。在预习中时刻以课文为依托,读书、识字、质疑,培养学生的初步阅读能力。
二、课中学习——有效阅读的阵地
有了预习做基础,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就要顺畅得多。我们的教材多是文质兼美的小文,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调的,充满激情的,是要带给学生美的感受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达成哪些目标。如何达成这些目标?《课标》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说的是达成目标的途径。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反复朗读、角色扮演、师生合作、恰当评价都是学生读书的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读书,都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不能为了凑读书的量化时间而读书。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学习重点内容的时候我只这样处理的: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狐狸说的话,并用曲线画出来(为角色朗读、分析狐狸语言的变化做准备);找出写乌鸦表现的词句(为理解乌鸦的心理变化做准备)。画完后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负责读书我负责表演乌鸦的表现。学生读不出应有的语气,交换角色我来读狐狸的话,让学生表演乌鸦,说说为什么乌鸦会有这样的变化。经过反复读书,不用繁琐的讲解,没有碎碎念的提问,孩子们就理解了课文内容。在明理这个环节,我用一个问题给学生做引线:乌鸦找来的肉为什么被狐狸吃到了?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狐狸会说话,有的说狐狸会骗人,有的说狐狸很聪明……这时候我们不用怕,孩子说错了也不要紧。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陈延军老师说“好的语文课是要让孩子糊涂着进来,明白着出去。”当孩子们的价值观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时候还要抓住课文中狐狸说的话,问学生“狐狸说的是真的吗?”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课堂呈现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会得出狐狸说的是假话。这是还要深入提问“既然狐狸说的是假话,为什么还要说?”孩子会得出结论:狐狸为了骗乌鸦嘴里的肉。这时候引领学生理解“聪明”是不能用到这里的。
教学片段:
师:“聪明是夸奖别人的词语还是批评别人的词语词语?”生:是夸奖别人的词语。
师:狐狸都欺骗别人了,还能夸奖它吗?
生:不能。
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说谎话骗人可以叫聪明吗?
生:不能说聪明。
师:那你们换一个词语吧。
生:应该说狡猾。
生:应该说有鬼主意
生:应该说说那些好听的话都是为了骗人的。
……
到此为止,孩子们知道了词语也是分门别类的,不能乱用。正所谓书读百变其义自见。在不停地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内容,明白了道理。
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要紧紧抓住文本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并且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批批画画写写,不断地朗读、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再创作,从而达成课标所规定的要求。
三、课后运用——有效阅读的归宿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语言,习得语言,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学以致用才是有效的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没有几个不知道这句话的,可是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没有发挥好这些例子的作用。记得在一篇文章上看过语文课堂和数学课堂的生成差异。大概是说:数学课讲9+5,不是只讲9+5,而是通过这个例题教会学生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可以沿用到退位减法,这是数学课堂的生成。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并没有让课文像数学例题那样发挥出那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改进,要提升,不能局限于会读课文会写字词那些浅层次的要求,而是要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通过阅读教学达成《课标》所规定的“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目标。
还是以《狐狸和乌鸦》为例,课文学习结束后,我们开始创编故事《狐狸和乌鸦第二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课文中的词句,还有乌鸦的心理描写,还有的孩子分自然段写,真的不错,为此我给他们出了一期创作专栏,题目就叫做《狐狸和乌鸦第二季》,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小作文变成铅字在教室里展示,都特别兴奋,还说:“老师,语文课是我的最爱!”
学生作文:
《狐狸和乌鸦下集》
第二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这次找到的肉比上次的大多了。
乌鸦又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更高兴了。这时,狐狸出来找吃的。它抬头一看,心想:今天我又能吃上肉了。狐狸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真聪明!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