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统治徽州期间功绩探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华统治徽州期间事迹探述
黄山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朱红志
14初教中文一班
摘要:汪华是唐朝越国公,在隋末割据徽州等六州称王。其统治期间为古徽州文化向明清徽州文化转变的起到促进作用,现今被称赞为“古徽州第一伟人,徽州文化的先驱”。虽然汪华的民间地位十分崇高,但在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唐朝建立后的数百年中汪华一直被误读为“汪贼”,直到宋代罗愿的《新安志》为汪华立传后才被世人所正视,从而汪华这一形象逐渐在正史中翻身。本文在基于史书记载基础上,参考历朝历代学者论述,为大家略述汪华及其事迹。
关键词:汪华;徽州;保境安民;传说;地位
一、引言:古徽州第一伟人,徽州文化的先驱者——越国公汪华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顺应民心,起而据保歙、宣、杭等六州,行融和之策,免人民兵革之苦,继而上表归附李唐,为中华统一大业作出贡献。汪华功德卓著,声名显赫,深得六州兵民拥戴,诚为古徽州第一伟人。
二、汪华简介及历史背景
(一)、汪华生平简介
汪华(公元586年—648年),原名汪世华(归唐后避李世民名讳,改名汪华),字国辅,一字英发,歙县登源里(今属绩溪县瀛洲)人,他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吴国,称吴王,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融合,百姓安居乐业,十年不见兵戈,一派平和景象,在隋末群雄逐鹿争霸的年代,唯独吴国安宁祥和。武德四年(622年),吴王汪华顺应民意,奏表归唐;唐高祖李渊下诏嘉奖其功,授予汪华歙州刺史之职,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封上柱国越国公。贞观二年(628年)奉诏入京,授左卫白渠府统军事,参掌禁兵。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征讨辽东,汪华留京担任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逝于
长安,唐太宗赐其谥号“忠烈”。永徽年间归葬歙县云岗山。汪华有子九人,在民间深受百姓敬奉,历史上庙宇成林;汪华子孙繁衍众多、迁徙各地,后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美称。
(二)、隋末天下局势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武装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是爆发在7世纪初隋末推翻隋统治者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军。从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隋朝灭亡后,以李渊为首的关陇集团建立了唐朝。
(三)、汪华割据统治徽州时间确定
关于汪华割据自治徽州的时间,通过查阅书籍,在胡伸的《越国公行状》中有关于汪华具体归附唐朝的时间记载:“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兵民,临遣宣城长史铁佛奉表于唐。”并且在罗愿的《新安志》也有“唐武德四年,以籍土地兵民,遣使纳款于唐。”的记载,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汪华于唐武德四年九月派宣州长史汪铁佛到长安上表归附唐朝。而对于汪华正式割据自治徽州,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在2010年版的《黄山市志》中有一段明确表示汪华于大业十二年被众将推为刺史。宁外据《歙县志》记载:“隋义宁(617--618年)中,汪华迁新安郡治于本县乌聊山,始筑郡城。”据此,《黄山市志》中记载汪华于大业十二年正式割据自治歙州(徽州)是可信的。
综上所述,汪华割据称王自治徽州的时间应为隋大业十二年(616年)至唐武德四年(622年)。
三、汪华“保境安民”的事迹探述
(一)、保境——军事行动
1、被拥据徽州,击宣服五州
隋仁寿四年,婺源“寇起”,歙州郡守张公派押衙董平前去平“贼”,结果吃了个大败仗。张公无奈,贴出告示,招募天下豪杰剿除盗寇。汪华带一班人赶去应募,当日率兵直捣贼窝,并消灭之。于是,汪华成了张公府中的一名将领。
公元605年,炀帝即位,改年号为大业。炀帝荒淫无道,他上台的第一件事便是“南幸江都”,当时征集挽龙舟的船士就达八十余万人,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公元610年,山西雁门(今代县)人尉文通,聚众3000人,首先起义,点燃了全国农民起义的烈火,各地掀起了反隋高潮。当时杜伏威在江淮间起义,张公欲起兵响应,但忌讳汪华阻拦,便派汪华到箬岭凿山开道,限期完工,好借机诛杀。汪华知其阴谋,但军命不得违抗,与从弟裨将汪大宝率兵日夜开拓,按期完工。张公见其计不成,恼羞成怒,训斥汪华派役不均,要上表弹劾。众将士义愤填膺,忍无可忍,欲上前殴打张公,张公见势不妙,趁机逃走。众将士说:“张公贪鄙残酷,赏罚不公,如今天下大乱,像张公这样鸡肠小肚之人怎能守御歙州?如今张公被逐,我们得推荐一临时刺史以镇定一方,此人非汪公莫属。请汪公尊从大众的意见。到时平了贼寇,再请朝庭任命不迟。”汪华于是在众将士的拥戴下自立为歙州刺史。
宣州守将不服,扬言来攻,汪华先发制人,击败其先锋罗明,守将自缚请降,汪华释而不问,于是杭、睦、婺、饶等州守将感其德、摄其威,相继归顺。至此,汪华“拥有六州,带甲十万,威誉益隆”,其势力遍及皖南、浙西、赣东地区。
2、抗王雄诞犯,归顺维统一
唐受隋禅后,派秦王李世民出师江佐,汪华审时度势,认为“日月出矣”,决定归顺大唐。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汪华具《奉籍归唐表》:“伏以乾坤革运,帝王有真,据地利之善便者,当思天命之攸归。臣本田家,强起山谷,不忍盗贼戕害生民,遂率一方相与保聚,伊图左右,率属归心。故能赈乏窒奸,镇安境土,抚养黎庶,以俟定一。今闻应天受禅,革命肇基,令宣城郡长史铁佛奉表以闻。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歙州汪华状奏”《全唐文新编》
汪华遣左丞相、宣城郡长史汪铁佛奉表归唐,避免了百姓与唐王朝的冲突,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唐王朝统一全国的步伐。唐高祖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的功绩,于九月二十二日颁诏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门下汪华,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歙州剌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主者施行。武德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中书舍人颜师古行”汪华所建的“吴国”,在运行十多年后,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