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非关税壁垒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毒饺子事件”又起原因 2009年3月6日是河北代表团开放日。但令人 意想不到的是,在开放日下午举行的新闻采访 会上,就去年2月初发生在日本的“毒饺子事 件”,被借机重提。 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采访活动中,河北代表团 的代表与日本记者就这个问题,一度激烈交锋。 使得“毒饺子事件”又一次搬上了大家的面前。
第七章 非关税壁垒


学习目的:熟悉并掌握非关税壁垒的基 本内容和类型 学习重点: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类型 学习要点:非关税壁垒的含义及特点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反倾销的确定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


二战后,伴随着各国的贸易谈判,各国的关税 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关税对限制进口的 作用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 家转向了非关税壁垒措施,因为与关税壁垒相 比,它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隐蔽性和其实性, 效果也比关税措施更好。 非关税壁垒 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1、数量性外汇管制 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 限制和分配,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成本性外汇管制 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 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商品的进口。 3、混合性外汇管制 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成本性的外汇管制。
五、进口押金制



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 时必须在规定时间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在指 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其资金 流转,从而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政府曾规定某些商 品不管从任何国家进口,必须先向中央银行交纳相当 于进口值半数的现款押金,并无息冻结6个月。据估计, 这项措施相当于征收5%以上的进口附加税。芬兰、 新西兰和巴西等国也实行这种措施。
案例1:日本毒饺子事件



事件发生在2008年1月30日,日本3个家庭有10人先 后因食用中国河北天洋食品厂生产的速冻手工饺子而 中毒,不同程度出现了上吐下泻恶心晕厥等症状。随 后,日本警方称,在患者的呕吐物和饺子包装袋内检 出了高毒农药甲胺磷。日本警方表示,这种引发中毒 的农药不是在日本生产的,并由此推断说,甲胺磷在 日本国内混入饺子的可能性很低。 28日中午,日本主要电视媒体均对中国国新办的记者 会进行了报道,到了下午,这条消息出现在日本各大 报晚报的头版。 据日本相关媒体调查,最近,已有75.9%的日本国民 表示不再购买来自中国的食品.
六、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 进出口由国家机构经营,或者给予某些 垄断的组织。 主要集中这几种商品上:烟酒、农产品、 武器和石油
七、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指国家指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 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如办公设备,汽车,电脑等。
八、技术性贸易壁垒
2、卫生检疫标准



指进口国对进口的动植物及其制成品、 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等产品所实 施的必要的卫生检疫,以避免疾病或病 虫害的传入。 这项标准主要针对农副产品及其制品。 如日本规定茶叶上的农药残存量不得超 过10/100万;美国规定搪瓷含铅量不得 超过7/100万。。。
3、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突如其来的风波使中策陷入了一场生死考验:如果报 告情况属实,如果各种相关指控成立,那么中策公司 出口到美国的多达45万条轮胎将有可能被全部召回, 召回费用高达6400万美元。而对于一个产品行销美国 市场十余年的中国老牌企业来说,产品存在缺陷就意 味着将被打上劣质的标签,再难在国际市场立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事件发生之后,《纽约时报》、美 国新闻等多家媒体,又以各自的理解,纷纷以“中国 轮胎存在质量缺陷引发车祸”、“中策45万条轮胎将 被召回”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持续报道。再加上当时的 中美贸易关系十分微妙,一时间,各界对中策公司、 甚至对整个中国制造的质疑声四起 近些年,我国轮胎生产和出口均居世界第二位,已经 遭受或将要遭受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
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通常利用进口配额作为实行贸易 歧视的手段。 最初的进口配额是作为防御手段而被采用,到 后来便发展为进攻性的保护贸易措施。 在举行谈判时,配额制曾被广泛地利用来作为 迫使其他国家让步德武器。 战后,除少数发展中国家外,大多数发展中国 家仍然在实行进口配额制。近年来,对某些商 品的进口配额已有所放宽或取消。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 “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在限定的配 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往往是出口国在面临进口国采取报复性贸易措 施的威胁时被迫做出的一种选择。 有协议和非协议的 出口国企业可以通过转移生产国别来回避“自 动”出口配额。
2、非关税措施的保护作用比关税的作用更为强 烈和直接。 关税措施是通过征收关税来提高商品成本和价 格,进而削弱其竞争能力的,因而其保护作用 具有间接性。 而一些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预先限定进口 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直接禁止进口,这 样就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 目的。
3、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措施,包括税率的确定和征收办法都是透 明的,出口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有关信息。 另外,关税措施的歧视性也较低,它往往要受 到双边关系和国际多边贸易协定的制约。 但一些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明度差,隐蔽性强, 而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对别的国家实施差 别待遇。
2.关税配额



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 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 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附加税或罚款。 例如,澳大利亚从1979年起对来自中国的呢绒实施关 税配额,年度配额是全毛精纺200万平方米,混纺呢 绒150万平方米,超过上述配额就要征收高关税。 韩国对大米、玉米等67种(2001年减至60种)农产 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对其中的部分产品征收很高的 配额外关税,其税率一般在200%以上。


指为了限制进口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 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 签规定。 这些标准和规定往往以维护生产、消费 者安全和人民健康为理由而制定,在一 定条件下则成为限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 壁垒。
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 垒的特点




多:欧盟的技术标准有10万多个。德国仅工业标准就有 15万种,日本199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48个工业标 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 繁: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绿色壁垒……以 认证为例,仅美国就有55种认证体系。产品安全认证体 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诸多认证机构为外 来产品设置了层层障碍。 细:西方国家对质量指标的要求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 位,出口企业哪怕是在检测设备上差一点,就会因细小 的差别而遭受重创。 严:FDA每月会因各种技术原因扣留3500批各国进口 产品,2002年美国又出台规定,所有供应商必须进行 IS09000认证,否则拒绝进入美国市场。

主要是对包装物料、罐头、瓶子等规定 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有10多万个, 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种,日本则有 8184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 美国就更是多得不胜枚举,让发展中国 家望尘莫及。
案例:莫斯科再关一家大市场 2亿人民币货物被查封


据俄媒体报道,2009年7月31日,莫斯科警方突击检 查了塞瓦斯托波尔市场,宣称查获了市场集装箱内装 有的价值约1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2亿元)的货物, 并扣押了两辆装有玩具的集装箱卡车,随后在未发布 任何公告的情况下关闭了市场。 警方称,查封的相当大一部分的服装,配饰和香水有 伪造知名品牌的迹象,而且在对被没收的货物样品进 行卫生流行病检疫后查明,这些商品不符合质量标准, 有损身体健康,尤其是在两辆装有中国产玩具的集装 箱卡车中发现了含有威胁神经和呼吸系统的苯酚。
一、进口配额制


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 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规定期内,配额内的货物可以进口,配 额外的不准进口,或者要征收更高的关 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1.绝对配额
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 最高额数,达到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 (1)全球配额 属于世界范围的,对于来自任何国家或者地区的商品 都适用。只规定总额,不限定国别或地区,各国进 口商之间相互竞争。 (2)国别配额 给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配额便不 准进口。(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案例—转移生产地


在美国要求日本对汽车实行“自动”出口限额 后,日本大量的汽车制造公司到美国本土设厂 生产,使“自动”出口限额失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迫使香港实行纺织 品“自动”出口限额。香港企业考虑到当时新 加坡向美国出口纺织品还不受配额限制,都纷 纷去新加坡投资设厂。后来新加坡也被迫规定 出口限额时,这些公司又转移到不受配额限制 的泰国和马来西亚投资设立子公司,继续向美 国出口。
1、技术法规


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 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 产方法的文件,以及规 定适用于产品、工艺或 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 符号、包装、标志或标 签要求的文件。 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特 征,即只有满足技术法 规要求的产品方能销售 或进出口。


例如,某国颁布技术 法规,要求低于某一 价格的打火机必须安 装防止儿童开启的装 置。 这种将商品价格和技 术标准联系起来的做 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 性,从而构成了贸易 壁垒。
四、外汇管制



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 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 的一种制度。 在外汇管制下,出口商必须把他们出口所得的 外汇收入按官定汇率卖给外汇管制机关;进口 商进口时也必须申请购买外汇,本国货币的携 出入过境也受到严格限制等。 外汇管理当局通过对外汇供应量的控制,来达 到限制进口商品的目的。
非关税壁垒的特征(与关税措施相比 )
1、非关税措施比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 性。 关税的制定,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要 调整或更改税率,也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手 续,因此关税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而非关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 程序,制定起来比较迅速,程序也较简单,能 随时针对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 制进口措施,从而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从商品许可程度上看 (1)公开一般许可证: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 限制,属于范围内的,进口商只要填写即可获 准进口。 (2)特种进口许可证:多数指定进口国别或地 区,进口商必须向政府有关当局提出申请,经 政府有关当局批准后才能进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口许可证在一些西欧国 家曾被广泛采用。二战后初期,大多数国家仍 在使用。60年代后,有所放松,70年代中期 又重新加强。
案例2:保卫“中国制造”— 中策轮胎事件
Fra Baidu bibliotek

6月26日,对中策公司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了一篇以“中国轮胎在美国酿成 致命车祸被起诉”为题的报道。文章从2006年8月发生在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车祸悲剧讲起,提及发生车祸的 车子所用轮胎正是中策公司的产品。为此,受害者家属于 2007年5月向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将中策公司、中策公 司在美国的经销商——美国外国轮胎销售有限公司(简称 “FTS”)等8家单位推上了被告席。 随后急于撇清自身责任的FTS又在6月11日,向美国公路交 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一份报告,称中策公司生 产的4个品牌的轮胎中6个规格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缺陷, 怀疑正是这些缺陷轮胎导致了这桩车祸的发生,并要求召 回所述的中策轮胎产品。
三、进口许可证制
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 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1、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 (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指一国政府有关部 门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在配额的限 度内,给进口商发放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不与进 口配额相结合,颁发的许可证是在个别考虑的 基础上进行。这种方式的限制性比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