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广场吊顶结构技术管理标准》

《万达广场吊顶结构技术管理标准》

万达广场吊顶结构技术管理标准

为避免万达广场内装吊顶出现安全质量问题,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及集团制度制定了吊顶结构技术管理标准。

一、适用范围

万达广场内装吊顶,包括万达院线、大歌星和商业部分。

二、依据标准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2、《建筑室内吊顶工程技术规程》CECS 255:2009;

3、《内装修-室内吊顶》12J502-2;

4、《万达广场室内步行街内装定额设计技术标准》2013年版。

三、技术标准

(一)反向支撑

当吊杆长度大于1.5米且小于3.0米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反向支撑。可参照图集12J502-2(附图1)中的三种:主龙骨拉结法、吊杆通长拉结法、倒三角法。技术要点如下:

1)主龙骨拉结法:主龙骨斜撑每隔两倍主龙骨间距相向设置,当吊杆长度超过1.5米且小于2米时用CS50主龙骨,超过2米且小于3米时用CS60主龙骨;示意如下:

1/5

2)吊杆通长拉结法:斜拉钢筋每隔两倍主龙骨间距设置,横向

钢筋、斜拉钢筋及其与全牙吊杆焊接处必须做防锈处理;示意如下:3)倒三角法:适用于吊杆长度超过1.5米且小于2米的情况,安装间距在2米以内,围绕某一中心呈梅花形布置,且不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示意如下:

4)反支撑的设置应与设备管道管线的排布相协调。

采用其它反向支撑形式时,应由设计方在图纸上明确做法和间距要求。

(二)吊顶转换层

当吊顶内部空间大于3.0米时,应该设置吊顶型钢转换层,需要经过结构专业计算确定。做法示意如下:

2/5

技术要求如下:

1)转换层的吊杆应采用角钢、槽钢等刚性构件,杆端与楼板底面可靠连接;

2)为保障转换层的稳定,应有斜向撑与混凝土梁侧、墙侧可靠连接,纵横向均应设置;无法与梁侧、墙侧连接时,应在吊杆间设置交叉拉杆,纵横向均应设置;间距控制由设计方计算确定;

3)转换层构件应双向布置;

4)吊顶层与转换层间距300mm左右。

(三)吊顶马道

吊顶层内马道设置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院线吊顶层内永久马道的设置应与吊顶体系完全分开;

2)普通商业区域上人吊顶,应采用上人龙骨(可承担80kg集中活载),可在承载龙骨上铺设临时检修马道(搁板);

3)当需要设置永久性马道时,马道应单独直接吊挂在建筑承重结构上,宽度不宜小于500mm,上空高度应满足维修人员通过的要求;两边应设防护栏杆,高度不应小于900mm,栏杆上不得悬挂任何设施和器具;马道上应设

置照明,并设置人员进出的检修口;马道端头应设置防护栏杆;永久性马道需

3/5

要结构专业计算确定;

4)马道做法可参照图集12J502-2(附图2)中的做法。

(四)其余规定

1、重量超过3kg的灯具、水管、电扇、风道等及有震动的设备应直接吊挂在结构顶板上,与吊顶体系分开;

2、大面积吊顶需每隔12米在主龙骨上部焊接横卧主龙骨一道以加强主龙骨侧向稳定性,焊接点应涂刷防锈漆,也可螺栓连接;

3、主龙骨可以焊接,但宜点焊,防止焊穿或杆件变形,次龙骨不得焊接;

4、图纸应明确上人吊顶和非上人吊顶的区域划分,并采用不同规格的龙骨和吊杆,具体要求见图集12J502-2;

5、吊顶工程中的预埋件、钢筋吊杆和型钢吊杆、型钢构件应进行防锈处理;焊接点应补防锈漆;龙骨及配套吊杆为镀锌构件。

四、管理标准

1、要求内装设计供方符合国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资质要求,并有结构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审核签字;

2、万达院线、大歌星的内装施工图,通过专用流程报规划院审核,同时提交管控要点审查单(见附件3);规划院对涉及安全事项进行审核,并通过专用流程提交审核意见并对管控要点进行确认;

3、商业部分内装图纸,结构所依据现有模块化流程,对涉及安全类管控要点进行审核,并移交审核意见。

4/5

附图1:反向支撑吊顶详图

附图2:轻钢龙骨马道、角钢马道平面及剖面附件3:内装吊顶结构管控要点

5/5

院线、大歌星内装吊顶结构管控要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