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情绪及其调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课堂情绪及其调控

众研究表明,教师课堂情绪已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学生情绪从而忽视了自身情绪的表现。其实,教师课堂情绪和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因素一样,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通过语言及其他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教师情绪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总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和认知过程” [1] 。扎莫拉斯也指出:“情绪劳动是教师工作的一个必要成分,在教师的职业要求中,明确规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对同事和学生的情绪反应要使用某种技巧,而不能仅仅是自发性的反应” [2] 。因此,教师除了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职业道德、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以外,也应重视自身课堂情绪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影响,并及时准确地进行情绪自我调控,以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最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课堂情绪的功能规定“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3] 。当某事物符合自己需要时,就会持肯定的态度,同时产生满足、愉快、喜悦、爱、尊敬等情绪体验;当某事物不符合自己需要时,就会持否定态度,同时产生憎恨、不满意、痛苦、忧愁、恐惧等情绪体验。教师课堂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心理状态在情感方面的外在反应,与教师的知识、经验、性格、

价值观等相关联,同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专职人员、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仅以语言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等方式进行教学;而且以非语言为载体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情绪好坏等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和主体,师生之间的情绪体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等都与教师情绪同步。因此,教师课堂情绪参与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同时表现出信号性、渲染性与调节性功能。

1.教师情绪的信号性功能教师情绪的信号性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心理状态、思想、观点等信息自然表露给学生,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语言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等方式进行教学,而且以非语言为载体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情绪等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认知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从教师的情绪状态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其精神状态和心情的好坏,而且可以认识到自己在课堂行为中的表现和教师对自己学习的认可程度。积极良好的教师情绪不仅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此时此刻愉悦的心情,从而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把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认可程度以非语言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反馈信号,从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教师情绪的渲染性功能教师情绪的渲染性功能是指教师个体的

情绪情感具有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效能。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所产生的个体情绪体验感染并影响着学生群体的情绪状态。例如,当教师满脸愁容、闷闷不乐地走进教室时,学生很容易被教师的负面情绪所感染,表现出否定态度,同时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当教师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也会被教师的积极情绪所鼓舞,表现出肯定态度,同时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易于形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有关课堂气氛的研究已经揭示了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创造亲和、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将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 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自身积极正面的情绪感染力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以情动情,情景交融,引发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教师情绪的调节性功能

教师情绪的调节性功能是指对个体的认知水平有提升或降低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不仅影响多个认知因素,如感知、记忆、思维等因素,而且可以调节认知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因为情绪体验所构成的稳定的心理背景和一时的心理状态,都会对正在进行的信息加工起组织与协调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状态不仅可以调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对学生的正确评价,而且影响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因此,教师作为知

识信息的传递者,保持积极愉悦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从而使其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教师课堂不良情绪的问题表征

“对教师情绪的分析表明,教学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事务,情绪位于教学的核心” [5] 。而传统的教育观点只重视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提高,而忽视了教师情感和情绪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造成了教师情绪智力水平“不达标”、教师情绪认知的“不识”和教师情绪调控的“非正规”渠道问题的产生。

1.教师情绪智力水平“不达标”

“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是指个人对自己

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6] 从教师职业特点和要求的角度来讲,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情绪劳动,教师作为高情绪化的职业工作者,必须提高其情绪智力水平,掌握一定的情绪调控策略来适时有效地调节负面情绪,避免对学生造成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要么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把课堂和学生当作不良情绪的发泄场地和发泄对象;要么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极力隐藏和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虚构情绪,伪装出表里不一的表情来迎合学生,这样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些做法体现了教师对自身情绪把握和控制能力的缺乏。情绪智力定义中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