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技能的两大分类及形成阶段。
(2)操作技能及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3)心智技能形成的有关理论。
★考纲链接
1.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操作技能的分类:
(1)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2)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3)从所涉及的骨骼、肌肉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放动作技能。
6.心智技能的分类:
(1)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2)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7.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8.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9.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10.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成分趋于精确,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11.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
1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3.示范的作用: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进而在实际的动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l4.教师示范要做到:(1)动作示范与言语解释相结合;(2)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3)示范动作要重复,在示范中要指导学生观察。
15.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
这里的练习是指有意练习,即练习者抱有改进其作业水平的目的,而且这
种练习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16.练习的分类:(1)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可分为整体练习和局部练习;(2)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可分为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3)根据练习途径不同可分为模拟练习、实际练习和心理练习。
17.练习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
18.反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进一步加工的信息,是动作技能学习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
且在练习过后要给学生留出加工反馈信息的实践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学生对反馈信息的加工。
反馈可来自两方面,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在学生技能学习中给予反馈要注意反馈的方式、反馈的内容和反馈的频率。
19.动觉训练要注意:(1)减少对视觉的依赖;(2)采用分解法,让学生练习分解的个别动作;(3)利用各种辅助手段或辅助器械让学生体验伴随动作的运动感觉线索。
20.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探讨: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21.加里培林的五阶段论:(1)活动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2.心智技能的三阶段论:(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
23.原型定向: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运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教师应注意:(1)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完整的映像;(2)让学生了解围绕各个动作的结构而形成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24.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教师应注意:(1)让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2)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采用变式加以概括;(3)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地向下一阶段转化;(4)动作的执行注意与言语相结合。
25.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教师应注意:(1)动作的执行应从外部言语开始,再逐步转向内部言语;(2)开始时,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再依据活动的掌握程度简缩;(3)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对活动方式进行概括;(4)要注意适时地实现转化。
26.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1)从心智活动的方式看,心智活动的各个环节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从心智活动的调节看,心智活动已经不需要意识的过多控制就能自动进行;(3)从心智活动的品质看,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等都大为增强。
27.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遵循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4)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A )。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2.按照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分类,弹钢琴属于(C )。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细微型操作技能 D.粗放型操作技能
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B )。
A.打开收音机 B.练字 C.实弹射击 D.开车
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D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D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C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A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8.(B)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A )。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
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C )。
A.原型设计阶段 B.原型内化阶段 C.原型操作阶段 D.原型定向阶段
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C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1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C )。
A.具有观念性 B.具有内潜行 C.具有简缩性 D.具有整体性
13.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C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4.( A )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A.认识技能 B.动作技能 C.知识迁移 D.思维
15.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的种类有(C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16.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C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7.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D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8.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D )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9.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B)。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0.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21.吹拉弹唱属于(C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22.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B )。
A.心理练习 B.整体练习 C.区组练习 D.分配练习
23.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称之为(D )。
A.心智技能 B.演讲技能 C.驾驶技能 D.操作技能
24.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
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标准。
这是指操作动作的(D )。
A.合法性 B.客观性 C.适应性 D.精确性
25.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D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2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D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7.在原型内化阶段,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言语的(A )。
A.动作效应上 B.动作本身 C.对动作的认知 D.利用言语来标志练习2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A )。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2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B )。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30.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C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31.在演示加法运算时,使学生知道这种运算的目的就是求几个数量的和:知道运算的客体就是事物的数量;知道运算的操作程序(步骤次序)及方法(运算的方式)。
按照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阶段理论,这属于(A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动作阶段 D.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32.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A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3.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D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34.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D )。
A.不平衡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停顿现象 D.起伏现象
35.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C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6.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C )。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37.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D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38.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B )。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9.智力技能的特点是(B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胜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将操作技能分为连续性操作技能和_断续性操作技能_。
2.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能够对活动进行_调节_与控制。
3.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_内部反馈_。
4.原型内化阶段包括了加里培林及其学派所称的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_内部言语动作阶段_三个阶段。
5.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_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_的理论,认为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
6.研究表明,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流畅性、迅速性、经济性、_同时性_、适应性。
7.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的研究而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为_原型定向_、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8.通过原型定向阶段,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_自我调节机制_,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9.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_结果反馈_的作用尤为明显。
10.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_操作技能_和心智技能两种。
11.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细微性操作技能和_粗放型操作技能_。
1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实现的_前提条件_。
13.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包括_有关操作动作本身_的各种信息和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14.操作的熟练指形成的动作方式的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_自动化_。
15.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_认知_为基础。
16._练习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17.学校中技能的学习以_程序性知识_的掌握为前提。
18.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_分散练习_。
19.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_操作整合_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20.闭合回路理论强调每一动作反应都表征于记忆中,而_图式_理论主张,每一运动仅在记忆中储存有限的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有关运动的某些信息被抽取并作为图式的一部分表征于记忆中。
21._内化_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即内部动作映像形成的过程。
22.安德森认为技能的形成直接来源于陈述性知识向_程序性_知识的转化。
23.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操作_活动方式。
24.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_联结阶段_、自动化阶段。
25._原型操作_是心智技能形成的一个阶段,指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
26.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运动知觉的_模糊性_,经常会发生学习者对自己的错误动作不能意识到的现象。
27.操作技能练习中的反馈一般来自内部反馈和_外部反馈_两个方面。
28.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_物质与物质化阶段_、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9.有关操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外显性、_展开性_的特点。
30.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操作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_稳定_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30.吹笛子、打网球、体操这些技能属于_操作技能_。
31.智力技能也叫认知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心智_活动方式。
32.在_原型定向_阶段,主体的主要学习任务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要确定所等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和操作活动程序,其次要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33.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在相对简单的_动作技能_方面。
34.操作技能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_开放型_操作技能。
35._操作定向_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36.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_动作方式_和行为模式。
37.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_实际动作_表现出来。
38.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_概括化_才得以实现。
39.操作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_动力定型_。
40.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_动作概念_,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技能,为什么说技能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答:(1)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技能不是一般的随意动作或无规则的动作,他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3)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所以说技能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2.技能的本质是什么,它与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系列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知识学习所要解决的是事物是什么及怎么样(陈述性知识)、做什么及怎么做(程序性知识)等问题,即知与不知的问题;技能学习所要解决的是完成活动要求的动作会不会及熟练不熟练的问题,即会不会做及做得怎么样的问题。
(3)知识和技能联系紧密,广义的知识将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包含其中,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技能的获得要以知识获得为基础。
3.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答: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操作定向。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的模仿。
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操作的整合。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4.简述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答: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的动作产生;(3)动作控制。
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
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5.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答: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
动作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
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
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
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6.简述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答: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3)动作控制。
动作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4)动作效能。
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7.操作技能怎样培养?
答:培养操作技能要做到:(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8.简述操作技能形成中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
答: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1)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2)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即练习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4)存在个别差异。
9.有效的操作技能的模仿和练习应当遵循哪些条件?
答:有效的操作技能的模仿和练习应当遵循的条件:(1)模仿和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2)练习方式上,做到各种方法综合使用;(3)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分配应当合理;(4)练习中要及时反馈;(5)注意克服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10.心智技能的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答: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必须要做到:(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
(2)要使学生了解围绕着各个动作的结构而形成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5)教师可以用复述动作要领的方法来检查原型定向的学习成效。
11.心智技能的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有哪些?
答:在原型操作阶段,教师必须要做到:(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即学生要依据心智活动的原型,把构成这一活动的所有动作系列,以一定顺序做出;(2)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3)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4)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12.心智技能的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有哪些?
答:在原型内化阶段教师应注意:(1)动作的执行应从外部言语开始,再逐步转向内部言语;(2)开始时,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再依据活动的掌握程度简缩;(3)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对活动的方式进行概括;(4)要注意适时地实现转化。
13.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答: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1)从心智活动的方式看,心智活动的各个环节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从心智活动的调节看,心智活动已经不需要意识的过多控制就能自动进行;(3)从心智活动的品质看,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等都大为增强。
四、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答:(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形象映像;(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指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2.论述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系。
答: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在于:(1)操作技能是外显的操作活动,心智技能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隐活动;(2)操作技能的操作对象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心智技能的操作对象是头脑中的观念和映像;(3)操作技能始终是连贯的,各环节缺一不可,而心智技能一旦形成,一环一环的推理过程则被高度压缩和简化的直接提取所取代,即心智技能具有简缩性。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1)操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2)心智技能要通过操作技能表现出来,在有些活动中,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3)这两种技能的形成都与个眭特征有关,镇定、灵活、勤奋、认真、责任感等都有助于技能的形成。
3.试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答: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阶段。
是指学习者对所学技能有了初步认识,了解系列动作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像;(2)操作模仿阶段。
学习者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并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3)操作整合阶段。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4)操作熟练阶段: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协调、完善、自动化的水平。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1)原型定向: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明确活动的方向;(2)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
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4.论述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