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内容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要求】
1 •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了解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
2•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
3•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4•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
感。
【考试说明】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2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考点解读】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1原因
2、欧州的政治家们认识至叽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⑵形成:
①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6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③1967年,1965年6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⑶扩大
①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②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
③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④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⑷影响
①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③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2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
原因:(1)把经济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3)重视教育。
(4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表现:(1)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
(2)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 )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
(4)是世界债权大国、贸易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 )人物: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3)时间: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4)内容:①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②坚持反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
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③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影响:①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③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中国的振兴
【探究整合】
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日发展对两极格局的冲击有何不同
(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
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都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
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
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
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
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都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竞争。
【真题赏析】
( )(08 •江苏• 20)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 “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 己的政策强加给
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 “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 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E.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 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 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双新演练】 一、选择题
()
1.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的
主张。这表明 ①欧洲实力的增强 ②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欧洲经济一体化尚
未开始④欧洲抵制美国的控制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 “多数暴政” ,1983 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近年来又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 10多亿美元。上述 材料反映了①联合国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②美国仍然企图操纵联合国
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了挑战 ④美国准备退出联合国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3.在来自世界115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参加的第 14次不结盟运动首
脑会议开幕式上,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在致辞中指出,不结盟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强团 结,维护国家的权利。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 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5.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 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
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 说明
A. 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 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 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 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
6.二战后初期,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说,美法之间应是“绝对的合作”而不是“不幸
的从属关系”。他又说,“恐怕没有比美国的帮助是更重要和有益的了”。这表明
A.世界“一超多强”格局日益显著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西欧、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D.
世界两极政治格局受到了冲击
①西欧国家反对美国的控制 ③美法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②法国力图维持大国地位 ④ 西欧国家离不开美国的援助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欧失体恿剧 口权太阳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