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第一节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一、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对城市公共事业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以保证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确保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包括:(1)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所适应和满足的是城市居民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维护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以及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这既是城市公共事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城市公共事业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与企业所提供的私人物品之间的主要区别。
(2)城市公共事业及其管理所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在性质上属于公共物品。
(3)城市公共事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单位,也允许一部分非国有企业和单位进入城市公共事业领域,通过展开有序而适度的竞争,以增加城市公共服务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
(4)城市公共事业领域的资金投入以政府财政为主,其产权结构也以国家所有为主,这是由公共物品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
(5)城市政府有必要对城市公共事业实行必要的管制。一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二是弥补市场机制有限作用的需要。三是监督财政基金合理使用和确保公共产权保值增值的需要。城市公共领域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以国家所有产权为主,这就要求由城市政府依法实行管制。
(6)城市公共事业的目标足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7)城市公共事业主要涉及教科文卫体、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三个基本领域,同时也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的部分领域。
二、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关系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效益,是指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客观结果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有益的效果和利益,包括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关系,是指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所导致及所追求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层面,应追求环境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目标,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绝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城市公共事业,绝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治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体现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效益的环境效益优先。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之所以应以社会效益为主
1、首先是因为城市公共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机构,不能以营利为主要目标,不能以经济效益为主,而是要以社会公益为主要目标。
2、其次是因为城市公共事业主要是适应维护和提高市民的素质和必要需求而存在的。
3、最后是因为城市公共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具有公共属性,所谋求的是公共利益。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因有三
1、原因之一是无论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还是城市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都主要依靠国有公共事业单位和非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之间展开的适度市场竞争作为动力。
2、原因之二是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需要兼顾经济效益。
3、原因之三是把公共事业单位外部竞争的压力转化为改善公共事业单位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基础。
三、城市公共事业的基础管理
1、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
2、城市公共事业的准入管理
3、城市公共事业的价格管理
4、城市公共事业的税收管理
(一)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
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市民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对城市公共事业的数量、质量、空间布局等所作的预测和安排,以及对这种预测和安排进行监督和调整的过程。
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城市公共事业的计划管理。
2、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
(二)城市公共事业的准入管理
城市公共事业的准入管理,是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市公共事业的主管部门,依法审核和确认申请进入城市公共事业领域单位的必要资格,允许以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为主体,一部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企业和单位参与提供城市公共服务,从而相互展开适度竞争的过程。
城市公共事业准入管理的直接目的是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营造由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为主体,与一部分非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之间展开不完全的市场竞争氛围;间接目的是市民能够享受到较好的公共服务。
营造市场竞争的氛围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
不完全的市场竞争又是为了有效抑制市场竞争的消极影响。
城市政府一般采取有期限的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准入制度。
任何城市公共事业单位都拥有依法申清或维护准入资格的权利。
(三)城市公共事业的价格管理
城市公共事业的价格管理,是城市政府的物价管理部门根据价格管理权限,对城市公共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制定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并监督实施的过程;或者对城市公共事业单位执行城市上一级政府的定价或指导价实行监督,以通过价格手段来调节城市公共服务供求关系的管理过程。
城市公共事业领域基本上不存在市场调节价,主要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这是由城市公共事业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目标,以及不完全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所决定的。
(四)城市公共事业的税收管理
城市公共事业的税收管理,是城市政府的税务部门执行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对城市公共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征收税款,作为政府为公共事业单位活动提供外部条件的补偿,并且作为经济手段调节公共服务供求关系的过程。
城市公共事业的税收管理原则是必要而适度。
中国对城市公共事业单位开征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
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二节城市教育和科技管理
一、城市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及主要内容
城市教育管理是城市政府在上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对城市的各类教育进行必要的管制、指导和扶持,以促进城市教育健康而有活力的发展,提高青少年和市民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管理过程。
城市教育管理制度的基本结构:
(1)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并设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义务教育制度:中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即对适龄儿童和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强制性的、普及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城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并保障市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同时,城市政府还应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市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和终身教育。
(4)教育考试制度:教育考试制度是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城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以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标志,中国开始建立学位制度,并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6)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是中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育预测:教育预测整个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作出正确的教育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教育决策:
(3)教育汁划
(4)教育组织:教育组织的目的在于使教育系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佳的效益,使教育决策的目标和计划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5)教育评价
二、城市科技管理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城市科技管理的意义
(1)城市科技管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扶耗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历史转变的必由之路。
(2)城市科技管理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整体实力的重要手段。
(3)城市科技管理是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挑战的主要途径。
城市科技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确定城市科技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