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与我国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与我国对策
摘要:当代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出现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是从国际贸易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出现与发展、由单边贸易保护逐步转变为多边贸易体系下的保护、重新重视对进口的保护、从单一的贸易领域渗透到政治社会领域, 这些新特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一般特征;新特征;影响;对策
目次
1 引言 (3)
2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特征 (3)
2.1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3)
2.2 特定的政策目标 (3)
2.3 广泛的保护范围 (4)
2.4 保护措施的体系化 (4)
2.5 歧视性的政策取向 (4)
2.6 区域性贸易壁垒加强 (4)
3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 (4)
3.1 国际贸易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出现与发展 (4)
3.2 由单边贸易保护逐步转变为多边贸易体系下的保护 (5)
3.3 重新重视对进口的保护 (5)
3.4 从单纯的贸易领域渗透到政治社会领域 (5)
4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5)
4.1 威胁我国产品出口的市场 (5)
4.2 使我国频频遭遇贸易救济调查 (6)
4.3 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6)
5 对当代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6)
5.1 政府发挥主导地位,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6)
5.2 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6)
5.3 企业内部不断改革创新 (7)
结论 (7)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1 引言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当代西方国家奉行的贸易保护理论及其政策措施, 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从历史上来看, 属于二战以来产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范畴。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产生了许多新的特征,考察这些特征的表现, 分析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盛行的各种贸易保护现象, 对更好地维护和促进我国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特征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赶超美国,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加剧, 而两次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和衰退,使得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市场矛盾日益突出。在此形势下,以美国政府为首推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逐步停顿下来, 国际贸易中贸易非自由化倾向日益加强。特别是随着外贸逆差的不断加强,美国国内贸易保护的呼声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因此兴起,并延续至今。而当代贸易保护主义就是这一思潮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表现。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相比,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特征可以归结为:
2.1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不同历史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15世纪初到18世纪初,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西欧各国广泛实行重商主义,通过奖出限进以保持贸易顺差, 积累货币财富; 而到了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即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这个时期对外政策的基调是自由贸易; 19世纪后期到二战之前,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出现了,垄断加强,资本输出占据统治地位,而在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使得市场问题急剧恶化,发达国家出现了超贸易保护政策 ; 而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主要因为1974年至1975年和1980年至1982年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陷于衰退, 它是在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不断改变着自身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2.2 特定的政策目标
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较落后的国家为了发展本民族经济、实现工业化目标,通过对某些新生行业或部门实行保护措施从而促进这些行业或部门迅速成长的理论或思潮。这种保护的最好趋势是走上自由贸易之路,它并不改变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总趋势。但是当代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保住昔日的经济优势地位,通过广泛实行保护措施来维持其政治与经济利益的理论或思潮,其政策行为可能影响到国际贸易自由滑的总趋势。
2.3 广泛的保护范围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商品贸易与资本贸易领域实行保护,而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领域已扩展到了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等领域。在服务贸易方面,很多国家在签证申请、投资条例、收入汇回等方面做出保护性限制,一培育和确保自已的优势。在工业品方面,从纺织品、鞋、陶瓷、胶合板等“敏感商品”直到钢铁、彩电、汽车、计算机、数控机场等皆被例入保护范围。
2.4 保护措施的体系化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采用关税壁垒,但由于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水平大幅度削减,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1948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4%左右,关税的保护作用日益减小。针对这一状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竞相采用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商品进口,并使之体系化。主要表现在强化非关税措施使用和奖出限出的重点由限制进口转向出口。
2.5 歧视性的政策取向
随着管理贸易体制逐步向双边和区域内多边体制的过渡,一些发达国家蓄意背离关贸总协定的无歧义原则,寻找各种借口对政治上不友好的国家或集团实行歧视性待遇。
2.6 区域性贸易壁垒加强
区域上,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当代贸易保护主义趋向于区域性贸易壁垒,即一国的贸易保护演变成为区域性贸易保护。在区域内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区域外的国家实行共同的关税壁垒。
3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
3.1 国际贸易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出现与发展
所谓国际贸易新型非关税壁垒,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劳动者权利、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动植物的危害为借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削弱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的而设置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它是非关税壁垒由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的一种表现,它主要由技术贸易壁垒、环境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以及社会壁垒等组成。由于WTO 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增强,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作用不断减弱,而且容易招来别国谴责,甚至贸易报复,所以发达国家纷纷高筑这种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无形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此同时,WTO某些协议中的例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