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亚国家

合集下载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同步课件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同步课件

授予汉谟拉比的浮雕实际在宣扬什
么思想?
君权神授
1.从法典条文看法典特点
特点一:原始的“同态复仇”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 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 同的人之间。
特点二:阶级歧视的原则,社会地位高的阶 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 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
公元前3500 年出现很多 小国。城邦、 神庙、宫殿 和文字。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灭亡
公元元年
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只是两河流域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汉莫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在为期间建 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把两河流域带入了历 史上最辉煌时期
特点三: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
• 2.从法典条文看古巴比伦王国阶级状况
• 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存在三个社会阶层:奴隶主 阶级、自由民阶层和奴隶阶级
• 奴隶主属于统治阶级,自由民和奴隶属于被统治 阶级;自由民享有一定自由和权利,奴隶处于社 会最底层,遭受残酷剥削与压迫。
• 《汉莫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 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这首歌曲的歌词 是以什么流域的 文明为背景的?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西亚国家
(一)古代西亚文明的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濒临地中海和波斯湾,形似
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沃地”
2、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3、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 河(合称为“两河”)
“新月沃地”
河流特点:河流流量 不稳定(河流不定期 泛滥,与尼罗河的最 大区别)

古代西亚国家教案

古代西亚国家教案

古代西亚国家教案教案:古代西亚国家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西亚国家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3.理解古代西亚国家的衰落和原因。

教学重点:1.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体制;2.古代西亚国家的社会结构;3.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4.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承。

教学难点:1.分析古代西亚国家的衰落原因;2.把握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建筑和艺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经济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分发课前准备好的古代西亚国家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1.你在地图上发现了哪些古代西亚国家?2.你对这些国家有了哪些初步了解?二、知识讲解(30分钟)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释,并简要介绍古代西亚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体制;2.古代西亚国家的社会结构;3.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4.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承。

三、合作学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回答问题,然后分享给全班。

问题如下:1.总结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特征。

2.分析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特征。

3.探讨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承。

四、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古代西亚国家的案例,并让他们分析该国家的衰落原因。

例如:巴比伦帝国。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思考,提出各种可能的原因,并展开讨论。

最后,全班共同总结可能的原因。

五、概括归纳(10分钟)六、拓展延伸(10分钟)提供一些相关阅读材料或网站链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西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后来的影响。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古代西亚国家的文章,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征。

古代西亚国家 (28张PPT)

古代西亚国家 (28张PPT)

A
3.下图展示的是法国卢浮宫内珍藏 的一块黑色石柱,上面用楔形文字 刻着一部古代法律文献。该文物属 于以下哪一文明的重要成果
A. 古埃及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D. 古巴比伦文明
D
4.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 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C
5.有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布对主人说“你 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布被割掉了耳朵。 阿布被判的法律依据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A
6.《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 文明成果( ) 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2、都有 读音;
其物”
1.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圣经》 C. 《天方夜谭》 D. 《金刚经》
A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 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 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 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 法典具有( ) A. 等级性 B. 公平性 C. 随意性 D. 民主性
目的: 为了维持奴隶主的统治。 制定者: 汉谟拉比 地 位: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 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 的成文法典。 内 容: (见书本P6) 使用的文字是? 有什么寓意?
实 质: 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 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
河流:

2、 古代西亚国家

2、 古代西亚国家
因为巴比伦 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 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 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 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 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 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 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 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 工河流返回地面。
文明成就
古代创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看书,在书上画出关键词 )
②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腓尼基字母文字
影响——为 欧洲文字的 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是拉丁字母 的源源
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等。文字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发 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现,为以后欧洲 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 文字奠定了基础。
空中花园
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河流
新月沃地
文 明 历 程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建筑:空中花园
文 明 成 就
“新月沃地”位于亚洲西部,濒临地中 海和波斯湾。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旱少雨。
农业发展的特点——更多依靠人工修建 的灌溉系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形成“新月沃地”
前 4000
前 2000
公元 元年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
古巴比伦城遗址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 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 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使巴比伦进入最强盛时期。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 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 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 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 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 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 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 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 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 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古代西亚知识点总结

古代西亚知识点总结

古代西亚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古代西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包括了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约旦等国家。

该地区地势多为平原和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雨稀少。

1.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之间,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其地形主要是两河流域平原。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沃土,适宜农耕,因此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 叙利亚地区叙利亚地区则是一片干旱的荒漠地带,但却是重要的贸易交通枢纽。

叙利亚地区地处地中海东岸,依山傍海,气候温和,适宜聚居和农耕。

二、历史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39年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

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包括苏美尔、亚卡德、巴比伦和亚述文明。

这一文明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崛起,发展出了曼德拉建筑、楔形文字、城邦国家和宫廷文明等成就,对后世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古代阿兰古代阿兰是古代西亚地区的另一个重要文明,位于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古代阿兰文化继承了苏美尔和巴比伦文化,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

三、文化古代西亚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方面。

1. 语言文字古代西亚地区的语言文字非常繁荣,包括楔形文字、亚述文字、阿拉米文字等。

其中,楔形文字是在苏美尔文明中产生、在巴比伦文明中发展的一种古代文字系统,对后世的文字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宗教信仰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多样,包括苏美尔的宗教信仰、巴比伦的宗教信仰、亚述的宗教信仰等。

这些宗教信仰包括了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宇宙力量的崇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体系。

3. 建筑艺术古代西亚地区的建筑艺术以巴比伦、尼尼微、阿兰的遗迹为代表,以金字塔、宫殿、神庙等建筑为主,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宏伟的建筑规模,展现了古代西亚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四、宗教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包括了苏美尔的宗教、巴比伦的宗教、亚述的宗教等。

8.1.1.2古代西亚国家

8.1.1.2古代西亚国家

讨论
1.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书P6) 2.法典的相关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书P6)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这些规定体现了当时 刑罚的残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 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古代西亚国家
二、文明成就 类别 1.法律 内容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①楔形文字
2.文字
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是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
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②腓尼基字母文字 (希腊字母和天一星期制度
古代西亚国家
一、“新月沃地” 1.名称由来。 2.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3.国家的出现及统一 ①出现: 约公元前3500年 ②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 4.居民 苏美尔人 (犹太人) 希伯来人 腓尼基人
汉谟拉比
古代西亚国家
二、《汉谟拉比法典》 1.概况: 石柱 神殿 浮雕 楔形文字 282 2.制定目的: 为了维护统治、维持社会秩序 3.历史地位: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实质: 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利益、维持统治的工具

世界历史——上古西亚诸国

世界历史——上古西亚诸国

第三章上古西亚诸国第一节两河流域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一、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间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

两河流域与埃及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处于干旱地带,需要利用河水灌溉。

但也有不同之处:尼罗河上游因为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的水量较稳定,两河每年泛滥的水量则因上游雨雪量的变化而变化颇大,易于成灾;另外,尼罗河来自热带,泛滥时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两河流域则缺少这样的天然肥料。

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的自然条件也稍有不同:南部地势低平,两河相距较近;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去又远。

所以南部比较便于灌溉,也较易受水灾,这使两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带最初并不适于农业,甚至不适于住人,旧石器时代的遗迹都在山坡或山麓、丘陵上,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都在北方和东方的山地上,因为那里雨水稍多,又无河流泛滥威胁。

公元前五千年代,人们开始在山坡上截引溪水浇地,随后逐渐迁到河谷平原。

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创造者是居住在苏美尔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讲苏美尔语。

约公元前三千年代初,一种与苏美尔人语言完全不同的人到了苏美尔以北的地区,因为后来他们在那里建立了阿卡德国家,所以被称为阿卡德人,他们的语言属于塞姆语系。

二、苏美尔城邦。

从约BC4300年起,苏美尔各地开始了氏族公社解体向文明时代的过渡过程。

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BC4300-3500年)、乌鲁克文化期(BC3500-3100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BC3100-2700年)。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苏美尔各地出现了较大的神庙建筑,它可能是经济合作和管理中心。

当时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陶器、铜器。

根据墓葬出土的像部落首领的男俑判断,此时苏美尔已经开始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古代西亚国家

古代西亚国家

一、自然条件师: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从地图上看,形似一弯新月,而且土地肥沃,故有“新月沃地”之称。

古代西亚生活着腓尼基人、希伯来人、苏美尔人等古老的名族。

其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经济的地区,我们称之为两河流域。

资料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给苏美尔人及其后继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是尼罗河那样的河水泛滥的周期性,而是河水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的不可预见性。

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札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上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

资料二: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生:(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师:两河流域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

那么两河流域的先民发展农业会具备怎样的特点?生:(农业更多的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二、文明历程随着两河流域的文明不断进步(年代尺)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南部出现了许多小国。

(乌鲁克城)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定都巴比伦城。

公元前18世纪,汉莫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三、《汉谟拉比法典》介绍《汉谟拉比法典》综述师:“太阳神正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

”这想表达什么?生(君权神授,为权力披上“神圣”的外衣,蒙蔽大众。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

如果打掉了对方的牙齿,自己的牙齿也要被打掉。

2、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3、剃去奴隶发式标志的理发师要被截断手指。

亚述发展历程

亚述发展历程

亚述发展历程亚述是古代西亚地区的一个古国家,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世纪。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亚述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统治着巴比伦以北的广阔领土。

亚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世纪的阿卡德王朝。

阿卡德人建立了阿卡德帝国,将亚述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

然而,公元前22世纪末,阿卡德帝国崩溃,亚述重新获得了独立。

公元前14世纪中,亚述王国逐渐扩张,并开始向南方扩张。

公元前9世纪中,亚述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成为古代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亚述王朝的皇帝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行政能力,他们通过征服和繁荣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亚述王国的首都是尼尼微,它是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城市,拥有精美的建筑、强大的军队和丰富的文化。

在尼尼微,亚述的君主建立了庞大的图书馆和宫殿,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

然而,亚述的强盛并没有持续太久。

公元前7世纪中,亚述王国面临着来自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兰的威胁。

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对亚述的联军战争,最终导致了亚述的灭亡。

亚述的灭亡是一个漫长而血腥的过程。

亚述的军队在联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城市被攻陷,国土被占领。

最终,亚述的首都尼尼微被摧毁,亚述王朝被推翻。

亚述灭亡之后,该地区的统治者变得分散而微弱。

巴比伦成为了该地区的主要势力,建立了新巴比伦帝国。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该地区的统治者再次发生了多次更迭。

亚述的历史对于研究古代中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尼尼微的遗址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这些遗迹向人们展示了亚述王国的辉煌和灭亡。

总的来说,亚述是一个古老而强大的国家,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世纪。

亚述王国在其顶峰时期成为了古代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其最终灭亡于公元前7世纪中。

亚述的历史对于研究古代中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西亚国家导学案

古代西亚国家导学案

古代西亚国家导学案古代西亚国家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文明古国。

在这个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和伟大的历史事件。

本导学案将带领你一窥古代西亚国家的面纱,了解其文化、历史和传统,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关于古代西亚国家的探索之旅。

【古代西亚国家的地理环境】古代西亚国家位于亚洲大陆西南部,境内地形多样,包括高山、河流、平原等多种地貌。

这种多样的地理环境为西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古代西亚国家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也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面貌。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特色】古代西亚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这里拥有许多精湛的建筑、雕塑和艺术品,反映了古代西亚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统非常注重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尊重自然,崇拜神祇,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古代西亚国家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古代西亚国家的历史沿革】古代西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在古代西亚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君主、哲学家和军事将领,为这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古代西亚国家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帝国,统治着广袤的领土,与周边国家交往频繁,影响深远。

【古代西亚国家的传统习俗】古代西亚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古代西亚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例如,古代西亚国家的人们崇尚节俭、勤劳,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有着独特的礼仪和节日活动,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遗产】古代西亚国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包括建筑、艺术品、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古代西亚国家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古代西亚国家的辉煌历史和文明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学习资源。

【古代西亚国家的现代影响】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对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意义
了解古代西亚的艺术与科技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同时,古代西亚的艺术与科技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有助于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创新。
06
古代西亚国家的影响与遗产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宗教传播
古代西亚国家如波斯帝国和巴比 伦帝国,对宗教传播产生了深远 影响,如琐罗亚斯德教的传播和
为了确保法律的公正和透明, 古代西亚国家的法律通常会公 之于众。
法律执行
各级政府机构负责法律的执行 ,对于违法行为会进行相应的 惩罚。
社会等级差异
在法律制度上,古代西亚国家 的社会等级差异明显,不同等 级的人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
务不同。
03
古代西亚的经济制度
农业经济
01 农业基础
古代西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水利资源,农业 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相应的俸禄和福利待遇。
官僚职责
各级官僚的职责各不相同,但主要是 协助君主处理国家事务,包括行政管 理、税收征管、司法审判等。
官僚腐败
在官僚制度下,腐败问题难以避免, 一些官员可能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损害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法律制度
成文法典
古代西亚国家制定了成文法典 ,以规范社会秩序和民众行为

法律公开
犹太教
起源于古代以色列,信仰独一神,强 调律法、戒律和伦理道德,对后世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宗教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宗教与政权结合
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政权 紧密结合,统治者利用宗教来维 护统治秩序,加强对人民的思想
控制。
宗教冲突与战争
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导致了多次宗教战争和政治斗争 ,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03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特色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古代西亚国家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古代西亚国家中占有重要 地位,是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宗教信仰对古代西亚国家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 宗教节日、祭祀活动等。
古代西亚国家信仰的神灵多与自然、 动物和祖先有关,如巴比伦的马尔杜 克神、亚述的阿舒尔神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古代西亚国家》ppt课件
• 古代西亚国家概述 • 古代西亚国家的发展历程 • 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特色 • 古代西亚国家的影响与遗产 • 古代西亚国家的比较研究
目录
CONTENTS
01
古代西亚国家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古代西亚国家的宗教信仰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发生变化,如琐罗亚斯德教的 兴起和犹太教的传播等。
古代西亚国家的艺术成就
古代西亚国家的艺术成就主要 体现在建筑、雕塑和绘画等方
面。
建筑方面,古代西亚国家建造 了众多宏伟的宫殿、寺庙和城 市设施,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 园、波斯帝国的伊斯兰清真寺
等。
雕塑方面,古代西亚国家的雕 塑作品风格独特,技艺精湛, 如亚述帝国的浮雕艺术、波斯 帝国的石雕艺术等。
经济启示
从古代西亚国家的经济制度中学习发展经验,为 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文化启示
从古代西亚国家的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为现代 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西亚国家的衰落
外族入侵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

犹太人(希伯来人)曾被称为“没有国家的 民族”,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 没有犹太人的国家?
补充资料: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游牧部落即希伯 来人(犹太人古称)迁徙到地中海东岸。公 元前11世纪,他们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 太国家,公元前722年,被外族灭亡。他们不 堪忍受外族人的奴役和残酷统治,于是流散 到世界各地,过着漂泊的生活。中世纪以后, 阿拉伯人占据这块地方,建立巴勒斯坦国。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回归建立了以色列国, 把巴勒斯坦的一百多万阿拉伯人赶走,造成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这就是巴以冲突的历史 渊源。
《汉谟拉比法典》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它的目的 和实质是什么? 它的产生 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 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 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反映了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 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 用的刑罚十分残酷。
第2课时
爱 在 西 元 前
周 杰 伦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古静欣代赏西你那亚张国我深家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 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 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 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 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 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认 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 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 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 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 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 流返回地面。

2古代西亚国家

2古代西亚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初, 古巴比伦被外族所灭
赫梯人的战车
赫梯武士
浮雕: 巴比伦人的太 阳神沙玛什向国王 汉谟拉比授予法典 的画面 这副画面内容反映 了什么? “君权神授”
王权至上
维护奴隶主的权益, 奴隶遭受残酷的剥削 和压迫。
• 阅读书本P5-6,找出以下 知识点: • 1.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目的 • 2.制定者和历史地位 • 3.基本内容
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 么贡献?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腓尼基字母文字
西亚的文字
1.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等。文字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发 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现,为以后欧洲 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 2.腓尼基字母文字(22个)
犹太人(希伯来人)曾被称为“没有国家的 民族”,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 没有犹太人的国家?
7:约旦
二、文明历程
古代西亚国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看书完成年代尺,请在相应的时间上标出历史事件。 前3500年 出现小国
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前18世纪汉谟拉比 完成统一
前16世纪被外族灭亡
前 4000
前 2000
公元 元年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
对比下列两幅图,想一想:
新月沃地与当今世界上哪些热点问题有联系?
巴勒斯坦
图 1
图 2
文 明 历 程
自然 位置 环境 气候 河流
新月沃地
文明 成就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太阴历 其他:……

1、古代西亚文明:

1、古代西亚文明:

1、古代西亚文明:苏美尔-阿卡德文明西亚八国:两河流域小亚细亚:赫梯伊朗高原:波斯四次改革三部法典两个帝国一次争霸一次暴动2、古埃及文明:三分王朝文化期十一法老两个阶层一次改革3、印度历史文明四部吠陀三教二派早期佛教耆那教顺世论派阿什斐迦派二个文明吠陀文明后期吠陀时代一个种姓一个集团一个贱民列孔霜国孔雀帝国巽伽王朝4、古代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迈锡尼文明六个时代:爱琴文明时代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马其顿统治时代希腊化时代五次战争美塞尼亚战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叙利亚战争5、古代罗马文明伊达拉里亚文明五次改革a 王政时代后期第六王塞尔维乌斯改革 b公元前133-121年先后由格拉古兄弟推行的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 c公元前107年执政官马略获得了朱古达战争指挥权推行的军事改革 d公元前88执政官苏拉获得了密特里达提战争指挥权,稳定局势后进行的宪政改革 e公元前1世纪后期凯撒在内战和独裁期间所实行的改革措施三个时代 a、王政时代 b、共和时代 c、帝国时代6、拜占庭文明基督发展蛮族入侵7、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产生背景创立者教义教规历史作用哈尼夫运动王朝更替8、欧洲基督文明墨洛温王朝:克洛维执政期间的措施法兰克的封建化过程加洛林王朝:查理在位时期的政策西欧五国的相关史实及政策9、东欧和亚洲历史早期俄罗斯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两公两朝莫斯科公国罗曼诺夫王朝:一次改革一次起义农奴制度10、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分布区域阿兹特克文明分布区域印加文明分布区域11、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12、资本主义的确立及发展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3、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19 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 19 世纪后半叶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20 世纪初亚非民族运动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14、近代国际关系与一战维也纳会议欧洲协调的两同盟三会议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列强矛盾与欧洲均势一战四条战线15、俄国十月革命俄国1905年革命《四月提纲》《布连斯特条约》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远东共和国寇松线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7、一战后的世界战后初期各国:(苏德匈印土美各项政策及历史事件) 20世纪20年代政治概貌:(英法德意日各项政策及历史事件) 和平条约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法》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8、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19、二战后的世界美国战后美国内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美国外交美国约翰逊时期伟大社会的主要内容肯尼迪时期新边疆的主要内容英法联邦德国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瑞典病的表现西欧一体化进程日美关系与美欧关系20、工人运动与苏联解体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的活动共产国际共产国际活动的三个时期二战后的苏联与东欧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其他东欧国家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21、一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22、当代西方思潮哲学流派经济流派史学流派当代科技革命。

1-2古代西亚国家 (22张PPT)

1-2古代西亚国家 (22张PPT)

奇迹之五 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于公元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岛上,它至 少有122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灯塔是建 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 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舶,1500年来,亚历山大 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它也是 六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在十四世纪时也是因为 一次大地震而彻底摧毁的。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第三章 古代西亚诸国

第三章 古代西亚诸国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和加强专制统治而制 定的法典。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 分组成。法典规定了奴隶制社会的秩序, 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意志,是维护统 治阶级秩序和对奴隶 和人民群众实行专政的 工具。它是研究古巴比伦 历史的重要文献。 • 序言表明了太阳神、 • 正义之神沙马什授予王权。
家族。 奴役奴隶方式的改变:让奴隶独立经营,向 主人交“人身租”。 三、新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军事贵族与商人僧侣两大奴隶主集团的矛盾; 后者操纵国王废立。 波斯人的威胁和进攻。 ◎ 前538年亡于波斯人。
第五节 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 一、腓尼基 • 二、巴勒斯坦 • 三、犹太教
• • • •
第三节 亚述帝国
一、早期亚述和中期亚述 二、亚述帝国的建立
三、亚述奴隶制的发展
四、亚述帝国的灭亡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居民是亚述人。 亚述人的语言与阿卡德人的语言同属塞姆 语系的分支。 居民:亚述人、胡里特人、苏巴里人、库提 人、加喜特人、路路贝人等。 亚述历史三个阶段: 早期亚述 中期亚述 新亚述
2、尼布甲尼撒二世(前 605—562年)的扩张: 同埃及争夺叙利亚等地, 进攻巴勒斯坦。 前586年,他率军攻陷耶 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并将 其大部分居民掳至巴比伦, 史称 “巴比伦之囚”。 新巴比伦的鼎盛。 巴比伦城的建设与“悬 苑”。
二、新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商业大

第六王汉谟拉比 (前1792-1750年) 发展经济,强大而向 外征服诸多城邦,首 次统一包括巴比伦尼 亚和亚述在内的两河 流域大部地区。
• 二、汉谟拉比的统治
• 汉谟拉比时代,进入奴隶制帝国时代, 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重视农业生产 和军队。分给士兵份地。用法律保护小私 有者的利益和被征服者的宗教信仰。 • 国家土地所有制广泛发展,王室经济发 达,君主政治达到较高的水平,国王成为 统一国家的象征。

古代西亚国家

古代西亚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
◎从这些条文中,简单分析古巴 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1.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 念,实行同态复仇,但这种公正主要体 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2.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社会地位 高的阶级对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 有特权。
3.4.反映了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 的权益,采取的刑罚十分残酷。
腓尼基字母文字
新月沃地的古老民族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比较表
古老 文字 各自特点
发源地
象形 文字 尼罗河 流域
形成时间
公元前3100 年左右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芦管削尖 为笔写在 “纸草” 上
古埃及人
与事物形状 相似
楔形 文字 腓尼基 字母文 字
两河 流域 两河 流域
公元前 苏美尔人 3200年左 右 公元前 1500年 左右 腓尼基人
笔画像楔子 用小尖棒在 潮湿的泥版 上压出字迹
◎想一想,这些规定与现代 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
主要是为了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汉谟拉比法 典》石柱
影响:有力推动了西亚 文化的发展 楔形文字
影响:为欧洲文字的形 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希腊人在这些字母 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 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 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 字母。
安纳托 利亚高 原
地理位置:
伊朗高 原
位于亚洲西部,形似一 湾新月,而且土地肥沃, 故有“新月沃地”之称。 沃地的东部即两河流域 主要气候类型:
阿拉伯大 沙漠Βιβλιοθήκη 西部地中海气候,东部热带沙漠 气候。终年炎热、干旱少雨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经过。 河流水量也不稳定,更多依靠人 工修建的灌溉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第二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汉穆拉比法典》 1、如果奴隶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主人应证实其为 自己的奴隶,而后可以割掉这个奴隶的耳朵。 资料1表明:《汉穆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权益并对奴隶进 行威慑;
2、自由民租田主的耕地,如果庄稼歉收,应该以没有尽力耕耘论 处,要依照邻人的收成,把谷物交付田主。
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 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的。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通常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 笔道近似楔子的形状。故称之为楔形文字。
在今日的黎巴嫩一带,当时生活着的腓尼基人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 字母文字,形成22个字母。为后来的欧洲字母文字打下了基础。古 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 创造了拉丁字母。
总之,《汉穆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 伦的社会状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 实质。
课文第一条 它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 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课文第二条 反映了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 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课文第三条 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用的 刑罚十分残酷。 课文第四条 反映了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资料2表明:《汉穆拉比法典》采取的是阶级歧视的原则,在田主 与租田的自由民之间发生冲突时,维护田主的利益; 3、农民租种自由民田地时,农民交租后,如果田地被淹或洪水毁去 其收获物,则损失仅应归之农人。 资料3表明:《汉穆拉比法典》钱,而没有粮食或钱还债,但仅 有其他动产,那么,自由民要在证人之前将他所有这些动产交给大 商人。 资料4表明:《汉穆拉比法典》保护商人的利益。
腓尼基字母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