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讲解课件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六)公文有特定的格式。公文在文种的选用、行文的程序、拟制的 格式等方面,都有一套特定的规范。《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对公文的拟制和作用都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体现了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
公文起草原则和要求
9
公文起草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这是做好公文处理工作的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 (二)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准确体现行文机关意图。机关公文是服 务于机关工作的,必须体现行文机关的意图,否则就失去了公文应有 的价值。体现行文机关的意图,要全面准确,特别要充分领会好、体 现好行文机关主要领导的意图,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 与创新性的统一。
(四)公文有特定的用途。主要有五种用途:一是向下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 政策;二是向全体人民发布法规和规章;三是向下级指导、答复、布置工作;四 是向上级请示、报告工作;五是同级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
(五)公文有现实的效用。由于公文是在现实中形成和使用的,是为推动工作 而服务的,因此,他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针对性上讲,他往往是针对现 实工作中某一特定问题提出意见和解决办法,对下属单位及人员有一定的约束、 强制作用,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他的作用有时间的限制。 这项工作一旦结束,由这项工作形成并使用的公文的作用也随之结束。只是各份 公文的有效期不等,有的时效长些,如法令、法规性公文;有的时效短些,如关 于某件具体事情的公函,在事情办过之后,其效用也就自然结束。但是,这些公 文既然已经发生过效用,他失效后也依然具有查考价值,因此,他又需要立卷归 档保存为机关档案。
主要内容
公文的定义和特征 公文起草的原则及要求 常用材料的起草与技巧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个人体会
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 的方针、政策,发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 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具有法 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
4
公文的特征(六大特征)
13
(三)在文字表述上,要做到准确、严密、鲜明、精炼。文字 考究,是公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讲应做到八点:
1、观点鲜明,主题突出,提出的主张、意见、要求、措施等 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2、条理清晰,有主有次,有纲有目,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3、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有说服力,使人不仅知其然,而 且知其所以然。
(二)公文有鲜明的政治性。公文是政党的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指挥意志、行动意图、 公务往来的系统记录,直接反映政党和国家政权的施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行 政指令的重要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从根本上讲,能不能处理好公文是讲不 讲政治、会不会讲政治的表现。
5
公文的特征(六大特征)
(三)公文有法定的权威。公文是代表机关发言的,是制发机关 依法行使职权、实施指挥与管理的重要形式,对下属单位及其成员 具有法定的约束力,要求其必须遵照公文精神贯彻执行,不得有违 或有误;在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之间用于商洽工作、办理事务。不 同类型的机关和同一系统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他们各自的行文 具有不同的效力。同一机关制发的不同种类的公文,如批示性公文、 请示性公文、周知性公文、规定性公文,也各自具有不同的效力。 这一特点要求公文制发机关在拟制、发布公文时,必须严肃认真, 公文内容必须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公文表述必须准确、庄重。
10
(三)严格遵守公文处理规定。公文起草必须循规进行,严格 执行公文处理的各项规定。特别是《条例》、《办法》。
(四)准确、及时。这是公文处理的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准确, 就不能恰当地表达行文机关的意图;不及时,就会失时误事,贻 误工作,造成损失。
11
公文起草的四项要求
(一)在政治、政策上,要做到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 法规,符合上级机关的指示,并同现行的有关公文相衔接。公文姓“公”,是 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因而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写好公文,不只是一个写作 技巧问题,首要的是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起草一份公文要涉及到很多的 政策、法律和上级的指示,从横向上往往受着多方面方针、政策的约束,必须 注意与各方面的方针、政策相一致,防止互相抵触;从纵向上一份公文所制定 的政策与过去本机关制定的各项政策有密切联系,后一政策总是前一政策某种 形式的继续,如果他是对过去政策的补充和发展,他不应与过去政策相悖,如 果他是为纠正过去政策的失误,那么要宣布过去政策全部或局部失效,防止新 老政策“打架”,造成实际中的混乱。
12
(二)在提出的办法措施上,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公文是 用来办事的文章,是据以解决问题的文章,必须实实在在在,讲究 实效,务必做到事实真实可靠,数字确实无误,结论符合实际,办 法切实可行。这也就是说,公文的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 实际,符合工作规律。撰写报告、请示等向上级反映情况和问题的 公文,必须真实、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决不能添枝加叶、虚夸假 报、夸大成绩、掩饰问题。撰写批复、决定等公文,要符合下属单 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下级经过努力能够做到, 决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指挥。尤其是指导业务工作,更要注意符合 各种业务工作的基本规律。
(一)党政机关是公文的法定主体。除此之外,还 有两类特殊的法定主体,一个是 授权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另一个是国家、机关、单位的领导人,他们以领导人 的名义发布公文,并非以私人身份出现,而是以他所在机关、单位的法定负责人的身 份发布的,是领导人依法行使自己职权的一种表现。这就告诉我们公文姓“公”。
4、结构严谨。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安排有序,严密紧凑,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5、文字精练。要惜墨如金,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能 用一个字表达明白的,决不用两个字。
14
6、表述准确。讲究提法、分寸,用词要反复推敲,做到严密 准确。公文的语言文字要庄严郑重,朴实无华,简明扼要,不要 乱用形容词和文言词语,不要使用转弯抹角的句式,更不能用影 射和晦涩难懂的写法。这并不是说,公文不需要文采,而是要用 极为准确的有文采的语言,做到庄重而有韵味,平实而有风采, 体现出一种质朴美。
(六)公文有特定的格式。公文在文种的选用、行文的程序、拟制的 格式等方面,都有一套特定的规范。《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对公文的拟制和作用都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体现了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
公文起草原则和要求
9
公文起草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这是做好公文处理工作的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 (二)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准确体现行文机关意图。机关公文是服 务于机关工作的,必须体现行文机关的意图,否则就失去了公文应有 的价值。体现行文机关的意图,要全面准确,特别要充分领会好、体 现好行文机关主要领导的意图,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 与创新性的统一。
(四)公文有特定的用途。主要有五种用途:一是向下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 政策;二是向全体人民发布法规和规章;三是向下级指导、答复、布置工作;四 是向上级请示、报告工作;五是同级或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
(五)公文有现实的效用。由于公文是在现实中形成和使用的,是为推动工作 而服务的,因此,他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针对性上讲,他往往是针对现 实工作中某一特定问题提出意见和解决办法,对下属单位及人员有一定的约束、 强制作用,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他的作用有时间的限制。 这项工作一旦结束,由这项工作形成并使用的公文的作用也随之结束。只是各份 公文的有效期不等,有的时效长些,如法令、法规性公文;有的时效短些,如关 于某件具体事情的公函,在事情办过之后,其效用也就自然结束。但是,这些公 文既然已经发生过效用,他失效后也依然具有查考价值,因此,他又需要立卷归 档保存为机关档案。
主要内容
公文的定义和特征 公文起草的原则及要求 常用材料的起草与技巧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个人体会
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 的方针、政策,发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 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具有法 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
4
公文的特征(六大特征)
13
(三)在文字表述上,要做到准确、严密、鲜明、精炼。文字 考究,是公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讲应做到八点:
1、观点鲜明,主题突出,提出的主张、意见、要求、措施等 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2、条理清晰,有主有次,有纲有目,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3、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有说服力,使人不仅知其然,而 且知其所以然。
(二)公文有鲜明的政治性。公文是政党的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指挥意志、行动意图、 公务往来的系统记录,直接反映政党和国家政权的施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行 政指令的重要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从根本上讲,能不能处理好公文是讲不 讲政治、会不会讲政治的表现。
5
公文的特征(六大特征)
(三)公文有法定的权威。公文是代表机关发言的,是制发机关 依法行使职权、实施指挥与管理的重要形式,对下属单位及其成员 具有法定的约束力,要求其必须遵照公文精神贯彻执行,不得有违 或有误;在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之间用于商洽工作、办理事务。不 同类型的机关和同一系统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他们各自的行文 具有不同的效力。同一机关制发的不同种类的公文,如批示性公文、 请示性公文、周知性公文、规定性公文,也各自具有不同的效力。 这一特点要求公文制发机关在拟制、发布公文时,必须严肃认真, 公文内容必须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公文表述必须准确、庄重。
10
(三)严格遵守公文处理规定。公文起草必须循规进行,严格 执行公文处理的各项规定。特别是《条例》、《办法》。
(四)准确、及时。这是公文处理的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准确, 就不能恰当地表达行文机关的意图;不及时,就会失时误事,贻 误工作,造成损失。
11
公文起草的四项要求
(一)在政治、政策上,要做到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 法规,符合上级机关的指示,并同现行的有关公文相衔接。公文姓“公”,是 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因而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写好公文,不只是一个写作 技巧问题,首要的是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起草一份公文要涉及到很多的 政策、法律和上级的指示,从横向上往往受着多方面方针、政策的约束,必须 注意与各方面的方针、政策相一致,防止互相抵触;从纵向上一份公文所制定 的政策与过去本机关制定的各项政策有密切联系,后一政策总是前一政策某种 形式的继续,如果他是对过去政策的补充和发展,他不应与过去政策相悖,如 果他是为纠正过去政策的失误,那么要宣布过去政策全部或局部失效,防止新 老政策“打架”,造成实际中的混乱。
12
(二)在提出的办法措施上,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公文是 用来办事的文章,是据以解决问题的文章,必须实实在在在,讲究 实效,务必做到事实真实可靠,数字确实无误,结论符合实际,办 法切实可行。这也就是说,公文的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 实际,符合工作规律。撰写报告、请示等向上级反映情况和问题的 公文,必须真实、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决不能添枝加叶、虚夸假 报、夸大成绩、掩饰问题。撰写批复、决定等公文,要符合下属单 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下级经过努力能够做到, 决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指挥。尤其是指导业务工作,更要注意符合 各种业务工作的基本规律。
(一)党政机关是公文的法定主体。除此之外,还 有两类特殊的法定主体,一个是 授权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另一个是国家、机关、单位的领导人,他们以领导人 的名义发布公文,并非以私人身份出现,而是以他所在机关、单位的法定负责人的身 份发布的,是领导人依法行使自己职权的一种表现。这就告诉我们公文姓“公”。
4、结构严谨。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安排有序,严密紧凑,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5、文字精练。要惜墨如金,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能 用一个字表达明白的,决不用两个字。
14
6、表述准确。讲究提法、分寸,用词要反复推敲,做到严密 准确。公文的语言文字要庄严郑重,朴实无华,简明扼要,不要 乱用形容词和文言词语,不要使用转弯抹角的句式,更不能用影 射和晦涩难懂的写法。这并不是说,公文不需要文采,而是要用 极为准确的有文采的语言,做到庄重而有韵味,平实而有风采, 体现出一种质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