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之承接产业转移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gional Economy

区域经济

2012年12月

227

赣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之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赵义 王云丰 葛志财

摘 要:本文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及世界经济形式的背景下,采用纵向分析和横向借鉴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赣州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关键词:外向型经济 承接产业转移 《意见》 赣州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a)-227-03当前世界经济不断调整、产业频繁转移。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经济积累了相当雄厚的实力,而在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压力和冲击下,沿海地区正在而且将会更大规模地向内陆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同时,振奋人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2年7月,既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隆重出台。

在此经济形式下,在《意见》指导下,位于赣粤闽湘四省交界的赣州,必须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承接粤、闽、香港等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而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一机遇,则是我们下面希望探讨的问题。

1 赣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情况

截至2011年6月底,赣州市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共1337户,累计投资总额591882.36万美元,注册资本463571.81万美元,外方认缴442887.62万美元,户均注册资本515.13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类型主要为外商独资企业,占76.54%。投资行业主要为制造业,占57.66%,其余分布在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等领域。外商投资主要国别(地区)来源为亚洲国家(地区),最多为香港投资,达到832户,其余主要为中国台湾、英属维京群岛、中国澳门、日本及韩国等。整体而言外商投资规模、领域呈增大趋势,其中制造业仍是赣州市外资主导产业,近些年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第一、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

在外资带动及内资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推动下,赣州市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见图1

图1 赣州市2006~2010年进出口情况

以2010年为例,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630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货物出口131042万美元,增长34.6%;货物进口31980万美元,增长37.2%。主要出口国家(地区)是: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等。而且据赣州海关统计,2012前三季度赣州市进出口总值为24.2亿美元,增长30.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4.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3.3亿美元,增长16.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9个百分点;出口20.9亿美元,增长32.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5.3个百分点。通过上述数据可见,赣州市不断加强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联系,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赣州经济发展。

2 赣州承接产业转移情况

为了促进赣州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赣州市筹建了以香港工业园为龙头的赣粤产业承接走廊,并积极打造工业园区。

(1)赣粤产业承接走廊:以香港工业园为龙头的赣粤产业承接走廊涵盖了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和京九铁路、赣大高速公路两侧的带状区域,走廊内有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9个省级工业园,聚集了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食品、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产业,形成了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具备了集聚和吸纳产业发展要素的基本能力,产业支撑能力较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钨和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国家级基地和研发中心相继落户赣粤产业承接走廊内。赣粤产业承接走廊内设有2个海关、2个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个外汇管理局(办事处),建立了“赣粤港”直通车快速通关模式。拥有设施完善的公共保税仓及进出口货物查验场和物流中心。赣粤产业承接走廊发展定位为国家承接国际和粤港澳台产业梯度转移示范走廊和重要基地。

(2)香港工业园:依据赣州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重点引进钨、稀土新材料应用产品、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成承接粤港产业转移的“飞地”。

(3)工业园区。赣州市致力打造工业园区,促产业聚集,提升溢出效应,已建成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16个,且已才初具规模(见表1)。

3 发展外向型经济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东接福建,南临广东,西靠湖南,邻近港澳,处于东南沿海地区通往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也是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对于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的产业转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1 有利因素

3.1.1 工业资源丰富

赣南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产99种,已勘查探明64种。黑钨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外其余四种主要分布在赣南,境内发现

作者简介:赵义(1975-),女,祖籍辽宁,现就职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

学学院,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Regional Economy

区域经济

228

2012年12月

的砷钇矿、黄钇矿为我国首次发现的矿物。

表1 赣州工业园区名录

园区名称

主要产业

1.赣州国家出口加工区机电制造、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新型材料、生物工程

2.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冶金新材料、电子、生物医药业、出口加工区

3.沙河工业园区机电制造、服装、五金、食品

4.赣县工业园区矿产品精深加工

5.信丰工业园区电子通讯、新型建材、矿产品深加工、现代轻纺、食品制药

6.大余工业园区有色金属深加工、日用化工、电子

7.上犹工业园区矿产品加工、机械电子、轻纺、木材加工、新材料

8.安远工业园区食品药品、轻纺、电子加工

9.龙南工业园区矿产品深加工、电子、五金、塑料、轻纺、食品药品10.定南工业园区矿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11.全南工业园区矿产品深加工、轻纺、机械电子、竹木加工、新型材料

12.宁都工业园区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轻纺、电子13.于都工业园区矿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现代轻纺、食品加工14.兴国工业园区氟化工、轻纺、电子、新型建材、机械制造

15.瑞金工业园区氟盐化工、食品加工、轻纺、建材

16.南康工业园区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家俱制造、轻纺服装、精细化工、机

械电子

17.会昌工业园区

矿产品深加工、盐化工、食品加工

3.1.2 政策支持

赣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发展优势政策。国务院明确中部六省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国家商务部对赣州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将给予政策扶持。

而且随着《意见》的实施,赣州市将享受更多优惠政策。且赣州市除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的优惠政策外,还根据赣州实际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出台了《赣州市鼓励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外资参与赣州的经济发展。例如重点鼓励项目之一:鼓励参与承接产业转移赣粤走廊建设。 3.1.3 人才培养基地

赣州市内有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等七所高校,年毕业生近2万人。在校生达6.51万人,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8.17万人。全市技工学校37所,仅赣州技师学院在校生人数超过1.2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每年2万多人。目前,全市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62家,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72家。可采取订单培训、独立培训、联合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培训员工,可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供应人才。

3.1.4 充裕的土地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

赣州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裕。同样赣州拥有丰裕的低成本劳动力,赣州总人口877.04万,其中城镇人口308.72万,农村人口568.32万、农村劳动力388万人,全市有就业劳动能力人口486万,占总人口的53.33%。赣州普工工资标准:500~900元/月,技工800~1500元/月。管理人员工资标准:1000~1800元/月。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赣州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方案》、《关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促进了赣州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3.1.5 区位优势

赣州区位优越,基础设施较完备。赣州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自古具有“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现在,赣州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齐全,距香港、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均不过5~6小时车程。

3.1.6 便捷的交通优势

(1)公路建设。赣州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1018公里,赣州市中心区通往各县(市、区)全部是二级以上公路,县至县、县到乡镇全部铺设了水泥路。目前,赣州通往广东的高速公路有2条,中心城区到广州、深圳分别要4~5个小时。赣粤高速、105国道、206国道可直达深圳、广州,中心城区至香港里程550公里。且在建和规划高速公路7条。

(2)铁路建设。京九铁路可直达深圳和广州,至深圳、广州约4~5小时。赣龙铁路可直达福建龙岩、漳州和厦门,至厦门约7~8小时。在建和规划铁路:赣州至广东韶关、赣州至郴州、向塘至瑞金、赣州至株州,赣州至深圳、

赣州至厦门高速铁路也正在规划中。(3)航空运输。赣州被国家民航总局列为全国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改善试点城市,赣州可在5小时内通达全国60多个城市。

(4)水运。赣州水运与长江相连,可直通沿海各港口,丰水季节可通航500吨,枯水季节为200吨,目前在建500吨码头两个。

且根据《意见》,将建设赣州为综合交通枢纽,可见,在未来几年,赣州市的交通枢纽优势将会逐渐展现。 3.2 不利因素

当然赣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面临很多不利因素。 3.2.1 运输成本

相较于沿海区域,外资直接投资赣州将会增加运输成本,对此赣州市政府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弥补交通成本对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利影响。例如已出台积极扶持“铁海联运”政策,通过铁海联运赣州有直达深圳、厦门、广州三个出海口。凡选择“铁海联运”模式并在本地报关的企业,每个集装箱均可享受相应的财政补贴。且随着《意见》的实施,相较沿海而增加的运输成本劣势将逐渐得到弥补。 3.2.2 人才流失

赣州市内有江西理工大学等七所高校,年毕业生近2万人。培养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但这些优秀的人才毕业以后大部分都选择去沿海一带工作。赣州仍然不具备吸引、留住人才的魅力。 3.2.3 劳动力素质不高

由于赣州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来自各乡镇,普遍受教育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