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滞(中医儿科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辨轻重
●小儿积滞有轻重的区别,轻证仅表现为不思乳食,口中有乳酸味, 大便中有乳块或酸臭食物残渣,呕吐酸馒食物。若腕腹胀满,胸 胁苦闷,面黄恶食,手足心及腹部有灼热感,大便臭秽,时干时 稀,为积滞日久湿热中阻的重证。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常易 转化为疳病。
百度文库
2.治疗要点
●积滞的治疗以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为基本法则。积滞轻者,只需 节制饮食,或辅以食治,病可自愈;积滞重者,宜用通导积滞法, 中病即止,不可过用。积重而脾虚轻者,宜用消中兼补法;积轻 而脾虚甚者,则用补中兼消法,消积为辅,扶正为主,“养正而 积自除”。
●(3)神曲、麦芽、山楂各30g,槟榔、生大黄各10g,芒硝20g。以 麻油调上药敷于中腕、神阙穴,先热敷5分钟,后继续保持24小 时,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用于食积腹胀痛者。
(2)辨寒热
●《幼幼集成伤食证论》云:“凡小儿饮食伤脾之证,非可一例而 论,有寒伤,有热伤,有暂病,有久病,有虚证,有实证。但热 者、暂者、实者,人皆易知,而寒者、久者、虚者,人多不识。” 凡素体阴虚,或喜食肥甘辛辣之品,致不思乳食,腹部胀满拒按, 得热胀甚,得凉稍缓,大便秘结臭秽,舌红苔黄腻者多为热积。 凡素体脾阳不足,嗜食生冷或病后寒凉药物攻伐,致不思乳食, 腹部胀满喜温喜按,遇冷胀甚,大便清稀酸腥或完谷不化,面白 肢凉,舌淡苔白者多为寒积。亦有寒热错杂之证。
总之,积滞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基本病机为乳食停聚 中腕,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诊断与鉴别诊断】
●执考提示 ●厌食、积滞和疳证区别
1.诊断要点
●(1)病史有伤乳食史。 ●(2)临床表现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溏泄或臭
如败卵或便秘为特征。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症状。 ●(3)辅助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及脂肪滴。
第五节 积滞
【学习目标】
●1.了解积滞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2.熟悉积滞的病因病机及诊断要点。 ●3.掌握积滞的辨证论治。 ●4.具有运用中医四诊及现代医学检查手
段对积滞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目录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与其他治疗 病案训练与练习题
【概述】
●积滞是小儿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 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脾胃疾患。以不思乳食,腹 部胀满,食而不化,暧腐呕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 特征。又名“食积”“食滞”“乳滞”等。
1.乳食内积
●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饥饱不均,或喂养不当,损伤脾 胃。纳化不及,宿食停聚,积而不消,乃成积滞。其中伤于乳者, 多因哺乳不节,过急过量,冷热不调,为乳积;伤于食者,多由 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或暴饮暴食,或贪食生冷坚硬难化之物, 或添加辅食过多过快,为食积。
2.脾虚夹积
●小儿素体脾阳不足,或病后失调,脾气亏损,或过用寒凉攻伐之 品,损伤脾胃,运化力弱,则乳食易于停蓄不消,形成积滞。正 如《保婴撮要.食积寒热》云:“小儿积食者,困脾胃虚寒,乳 食不化,久而成积。”
●(1)小儿香橘丸 ●(2)小儿健脾丸 ●(3)启脾丸
2.外治法
●(1)桃仁、杏仁、梔子各等分,研末,加冰片、樟脑少许混匀, 每次用15〜20g,鸡蛋清调成糊状,干湿适宜,敷双侧内关穴, 用纱布包扎,24小时解去。用于积滞较轻者。
●(2)玄明粉3g,胡椒粉0.5g,研细末。放于脐中,外盖油布。胶布 固定,每日换药1次,病愈大半停用。用于积滞较重者。
2.鉴别诊断
●(1)厌食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症,但无腹部胀满、大 便酸臭、暧吐酸腐等症状。
●(2)疳证由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转化而来。临床以形体消瘦,面 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证治准绳幼科腹痛》云:“按之痛者为积滞,不痛者为里虚。” 如腹胀拒按,按之疼痛,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秘结或臭秽, 便后胀减,舌红苔黄厚腻,脉数有力,或指纹滞者,为积滞实证。 若腹胀而不痛,喜按,面色觥白或萎黄,神疲乏力,不思乳食, 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呕吐物酸腥,大便溏薄或夹有不消化食 物,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或指纹淡,多为脾虚 重而积轻,为虚中夹实。
●本病除内服药外,还常使用外敷及针灸推拿等法,简便易行,常 可收到较好效果。
3.分证论治
(1)乳食内积
●证候伤乳者则呕吐乳片,口中有乳酸味,不欲吮乳,腹 满胀痛,大便酸臭;伤食者则呕吐酸馒食物残渣,腹部 胀痛拒按,烦躁多啼,或伴低热,小便短黄或如米汨。 舌红苔腻,指纹紫滞或脉弦滑。
●证候分析喂养不当,乳食停滞,故见本病。以病程短, 有伤乳伤食的近期病史为特征。表现较为单纯,以不思 乳食,腹满胀痛、暧腐酸臭等乳食不化的症状为证候要 点。本证若调治不当,病情迁延,积不化而脾气伤,可 转为脾虚夹积证。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方药消乳丸(《婴童百问》)或保和丸(《丹溪 心法》)。
●加减腹痛、腹胀甚者,加木香、厚朴、枳实行气 导滞除胀;便结者,加大黄、槟榔、枳实下积导 滞;积久化热者,加胡黄连、黄苓清胃肠积热; 大便稀溏者,加白术、扁豆、慧茵仁健脾渗湿, 消中兼补。
(2)脾虚夹积
●证候面色萎黄,形体瘦弱,困倦无力,夜寐不安, 不思乳食,腹满喜伏卧,大便稀糊,夹有乳片或 不消化食物残渣。唇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红 或脉细而滑。
●证候分析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寒凉攻伐之品, 引发本病。面黄、腹满喜按、大便稀溏等脾虚与 积滞并见为证候要点。
●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方药健脾丸(《医方集解》)。
●加减兼呕吐者去半夏、生姜、丁香温中和胃,降 逆止呕;寒凝腹痛者,加干姜、白芍、木香温中 散寒,缓急止痛。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易 于困遏脾气,发病率略高。小儿各种年龄均可发病, 但以婴幼儿为多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患儿 可因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受阻,致营养 及生长发育障碍,可转化为疳证。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功能紊乱。
【病因病机】
●积滞的发病原因,主要为乳食不化,也可由脾虚夹 积,食物积滞所致。平素体健,乳食不节,食滞脾 胃者,多属实证;平素脾胃虚寒,消乳之力素弱, 而致乳食停滞中焦,日久形成积滞者,多为虚中夹 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