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三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1.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工场手工业产生的两种方式。 工场手工业产生的两种方式。 不论在哪种方式下, 不论在哪种方式下,工场手工业的结果 总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协作。 总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协作。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A.劳动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A.劳动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劳动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1)劳动的专业化使劳动方法完善 (1)劳动的专业化使劳动方法完善 。 (2)劳动的专业化使工人经常重复做同一种工作, (2)劳动的专业化使工人经常重复做同一种工作, 劳动的专业化使工人经常重复做同一种工作 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3)局部工人的手艺代代相传,日益熟练。 (3)局部工人的手艺代代相传,日益熟练。 局部工人的手艺代代相传 B.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劳动工具。 B.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劳动工具。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劳动工具
4.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4.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A.分工的种类。 A.分工的种类。 分工的种类 B.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 B.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 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 (1)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都是从相反的 (1)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都是从相反的 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 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 (2)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 (2)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都是 一切发达的 以城乡的分离为基础的。 以城乡的分离为基础的。 (3)社会分工是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前提, (3)社会分工是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前提,但工 社会分工是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前提 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4.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4.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A.提高劳动生产力,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A.提高劳动生产力,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 提高劳动生产力 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 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 B.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增加商品中包含的剩余 B.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增加商品中包含的剩余 价值是一致的。 价值是一致的。 C.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剥削 C.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剥削 更多的剩余价值。 更多的剩余价值。
三、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这一章分析的是工场手工业。 这一章分析的是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 业是以分工和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 义协作。一方面,它作为生产相对剩余 义协作。一方面, 价值的一种方法,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价值的一种方法,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的分工, 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提高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 社会劳动生产力,并为过渡到机器大工 业准备了条件。 业准备了条件。
3.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与超额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与超额剩余价值
A.资本的必然趋势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 A.资本的必然趋势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 资本的必然趋势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 B.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 B.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 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 C.超额剩余价值本身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本身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超额剩余价值本身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D.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消失, D.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消失,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但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但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三、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1.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1.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4.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4.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5.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5.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3. 协作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协作要求资本的集中。 A.协作要求资本的集中。 协作要求资本的集中 B.协作发展了资本对劳动的支配。 B.协作发展了资本对劳动的支配。 协作发展了资本对劳动的支配 (1)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指挥和管理。 (1)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指挥和管理。 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指挥和管理 (2)资本主义管理的内容是二重的。 (2)资本主义管理的内容是二重的。 资本主义管理的内容是二重的 (3)资本主义管理的形式是专制的。 (3)资本主义管理的形式是专制的。 资本主义管理的形式是专制的 (4)资本主义简单协作使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4)资本主义简单协作使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B.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最终促使机器出现。 B.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最终促使机器出现。 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最终促使机器出现 C.工场手工业对工人的影响 C.工场手工业对工人的影响 (1)工场手工业使工人片面性发展。 (1)工场手工业使工人片面性发展。 工场手工业使工人片面性发展 (2)工场手工业造成了劳动力和工资的等级制度。 (2)工场手工业造成了劳动力和工资的等级制度。 工场手工业造成了劳动力和工资的等级制度 (3)工场手工业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扩大。 (3)工场手工业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扩大。 工场手工业使劳动力价值下降
1. 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资本主义简单协作, 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最初是当作个体经济的对立 形式,以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制为基础, 形式,以生产资料资本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 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资本主义协作和行会手工业最初只有量的区别。 资本主义协作和行会手工业最初只有量的区别。
二、协作
这一章分析的是简单协作, 这一章分析的是简单协作,而且是资本主义 简单协作,即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 简单协作,即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 空间,为生产同种产品, 空间,为生产同种产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 挥下工作。 挥下工作。 1.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2.协作提高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3.协作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2. 协作提高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A.协作形成了社会平均劳动。 A.协作形成了社会平均劳动。 协作形成了社会平均劳动 B.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 B.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 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 C.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集体力。 C.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集体力。 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 D.协作使许多劳动者在一起劳动, D.协作使许多劳动者在一起劳动,就会引起他们的竞争 协作使许多劳动者在一起劳动 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E.协作可以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 E.协作可以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组织流水 协作可以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 作业, 作业,使劳动对象可以更快地通过劳动过程的各个 阶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阶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这一篇由4章组成: 这一篇由4章组成:第十章说明相对剩余 价值的概念,为全篇提供理论基础, 价值的概念,为全篇提供理论基础,具有绪论 性质。第十一、十二、 性质。第十一、十二、十三章研究资本主义社 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3个阶段:协作、 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3个阶段:协作、工场手 工业、机器大工业阶段。 工业、机器大工业阶段。 马克思通过对这3个阶段的分析, 马克思通过对这3个阶段的分析,揭示了 资本家是如何一步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是如何一步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以及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 第十三章的内容我们到下一讲再谈。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3.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A.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A.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1)混成的工场手工业: (1)混成的工场手工业:是指产品由许多零件 混成的工场手工业 机械地组成的工场手工业。 机械地组成的工场手工业。 (2)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2)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是指产品经过一系列 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有机程序的操作而完成的工场手工业。 有机程序的操作而完成的工场手工业。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这一章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这一章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中心是说 明相对剩余价值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 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 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 1.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各个生产部门的关系 3.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与超额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2. 协作提高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F.协作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组织全面作业, F.协作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组织全面作业,从 协作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 多方面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 多方面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从而缩短创造总产品 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G.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的任务。 G.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的任务。 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的任务 H.协作能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 H.协作能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可以使那些需要有广 协作能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 阔空间的操作,如排水、筑路、 阔空间的操作,如排水、筑路、修堤等大型工程得 以进行。 以进行。 I.协作能集中劳动力以缩小生产场地, I.协作能集中劳动力以缩小生产场地,从而减少非生 协作能集中劳动力以缩小生产场地 产费用。 产费用。
第四讲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篇“相 讲授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四篇“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三章。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三章。中心是分析资本 家是怎样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应延长剩 家是怎样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余劳动时间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余劳动时间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 强度两种方法。在第四篇中, 强度两种方法。在第四篇中,主要考察资本家如 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4. 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A.协作是自古就有的, A.协作是自古就有的,但资本主义协作和过去的协 协作是自古就有的 作有本质的区别。 作有本质的区别。 B.资本主义协作是协作的一个特殊历史形式。 B.资本主义协作是协作的一个特殊历史形式。 资本主义协作是协作的一个特殊历史形式 C.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C.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各个生产部门的关系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各个生产部门的关系
A.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 A.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 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 高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高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B.为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为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B.为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产生 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补充一点: 补充一点: C.既不为工人提供必要生活资料 既不为工人提供必要生活资料, C.既不为工人提供必要生活资料,也不为制造工人必要 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不 会影响劳动力的价值,从而不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会影响劳动力的价值,从而不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1.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1.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可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可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可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B.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 B.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C.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