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及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与趋势
来源:.xdxx../show.aspx?id=4017&cid=20
作者:金传宝
[摘要]中小学教育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各个层次所进行的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所有试验方案、课程改革和其他改进学校的努力中贯穿着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追求优异和促进公平是两个最重要的和永恒的主题,其他主题还包括:主动学习、真实评价、社区、择校、学会学习和品格教育等。
确保一线工作者,即教师,了解并认同所实施的改革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了深入而广泛的教育改革运动,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中小学教育是改革的重点。
联邦和全国性民间组织、各个州和地方都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
联邦政府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制定并通过了2000年国家教育目标法,2002年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计划,学术界展开了关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讨论,在各门学科都进行了课程改革,民间也成立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全国志愿者网络。
在州一级的层次上,也存在一些共同的改革措施,如提高毕业要求,延长学年和学日的长度,提高教师素质,增加教师薪金,实施全州X围的测验等。
而地方也积极地参与了各项改革,同时很多成功的改革方案也来自地方。
我国大多数外国教育史和比较教育方面的著作对这一时期的改革多数未有涉及。
少数教材曾涉及到这一时期的改革,但也语焉不详。
本文旨在概括分析美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与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革需要注意的问
题。
一、优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1983年美国创优教育委员会推出《国家处在危险中》以来,追求优异,追求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为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和驱动力。
这个委员会用一种明确而有力的语言,呼吁和要求要用优异取代日益汹涌的平庸浪潮,要求教师们激起每一位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追求优异的愿望。
关于学校教育中优异的标准,主要是指建立更高的学习标准,年级和分数必须反映真正的成绩,对学生的评价要集中于真正的掌握,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应承担严肃的责任。
过去学校常常强调通过积极的强化提高自尊,现在则把自尊当作学习成绩优异的一个副产品。
不是把自尊给学生,而是教师设立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赢得自尊。
在美国,很多学校都将建立的严格的高的学习标准和赢得自尊当作鼓励学生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座右铭:“今天最好,明天更好”。
[1] 追求优异这个主题在整个美国教育界都引起了反应。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正通过提高学习要求和标准对教育制度进行调整。
学术界和教师一起协作,撤换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代之以新的先进的学科知识。
教师教育也提高了培训的要求,并增加了准备内容。
地方委员会则增加了学日和学年的长度。
二、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平等,是美国政府和人民从建国以来,甚至在建国以前殖民地时期一直到现在都在追求的目标和梦想。
美国从1776年7月4日宣布建国到今天,始终忠于美国开国者们赖以立国的正义、平等、自由的理想,孜孜不倦、坚韧不拔地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目标。
今天,“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提
高教育质量”这两句话作为美国教育部的座右铭镶嵌在教育部总部的XX石的墙壁上,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实际上,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永恒主题,其他所有的主题最终都为这两个主题服务。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例如,小布什于2000年走马上任后提出的施政纲领,把教育摆在了首位。
其中,政府将动用联邦税款,资助学生家长将学生送往私立学校就读等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由联邦政府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的开端计划,中小学阶段的免费午餐,甚至早餐,免费教科书等都是为了保证所有孩子可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美国于2002年1月通过一项在美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 LeftBehind)的教育改革计划。
这项改革计划称之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原因在于它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每个孩子应该接受好的教育,也就是说,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掉队,每个孩子必须会学习。
它勾画了新世纪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重申公立学校不分地区、家庭背景、肤色之别,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品格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呼吁各党派通力合作,阻止飞速变化的世界把校园的孩子抛在后面,力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从而最终实现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主动学习:建构主义的方法
所有教师都非常熟悉这么一句古语:你可以把牛牵到水边,但你却不能使它喝水。
同样,你可以让孩子在教室里,但你却不能使他学习。
美国教育者相信,向学生灌输大量信息或迫使他们做作业等并不奏效。
只是让学生在图书馆或实验室里晃来晃去也不会使大多数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之前肯定要发生一些事情和
变化。
好奇心,一个他们想解决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建构他的或她的意义(constructhis or her meaning)。
建构主义是一种强调建构意义过程的方法。
建构主义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供一种参考结构,用以解释和组织所有的课堂实践,增强学生在各种学科领域学习的能力。
学校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方法不是要求学生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已有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建构。
在这种积极的学习中,学习者通过动手操作或试验想象创建各种模式、规则和策略。
学习者会自言自语地说“这儿有什么意义呢?”“我这样做或改变一下会怎么样呢?”建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是意义的建造者(meaningmaker),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以多种信息资源为基础。
那么建构主义如何体现教育改革的目标呢?首先,建构主义方法的基本成分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他们不能消极地等着教师和学校教育他们。
虽然教师和学校起支持作用非常重要,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才是根本。
其次,建构主义者的课堂允许试验学习,鼓励给予更长等待时间,鼓励开放性的发问,提供各种疑难情境和智力游戏气氛。
建构主义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诱导教学、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多学科和跨学科教学以及新技术等。
美国的教育者相信,建构主义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缩短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训练或机械学习与极为抽象的概念学习之间的鸿沟。
四、真实评价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隐藏在美国责任运动深层的一个主要动机是对考试分数的强调。
在这个运动中,美国各地的学校开始使用标准化成绩测验或最低能力测验去评价自己的工作,并与其他学校进行比较。
这些测验的结果常常成
为决策和评价的依据。
社会往往根据这些分数来评价学区、教师和学生的成绩,并依此为依据确定增加或撤销某些计划,或对个体进行奖励或惩罚。
强调测验分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教师很自然地在教学中更加重视那些可能要测验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开始“为考试而教”。
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学围着考试来进行。
由于教学非常狭窄地越来越多地专注于基础内容,学生分数看起来提高了。
在美国出现这样一种所谓的雷克·沃壁根②效应,一个州跟着一个州,一个社区跟着一个社区,都宣称他们的测验分数高于平均水平。
这种现象引起了教育者的注意,并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在对广泛使用最低能力测验和狭窄的标准化成绩表示不满的同时,对使用多项选择测验方式也表现了同样的不满。
教育者和工商企业界都呼吁学校应重视发展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显然,这些素质很难通过多项选择和其他的客观测验来测量。
人们呼吁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直接测量学生完成某些重要任务的真实的学习成绩。
例如,提倡者指出,如果想知道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可以检查他们的写作样本;如果想了解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进行科学研究,就可以要求学生真正实施一项实验。
换言之,测验实际测量的就是人们想让学生能够做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们根据提供的多项选择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测量学生真正掌握的实际内容的评价方式就是改革者所谓的真实评价。
真实评价测量的是与学生如何应用知识有关的成绩,而不是在头脑中如何储存知识。
真实评价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让学生收集他们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学习和作业成果,装订成为作品集。
由教师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真实评价不是用一些简短的事实性
的问题来考察学生,而是让教师对学生几个月来收集的作品集或成果大全进行评价。
事实上,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当教师候选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被要求将他们的学习成果装订成作品集,向用人单位展示他们的专业技能。
当然,真实评价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也的确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成就评价是否符合评价的效度要求和信度要求还有待确定。
另外,真实评价美国被公认为所需要的大量投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对写作的样品进行评价或对通过实施一项科学试验对学生的成就进行判断,与机器给选择题打分相比,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再者,判断的标准也是一个问题。
例如,如何判断艺术和写作领域的优秀、原创性和创造性,如何评价数学和科学的素质等,都存在标准难以确定的问题。
不过,提倡者相信,尽管仍存在许多问题,真实评价作为一种观念,进一步作为一种方法,它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在未来的几年中,教育者和决策者将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五、社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许多社会活动家相信,“小即美”(Small is beautiful.)。
尤其是最近几
年中,美国各界越来越认识到,那些规模极大的学校普遍存在一些致命性的边缘效应。
这些学校往往存在一种非人性化的环境和气氛,导致许多学生远离了学校的各种活动。
很明显,当学校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教师,尤其是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时,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孤离于学校活动之外。
针对这种状况,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校中校”(school—within-schools)。
所谓的校中校就是在学校建立小的社区。
主X学校是一个社区的人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校长不能说出所有学生的名字,就是太大了。
“新天堂学校发展计划”的设计
者詹姆斯·考默尔(Jameser)和美国精英学校联盟③的西奥道·塞泽尔(Theodore Sizer)等都坚决主X 在学校形成一种社区意识,以支持学习环境的健康发展。
在这些改革计划中,大的学校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由100-200名学生组成的房子(house)。
这些房子执行校中校的职能,教师的数目则相应减少。
由于学生和教师在多年中都呆在同一所房子里,他们很容易建立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学生分化的现象将减少,学生和教师的相互成见也会减少许多。
提倡者相信,在这样的房子里,每一位学生都是主人,而不只是班级上的一个名字。
房子计划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是教师能共同制订计划。
如果某个学生在学生、生活等方面遇到了问题,教师们也很容易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集中起来。
这些较小且亲密的学校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稳定的情感氛围,学校咨询人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会更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六、择校
消费者的天堂,不论是超市里的软饮料,衣服店里的牛仔裤,还是汽车销售商的跑车,都实现自由选择的原则,但K—12教育却是个例外。
当然,从技术上讲,所有的父母在确定让孩子到哪里接受教育上都可以选择。
如果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入由各个州支持的学校,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或XX学校。
但是对那些无力支付私立学校或XX学校学费的父母来说,实际上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
提倡择校的人士指出,目前美国的这种制度是一种专制,必须改变美国组织教育的方式。
他们主X,应该将决定孩子到哪所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力从教育官员手中转交到孩子的父母手中,应该让市场的力量为学校立法,而不是实行目前所
执行的教育垄断,必须让父母成为教育消费者。
提倡者指出,目前美国的公立学校没有真正为学生服务的动机,因为学校及教师等的收益和薪水不受学生产品优劣的影响。
例如,一天工作16个小时并全身心投入学校工作的教师与那些在下午2:30就离开学校停车场的教师相比,实施的是相同的薪金标准。
反之,如果父母是消费者,学校必然形成不断改进本身服务的动机。
自由市场的规律表明,“更多的选择等于更多的竞争,等于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价格”。
显然,这里的“更好的产品”就是指受到更好教育、得到更好发展的学生。
选择理论逐渐在全美国赢得支持。
美国的主要政党都提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立场。
XX党倾向于在目前的公立学校系统中进行选择,而XX党则主X在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XX学校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实施选择计划。
这两种选择在美国都有最好的例子,即公立的特许学校(CharterSchool)和在整个系统实施的教育券计划(Voucher Plan)。
(一)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是一种公立学校,近20年来增长迅速。
特许学校通常隶属于某个学区,但却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具有极大的自治权力。
教师、管理者、父母和社区代表与地方教育委员会共同协商,制订出特许学校运行的一致意见。
只要学校满足了这些约定或合同中的规定,在预算、聘用顾问、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可以自由贯彻自己的偏好。
学校美国学者称特许学校为独立的公立学校。
由于它们的独立性,特许学校通常具有校本管理的根本要素,参与决策是学校运作的模式。
从理论上看,校本决策赋予每一个人——教师、父母、学生——在如何办学这一问题上以更多的自主权,而且也给了他们极大的决策的主人身份及责任。
从第一所特许学校于1991年在明尼苏达州授权成立起,平均每年以13%的
速度递增。
到2005年10月份,特许学校已经扩展到美国的41个州,数量达到3625多所,注册学生达到1,076,964人;在2006-2007学年授权成立的特许学校还有90所。
[2]特许学校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美国公立学校千校一面的沉闷局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途径。
(二)教育券计划教育券给父母消费者以最广泛的选择自由,提倡建立教育券计划的人士这样对父母说:“你关心你的孩子,并且比学区官员更了解他们。
所以我们给你一页纸,即教育券。
你们可以将其拿到你所选择的学校,这所学校不一定是学区最初为你孩子指定的学校。
学校从选择该校的每一位学生那里收取一X教育券,然后将其上交换成实际的美元来办学。
你的任务就是做出你认为对你孩子最好的那种选择。
”[3]
教育券计划的设计者和提倡者指出,在一个纯粹的选择制度中,所有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就像所有的部门商店都是公共商店一样,而教育券制度将在美国的学校中产生巨大的受竞争趋势的创造性。
教师和管理者将携起手来,共同实施对学生和父母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独特的教育计划。
教育机构将会像美国其他事业一样,争着生产尽可能最好的产品(学生)。
那些成功者将昌盛起来,会吸引更多的学生,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券美元,进而为教育者提供比现在更高的薪水。
那些不能吸引或留住“消费者”的学校和教师将会退出这个行业,或者根据更好的理念重新开X。
一些评论家将教育券观念视为美国教育的拯救者,当然也有人将其视为腐蚀和摧毁美国公立学校和XX主义精神的计划。
然而,支持者指出,大多数发达的XX国家都给私立学校或XX学校以公共资金的支持,而美国是对父母择校权限制
最多的国家。
支持者相信,通过教育券制度可以增加政府对私立学校和XX学校的支持。
教育选择权,尤其是教育券计划,逐渐走向美国教育争论这个大舞台的中心。
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既要高质量又要负责任,很显然,选择无疑是有希望实现这两者的方式。
七、学会学习
在社会和经济迅速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一次教育,必须也能继续学习。
今天所做的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十年之后可能会完全不同。
所以,教育改革必须发展使人们在其一生中都能不断学习的各种技能。
获得这些技能的过程常常被称为“学会学习”。
美国教育界普遍相信,“学会学习”一直是学生在学校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正是由于普遍认识到学会学习,获得不断学习的技能对人们日后的成功至关重要,美国学者提出了教育者必须教给学习者的新基础(The NewBasics)。
新基础计划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尽管人的大脑是个非常棒的仪器,具有巨大的创造能力,能够储存比最大的计算机还要多几百倍的信息,但是大脑有它固有的缺点,那就是会丢失或错编信息。
观念、事实等各种信息通过人的感官进入大脑以后,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信息会丢失或发生错误的变动。
例如,当我们想回忆某种观念时会常常找不到,或者对事实做了改动。
所以,尽管大脑是人类的珍宝,但不是十全十美,经常完不成任务,这就需要接受训练。
所谓的接受训练就是指教人们如何有效地使用大脑。
这里的有效是指人们能够更好地吸收、解释、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
研究者相信,人们除了经常使用大脑之外,必须接受这些有效的学习技能的训练。
所以,高度重视学习技能的训练成为美国学校改革的重要主题。
改革者强调,读写算这些基本技能的确重要,
但是要使知识,也就是智力资本更有用,发挥更大的效益,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新的基础。
这些新基础包括:牢记重要信息的各种方法、做笔记和拯救重要信息的方法、研究性阅读、为各种类型的测试做准备、做研究、以系统化的方式思考问题、产生创造性观念的技能、顺利完成学术任务的技能等等。
这些技能是学生从中学毕业后必须带着进入大学或工作的工具。
八、重申品格教育
美国教育工作者所谓的品格教育是指帮助年轻人获得道德罗盘的努力。
美国家长和社区领导对学校现状的大部分不满意源于他们认为美国的公立学校没有努力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许多改革者相信,学校未能解决学生的这些需要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所谓“好学生”一直是指那些测验成绩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不是指这个学生是个“好人”,在他身上表现出诸如负责、体谅他人、自律和努力工作的能力这些特征。
所以改革者相信,严肃的教育改革必须解决品格教育问题,必须帮助学习者形成是非观念,并发展过一种好的生活所必须的持久习惯。
所以,品格教育要帮助孩子“知善、向善和为善”。
当然,美国社会及教育界对品格教育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
有些人认为,公立学校没有责任在品格发展和道德教育上做出任何努力,因为品格和道德问题深深植根于XX的世界观中,超出了公立学校的X围。
这些反对品格教育的人相信,作为公立学校应致力于各种认知技能,如阅读、书写和应用科学方法的技能的培养。
这些人宣称,如果父母关心道德价值问题,他们应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或XX学校去。
另外一些对品格教育持怀疑态度的人则要问:学校应该教谁的价值观?在一个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国家里,在一个崇尚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社会中,存在一套可以教授而不侵犯某些人深深珍爱的信仰的价值观念吗?
而提倡品格教育的人士对这种疑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相信,由税收支持的公立学校可以教授在社会的XX生活中所必需的公民道德,如尊重他人的权利、勇气、容忍、友善以及关心受害者等品质。
而且,大多数教育者都知道,不可能在一个道德的真空里教育学生。
学校教育过程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思考对错问题的方式。
进一步说,绝大多数美国人,不管其XX、阶级或种族背景如何,都支持某些道德价值观念,诸如尊重、毅力、正义感、诚实、负责、体谅和同情心、完成任务时的坚持性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支持者相信,在美国可能几乎没有人反对学生应该形成这些道德品质。
教师和学校对学生形成优良行为习惯和进行道德教育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利用课程和促使学生从事服务性活动是最常用的做法。
当然,需要指出,美国联邦、州、地方及学校所实施的教育改革计划多种多样,有些可能包含着以上的几个主题,有些则可能侧重于某个主题,这要视各种改革计划的特点、要求、规模和追求的目标而定。
同样的,尽管美国教育改革的优先领域、目标和期望都是相对明确的,但相对来说,大多数学校可能并没有实实在在地触摸到教育改革的脉搏。
有些学校在促使孩子参与学习方面以及教学的方式上进行了根本的改革。
大多数学校只是采取了片段零碎的改革措施,如新的全学区X围的数学课程或计算机实验室或教师的职业梯级。
像肯塔基等少数几个州,实施了对大学数学校都产生重要影响的改革措施,但毕竟是极个别的情况。
今天一年级或中学毕业生的学校经验与目前改革开始的年代极为相似。
九、结论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跟个体的成长不一样。
一个人经过几次生活上的失败以后,自己就可以对这镜子说:“是这样,我今天得采取全新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