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纹饰构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纹饰构成法探析

摘要:青铜器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高超的冶炼铸造技术,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较高的艺术水平。古代青铜器的纹饰有着鲜明的艺术色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铸造工匠的高超艺术。纹饰一直以来是考古学家断代的基本依据,研究青铜器纹饰构造具有宗教、美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青铜器纹饰定名、分期、类别等基本知识,然后以几何对称为切入点,对青铜器纹饰的构成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古代艺术青铜器纹饰构成法几何对称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34-01

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仅是古代先进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产物。纹饰简单来说就是青铜器上面的图案和纹理。青铜器纹饰和当时社会的冶炼铸造技术、文化、宗教信仰、审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研究青铜器纹饰的构成形式及其法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纹饰反映了形式美构成特点、法则、规律,也是古代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共识特性。目前,国内的学者、专家对于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可以说说雨后春笋,大放异彩,然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艺术高度往往是大相径庭,差强人意。文中,主要在简单介绍了青铜器纹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几何对称的角度,初步研究了纹饰的构成法则和规律,这对于艺术研究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纹饰分类及定名

针对青铜器纹饰的研究,主要是从纹饰的分类及定名开始。我国古代青铜器纹饰文化研究较早,比如,在宋代时期的《考古图》一书中就提及到五癸鼎:“鼎文作龙虎,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而在《博古图录》里面也有提及到毛鼎:“腹有蝉纹,脰饰饕餮,间之云雷,亦以贪者惩也”。这些反应了宋代时期对于纹饰命名的研究成果。后来,蝉纹、饕餮、云雷,等词语被沿用至今。

2 纹饰的文化意义

纹饰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宗教意义、美学、传统文化等,青铜器纹饰是古代社会文化的结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主要以动物为主,包含了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主要表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祖先、神崇拜的宗教思想。而对于美学、文化方面的研究,近代的研究成果较多。高本汉先生在1937年对青铜器图案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发现古代青铜器纹饰具有分组的现象。

3 青铜器纹饰构成法

3.1 对称及共用形

在古代青铜器文化里面,对称式纹饰的基本构成手法,它包含了高贵、典雅、朴素、踏实、简单、和谐等多种感情特性,可以增加青铜器的画面感、协调感。对称是一种组成方法,可以将两个及以上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组合为一个整体,对称手法是古代青铜器纹饰的主要特征。

古代青铜器大部分以兽面纹为主要纹理,大部分的兽面纹表达了丰富的对称形式美,几乎都以鼻梁为对称线,面部的两边对称,左侧有耳朵、上面有双眉,下面则有口、腮等,主要采用了几何对称的布局。在描绘鸟类的纹理结构里面,这种对称的布局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商代青铜器的鸟纹采用直立或倒立对称的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显得更加朴素和典雅,主要用于其它纹理的陪衬。

在古代青铜器纹饰中,共形往往和对称同时出现。共形是共用形状的简称,它反映了两个及以上的形态存在共用体的现象,常见的情况是形态并列叠置,这就产生了部分形体为多个形体共用的情况。这种形体共用的情况,增加了形体的模糊感、神秘感。共形可以控制整体结构的布局,促进了形状和相体的共存和依赖感,可以达到使用不合逻辑的布局实现合乎逻辑的画面,还可以节省空间,从而布局更多的形体。共形的技法突破了呆滞的写实,增加了纹理的俏皮、灵动、活泼,具有良好的美感。

3.2 调理和重复性

调理反映了秩序,实现造型上的统一,可以将相似的形体划归为同类对象,从而实现秩序上的整齐和归一。重复性反映了相同或相似形体的反复性出现,主要用于纹理的重复性编排,调理和重复性的统一可以实现将纷繁复杂的形体组织成排列整齐、一致的纹理图案的目的。调理和重复性的运用,可以产生视觉上班的紧凑感、韵律感。

在古代青铜器纹饰中,条理性和重复性主要表现为二方连续性、

四方连续性,这在几何纹理样式中是最多见的,大都采用规律性的编排方式,从而易于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其中,二方连续是指在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上的两条带状的纹理样式,有均衡排列、平衡排列、混合排列等多种排列形式。四方连续是指一个纹理样式向四周延伸的样式,分为菱形连续、梯形连续、方形连续等。

举例来讲,商代青铜器常见的云雷纹,包括了多种纹理结构:单个单向的旋转形式、两个c形以及s形旋转的组合样式。商代时期的青铜器大都采用连续带状的云雷纹,就是应用了二方连续的特性。勾连云雷纹,主要使用倾斜的山形线条,并以倾斜线条连接起来,同时山字纹重复,山字纹理采用粗线条,云雷纹采用细线条,体现了粗中有细、喜中有粗的别致和独特。

3.3 多样化与统一

自然界的人、事、物都是统一、协调的,复杂而多变,这也真是青铜器纹理构造的基础。多样化统一是形式美的表现,也是最高的形式。多样化反映了万事万物的个体差异化,而统一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多样化和统一性在古代青铜器纹饰技法中应用较为普遍,多样化赋予了纹饰的变化特性,丰富了纹饰的内容和色彩,而统一性则从整体上增加了纹饰的庄重、有序,饱满,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秩序文明的寄予。

3.4 对比和协调

在古代青铜器纹饰的构造技法中,对比也是常用的技法和法则,包括主次纹、地纹的结合运用,通过将主纹、次纹、地纹的应用面

积、线条粗细等特征进行对比,侧重主要纹理的烘托,凸显主纹理的美感。殷商时期的主纹大都采用兽面纹,当然也包括其它的动物纹理,通常这种纹理面积较大,主要采用浮雕的形式,地纹则使用丰富的云雷纹,主要运用平雕式,纹理样式丰富,整体上凹凸有致,做工精美。西周以后的青铜器纹饰则注重主纹和地纹的综合运用,同时出现了其它层面对比,比如,纹饰的疏密对比以及几何纹样的对比。在殷商晚期到西周早期的这段时间内,虽然纹饰更多,结构更为复杂,但是在纹理协调方面颇有成就,比如1996年出土的三羊答臀方尊。主纹和次纹的对比、协调、统一,才造就了青铜器文化的和谐之美。

4 结语

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纹饰的构成技法较多,主纹、次纹、地纹的多样化、协调和统一造就了韵律美感。研究纹饰的构成技法对于我国的艺术设计和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达.鲜卑鹿纹金饰牌初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 陈志明.山西地区出土晋系青铜器纹饰类型与文化因素分析

[d].陕西师范大学,2011.

[3] 杜志东.北方草原虎纹青铜纹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