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件第5课(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走一条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 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工业化、城市化、 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 容。
中关科技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中关科技园区建于 20世纪80年 代,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这里汇集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 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上万 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几十万科技 人才。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园 区已成长为中国高新技术的孵 化器和创新基地,引领着中国 高新技术的发展,被誉为中国 的“硅谷”,成为我国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开始实施的基本国策。
改革序幕——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 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开放序幕——在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设立经济特区
小岗村
深圳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的成就
综合国力由弱到强——2011年GDP(即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总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上升到世界 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实际增长超过6倍,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 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52.57% 左右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3位,外 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31万亿美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 平均水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想一想,说一说
你们有没有听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过 他们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相比有 如此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F:\Youku Files\download\ 董文华-春天的故事 MTV.flv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 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 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 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 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 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大家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吗?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 18世纪—19世纪 落后的农业国 鸦片战争后 开始艰难的工业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 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 工业化步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车道
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进 步缓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协 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视不够(突 出)
思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不是一回 事?经济发展是不是越快越好呢?
经济增长(量) ≠经济发展(量 +质) 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 长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现象。 经济发展越快越好吗? ——速度并不决定一切,如果靠牺牲环境来换 取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可取的。因为将来我 们要花更大的代价来恢复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 历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 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 兴的伟大事业。
同学们要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自觉地 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
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空气污染严重
据统计,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收到污 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 市的河流95%以上收到严重污染;3亿农 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 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 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 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全面小康 是高标准的小康,具有高水平、全 面以及平衡的特点。 (播放视频)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 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 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 又安定团结;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 明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步:(2001——2010)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第二步:(2011——2020)使国民经 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步:(2021——2050)基本实现 现代化
30年跨越3个台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连续跨越 3个 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到实现 总体小康;目前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迈进。” 第一个台阶:摆脱贫困,解决温饱
什么是“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的历史渊源—— 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 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 庭经济状况,过上不愁吃、不愁穿,并 略有结余的生活。 现代意义的“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 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 足食。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我国设计了实 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1981——1990)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1991——20世纪末)国民 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 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随着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是对邓小平第 三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第二个台阶:实现 总体小康,城乡居民生活水 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台阶:迈向 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快 速增长
思考: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是不是一回事呢?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是低标准的小康,具有低水平、不 全面以及不平衡的特点 低水平: 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 差距 不全面: 只满足了生存性的消费,发展性消 费没有达到有效满足 不平衡: 城乡间、地区间、不同收入群体间 的差距明显
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工业化、城市化、 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 容。
中关科技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中关科技园区建于 20世纪80年 代,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这里汇集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 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上万 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几十万科技 人才。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园 区已成长为中国高新技术的孵 化器和创新基地,引领着中国 高新技术的发展,被誉为中国 的“硅谷”,成为我国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开始实施的基本国策。
改革序幕——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 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开放序幕——在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设立经济特区
小岗村
深圳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的成就
综合国力由弱到强——2011年GDP(即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总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上升到世界 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实际增长超过6倍,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 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52.57% 左右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3位,外 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31万亿美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 平均水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想一想,说一说
你们有没有听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过 他们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相比有 如此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F:\Youku Files\download\ 董文华-春天的故事 MTV.flv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 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 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 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 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 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大家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吗?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 18世纪—19世纪 落后的农业国 鸦片战争后 开始艰难的工业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 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 工业化步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车道
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进 步缓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协 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视不够(突 出)
思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不是一回 事?经济发展是不是越快越好呢?
经济增长(量) ≠经济发展(量 +质) 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 长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现象。 经济发展越快越好吗? ——速度并不决定一切,如果靠牺牲环境来换 取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可取的。因为将来我 们要花更大的代价来恢复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 历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 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 兴的伟大事业。
同学们要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自觉地 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
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空气污染严重
据统计,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收到污 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 市的河流95%以上收到严重污染;3亿农 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 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 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 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全面小康 是高标准的小康,具有高水平、全 面以及平衡的特点。 (播放视频)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 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 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 又安定团结;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 明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步:(2001——2010)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第二步:(2011——2020)使国民经 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步:(2021——2050)基本实现 现代化
30年跨越3个台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连续跨越 3个 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到实现 总体小康;目前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迈进。” 第一个台阶:摆脱贫困,解决温饱
什么是“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的历史渊源—— 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 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 庭经济状况,过上不愁吃、不愁穿,并 略有结余的生活。 现代意义的“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 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 足食。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我国设计了实 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1981——1990)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1991——20世纪末)国民 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 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随着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是对邓小平第 三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第二个台阶:实现 总体小康,城乡居民生活水 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台阶:迈向 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快 速增长
思考: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是不是一回事呢?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是低标准的小康,具有低水平、不 全面以及不平衡的特点 低水平: 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 差距 不全面: 只满足了生存性的消费,发展性消 费没有达到有效满足 不平衡: 城乡间、地区间、不同收入群体间 的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