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分析
一、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总体分析
以1991年1月14日深圳市蛇口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公路、水运、空运、港口等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A股证券市场中上市的物流或物流相关企业共有26家,其中港口类上市公司最多,为7家,仓储类和管道运输类企业最少,各只有1家,其余的还有水运类5家,铁路运输类2家,汽车运输类3家,空运类2家,综合类3家,物流关联企业2家,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物流业的各个领域。各类物流企业的具体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1.基本情况分析
26家物流业上市公司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共有9家,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物流企业达到了17家,几乎达到了深交所物流企业数量的一倍。而从物流上市企业所处的地理区域来看,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的物流上市企业达到了8家,而上海市的物流企业达到了5家,仅该两个区域的物流上市企业的数量之和就占到了所有物流上市企
业总数的一半之多,而其余的物流上市企业也大多分布在沿海及江浙一带。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9家物流企业内,有7家都是来源于深圳本地的物流企业,这不仅反映了深圳市政府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深圳市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政策方针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物流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状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物流业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分布状况来考虑,我国物流企业的上市高峰主要集中在1993年、1996年和1997年,在这三年内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物流企业数量分别为5家、7家和5家,占近十年来所有物流企业上市总量的65.4%。而近年由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重心向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倾斜,因此物流企业的上市速度明显放慢,虽然在98年和99年我国证券市场新股上市节奏明显加快,但在这两年内总共仅有四家物流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应该说,在利用资本市场促进自身发展方面我国的物流产业已经明显的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作为新经济支柱的物流产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以及网络经济的冲击给物流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依托证券市场、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加快网络时代高科技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速度以尽快的适应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2.筹资情况分析
据统计,26家物流企业在上市之初时所募集到的资金总额约为55亿元左右,证券市场平均为每个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近2亿元的资金。因此就我国目前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筹资数量和规模而言,其在整个A股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小,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对物流产业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但不容否认,在我国物流企业起点较低、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环境下,这26家上市公司通过改制上市在证券市场筹资对于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仍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铁龙股份在1998年成功的上市筹资后,国铁资本所控制的资本量从3.5亿元增加到目前的约9亿元,增长157%,公司的市场价值也由2亿多元增加到30亿元左右。深圳机场在上市后不仅被选为深圳成份指数的样本股,而其近期频频对物流领域的重拳出击与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而拥有强大资金实力也是不无关系的。同时,由于在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过程中首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而随着物流企业向大型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企业也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来通过收购兼并以实现自身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因此,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而这样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单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在短期内应该说是难以完成的。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经济时代,物流业的常规发展不仅将使物流上市公司有可能错过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物流业发展的滞后也将导致网络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这就将证券市场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未来的几年内,在新经济的冲击和企业转型的压力下,物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显得
更为迫切。尚未上市的大型物流企业将积极的寻求上市来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而己上市的物流企业则必将通过配股等方式来筹集大量的发展资金。应该说,对于现有的物流上市企业而言,在普遍良好的经营业绩支撑下,使其进一步通过证券市场二次融资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近三年内,先后共有11家物流上市企业利用配股或增发新股从证券市场上累计募集了约37亿元的资金,进一步增强了主业的竞争力,为自己的后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天津港在:1997年底和今年1月份先后两次进行了配股融资,累计募集资金约10亿元,而深招港通过在1996 年底的配股和今年2月份的增发8000万新股累计筹资近11亿元,而且增发新股所募资金的一个重要投向就是加快自身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状况下,这些具有了资金优势的物流上市企业也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现代物流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近年来物流上市企业增资配股情况一览表
增资配股时间及方式
配股价格
(元)
累计募集资金总额
(万元)
0024
深招港A
2000年2月增发8000万股新股9.06
108480
1996年末每10股配3股
4.5
0040
深鸿基A
1999年3月每10股配3股6
37159
1997年8月每10股配3股7.3
0582
北海新力
1999年7月每10股配3股6
25241
600087
南京水运
1999年9月10股配3股8.55
20821
600692
亚通股份
1997年7月现0股配2.5服4.2
10470.11
600705
北亚集团
1999年12月每10股配1.923股8
17355.16
600717
天津港
1997年12月每10股配8股
8
100092. 1
2000年1月每10股配3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