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啤酒发酵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啤酒发酵
(二)、凝聚性(Flocculation)
啤酒酵母的凝聚特性是重要的生产特性,它会影响酵母回收再利 用于发酵的可能,影响发酵速率和发酵度,影响啤酒过滤方法选择 乃至影响到啤酒风味。
粉末型酵母:发酵结束时,酵母单个或数个悬浮 在液体中,即使轻微震荡,沉淀浮起。
凝聚型酵母:达到某发酵度酵母凝结沉淀,即使 打散结块,短时间又结块。(不能酿造高发酵度 啤酒)
弱凝聚型酵母:或絮凝性酵母,介于上述两者之 间。
(三)、酵母的培养(最适温度31~34℃ )
酵母扩培过程:斜面种子
液体试管
28℃
三角瓶液体培养
小卡氏罐培养
25℃
20℃
大卡氏罐培养
一级繁殖罐
13~15℃
二级繁殖罐
12~13℃
发酵
11~12℃
10℃
空气过滤器 取样阀 接种头
手柄
螺纹密封圈
卡氏罐
连续增殖的酵母扩培设备
上面法:>100mg/L(口味差)
4、酯
▓ 酯适量啤酒香,酯过高带来不舒服的苦味和果味。 ▓ 酯量 下面法:60mg/L
上面法:80mg/L ▓ 促进酯量的因素:麦汁浓度高于13%、最终发酵度
和成品发酵度高、麦汁通风减少、主酵和后酵中的 运动增加。
5、硫化物
这类物质量很低也会强烈影响啤酒的口味和气味。
糙、不柔和、不协调,过量也即污染杂菌。
12度啤酒总酸<2.6ml(1mol/LNaOH/100ml)
7、其它的过程和转化
▓ pH值下降(5.3-5.6到4.3-4.6)。 ▓ 氧化还原势的变化。 ▓ 色泽变浅(pH下降导致某些物质脱色,酵母的吸附或
色泽强烈的物质析出)。 ▓ 苦味物质和多酚物质的分离析出。 ▓ CO2的溶解。 ▓ 啤酒的澄清。
(三)发酵副产物的形成和分解
▓ 生青味物质:双乙酰、醛、硫化物,使啤酒口味不纯正、不成熟、 不协调。
▓ 芳香物质:高级醇、酯,决定啤酒的香味。
风味物质强度(Fu)= 物质在啤酒中含量/该物风味值 Fu>1.0,感到强烈, Fu = 0.5-1.0,能接受 Fu < 0.5,不会影响风味 1、双乙酰(联二酮)
▓ H2S:由含硫的氨基酸形成,也可因酵母缺乏或损失
生长素时造成过高。
▓ 硫醇(RHS):严重影响啤酒的风味,并使啤酒有日光
臭。
▓ DMS:酵母没有改变DMS含量的能力,麦汁中的
DMS会一成不变带入啤酒。
6、有机酸
▓ 有机酸来源:来自麦芽和麦汁,由发酵产生(如脂肪酸、
丙酮酸、乳酸、苹果酸等)。
▓ 对啤酒影响:使啤酒口感活泼、爽口,但过多,则粗
糖时,葡萄糖会抑制酵母分泌麦芽糖渗透酶,抑制麦 芽糖的发酵,只有当葡萄糖浓度低于0.2%时,抑制 解除,麦芽糖才能开始发酵,这称之为“葡萄糖阻遇 效应”。
▓ 巴士德效应:啤酒酵母对各种可发酵性糖类的发酵均
是通过EMP途径代谢生成丙酮酸后,进入无氧酵解或 有氧循环,酵母在有氧TCA循环可获得更多生物能 (38ATP),此时无氧发酵代谢就会抑制,这种抑制 厌氧发酵代谢称为“巴士德效应”。
丁二醇 )
▓影响双乙酰分解的因素:酵母量、前期后期的强弱(后
期酵母多有利)、温度、与酵母与双乙酰接触,故应防
止酵母沉降。一般要求双乙酰 总量为< 0.1mg/L
2、醛(主要为乙醛,为酒精发酵的正常中间物) 导致口味不成熟,嫩啤酒含量为20-40mg/L,成品啤酒为8-10
mg/L。 ▓ 使乙醛浓度提高的因素有
第二节 啤酒发酵技术
发酵种类分
传统发酵
分批发酵
多罐发酵大罐发酵源自低温主酵-低温后熟低温主酵-高温后熟
单罐发酵 低温发酵-高温后熟
无压高温主酵-高温后熟
高温主酵-快速后熟等
连续发酵
菌体固定化发酵
一、啤酒发酵工艺控制 1、菌株的选择
发酵速度、发酵限度、凝聚性、回收性、稳定性等方面控制 2、麦汁组成 ▓ 原麦汁浓度:8~15% ▓ 溶氧水平:3~9mg/L ▓ 其它:pH、麦汁发酵性糖、α –氨基氮、不饱和脂肪酸等。 3、接种量
(一)糖类发酵
▓啤酒麦汁的浸出物中糖类占90%,其中单糖约占糖类
10%、蔗糖占5%、麦芽糖40—50%、麦芽三糖1015%、DP4-DP8的寡糖20-25%,还有少量的戊糖、 戊聚糖、β-葡聚糖、异麦芽糖。
▓ 啤酒酵母的可发酵糖和发酵顺序是: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葡萄糖阻遇效应:当麦汁中含有高于0.2-0.5%葡萄
致啤酒口味不纯、有甜味甚至馊饭味,浓度高时 有奶油味,与戊二酮共称为联二酮。
a 芳香物质 b 生青味物质
▓ 联二酮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前驱体的形成
与酵母菌种、酵母量
(丙酮酸到乙酰乳酸)
氧含量有关
氧化脱羟成双乙酰、 降低pH、提高温度
戊二酮
氧气吸入可促进
联二酮还原(双乙酰 乙偶姻(3-羟基-2-丁酮)
▓ 发酵强烈 ▓ 发酵温度升高 ▓ 酵母加量高 ▓ 主酵用带压发酵 ▓ 麦汁通风量过少 ▓ 麦汁染菌 ▓ 促进乙醛分解的因素:所有促进后酵和后熟的措施、高温后熟、 麦汁通风充分、提高后酵阶段的酵母浓度。
3、高级醇 ▓ 形成途径
▓ 酵母使氨基酸脱氨、脱羧并还原,从而转化 为醇 ▓ 通过羟酸和酮酸形成 ▓ 糖通过乙酸酯形成 ▓ 高级醇含量:下面法:60-90mg/L
▓反巴士德效应:在发酵基质(麦芽汁)中含有较高的
葡萄糖(包括果糖)(0.4-1.0%),分子氧存在不 能抑制发酵,有氧呼吸反而受到一定抑制,这称“反 巴士德效应”,因此在麦芽汁接种酵母后主要是无氧 酵解途径,也存在少量有氧呼吸代谢。
(二)麦汁含氮物质的转化
啤酒发酵初期,接种啤酒酵母必须通过吸收麦汁中含 氮化合物,用于合成酵母细胞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含氮 化合物。啤酒酵母只能分泌少量的蛋白酶,因此,啤酒 酵母只能从麦汁中吸收氨基酸、二肽、三肽等肽氮化合 物,而且二肽三肽的吸收能力很低。含氮化合物吸收依 赖于一系列的氨基酸输送酶。
二、啤酒发酵机理
影响啤酒质量的主要因素:
⑴ 麦汁组成成分: ⑵ 啤酒酵母的品种和菌株特性: ⑶ 投入的酵母数量和质量状况,以及在整个发酵过程中
酵母细胞生长状况。 ⑷ 发酵容器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材料,它会影响到发酵
流态和酵母的分布、二氧化碳排出。 ⑸ 发酵工艺条件―PH、温度、溶氧水平、发酵时间。 ⑹ 灌装、灭菌过程,(风味的改变)。
(二)、凝聚性(Flocculation)
啤酒酵母的凝聚特性是重要的生产特性,它会影响酵母回收再利 用于发酵的可能,影响发酵速率和发酵度,影响啤酒过滤方法选择 乃至影响到啤酒风味。
粉末型酵母:发酵结束时,酵母单个或数个悬浮 在液体中,即使轻微震荡,沉淀浮起。
凝聚型酵母:达到某发酵度酵母凝结沉淀,即使 打散结块,短时间又结块。(不能酿造高发酵度 啤酒)
弱凝聚型酵母:或絮凝性酵母,介于上述两者之 间。
(三)、酵母的培养(最适温度31~34℃ )
酵母扩培过程:斜面种子
液体试管
28℃
三角瓶液体培养
小卡氏罐培养
25℃
20℃
大卡氏罐培养
一级繁殖罐
13~15℃
二级繁殖罐
12~13℃
发酵
11~12℃
10℃
空气过滤器 取样阀 接种头
手柄
螺纹密封圈
卡氏罐
连续增殖的酵母扩培设备
上面法:>100mg/L(口味差)
4、酯
▓ 酯适量啤酒香,酯过高带来不舒服的苦味和果味。 ▓ 酯量 下面法:60mg/L
上面法:80mg/L ▓ 促进酯量的因素:麦汁浓度高于13%、最终发酵度
和成品发酵度高、麦汁通风减少、主酵和后酵中的 运动增加。
5、硫化物
这类物质量很低也会强烈影响啤酒的口味和气味。
糙、不柔和、不协调,过量也即污染杂菌。
12度啤酒总酸<2.6ml(1mol/LNaOH/100ml)
7、其它的过程和转化
▓ pH值下降(5.3-5.6到4.3-4.6)。 ▓ 氧化还原势的变化。 ▓ 色泽变浅(pH下降导致某些物质脱色,酵母的吸附或
色泽强烈的物质析出)。 ▓ 苦味物质和多酚物质的分离析出。 ▓ CO2的溶解。 ▓ 啤酒的澄清。
(三)发酵副产物的形成和分解
▓ 生青味物质:双乙酰、醛、硫化物,使啤酒口味不纯正、不成熟、 不协调。
▓ 芳香物质:高级醇、酯,决定啤酒的香味。
风味物质强度(Fu)= 物质在啤酒中含量/该物风味值 Fu>1.0,感到强烈, Fu = 0.5-1.0,能接受 Fu < 0.5,不会影响风味 1、双乙酰(联二酮)
▓ H2S:由含硫的氨基酸形成,也可因酵母缺乏或损失
生长素时造成过高。
▓ 硫醇(RHS):严重影响啤酒的风味,并使啤酒有日光
臭。
▓ DMS:酵母没有改变DMS含量的能力,麦汁中的
DMS会一成不变带入啤酒。
6、有机酸
▓ 有机酸来源:来自麦芽和麦汁,由发酵产生(如脂肪酸、
丙酮酸、乳酸、苹果酸等)。
▓ 对啤酒影响:使啤酒口感活泼、爽口,但过多,则粗
糖时,葡萄糖会抑制酵母分泌麦芽糖渗透酶,抑制麦 芽糖的发酵,只有当葡萄糖浓度低于0.2%时,抑制 解除,麦芽糖才能开始发酵,这称之为“葡萄糖阻遇 效应”。
▓ 巴士德效应:啤酒酵母对各种可发酵性糖类的发酵均
是通过EMP途径代谢生成丙酮酸后,进入无氧酵解或 有氧循环,酵母在有氧TCA循环可获得更多生物能 (38ATP),此时无氧发酵代谢就会抑制,这种抑制 厌氧发酵代谢称为“巴士德效应”。
丁二醇 )
▓影响双乙酰分解的因素:酵母量、前期后期的强弱(后
期酵母多有利)、温度、与酵母与双乙酰接触,故应防
止酵母沉降。一般要求双乙酰 总量为< 0.1mg/L
2、醛(主要为乙醛,为酒精发酵的正常中间物) 导致口味不成熟,嫩啤酒含量为20-40mg/L,成品啤酒为8-10
mg/L。 ▓ 使乙醛浓度提高的因素有
第二节 啤酒发酵技术
发酵种类分
传统发酵
分批发酵
多罐发酵大罐发酵源自低温主酵-低温后熟低温主酵-高温后熟
单罐发酵 低温发酵-高温后熟
无压高温主酵-高温后熟
高温主酵-快速后熟等
连续发酵
菌体固定化发酵
一、啤酒发酵工艺控制 1、菌株的选择
发酵速度、发酵限度、凝聚性、回收性、稳定性等方面控制 2、麦汁组成 ▓ 原麦汁浓度:8~15% ▓ 溶氧水平:3~9mg/L ▓ 其它:pH、麦汁发酵性糖、α –氨基氮、不饱和脂肪酸等。 3、接种量
(一)糖类发酵
▓啤酒麦汁的浸出物中糖类占90%,其中单糖约占糖类
10%、蔗糖占5%、麦芽糖40—50%、麦芽三糖1015%、DP4-DP8的寡糖20-25%,还有少量的戊糖、 戊聚糖、β-葡聚糖、异麦芽糖。
▓ 啤酒酵母的可发酵糖和发酵顺序是: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葡萄糖阻遇效应:当麦汁中含有高于0.2-0.5%葡萄
致啤酒口味不纯、有甜味甚至馊饭味,浓度高时 有奶油味,与戊二酮共称为联二酮。
a 芳香物质 b 生青味物质
▓ 联二酮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前驱体的形成
与酵母菌种、酵母量
(丙酮酸到乙酰乳酸)
氧含量有关
氧化脱羟成双乙酰、 降低pH、提高温度
戊二酮
氧气吸入可促进
联二酮还原(双乙酰 乙偶姻(3-羟基-2-丁酮)
▓ 发酵强烈 ▓ 发酵温度升高 ▓ 酵母加量高 ▓ 主酵用带压发酵 ▓ 麦汁通风量过少 ▓ 麦汁染菌 ▓ 促进乙醛分解的因素:所有促进后酵和后熟的措施、高温后熟、 麦汁通风充分、提高后酵阶段的酵母浓度。
3、高级醇 ▓ 形成途径
▓ 酵母使氨基酸脱氨、脱羧并还原,从而转化 为醇 ▓ 通过羟酸和酮酸形成 ▓ 糖通过乙酸酯形成 ▓ 高级醇含量:下面法:60-90mg/L
▓反巴士德效应:在发酵基质(麦芽汁)中含有较高的
葡萄糖(包括果糖)(0.4-1.0%),分子氧存在不 能抑制发酵,有氧呼吸反而受到一定抑制,这称“反 巴士德效应”,因此在麦芽汁接种酵母后主要是无氧 酵解途径,也存在少量有氧呼吸代谢。
(二)麦汁含氮物质的转化
啤酒发酵初期,接种啤酒酵母必须通过吸收麦汁中含 氮化合物,用于合成酵母细胞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含氮 化合物。啤酒酵母只能分泌少量的蛋白酶,因此,啤酒 酵母只能从麦汁中吸收氨基酸、二肽、三肽等肽氮化合 物,而且二肽三肽的吸收能力很低。含氮化合物吸收依 赖于一系列的氨基酸输送酶。
二、啤酒发酵机理
影响啤酒质量的主要因素:
⑴ 麦汁组成成分: ⑵ 啤酒酵母的品种和菌株特性: ⑶ 投入的酵母数量和质量状况,以及在整个发酵过程中
酵母细胞生长状况。 ⑷ 发酵容器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材料,它会影响到发酵
流态和酵母的分布、二氧化碳排出。 ⑸ 发酵工艺条件―PH、温度、溶氧水平、发酵时间。 ⑹ 灌装、灭菌过程,(风味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