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应知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应知应会
1.理解刑法的性质(重点理解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调整方式的严厉性)及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2.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重点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一致原则、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3.掌握重要的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 4.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及时间效力。
5.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什么关系?
6.理解我国《刑法》13条但书的重要意义。
7.理解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之间的关系。
8.了解理论上的犯罪分类。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9.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对定罪有什么意义?犯罪的同类客体在我国刑法中有什么特殊意义?
10.犯罪客观方面包含哪些要件?哪些是共同要件?哪些是选择要件?
* 11.理解刑法上的危害行为的特征。刑法上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有哪些?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 12.理解危害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 13.危害结果的认定;危害结果的定罪量刑意义。
分析案件的基本思路:
确认危害结果→找到与之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分析行为的刑法特征
* 14.理解刑法上常见的因果关系形式。
15.理解刑事责任能力的形成条件。
* 16.掌握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
* 17.理解犯罪主体的成立条件及其意义。特殊犯罪主体的刑法意义何在?
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司法工作人员。
* 18.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及其处罚原则是什么?
* 19.什么是犯罪的主观罪过?罪过有哪些形式?罪过的刑法意义。
* 20.区分故意与过失;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
21.如何理解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这二者的关系?这二者对定罪量刑有什么意义?
* 22.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与不同。
* 23.特殊防卫的成立前提;防卫过当的成立及其定罪与量刑;非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的定罪。
24.定罪的基本思路:是否为排除犯罪性行为→是否齐备犯罪共同构成要件→是否齐备某一个罪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是否情节显著轻微(一般不要求)。
* 25.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有哪些情形?对行为人行为定罪有何影响?
* 26.什么是转化犯?熟记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转化犯及其形成条件。
* 27.什么是数罪?确定数罪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 28.我国刑法依犯罪构成或司法惯例以一罪认定的情形及其形成条件。
持续犯;想象竞合犯与法规竞合犯;连续犯;牵连犯与吸收犯。
29.理解故意犯罪的形态划分及其立法意义;熟记不同犯罪形态犯罪的量刑原则。
* 30.犯罪既遂有哪几种类型?其确定标准分别是什么?
* 31.如何区分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理解犯罪着手;自动终止;犯罪行为完成;犯罪完成。
* 32.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理解间接正犯;非身份犯与身份犯成立身份犯构成的共同犯罪;
共同故意(意思联络);片面共犯;同时犯;超出共同故意的犯罪行为;共同过失犯罪的一般处理(交通肇事罪的共犯例外);共同犯罪行为。
33.共同犯罪的理论分类。
理解总则性共同犯罪与分则性共同犯罪;* 事前无通谋或事前有通谋的互为上下游犯罪的不同处理;犯罪集团的特征。
* 34.共同犯罪人的法定分类及其量刑原则。
理解实行犯(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教唆未遂与共同犯罪未遂(未完成)。
35.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
主刑及附加刑的适用特征;熟记各刑种的基本内容。
36.理解量刑,定罪与量刑的关系。
37.法定量刑情节的概括与常见酌定量刑情节。
从轻、从重;减轻;免除刑罚处罚。
* 38.累犯的种类及其成立条件是什么?累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一般累犯与前科、数罪的区分;理解缓刑犯是否可以构成累犯;假释犯构成累犯。
* 39.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自首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理解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共犯的自首;自首与坦白。
* 40.立功量刑情节的认定;区分量刑情节重大立功与刑法78条的重大立功。
* 41.数罪并罚的适用情形;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
吸收;限制加重;漏罪;新罪;先并后减的数罪并罚;先减后并的数罪并罚。
42.熟悉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制度。
缓刑;减刑;假释;缓刑与假释后的处理;
* 缓刑与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或又犯新罪的处理。
43.理解犯罪的追诉时效及其意义。
* 44.熟记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能够确定具体犯罪的追溯期限。
追溯期限的起算;延长;中断。
45.理解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关系;我国刑法分则的结构;会解读罪状;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重点掌握犯罪
界定罪与非罪;相近犯罪的界限;一罪与数罪界定;定罪及量刑情节认定。
47.危害公共安全罪
公共安全;危险犯;过失犯罪。
放火罪/失火罪;爆炸罪/过失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破坏交通工具(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丢失枪支不报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交通肇事罪。
48.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侮辱罪/诽谤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罪;遗弃罪。
49.侵犯财产罪
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侵占罪。
打*号的问题以能够适用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