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核心 ——标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的核心——标准化
作者:喻阳兴| 2004年11月16日|
《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人是一种社会合作型的动物,通过社会各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合作来达到整体及个体增强与自然抗争力的目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各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密切;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用的工具日趋复杂,分工合作的团队越来越大。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人类达此要求?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必然会产生语言文字、必定要制定规章法律一样,“标准化”也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
由于人是一种社会合作型的动物,人类从原始的自然人开始,在与自然的生存博斗中必定有交流感情和传达信息的需要,因而逐步出现了原始人类的语言、符号、记号、象形文字和数字。为了交流感情和传达信息的准确首先就要在一定范围内统一语言:用一样的声音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比如用zhu(猪)来意指‘猪’这一动物等等···,否则很难沟通;同样的道理文字也有这一需要,否则就会产生歧义,这就是最早的“标准化”。“标准化”也就这样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元谋、蓝田、北京出土的石制工具说明原始人类制造的工具样式和形状从多样逐步走向统一,建筑洞穴和房屋对方圆高矮提出了要求。从第一次人类社会的农业、畜牧业分工中,由于物质交换的需要,要求公平交易、等价交换的原则,决定度、量,衡单位和器具标准要统一,逐步从用人体的特定部位或自然物到标准化的器物。当人类社会第二次产业大分工,即农业、手工业分化时,为了提高生产率,对工具和技术规范化就成了迫切要求,从遗世的青铜器,铁器上可以到那时科学技术和标准化的发展,如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就有青铜冶炼配方和30项生产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要求,如用规校准轮子圆周:用平整的圆盘基面检验轮子的平直性;用垂线校验幅条的直线性;用水的浮力观察轮子的平衡,同时对用材,轴的坚固灵活、结构的坚固和适用等都作出了规定,不失为严密而科学的车辆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上,如我国宋代李诫《营造法式》都对建筑材料和结构作出了规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药物,特性、制备工艺和方剂都作了阐述可视为标准化的“药典”。秦统一中国之后,用政令对度量衡、文字、货币、道路、兵器进行了大规模的标准化,用律令如《工律》、《金布律》、《田律》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长短必等”是集古代工业标准化之大成。宋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标准化原则,更是古代标准化的里程碑。
进入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科学技术适应工业的发展,为标准化提供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也为之提供了系统实验手段,摆脱了凭直观和零散的形式对现象的表述和总结经验的阶段,从而使标准化活动进入了定量地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的科学阶段,并开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在广阔的领域推行工业标准化体系,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手段。如1798年美国艾利·惠特尼在武器工业中运用互换性原理以批量制备零部件,制定了相应的公差与配合标准;1834年英国制定了惠特沃思“螺纹牙型标准”,并于1904年以英国标准BS84颁布;1897年英国斯开尔顿建议在钢铁生产中实现生产规格与图纸统一,并促成建立了工程标准委员会;1901年英国标准化学会正式成立;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制定了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公司标准——“极限表”,这是最早出现的公差制,后正式成为英国标准BS27;19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1911年美国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应
用标准化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和“作业”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了生产率,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运用标准化原理把生产过程的时空统一起来创造了连续生产流水线;1927年美国总统胡佛就得出了“标准化对工业化极端重要”的论断。此后,荷兰(1916年)、菲律宾(1916年)、德国(1917年)、美国(1918年)、瑞士(1918年)、法国(1918年)、瑞典(1919年)、比利时(1919年)、奥地利(1920年)、日本(1921年)等,到1932年己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在这基础上1926年在国际上成立了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标准化活动由企业行为步入国家管理,进而成为全球的事业,活动范围从机电行业扩展到各行各业,标准化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分散的组到各个工业部门,扩散到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由保障互换性的手段,发展成为保障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成立,现在,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自己国家的标准化组织。
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生产和管理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这就使现代产品或工程、服务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和社会化,一项产品或工程、过程和服务,往往涉及几十个行业和几万个组织及许多门类的科学技术,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从而使标准化活动更具有现代化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过程,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全球化的需要,要求标准化摆脱传统的方式和观念,不仅要以系统的理念处理问题,而且要尽快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不仅工业标准化要适应产品多样化、中间产品(半成品)简单化(标准化)乃至零部件及要素标准化的辨证关系的需求,而且随着生产全球化和虚拟化的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的需要,组合化和接口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综合标准化、超前标准化的概念和活动将应运而生;标准化的特点从个体水平评价发展到整体、系统评价;标准化的对象从静态演变为动态、从局部联系发展到综合复杂的系统。现代标准化更需要运用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行为科学的指导,以标准化参数最优化为目的,以系统最优化为方法,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手段,建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现代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既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手段。任何一个国家要组织现代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实现科学管理都离不开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水平是衡量和反映企业,乃至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一)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
现代化的大生产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特征的,它的特点是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实行全社会范围内的专业分工协作。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企业,协作范围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件,由100多家工厂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有450万个零件,包括近十个国家、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这些产品的社会化大生产,必须以技术上高度统一与广泛的协调为基础,而标准化恰是实现这种统一与协调的手段。这是因为:
1.标准化能为生产建立最佳秩序,提供共同语言和相互了解的依据;
2.标准化为人们的活动确立必须达到的目标,既能促进人们活动的不断合理化,又能使人们共同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