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学

微光学
微光学

微光学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微电子学(Micro-Electronics)和光电子学(Optoelectronics)的快速发展,微光学(Micro-Optics)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正在兴起。微光学是研究一维、两维和三维的小型化光学器件和系统的一门高技术。它涉及到材料研制、设计、精细加工、器件集成以及用其实现光束发射、聚焦、准直、偏折、分割、复合、开关、耦合、接收等功能和光纤传感、光学信息处理、成像系统、光通信、光计算,光互连、光盘、光学神经网络和生物器件等应用研究领域。它与“微机械”、“微电子学”、“微加工”、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彼此融合,是现代光学研究前沿的一个重要分支。

早在100多年前,微光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如衍射光学,就已为人所知,但制作工艺并没有跟着突破,因此,一直没有得到应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激光的出现,情况才有所改观,其中激光全息技术就是一种微技术。但全息法制作出的衍射器件,衍射效率仅为60%,影响了应用。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微细加工技术的出现和趋于成熟并开始应用于光学,出现了微结构光学器件。随着光学工业向微型化发展以及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光学从理论设计开始向实际器件转化。到80年代后期,微光学领域发展迅速,代表成果是二元光学(Binary Optics)的提出。二元光学首先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W.B.Veldkamp于1989年提出的。二元光学是以二阶或多台阶的表面微结构来实现光波位相变换,以衍射光学方式对波前复振幅分布产生作用。二元光学元件(Binary Optical Element, BOE)的表面微结构尺寸已在波长量级,可采用二维微加工工艺来制造,从而获得高精度和高衍射效率。二元光学的突破主要有两点:首先在理论上是以二进制台阶微结构(binary microstructure)调制波前复振幅分布用于成像,获得非球面自由度和像差波前改正;其次是微细工艺制作光学零件,获得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光学工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在微光学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微光学器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起着传统光学不能替代的作用,如光波通讯、光计算、

光互连、光电探测阵列、红外成像、光束成形、光束控制、光显示以及空间与军事领域都有许多新的应用。

微光学元件按光的传播方式可分为衍射型微结构与折射型微结构两大类,其中二元光学元件是衍射型微结构,而微透镜阵列(Micro Lens Array, MLA)是折射型微结构。微光学元件按设计方法分为衍射法和光线追迹法,如波带法、G-S 算法、遗传算法、杨-顾算法等。

随着微光学研究的继续深入,光学元器件的微型化、阵列化、集成化,光学系统和光电子学系统的信息容量和处理能力将会大幅度地增加,同时系统的稳定性、耐用性、实用性增强,而且成本不断降低。这一宏大的“微工程”的兴起和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具有浓厚的军事应用背景。

1光学微细加工技术

光学微细加工技术简单地可以分为光刻技术与刻蚀技术。光刻就是将设计的掩模图形无偏差地转移到基片表面上,图1-1所示是光刻的工艺过程:匀胶、曝光。匀胶是在待微加工的基底上均匀地涂覆一层光致抗蚀剂(光刻胶),曝光是将加工的掩模(mask)覆盖其上方,用紫外光照射(曝光),最后将曝光过的基片在显影液中显影,完成微结构在光刻胶上的图形转移。光刻技术包括光学光刻、电子束光刻、X射线光刻等。刻蚀是将已通过光刻的图形作掩蔽,无偏差并具有需求深度地转移到基底材料上,刻蚀技术包括湿法刻蚀、干法刻蚀,目前还发展有无掩模微细加工,如聚焦离子束技术等。

UV light

图1-1 光刻的一般步骤

1.1 光刻技术

接触式光刻是传统的光刻方式,是将掩模直接和涂有光致抗蚀剂的基片表面

接触,通过抽真空的方法调节接触压力,用波长300~450nm 的紫外光源进行曝光。接触式光刻具有高分辨率、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缺点是因机械接触容易损伤掩模。此外,由于光的衍射效应,要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和对准精度有困难。

抗蚀剂 基底 (a)接触式光刻

(b)接近式光刻

图1-2 光学光刻分类 接近式光刻是掩模和片基表面之间保持微小的距离(5~50μm ),如图1-1所示,利用高度平行光束进行曝光。这种曝光方式可以避免玷污和损伤掩模,但衍射效应影响分辨率。当曝光的特征线宽小到与光波的波长相近时,则光通过掩模窗口产生的衍射效应将成为提高光刻分辨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光在基片表面台阶上的散射及光在基片与掩模间的多次反射都将导致光致抗蚀剂曝光图形吸收能量的分布横向扩展,而垂直反射光与入射光相干涉在抗蚀剂层内产生的驻波效应也将造成纵向曝光的不均匀。图1-2(a)所示为接触式光刻,图1-2(b)所示为接近式光刻。

扫描式电子束曝光是指用细电子束在基片表面的EBR 胶上进行直接照射扫描。电子枪热阴极产生电子,经栅极控制,形成定向发射的电子束,在阳极高电压的作用下加速,使电子获得很高的能量。聚焦是由设在系统中的电磁透镜来完成的。系统中还设有电子束通断和偏转扫描的装置,它们都由计算机提供的脉冲调制信号进行控制。这种方式不需要掩模板,只要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坐标值,并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储存在计算机中,然后通过扫描,系统和通断装置控制电子束完成对图形的曝光。

投影式电子束曝光就是从特殊掩模获得的电子束图像在EBR 上进行成像照射。它又可分为摄像管式和透射电子成像式。摄像管式电子束投影曝光是利用光电子发射材料制备的特殊掩模,通过紫外光激励产生光电子图像,并被电场加速,对与掩模平行而贴近的基片进行曝光。透射电子成像式是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经过三级电磁透镜后,变为一平行面电子束投射到金属箔掩模板上,版上图形有许

多能使电子束透过的微小圆形孔洞所组成。

离子束曝光是在真空条件下将氩(Ar)、氪(Kr)、氙(Xe)等惰性气体通过离子源产生离子束,经加速、集束、聚焦后对光致抗蚀剂曝光。

1.2 蚀刻技术

1.2.1离子束蚀刻

(1)离子束蚀刻(Ion Beam Etching, IBE)

IBE是利用方向性极好的宽束等离子体轰击材料表面,这与离子的物理溅射效应不同。溅射是使表面疏松的结构变得致密;而IBE蚀刻是使表面剥离,保证蚀刻过程有高度各向异性,获得高分辨和大深宽比的微细图形。由于IBE的离子能量、束流密度、离子入射条件都可在大范围内独立控制,且不受材料种类限制,可防止蚀刻损伤,因此,是微细加工工艺干法蚀刻中比较灵活而有效的方法,比等离子体蚀刻(KE)、反应离子蚀刻(RIE)更有有点。

(2)反应离子束蚀刻(Reactive Ion Beam Etching, RIBE)

将化学反应与离子束蚀刻结合就形成了RIBE,引入化学反应后,大大提高了蚀刻速率和增加了蚀刻的选择性。RIBE的化学反应是根据蚀刻材料选择不同的反应气体或混合气体进入离子源放电室离化,经离子成像系统后成为方向性良好的离子束轰击基底的表面,同时产生化学反应,吸附气体与表面材料的化学反应使蚀刻速率成倍提高,因而实现薄掩模加工出大深宽比的微图形。

(3)化学辅助离子束蚀刻(CAIBE)

这是一种新的离子蚀刻方法,离子束仍用惰性气体,反应气体从另一通道直接喷向材料表面,这样惰性气体离子束和反应气体的通量可独立控制,获得最佳蚀刻工艺参量。

1.2.2 湿法蚀刻

湿法蚀刻指用稀释的化学溶液来刻蚀基底材料。如利用稀释的HF溶液来溶

解SiO

2、Si

3

N

4

和多晶体硅,而KOH用来刻蚀硅基底。刻蚀的速率取决于基底上

被腐蚀的材料和溶液中化学反应物的浓度以及溶液的温度。

1.2.3 聚焦离子束

聚焦离子束FIB(Focused Ion Beam)就是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将离子束聚焦到亚微米量级,通过偏转系统和加速系统控制离子源,实现微纳米结构的无

掩模加工。

聚焦离子束的主要特点是:离子束可在几平方微米到1平方微米的区域内进行数字光栅扫描,可实现:①通过微通道板或电子倍频器收集二次带电粒子来采集图像;②通过高能或化学增强溅射来实现对材料的去除;③淀积金属、碳或类电介质薄膜的亚微米图形。

2微光学阵列技术

凡是将一个光的信息输入变换成多个光的信息输出,而器件尺寸在微米量级的功能器件或系统就称为微光学阵列器件或微光学阵列技术。显然,这种器件或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阵列成像或多重成像,以适应近代图像中获取平行处理和高速处理的功能,实现多通道读写、光互连、光网络、阵列采样等技术,用于高速光通信、光计算、网络系统以及高速、超高速图像处理上。

2.1泰伯阵列发生器

泰伯(Talbot)阵列发生器是一种近场Fresnel衍射变换。当周期物体(如光栅)用单色平面波照明时,在近场条件下(衍射距离≤d2/λ),将产生Fresnel 衍射,在z t=2Nd2/λ处会出现该周期物体的像,这种无透镜的成像现象就称为Talbot效应或自成像(self imaging)效应,式中N=1,2,3,…;d是周期物体的周期;λ是照明单色光的波长;z t称为泰伯距离或自成像距离实践还证明在z=z t/n(n为整数)处,还存在相似的原物像,但振幅与周期有所变化,这一现象称为分数泰伯效应。

设U0(x)是位于z=0平面上的一维周期物体(光栅)的透过率,当周期用d 表示时,用Fourier展开,则有

式中:m为衍射级次,m=0,±1,±2,…。

在波长λ的平面波相干照明下,在z方向产生的Fresnel衍射场为

令式中的zλ/2d2 =N,N=1,2,3,…,则U2(x)和U0(x)有相同形式的分布,即自成像。自成像距离(Talbot距离)为

因此任意周期结构,如正弦光栅或矩形光栅都存在泰伯效应。

2.2达曼光栅阵列发生器

达曼(Dammann)光栅阵列发生器是一种远场傅里叶变换,这种变换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获得等光强的光阵列,从而得到光强均匀的多重成像,衍射效率可达90%以上。

达曼光栅是一种二值(0,π)的相位光栅,光栅周期归一化为1,结构中的突变点{a l,b l},(l=1,2,…,L)的位置,决定了光栅的性质,设振幅透过率t a(x)是周期性的,用Fourier级数展开,则

式中:m为衍射级次;T a(m)为Fourier系数,用突变点的坐标表示,当m=0时,可写出

当m≠0时,则有

式中:

而光栅各级功率谱为

2.3微透镜阵列

微光学提供了新颖的光学硬件元件和其他系统设计的自由度,打开了光学应用的新的领域。微透镜阵列被用于单激光束的控制,基于微透镜的成像系统,光互连系统中多重成像和阵列成像的焦点成综合像。微透镜阵列由于承担的功能不同,MLA大体分为两类:

(1)非成像光学阵列----主要起聚能器作用。要求入射在其上的光线全部出射,不能逃逸,设计可不考虑像差。由于非成像MLA是由多孔径来承担,在考虑填充因子的情况下,可获得照度均匀的聚能器,这是其特点,目前已用于各种平板显示及聚焦平面阵列中。

(2)成像光学阵列----MLA的成像属于多重成像,可以用于传真机(FAX)、打印机、照排机等大面积传像系统中。

2.3.1非成像微透镜阵列

对传统光学设计,初始条件是孔径、视场角以及像质容限。对非成像集能器,初始条件是光束入射角、孔径以及汇聚率。汇聚率是光束经光管系统汇聚前后的光束面积之比。汇聚率由出射孔径决定。可以采用光学边缘光线法。

边缘光线法的原理,A、B、C是设计考虑的三条光线,A是通过透镜中心的视场光线,B、C是两条边缘光线。当已知探测器像元尺寸、光敏区尺寸、主光学系统的F/#(F数),就可由边缘光线法求解微透镜曲率半径和微透镜探测器的距离。

2.3.2成像微透镜阵列

成像微光学阵列与常规光学的不同主要是成像微光学能将单一的信息输入变换成多个信息输出,从而可以实现阵列成像(多重成像)、多通道读写、光互连、三维阵列采集。这是光学高速平行处理的基础,是光通信、光计算、网络系统、高速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

随着半导体激光器阵列(LDA)、发光二极管阵列(LEDA)等阵列光源的出现,更促进成像微光学阵列的应用。成像微光学阵列的构成,它由阵列光源、微光学阵列器件以及探测器阵列三部分组成。成像微光学阵列的最早的例子是1908年Lippmann提出的微透镜阵列立体照相术。这种立体照相是用微透镜阵列对同一物体摄影,在照相底片上记录的是多重像,即从不同方位来的物体信息,再用微透镜阵列还原为立体景物,获得三维真实的立体照相。由于微细加工的工艺难度大,故一直未能实现。自然界中昆虫的复眼也是一种多重成像,目前在传真机、复印机中采用的梯度折射率的GRIN微镜阵列,也属于微光学多重成像光学系统。光学阵列的综合成像是指二维物体经光学阵列后形成的交叉,重叠综合后的成像。梯度折射率自聚焦透镜阵列在传真机和复印机中的成像就是MLA的综合成像。

2.3.3微透镜阵列的应用

微透镜阵列(MLA)是微光学技术中广泛使用的单元器件,除上述多重成像外,还有更多应用,从灵巧的光扫描到焦平面探测器,从高效逆反屏到微镜大屏幕显示,从微集能器到自由空间微光学,而且越来越多的场合会用到微透镜阵列。

(1)微镜扫描

微镜扫描就是利用微透镜进行光扫描。当两块MLA相对位移时,就可灵巧地实现光束偏移。微镜扫描的特点是轻巧灵活,扫描线性好,价格低,已成功地在λ=3~5μm的红外扫描上应用。当F/#=1.4,扫描视场角45°及60°时仍有衍射限的质量。另外,在光传感器、打印机、全息数据存储、条码读数上都有应用。

(2)微镜波前测量

利用二维微透镜阵列与CCD探测器结合就可以实现光学波前的实时测量。如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当入射为一平面波时,平面波经物镜系统汇聚后在二维CCD上成像。如果在物镜入瞳面上设置MLA,就可以高精度实时探测外界的光学扰动(如大气湍流、温度场变化等)。即当外界存在光学扰动时,入射平面波畸变成不规则波面,畸变波面经MLA后在焦平面上将形成不同大小的光斑和位移,由CCD相机经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软件的事后处理,用条纹数(N)来表示波前的一阶相位值。当MLA的阵列数较多时(大于100×100),由条纹数就可以编码为一幅相位图,记录此相位图就可复原重建此实时波前。同样,用此Shack-Hartmann微镜波面传感器反馈控制光学系统就构成自适应光学。(3)微镜三维测量

微镜3-D测量是基于共焦显微镜原理的,共焦成像是将具有衍射极限大小的小孔经过显微物镜成像,构成共焦系统,而在微镜三维测量中。小孔P经过透镜L2变成平行光入射到微透镜阵列上,当微透镜把P成像到被测表面上形成物点P’时,如果此物点P’是微透镜的焦点,那么P’光点将自准直经L3成像在孔栏2上,在像面P’’后面用探测器CCD接收。要获得一个小孔的被测物体3-D轮廓,必须对z方向实现x、y上的扫描,x、y上扫描范围就是微镜的半直径。与共焦显微镜相比,采用MLA的优点是:扩大了测量范围和大大提高测量效率。(4)微镜焦平面阵列

焦平面阵列(Focal Plane Array,FPA)是近代凝视成像(Staring Image)的探测器。FPA具有最高的探测灵敏度(背景限灵敏度),而且不用扫描成像,因此,其结构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是目前热成像(红外成像)的主要器件。在凝视成像时FPA接收目标辐射的光子并转换成电子(或载流子),存储

在焦平面上,积累时间越长,存储的电子越多,因而提高信号强度。但焦平面的面积有限,每个像元存储电荷的面积很小,在强背景或大孔径时,像元很快饱和,这就限制了凝视(积累)时间,限制了系统灵敏度,影响了动态范围。一般红外成像要求动态范围是10000:1。为了增大凝视时间,减缓饱和,就必须增大积累时间,加快读出速率和改变前放增益,这就使多路读出处理电路变得十分复杂,从而降低了器件的填充因子。填充因子是指探测器上受光面积与产生光敏面积之比。一般红外FPA(IRFPA)的填充因子小于0.5。例如,日本Mitsubishi 256×256 IRFPA填充因子仅达0.25,美国Ford 256×256 IRFPA填充因子为0.52。在不改变FPA信号处理电路的前提下,采用微透镜技术,是填充因子达到0.85以上而探测器实际接收面积可大为缩小,使焦平面有更大面积用作电荷存储和传输电路用,从而大大提高FPA的性能。这就是:

a.利用微透镜的聚光作用,使探测器面积减少到1/10以下。由于能量集中,除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降低了材料不均匀影响外,还减少了外界噪声对探测器的影响,在宇宙空间中还能增强抗γ射线的能力。

b.增大电荷存储面积和处理电路面积,在不变条件下,可获得更小尺寸的FPA。

c.微镜FPA中微镜一般起场镜作用,增大了成像系统的F/#。

(5)光信息处理、光互连、光网络上应用

微光学在光信息处理中有很多应用,最普通的是采用波带片阵列ZPA(Zone Plate Array)。ZPA用微光学方法制作,产生高斯光束但光强是均匀分布的光点。ZPA主要用于高速平行信号处理系统或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如果再结合匹配滤波那将获得更好的结果。

利用一对透镜阵列或微透镜阵列可以实现光互连。光互连已证明在速度、能量及密度上都比电子互连有更多优点,是当前光电系统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微光学由于成功的用于光开关,这就使微光学在光信息处理上有多应用前景。3微小光学的发展趋势

微光学技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电学科前沿技术,是光电技术阵列化、微型化、智能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微小光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光学、光电子领域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分支,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对于

微小光学的发展,从以自聚焦透镜的出现为标志的早期阶段到以微透镜阵列的发展为标志的微小光学迅猛发展阶段,微光学器件向着集成化、多功能化发展,并将逐步发展成以三维光集成器件的发展和应用为主的时期。现如今,微小光学的发展正在迅速深入和拓宽,预计今后的发展趋势大致如下:一是微加工技术的完善,尤其是微米级的微光学加工工艺;二是微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开拓,尤其是一些新型智能型材料、离子交换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等一些轻量化和微小化材料,另外,微光学元件的集成化和多功能化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三维集成器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光.微光学与系统[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 Sinzinger S, Jahns J. Microoptics. 2003[J].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3] 刘德森. 变折射率介质理论及其技术实践[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伊贺健一.微小光学.应用物理, 1986, 55(7):661

微光学元件及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

微光学元件及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 1、微光学元件简介 微光学(Micro-Optics)是未来微光电机系统(Micro-Optical-Electrical-Mechanical System,MOEM S,也称微机械系统,Micro-Electrical-Mechanical System)中三大(另两大组成部分是微电子和微机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时也称光学微机械(Optical MEMS)。微光学元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设计灵活可实现阵列化和易大批量复制等优点已成功地应用到现代光学的各个领域中,如校正光学系统的像差、改善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减轻系统的重量。更为广泛的应用是激光光学领域,用于改变激光光束波面,实现光束变换,如光束的准直、整形及光学交换和光学互联等。微光学元件按照光传播的途径可简单地分为两大类: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DOEs)和折射性光学元件(Refractive Optical Element,ROEs)。衍射型微光学元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是二元光学元件(Binary Optical Element,BO Es),以多台阶面形来逼近连续光学表面面形,是微光学元件中比较重要的一类。相应的微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有衍射方法和折射传播的几何光学方法,如Fresnel 波带法、G-S 算法、遗传算法、光线追迹等。目前比较成熟的商业化软件如CODE V,ZEMAX,OSLO 等都具备微光学元件和系统的优化设计功能。 2、微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微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机械加工方法和光学加工方法。机械加工方法主要有[1]:光纤拉制(Drawing of Fiber Lenses)、超精度研磨(Ultraprecision Grin ding)、注模(Moulding)、金刚石车削(Diamond Turning)等。光学加工方法就是光刻(Photolithogr aphy)。机械加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过程简单,缺点是难于实现阵列型器件和大规模廉价复制,而且不易制作非旋转对称微光学元件,如柱面透镜、任意不规则面型微光学。光学加工方法的优点是:能实现任意不规则面型透镜(尤其是二元微光学元件更是如此),可以大规模复制、缺点是工艺复杂、对环境要求较高。光学光刻可实现二元衍射微光学元件和连续面形微光学元件,主要有二元光学方法、掩模移动法、灰阶掩模法、热熔法和梯度折射率方法等。采用光刻方法加工8台阶二元衍射微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原理,采用三块不同频率的掩模,通过三次甩胶、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实现95%衍射效率的微光学元件。采用掩模移动法制作连续面形微光学阵列元件,首先根据要求的面形设计掩模,然后在曝光过程中通过移动掩模,实现各部分的不同曝光量,最后通过显影、反应离子刻蚀,将光刻胶的面形传递到光学表面材料上。灰阶掩模法是根据微光学元件所需面型,对掩模进行灰阶编码,形成相应的光强透过率分布函数,通过一次曝光、显影,即可得到相应的光刻胶面形,最后通过刻蚀,得到光学材料上的面形。热熔法是通过曝光后光刻胶的表面张力作用的收缩,形成面形。这几种方法中,热熔法由于面形不容易控制和难于制作不规则面形而应用领域受到限制,二元衍射方法虽然能实现各种复杂面形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受到光刻线宽分辨率的限制而不能制作较大数值的微光学元件;掩模移动法能制作较大数值孔径元件但难于制作不具有中心对称或旋转对称元件。灰阶掩模法具有设计灵活、能制作任意面形的微光学元件,但是掩模制作过程中数据量较大,难于精确地控制面形。总的说来,二元衍射方法适合于小数值孔径微光学元件而连续面形方法适合于制作大数值、小口径微光学元件。[1] [url=16094123551-2.shtml][2][/url] [url=16094123551-3.shtml][3][/url] [url=16094123551-2.shtml][下一页][/url] 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

微纳光学加工及应用

微纳光学加工及应用 孙奇 一、微纳光学结构 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同相相互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而形成的,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所构成的平面,电磁波能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1]。从低频到高频,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γ射线等,人眼可见波长在380nm至780nm之间,如图1所示。 (a ) (b ) 图1. (a) 电磁波传播方式 (b) 电磁波按频率分段图(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光学只研究可见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现代光学已扩展到对全波段电磁波的研究。随着微加工技术的日臻成熟,电磁波在微纳结构中的传播,散射和吸收等性质开始逐渐被人们研究。1987年,Yabnolovich和John 首次提出了光子晶

体的概念[2, 3];1998年,Ebbesen等人发现在打了周期性亚波长纳米空洞的厚金属膜上存在着超强的光投射峰,这一发现激起了对金属周期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热潮[4]。从1987年至今,各领域对光学微纳结构的研究一直在迅猛发展。1.1光子晶体 从固体物理的概念中可以得知,当电子在周期性的势场中运动时,由于电子受到周期性势场的布拉格散射的作用形成了电子的能带结构,同时电子的能带与能带之间在一定的晶格条件下将存在带隙。在带隙能量范围内的电子其传播是被禁止的。运动的电子实际上也是一种物质波。无论何种波动形式,只要其受到相应周期性的调制,都将有类似于电子的能带结构同样也都可能出现禁止相应频率传播的带隙。 微纳光学结构技术是指通过在材料中引入微纳光学结构,实现新型光学功能器件。1987年,Yabnolovitch和 John在讨论如何抑制原子的自发辐射和光子局域的问题时,把电子的能带概念拓展到光学中,提出了光子晶体的概念。光子晶体就是规律性的三维微结构,其周期远小于波长,形成光子禁带,通过引入局部缺陷,控制光的传播与分束。同样的,固体物理晶格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类似的运用到光子晶体中,诸如倒格矢空间、布里渊区、色散关系、Bloch函数、Van Hove奇点等物理概念。由于周期性,对光子也可以定义有效质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光子晶体与固体晶格有相似处,也有本质的区别。如光子服从的是麦克斯韦方程,电子则服从薛定谔方程;光子是矢量波而电子是标量波;电子是自旋为1/2的费米子,而光子是自旋为1的波色子,等等。 根据空间的周期性分布的不同,光子晶体可以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光子晶体,如图2所示。一维光子晶体的材料一般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周期排列,例如传统的多层薄膜结构;二维光子晶体表现为材料在平面上进行周期性排列;三维光子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什么是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概况和特点? 答:(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分析,教育技术历史的发展概况是: ①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来把握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从技术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它们构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实际上,这与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媒体论”和“过程论”的观点相对应,而且涵盖了教育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两个核心概念,视听媒体和系统方法,它们分别代表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这两个并行的发展方向此起彼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融合起来构成了教育技术学。 ②从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来把握教育技术发展概况 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不论技术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它都包含物化技术和观念技术两方面内容。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源于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所以可根据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将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并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简称为传统教育技术、视听媒

体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技术。 (2)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特点如下: ①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个时期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等的运用。 ②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初期只重视硬件的使用,后来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视听媒体物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观念形态的技术也取得辉煌的成绩,教育技术中的“过程论”的观点逐渐形成。这阶段的教育技术的领域既包括媒体又包括系统方法。 ③信息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并更加注重对人的作用。与第二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教育技术有以下重要特点:a.信息化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b.教育技术直接用于促进学习,而不仅仅是辅助教学;除了传统的教学设计外,还要考虑基于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方面有愈来愈强烈地应用需求。 2.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答: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我国教育技术起步比较晚,且源于欧美的视听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积极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 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 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 详细资料: 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著作甚丰, 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 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 《电化教育基础》 《电化教育学》 《教育传播学》 《信息化教育概论》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 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详细资料:

微纳光学与SPR技术

微纳光学与SPR技术 SC12009006 王启蒙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又称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有关仪器和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1 SPR简介 SPR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当一束平面单色偏振光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照射到镀在玻璃表面的金属银或金的薄膜上发生全反射时,当入射光的波向量与金属膜内表面电子(称为等离子体)的振荡频率相匹配时,光线既被耦和进入金属膜,引起电子发生共振,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在金属中,价电子为整个晶体所共有,形成所谓费米电子气。价电子可在晶体中移动,而金属离子则被束缚于晶格位置上,但总的电子密度和离子密度是相同的,从整体来说金属是电中性的。人们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为“金属离子浸没于电子的海洋中”。这种情况和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相似,因此可以把金属看作是一种电荷密度很高的低温(室温)等离子体,而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温等离子体,电荷密度比金属中的低。此时光线提供的能量导致金属膜表面电子发生共振,电子吸收该能量使被反射光的强度达到最小,这种最小化发生时的入射光角度称为SPR角。SPR角是随金属表面的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又和金属表面结合的生物分子的质量成正比。[1]

五十年代,为了解快速电子穿过金属箔时的能量损失,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工作。Pine和Bohm认为,其中能量损失的部分原因是激发了金属箔中电子的等离子体振动(Plasma oscillation),又称为等离子体子(plasmon)。Ritchie从理论上探讨了无限大纯净金属箔中由于等离子体振动而导致的电子能量损失,同时也考虑了有限大金属箔的情况,指出:不仅等离子体内部存在角频率为ωp的等离子体振动,而且在等离子体和真空的界面,还存在表面等离子体振动(Surface plasma oscillation)。Powell和Swan 用高能电子发射法测定了金属铝的特征电子能量损失,其实验结果可用Ritchie的理论来解释。[2]Stern和Ferrell将表面等离子体振动的量子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子(Surface plasmon),研究了金属表面有覆盖物时的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发现金属表面很薄的氧化物层也会引起这种振动的明显改变。他们还预言:由于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对表面涂层的敏感,那么通过选择合适的涂层,表面特征能量损失的值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除电子以外,用电磁波,如光波,也能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振动。二十世纪初,Wood 首次描述了衍射光栅的反常衍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由于光波激发了表面等离子体振动所致。[3]六十年代晚期,Kretschmann 和Otto采用棱镜耦合的全内反射方法,实现了用光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振动,为SPR技术的应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实验方法简单而巧妙,仍然是目前SPR装置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微纳光学器件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5580188.html, 微纳光学器件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泽安白爱芳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06期 文章编号1000-5269(2018)06-0020-07DOI:https://www.360docs.net/doc/d215580188.html,ki.gdxbzrb.2018.06.03 摘要:工作在亚波长尺度的微纳光子学器件,具有良好的光子集成性和光学性能优势,广泛用于图像显示、遥感技术和传感应用等方面。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微纳光学器件近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简要阐述了基于特殊微纳结构的颜色滤光片、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滤光片、基于导模共振光栅滤光片、基于光栅结构的滤波偏振分束器和微纳结构宽波段吸收器等五种光子学器件的发展现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纳结构;等离子体效应;导模共振光栅;光栅结构;颜色滤光片;宽波段吸收器;偏振分束器;吸收器 中图分类号:TN27;O438; 文献标识码: A 凡是对光波具有选择性的光学器件在可见光入射下,透射或反射光将呈现不同颜色,逻辑上这种光学器件过滤了白光的部分成分,因此本文称此类光学器件为颜色滤光片;尤其是红绿蓝三基色的颜色滤光片在显微系统和通信等方面广泛应用。随着微纳米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滤光片的研究已成为微纳光学领域的热点,目前,常用的颜色滤光片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两种。 吸收型颜色滤光片。早在1600年前,古罗马人使用金属离子吸收法,将金和银等金属掺杂到双层玻璃制备有色玻璃。在不同的入射角下,这种玻璃呈现不同的颜色。根据不同的掺杂材料(如金属,有机染料等)选择性吸收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呈现特定颜色的原理,使用现代工艺设计的颜色滤光片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但吸收型颜色滤光片的制备过程消耗大量的水电资源,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而且有机染料的化学性质容易发生变化,出现褪色现象,甚至颜色消失。 干涉型滤光片。利用干涉、衍射和散射产生的同频率多光束的干涉效应制备的颜色滤光片,寿命长、无污染、颜色稳定(在材料的尺寸和折射率不发生变化时,颜色不会发生变化),因而被广泛采用。但光程差依赖入射角,所产生的颜色会随入射角发生变化。由此,干涉型滤光片对入射角非常敏感,角度不敏感颜色滤光片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总结近十多年來特殊微纳结构颜色滤光片、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滤光片、导模共振光栅滤光片、光栅结构的滤波偏振分束器和微纳结构宽波段吸收器等微纳光学器件的研究成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摘要: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教育一方面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着大批的后备军,另一方面提高了科学技术群体的素质;同时,教育具有的经济功能、精神文明建设功能、科学功能、培养人才的功能及社会智囊功能,正是科学技术发达的根基所在。 加强综合国力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特别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任务的高等教育。 关键字:教育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影响 一、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各国都力争保持科学技术上的优先性,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得到认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其它各方面的进步起推动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在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地、全面地研究,理清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二、高等教育为科技发展培养了后备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整体科学能力密切相关。社会整体科学能力包括科学家队伍的总体研究能力、综合性实验技术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信息网络系统的效率、科学劳动结构的优化程度以及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等。其中科学家队伍的总体研究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反应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要想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造就和培养一支年龄和结构、规模庞大的高质量的科学家队伍,就必须以教育为基础,只有通过发展教育才能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后备力量。 教育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科技人才的智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以及思想品德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教育、学习、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人才后备军的培养,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凡是教育发达的地区或国家,出现的人才也就多,科学技术也就越发达。 三、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高校科技工作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这些特点为大学发挥推动科技发展作用提供了可能:一是学科综合齐全。大多是高校纹理工农医学科兼而有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互相交叉渗透,容易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成果。二是学术氛围宽松。高校学术氛围浓厚,文化氛围自由,科研的任务性交较弱,

微纳光学结构及应用

1引言微纳光学主要指微纳米尺度的光学效应,以及利用微纳米尺度的光学效应开发出的光学器件、系统及装置。微纳光学不仅是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目前光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微纳光学的发展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进步所推动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著名教授A.W.Lohmann [1]就考虑到利用光栅的整体相移技术对光场相位编码,以实现对光波的人工控制。1964年夏季,A.W.Lohmann 教授指导大学生Byron ,利用IBM 当时先进的制版设备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张计算机全息图。随后的衍射光学进展都可以看作是人为地控制或改变光的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工作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微米尺度的任意线 宽都可以加工出来。由此,达曼提出一种新型的微光学分束器件,后人叫做达曼光栅[2]。达曼光栅通过任意线宽的二值相位调制,将一束激光分成多束等强度的激光。其制作充分利用了微电子工艺技术,是一个典 型的微光学器件[3]。 达曼光栅一般能产生一维或者二维矩阵的光强分布。周常河等[4]提出了圆环达曼光栅,也就是不同半径的圆孔相位调制,实现多级等光强的圆环分布。我们知道,圆孔的傅里叶变换是贝塞尔函数,而矩形的傅里叶变换是SINC 函数,因此,虽然达曼光栅和圆环达曼光栅的物理本质一样,但是其数学处理却不相同[5]。随着制造技术水平的进步,出现了一些纳米光学领域的新概念: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 )[6]、 表面微纳光学结构及应用 Micro-&Nano-Optical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 摘要简短回顾微纳光学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子晶体、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奇异材料、负折射、隐身以及 亚波长光栅等。微纳光学不仅成为当前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微纳光学是新型光电子产业的 发展方向,在光通信、光存储、激光核聚变工程、激光武器、太阳能利用、半导体激光、光学防伪技术等诸多 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微纳光学;纳米制造;微纳光学产业 Abstract Important areas of micro -and nano -optics are introduced,which include photonics crystal, plasmonics,metamaterials,negative -index materials,cloaking,subwavelength gratings and others. Micro -and nano -optics is not only the hot subject of the current scientific research,and more importantly,it reflects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which will be widely used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s,optical storage,laser fusion facility,laser weapon,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semiconductor laser,optical anti-faking and others areas. Key words micro-&nano-optics;nanofabrication;micro-&nano-optic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TN25doi : 10.3788/LOP20094610.0022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技术学发展史 一、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虽然从技术的定义出发,人们未必就能正确的推导出教育技术的定义, 但是仍有必要讨 论它的定义。因为教育技术的上位概念的技术, 而不是教育。所以下面有两个关于教育 技术的94定义和05定义。 AECT 在1994年给教育技术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原文是:In structio nal Techn 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 development 、 utilization 、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 ning. 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 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原文是:Educatio nal Tech no 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ee by creating 、 using 、 and man agi ng appropriate tech no 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二、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 剪断脐带,教育技术学的本体(教 育的技术原理)完全显现 (一) 从整体上看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据有关资料显示, 从整体上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种是以塞 特勒为主的,他认为在文明之时,教育技术就出现了;另一种是我国国内常见的说法, 即教 育技术开始于美国的视觉教育。 (二) 从国内外来看 1、国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简史 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一一 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在理论上直观技术是以哲学认识论(感觉论)为基础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一哲学手稿》中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一一视 研究,关注教育教学系统设 计方法的研究 教学手段 多元化 试图超越媒体,在系统论 教育技术在形成中,媒体技 思想指引下, 关注教学系 术似乎成了教育技术的脐带 教育技术 统各要素的协调 的历史起 点 7 应用引发了对教育媒体的狂热 教育技术在孕育中,尚未形成 新兴媒体技 术的飞速发 学习心理学 的相对成熟 媒体技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的

微纳光学与SPR技术

微纳光学与S P R技术-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微纳光学与SPR技术 SC12009006 王启蒙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又称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有关仪器和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1 SPR简介 SPR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当一束平面单色偏振光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照射到镀在玻璃表面的金属银或金的薄膜上发生全反射时,当入射光的波向量与金属膜内表面电子(称为等离子体)的振荡频率相匹配时,光线既被耦和进入金属膜,引起电子发生共振,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在金属中,价电子为整个晶体所共有,形成所谓费米电子气。价电子可在晶体中移动,而金属离子则被束缚于晶格位置上,但总的电子密度和离子密度是相同的,从整体来说金属是电中性的。人们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为“金属离子浸没于电子的海洋中”。这种情况和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相似,因此可以把金属看作是一种电荷密度很高的低温(室温)等离子体,而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温等离子体,电荷密度比金属中的低。此时光线提供的能量导致金属膜表面电子发生共振,电子吸收该能量使被反射光的强度达到最小,这种最小化发生时的入射光角度称为SPR角。SPR角是随金属表

面的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又和金属表面结合的生物分子的质量成正比。[1] 五十年代,为了解快速电子穿过金属箔时的能量损失,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工作。Pine和Bohm认为,其中能量损失的部分原因是激发了金属箔中电子的等离子体振动(Plasma oscillation),又称为等离子体子(plasmon)。Ritchie从理论上探讨了无限大纯净金属箔中由于等离子体振动而导致的电子能量损失,同时也考虑了有限大金属箔的情况,指出:不仅等离子体内部存在角频率为ωp的等离子体振动,而且在等离子体和真空的界面,还存在表面等离子体振动(Surface plasma oscillation)。Powell和Swan 用高能电子发射法测定了金属铝的特征电子能量损失,其实验结果可用Ritchie的理论来解释。[2]Stern和Ferrell将表面等离子体振动的量子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子(Surface plasmon),研究了金属表面有覆盖物时的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发现金属表面很薄的氧化物层也会引起这种振动的明显改变。他们还预言:由于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对表面涂层的敏感,那么通过选择合适的涂层,表面特征能量损失的值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除电子以外,用电磁波,如光波,也能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振动。二十世纪初,Wood 首次描述了衍射光栅的反常衍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由于光波激发了表面等离子体振动所致。[3]六十年代晚期,Kretschmann 和Otto采用棱镜耦合的全内反射方法,实现了用光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振动,为SPR技术的应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光学微腔的原理及制作研究

科研实践文献综述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物理学 学号110800703 姓名 指导教师 题目光学微腔的原理及制作研究

光学微腔的原理及制作研究 一、光学微腔发展背景 光学微腔是一种尺寸在微米量级或者亚微米量级的光学谐振腔,它利用在折射率不连续的界面上的反射、全反射、散射或者衍射等效应,将光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基于回音壁模式( Whispering Gallery Mode,简称WGM[1])的光学微腔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首先它作为一种尺寸可与光波长相比拟的光学谐振腔,使得凝聚态中的一些量子电动力学现象得以研究[2];其次作为一种低阈值激光微腔,在集成光学、信息光学等诸多应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光学介质微腔的形状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微球腔[3]、微盘腔[4]、微环腔[5]、微芯环腔[6]几种。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光学微腔的一些研究现状及成果,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信息与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根据摩尔定 律的预测,大约每18个月处理器的速度和内存的大小就会翻倍, 而且这个速度还将持续十年。如果光学能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无疑它将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由于不需要进行光-电-光转换,逐渐成为全光网络系统中前景广 阔的领域之一。对于全光网络设想的实现更需要一些体积更小,结构简单,性能较稳定的光学器件。光学谐振腔是一个重要的光学器件,它在光通讯器件、光纤传感等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高集成度的微纳米光学谐振腔器件必将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二、光学微腔的常用制备方法 硅基二氧化硅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具有高品质因子和小模式体积,使得腔内有较高的光场能量密度。微腔位于硅基之上,与成熟的硅加工工艺相兼容,制作工艺简单,且能够与光纤锥进行高效的耦合,具有可在硅片上单片集成的特点。基于以上特点,回音壁模式微腔可以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无源器件、非线性光学、低阈值激光器以及腔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光纤拉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火焰产生高温使得光纤硬度变

光学微腔研究进展

光学微腔研究进展 前言 基于回音壁模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简称WGM[1])的光学微腔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首先它作为一种尺寸可与光波长相比拟的光学谐振腔,使得凝聚态中的一些量子电动力学现象得以研究[2];其次作为一种低阈值激光微腔,在集成光学、信息光学等诸多应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光学介质微腔的形状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微球腔、微盘腔、微环腔、微芯环腔几种。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光学微腔的一些研究现状及成果,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光学微腔发展背景 光通信,顾名思义,即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来传递信号。自从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高琅(Charles K.Kao)和他的同事霍克曼(GA.Hckman)于1966年提出玻璃纤维可传输光信号,并指出通信光纤的要求是每公里衰减小于20分贝(dB)之后。通信领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光纤通信技术时代。在光纤通信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推动下,整个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DWDM系统首次商用以来,光纤通信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首先其容量成倍增加。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但是随着光纤传输容高,器件尺寸的不断下降,工业上已经很难按照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了。传统电信号处理设备面临"电子瓶颈"的限制,这导致了全光网的产生和全光信号处理研究的热潮。所谓全光通信网络是指信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与交换完全在光域进行,即全部采用光波技术完成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的宽带网络,可以避免"电子瓶颈"是通信网向宽带、大容量发展的首选方案。全光通信网络一问世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很多国家都以关键技术、设备与部件以及材料的研制开发为突破口,通过现场实验来推动其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在此背景之下,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掀起了对全光信息处理中关键器件的研究热潮。随着高速以太网的普及和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人们对现有通信系统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波分复用(WDM)系统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的容量大大提高了。同时WDM 系统需要高性能的信道分路滤波器来把不同信道的信号直接分路下来或者加载上去。谐振滤波器由于可能实现具有最窄的线宽的滤波器,而成为WDM系统中滤波器的最佳选择。光学谐振腔可以在不影响其他信道信号的同时,分路不同信道的信号,逐渐成为商界和研究机构广泛研究的热点。而微环谐振器由于在很小的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马启龙)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启龙maqilong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d215580188.html,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技术系甘肃甘南 747000 【摘要】近几年,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但由于本专业学科背景复杂,使得许多院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之间出现很大差异,作者在对25所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所在院系、学位授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即: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多数设置在其他专业院系之下,独立建系的较少;AECT94教育技术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制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大多仍局限于教育系统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比例不协调,选修课比例太小,技术类课程比例较大。根据上述现状作者预测了教育技术专业的三个发展趋势,即:专业方向将更加明确;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企业教育培训领域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现状;发展趋势 从我国高等院校开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该专业越办越热。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首先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1983年,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专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育技术学确立为教育学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截止2002年,我国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近30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全国又有30多所院校开办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热”发展之下,对其专业培养目标、学位授予、课程体系等进行“冷”思考,无疑对今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网络化:Internet远程、宽带、广域通迅网络技术,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2、多媒体化: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中有70%-80%都与多媒体有关,多媒体教育应用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3、应用模式多样化: 基于传统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的“常规模式”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 基于Internet的“网络模式”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VR)的“虚拟现实模式” 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AI)技术。 4、愈来愈重视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研究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1)、理论基础研究 研究焦点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向混合学习理论。原因: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教育中造成的影响不够令人满意。 B、它自身的功能,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强大。 C、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出现滑坡引发的思考。 D、混合学习理论(Blending Learning)主张把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它的基本精神是“淡化中心,强化结合”,这种学习理论符合学与教规律,适合我国国情,对当今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化教改更有现实意义。 心理学取向的一统天下被打破,传播学研究在复苏 主要表现如下: 1)对教育传播学著作的社会需求在增加。 2)教育传播学术研究队伍在扩大。 3)出现了一些国家级研究课题和新的优秀研究成果。 (2)、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在扩展:由偏重学校教育到同时关注社会教育。 (3)、研究心态 依附心在削弱,自信心在增强。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与事业的发展,我们选择的是一条既不是依附西方,也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从国情出发与国际接轨的自主创新之路。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更关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来促进学习。

微纳光学与SPR技术

SC 王启蒙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又称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有关仪器和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1 SPR简介 SPR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当一束平面单色偏振光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照射到镀在玻璃表面的金属银或金的薄膜上发生全反射时,当入射光的波向量与金属膜内表面电子(称为等离子体)的振荡频率相匹配时,光线既被耦和进入金属膜,引起电子发生共振,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在金属中,价电子为整个晶体所共有,形成所谓费米电子气。价电子可在晶体中移动,而金属离子则被束缚于晶格位置上,但总的电子密度和离子密度是相同的,从整体来说金属是电中性的。人们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为“金属离子浸没于电子的海洋中”。这种情况和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相似,因此可以把金属看作是一种电荷密度很高的低温(室温)等离子体,而气体放电中的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温等离子体,电荷密度比金属中的低。此时光线提供的能量导致金属膜表面电子发生共振,电子吸收该能量使被反射光的强度达到最小,这种最小化发生时的入射光角度称为SPR角。SPR角是随金属表面的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又和金属表面结合的生物分子的质量成正比。[1]五十年代,为了解快速电子穿过金属箔时的能量损失,人们进行了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工作。Pine和Bohm认为,其中能量损失的部分原因是激发了金属箔中电子的等离子体振动(Plasma oscillation),又称为等离子体子(plasmon)。Ritchie从理论上探讨了无限大纯净金属箔中由于等离子体振动而导致的电子能量损失,同时也考虑了有限大金属箔的情况,指出:不仅等离子体内部存在角频率为ωp的等离子体振动,而且在等离子体和真空的界面,还存在表面等离子体振动(Surface plasma oscillation)。Powell和Swan 用高能电子发射法测定了金属铝的特征电子能量损失,其实验结果可用Ritchie的理论来解释。[2]Stern和Ferrell将表面等离子体振动的量子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子(Surface plasmon),研究了金属表面有覆盖物时的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发现金属表面很薄的氧化物层也会引起这种振动的明显改变。他们还预言:由于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对表面涂层的敏感,那么通过选择合适的涂层,表面特征能量损失的值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除电子以外,用电磁波,如光波,也能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振动。二十世纪初,Wood 首次描述了衍射光栅的反常衍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由于光波激发了表面等离子体振动所致。[3]六十年代晚期,Kretschmann 和Otto采用棱镜耦合的全内反射方法,实现了用光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振动,为SPR技术的应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实验方法简单而巧妙,仍然是目前SPR装置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2 SPR传感器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摘要】进入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标志的教育技术,推动了教育教学史上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纵观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本文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回顾。 【关键词】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技术”一直被称为“电化教育”。90年代末,随着国外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从研究学者到政府官员均认为“电化教育”这一名称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需求,不利于国际交流和学科发展。1998年高等教育教学专业名录将“电化教育学”改名为“教育技术学”,2002年将“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至此,“教育技术”这一名称在我国正式启用。为促进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 1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1949年11月文化部科技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负责领导全国教育技术工作。后来,还成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1958年前后,中国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推动了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国教育技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目标。同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会上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必须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必修范围,这次会议全面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2001年11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校园网建设的基本原则、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及领导机制。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行动指南,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使用以及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等,全面提高中小学基础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这一标准的对象涵盖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技术人员三大类。对每一类人员的标准都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及社会责任等指标。2012年9月5日,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上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2 硬件建设 据有关部门于2000年底对29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拥有各种类型计算机的数量为204.9万台,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有4600所。这一数字对于630,890所中小学,2亿多在校生来讲,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远低于国际水平。新世纪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短短5年的时间,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到①2006年底的统计,全国中小学的计算机数量超过了900万台,是2000年的4倍,2003年的2.5倍(当时还包括很普通的286的老的机器)。目前已建成了中小学校园网5万多个,是2000年的11倍。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中小学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