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
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保持恒温环境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题技巧:进一步梳理材料。
材料中与建在地下有关的内容是“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所以说明建得很深。
两个选项与建的深浅没有关系,所以被排除,便选C。我们也可详细看每个选项:
地下冬暖夏凉,温度较为恒定,相对于地面受大气影响小;原材料和产品本身都要买进卖出,所以它们对环境要求不高;地上地下的生产成本基本上一样,地下可能会
增加照明成本、通风设备成本与前期建设成本;土壤相当于工厂上方的一层海绵,能
够缓冲振动与隔音。
2. 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 防渗水
B. 防噪声
C. 防坍塌
D. 防地震
答题技巧:常识题。
岐阜(fù)位于日本,地震多发,而大连的地质状况较稳定,所以建工厂可以少考虑抗震
等级,所以选D。A选项,大连和日本都位于季风区,夏季多暴雨,都需防渗水。B两地都需要防止噪声,因为工厂对环境有要求。C也都要保证地下工厂的顶部的稳定性,防
止坍塌。
3.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 增强保密程度
B. 保证产品品质
C. 满足战备需要
D. 集约利用土地
答题技巧:进一步梳理材料。
题干中的上述企业对应的是两类“精密机械设备”厂,这两类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精密”,那么与精密有关的选项便是B,这里的条件是温度稳定、尘埃少。其实间接的作
用会有A和D,但建工厂最主要的目的是盈利。满足战备需要的工厂多位于位置偏远的
内陆地区,如我国的西南山区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所以排除C。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
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图 1
4.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答题技巧:图表统计题要关注最明显的变化。
这个图包含两条曲线,户籍人口增长到后期变慢,而常住人口稳步增长,这使得两者之
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所以很可能答案选户籍人口或两者的差距。没有选项与户籍人口
相关,所以我们来看差距。户籍人口是生在此地,常住人口是住在此地,户籍减去常住
表明人口流出,差距变小表明有些人没出来,而留在了当地,所以选C。A选项,若当地涌进的人更多,则常住人口应该多于户籍人口,与曲线不一致。B选项,题中没有交代年龄结构,无关。D选项,曲线不存在斜率明显上升的情况,而且后期户籍人口的斜
率还更加平和,所以D错。
5. 该直辖市是()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重庆市
答题技巧:常识题。
这道题考察的是我国人口迁移情况。我国总体上人口是从西部省区流向沿海发达省区,
所以位于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的人口迁入大于人口迁出,所以常住人口应大于户籍
人口。按常住人口统计,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上海,2017年的人口是2418万;北京市为1961万,天津市为1293万。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
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图 2
6.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
B. T1
C. T2D.T3
答题技巧:通过图中位置关系判断。
通过图中可以看出,只有T0是与河流挨在一起的,而且材料中提到平坦面上“堆积
着河流沉积的岩石”,所以选A。这道题考察的是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它是伴随地形抬
升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小范围的地貌类型。最早形成的平坦面是T3,当时就在河流旁边;
后来地势抬升,它便不会被堆积;之后河流堆积地势更低的T2,以此类推···目前T0
在形成的过程中,所以会由于堆积作用不断扩大面积。
7.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答题技巧:常识题。
假如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常识,我们便可以看看材料中交代的大小关系“T3>T0>T2>T1”,这说明应该选T3或T1,这样能提高蒙对的可能性。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水的质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