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机理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共振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一、 基本原理
1. 极限式、共振、共振杂化体
对于乙酸根,可写出如下两个Lewis 结构式
C
O O
H 3
C -(I )
(I I )
C O H 3
C O -(I )
(I I )
Lewis 结构1 Lewis 结构2
如果把结构1、2中的成键电子看作是定域的,那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它们各代表了两种极限状况,是极限结构。
通过电子位置的变化,可以实现由结构1转变为结构2。
-C O H 3
C O C
O
H 3
结构1 结构2
共振论认为,有些分子或离子的真实结构(例如乙酸根),并不是任何一个单独的Lewis 结构所能描述的,体现它们的应该是若干个共振结构。
电子位置变化的过程可用双箭头表示。
C
O
H 3
C O H 3
C
O
-
结构1
结构2
CH 3CO 2- 的真实结构可以看作是结构
1和结构2
的叠加,这种叠加称为共振。参与叠加的结构称为共振结构,共振的综合结果称为共振杂化体。
又如,酚氧负离子,共振论认为,它是由下列极限式参与共振所得到的杂化体。
2. 共振结构式的书写规则
(1) 只允许合理的Lewis 结构。
(2) 电子位置变,原子的位置不变。离域所涉及到的电子一般为π电子,或为非
键电子对以及容易离域到P 轨道上的电子。
(3) 要求有关的原子必须共平面。亦即,有关原子为SP 2
或SP 杂化(有关原子指的
是电子位置变化所涉及到的原子)。
(4) 从一个共振结构变化到另一个共振结构,不配对的电子数保持不变。
例如,重氮甲烷CH 2N 2
C H
H
-C H
N N
两个极限式的不配对的电子数为0,是允许的。
+
C H
H
N N -
第一个极限式的不配对电子数为0,第二个极限式的不配对电子数为2,是不允许的。
3. 极限式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
共振是稳定因素。共振杂化体的能量低于任一参与共振的极限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共振结构对描述共振杂化体的贡献是等同的。
(1) 含完整八隅体的结构比在价电子层上少于8个电子的结构更稳定,贡献更大。 (2) 共价键的数目愈多,该共振结构愈稳定。 (3) 结构中电荷分离数目愈大,愈不稳定。
(4) 含不同电荷的结构,电荷愈接近,结构的贡献愈大。反之,含相同电荷的结
构,电荷相隔愈远,结构的贡献愈大。
(5) 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上带负电荷比电负性小的原子上带负电荷更稳定(此为电
负性规则)。
例题:说明各共振式在下列共振杂化体结构中的贡献。
1.C H 3
C N
C H 3C N -A B 贡献: A>B>C 讨论:A 2H 3
C C H 3
C O H 3
C C H 3
C
O -+
(A )(B )
贡献:A>B
讨论:A 的共价键数目多,没有电荷分离。
3.
C
O H 3
C O H 3
C O
-A
贡献:两个极限式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等同。 4.
C H H 2C C O H C H H 2C C
O
H C H H 2C C O H C H H 2
C C
O
H -+
+--+
A B
C D 贡献:A>B>C>D
讨论:A 共价键数目多,没有电荷分离,贡献最大。D 违反电负性规则,贡献最小。稳定性B>C 也是因为电负性的原因。
二、 共振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 解释有机物的酸碱性
判断化合物酸碱性大小的一般方法是:质子越易离去,酸性越强;共轭碱越稳定,酸性越强。
实例1.试用共振论解释苯酚的酸性强于环己醇。
O H
+-O H O-
+H2O
苯酚的酚羟基离去一个质子后,得到酚氧负离子,后者因共振而稳定。
一个带电体系,电荷愈分散,体系愈稳定。而环己醇的共轭碱没有类似的共振结构存在,稳定性较差。
实例2. RNH2是一个弱碱,而胍是一个强碱。
从杂化的观点来看,亚胺基上的孤电子对更难给出,但与质子(Lewis 酸)结合后,所得到的共轭酸因共振而稳定。
C N
H
H2N
H2N
+H+C N
H
H2N
H2N H
+
C
H2
H
H2N
C
H H
2
N+
C
N H2
H2N
H2N
三个极限式是等同的,共振所得的杂化体稳定。
2.解释芳香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实例1 .酚羟基是一个强的邻对位定位基。
++
O
H
+
-
因共振原因,邻对位电子云密度更大。另一解释是从亲电试剂E+进攻芳环所得到的中间体的稳定性来考虑。
进攻邻位:
O H O H
E
+
进攻对位:
O H
E
+
O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