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论诸葛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 其大则挟汉 以为韩 而终 身不 以语人也 ” ・) m 8, 0 4 小处则蹑手蹑脚 , 大处则挟汉等 , 以致显得谲诈 , 类 纵横家之投机取巧。 诸葛亮所作乃为兴复大汉之志 所驱使 , 所用权术是 出于正义 , 其忠汉之心如 朗朗
未察处。 岂其学有未足故耶? 观其读书之时, 他 人务 为精 熟, 己则独观 大 旨, 而 此其 大者 固非 人 所及 , 而不务精 熟 , 岂得 无 欠缺 耶?若极 言 亦
了诸葛亮 的正面形象 。不仅时人对诸葛亮评价甚
高 , 自南宋之后 , 且 尤其是元朝 , 诸葛亮 的形象直线
上升 , 到小说 中, 便成为“ 的形象 , 神” 取代《 三国志》 中普通的人的形象。 这种转变与朱熹如此推崇诸葛
亮密不可分 。 朱熹认为诸葛亮在儒学中掺杂申韩之道 , 如授 后 主《 六韬》 , 书 益州执法严 明, 正是 申韩法家之所 为。 申韩指的是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申不害和
明天资甚美 , 气象宏大。 但所学不尽纯正 , 故亦不能
扬诸葛亮之长 , 护诸葛亮之短。朱熹说: “ 诸葛孔 明
大纲资质好 , 但病于粗疏 ……孑 明出于 申韩 , L 如授 后主以《 六韬》 等书与用法严处 , 可见。”2.5 [ 3) ]2 (3 P
朱熹所看重的儒家气质是诸葛亮维护正统大 义的行为。朱熹说“ 三代而下 , 必义为之 , 只有一个 诸葛孔明。”23) [.4  ̄2除诸葛亮外 , 4 其他如李密 、 唐太 宗、 汉高祖 、 项羽等皆“ 字当头。 利” 朱熹以一“ 字 义” 将诸葛亮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 而用一“ 字将像 利” 李密 、 唐太宗 、 高祖 、 汉 项羽等帝王将相等 皆归其
追恨法孝直若在 , 则能制主上东行 。 孔明得君如此 , 犹有不能尽言者乎?”23 ) 三国志》 , [ 2据《  ̄3 6 载 献计取
个叫毅然的弟子 , 认为诸葛亮 叫刘备夺了刘璋的地 盘, 有点不尽仁义 , 朱熹却说 :便是后世圣贤难做 , “ 动着便粘手惹脚 。”233 [,o ' 2就算是圣人处在这个位 ]3 0 置, 也很为难。 诸葛亮此举乃不得以而为之 , 不必事
这种浓厚的儒家气质世上无人能及 。 朱熹似乎有意
仲尼 以欺 天下也。” m 对于杂糅申韩 的思想家 , 朱熹 给 予 了严厉 的批 评 : 荀 卿则 全 是 申韩 , “ 观 《 成相》一篇可见 ……他那做处粗 ,如何 望得王 道 !”] 2朱熹承认诸葛亮儒学本 色外又夹杂 了 [ .5 23) (5 P 申韩之道 , 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 。但朱熹却为之辩 解, “ 日:然却有儒者气象 , 后世诚无他比。” m 朱熹赞赏诸葛亮整体上的儒家气质 ,诸 葛孔 “
收稿 日期 :0 1 1一 7 2 1 — 2 o 资金资助 : 课题名称 : 朱熹论史研究— —以三国为中心 , 课题编号 :10 0 0 0 6 3 6 6 1 19 3 作者简介 : 杨静静 (9 6 )女 , 1 8 一 , 山东潍坊人 ,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 20 0 9级研 究生 。
韩非 。 “ 申韩 之 道 ”即法 家学术 和 思想 。朱 熹一 向 , 不支持 申韩之法 , 因是过于严苛 , 原 批评法家是“ 挟
所致 。 言外之意即诸葛亮之法家思想学的还不够纯 熟。虽然诸葛亮学问驳杂 , 但诸葛亮将杂糅 申韩之 道 的思想 成 功的交 织 于 自己的 忠君报 国的理 想 中 ,
“ ” 诸 葛亮由 “ 到“ 转 变, 神 。 人” 神” 是逐步提升的。而影响这一转变的关键一环便是朱熹 。 朱熹论诸葛
亮较 前人 更加 务 实、 深刻 、 特 。 独
关键词: ; 葛亮论 ; 朱熹 诸 中韩 ; 权谋 ; 正义 大儒朱熹在论诸葛亮时表现 出少有的纵横气 质。朱熹对诸葛亮的称颂和赞扬 , 一定程度上丰富
语 文 知识
21 第 1 0 2年 期
朱熹论诸葛亮
杨静静
( 州大学人 文学院, 温 浙江 温州 3 5 3 ) 2 05

要: 朱熹 不 光是 理 学的集 大成 者 , 也是 一位 见 解深刻 、 思想独 特 的史论 家 。其 三 国史论 对后世 影 响
深远。 其中诸 葛亮论是 不可忽视 的重要 内容。 三国志》 诸葛亮仅仅是重要人物之一 , 在《 中, 地位在曹操 之下 , 多与刘备、 顶 孙权并列, 是普通的“ , 人” 而到 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中诸 葛亮一度被异化为智谋之
7 6
朱熹论诸葛亮
事求全 。 何况诸葛亮不是圣人。 朱熹集》 《 卷六十 四
《 答或人》 也说 :
义 利之 大分 , 侯 知之 , 非他人 所及 者 , 武 有 亦其 天 资有过 人 处 。 若其 细微 之 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则不 能 无
葛亮做事更光明正大 。 张良则挟私仇而玩弄权术太 过 ,子房用智之过 , “ 有微近谲处 。其小者如蹑足之
之, 则以孟子、 颜子 亦未免有如此处。 故横 渠先
下 。 于如何 实现 这个 “ ”朱熹 专 门做 了解 释 。 对 义 , 一
尽善。 ” 朱熹已经发现史书中关于诸葛亮的一 些颇让人怀疑的事情 , 取刘璋一事 , 以为先主 如“ 或 之谋 , 亦必是孔明之意。 然在当时多有不可尽晓处。 如先主东征之类 , 不见孑 明一语议论。 L 后来坏事 , 却
益州 的是庞统 , 朱熹则认 为 , 诸葛亮作为刘备最 主 要 的智囊人物 , 取益州如此重大决策 , 必定是诸 葛 亮之意 ; 还有刘备东征一事 , 诸葛亮为何不事前进 言, 反而在东征失败之后 , 才来追恨 , 似乎诸葛亮之 地位还不及法正 。 这显示了朱熹治学之严谨 。 同时 ,
朱熹认为刘备之东征被陆逊火烧连营而大败 , 以致 蜀元气大伤 , 走上下坡论路 , 也有诸葛亮 的一部分 责任 , 并认为这是诸葛亮学申韩之道未能尽善尽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