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闫斌

港口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有力推行的重要物流通道和海陆运输网络枢纽,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至今,无论是吞吐量还是集装箱量我国港口在全球港口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可见,提升港口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业已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经济影响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

在此背景下,随着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则成为港口竞争实力与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国内港口信息化现状入手,在总结天津港、大连港和新加坡港信息化建设实践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国内外港口信息化的实践经验,进而对我国港口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构想,旨在为国内各港口信息化未来发展道路提供借鉴指引。

一、国内港口信息化现状

从理论上来说,我国关于港口信息化的研究早于国外,主要针对港口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与对策、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以及港口经济的特点对信息化进程的影响三大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在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平台规划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从港口信息化建设实践上来说,我国尚未达到国外大型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水准,加之国内各个港口信息化建设能力和资源投入参差不齐,从而使国内港口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缓慢。近年来,为了加快国内港口信息化进程,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实现增效创收,我国采取以资源、网络、技术、产业、人才、标准化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方针,依托大数据,将各港口信息资源和数据格式逐步统一标准,以上海、天津、大连、宁波等港口为代表建立起了多个具有中国特色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化港口,为整体港口信息化建设并呈现出健康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从业人员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港口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开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类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普及,对港口各岗位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专业资质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从客观上带动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国内港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原有员工进行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和进修,另一方面注重从国内外聘用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从而为我国港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内港口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在设备和信息网络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硬件的更新和软件的升级的资金均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使港口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果得以持续提升,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三)信息化高端应用港口初步探索

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的有利契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等前沿信息技术致力于提供高端应用服务,在区域范围内建立“智慧型”信息枢纽,实现功能、技术和服务的转型升级,将国内港口信息化建设由重“量”转变为重“质”,从过去推进国内各个港口建立信息共享和服务一体化,转变为打造信息化水平位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港口,目前,以天津港、宁波港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吞吐量港口已经建立完善成熟的应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助其跻身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14年,我国已有七家港口跻身世界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

二、国内外典型港口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

(一)国内外典型港口信息化实践成就

1.天津港

作为欧亚大陆桥起点之一的天津港,既是我国北方和环渤海湾经济区的重要海上枢纽,又是国内规模排名第一的电子口岸和航运服务中心。尤其是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带动下,于2014年已成功跻身于30万吨级的港口之列,位居世界第四,成为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而在天津港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背后,其港口信息化建设可谓功不可没,自2005年建成的“一站式服务”,经多年来不断完善发展,集“基础网络建设”、“生产业务系统”、“设备设施管理系统”、“日常管理系统”、“一站式对外服务平台”、“业务协同联动平台”为一体

83

信息化研究

作者单位:天津港远航散货码头有限公司

营、服务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不仅实现了资产设备的远程维护和监管,以及对港口集装箱码头生产关键要素进行精通定位、动态跟踪、过程控制和可视化管理,而且还建成“关港联动”信息作业平台、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动态查询系统等信息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内部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合效率,实现了层级式的多层决策支持的信息化,为天津港经济效益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及综合竞争力跻身国际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2.宁波、舟山港

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E D I 为核心信息化技术的“宁波、舟山”一体化组合港,是以“五港合一”的宁波港为主导,集中宁波、舟山两港的资源优势,建立了以行政监管、电子口岸、市场服务为职能且政府与企业统一协调对接的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化平台,现已建成航运企业与相关服务企业的集聚平台,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以及“大通关”和电子政务窗口平台,既能使终端企业用户享受高效、便捷、精准、经济的信息服务,又能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实现高效审批和适时监管功能。依托于此,自2014年起该港口货物吞吐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3.新加坡港

与天津港、“宁波、舟山港”同作为吞吐量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新加坡港作为传统贸易大港,在我国等亚洲众多后起之秀的港口激烈竞逐下,仍然具备雄厚实力,最大的功臣就是其港口信息化的不断创新。作为世界第二大货运港,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一直致力于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自动化设备的改造升级,始终保持最前沿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应用,从而最大限度保障了港口增值服务能力以及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巩固新加坡港的地位筑牢了基石。

(二)国内外港口信息化实践经验对比总结

对比上文列举的典型港口信息化实践成就,无论是国内港口信息化建设还是国外港口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得到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并且加大研发力度,致力于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交互环境的升级改造,为港口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提供技术保障和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从规划、建设、投入、运营、维护、应急六个方面全面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缺一不可。尽管天津港、“宁波、舟山港”作为后起之秀,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与新加坡等国外“老将”相比,上述六方面建设仍然存在制约因素。

战略规划方面,国内港口信息化建设规划仅作为港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中层次相对不高的组成部分来设计,而国外成功港口大都会将信息化建设当做最高级别的,每年都会制定详细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

投资建设方面,国内港口大都采取总体预算管理方法,按预算将年收入按既定比例分配用于信息化建设,而国外港口大都要求每项业务都要有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相配套。相比国内的方法,这样则能够直接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相匹配,确保每项业务信息化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技术设施建设方面,国内大都采取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建设而自身研发投入不足,而国外港口则以自身技术研发为主部署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更新不仅及时,而且与本身业务兼容性好,较引进相比成本也较低。

运维和安全应急方面,国内主要以信息部门或方案供应商为主,运维和安全防范水平较低,而国外港口则大都自有专业运维团队进行制定并实施运行维护和安全应急方案。

由此可见,国内港口信息化建设若要再跨新台阶,在上述方面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由注重“应用系统建设、技术设施架构”向全面、系统地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建设投入、技术研发、运行维护和安全体系建设转变。

三、未来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 国内各大港口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的引擎作用, 全面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的战略性课题。本文认为,现代港口的竞争正在演变为精细化、敏捷化、智能化的全方位竞争,世界各大港口都高度重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 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慧型港口"。

未来,国内港口应在总结国内外港口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在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利用云服务、虚拟化、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系统资源, 实现“上下互动、横向互备” 的一体化信息化格局,推进集约化、综合协同服务、绿色安全的运营管理逐步成为主导模式。这样既可降低港口信息化的总体运作成本,也可优化信息化资源配置,提高港口的抗风险能力,更好地挖掘和发挥信息化的整体规模效率,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

84

信息化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