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关于思维能力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的反映。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核心。化学学科的丰富内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判断、推理以及跨越时空的想象力。要学好化学学科,无论是学习理论,掌握化学知识,解答习题,应用知识,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意义。一般认为能力可分为:其中,抽象逻辑思维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指实现由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飞跃的思维。在化学中,从观察和实验中取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之后,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以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认识化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如化学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指概念的判断、推理、论证等基本的思维形式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常用的思维方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按照由感性—理性—感性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

在初中化学介绍原子的概念时,首先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将橙红色的氧化汞进行加热,在试管壁上出现具有金

属光泽、银白色的物质,聚集后成为液体,同时还产生能使木条余烬复燃的气体。前者是汞(水银)、后者是氧气。记录如下:其次,进行分析与讨论:(1)氧化汞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它有什么特征?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氧化汞分子保持着氧化汞的化学性质。氧化汞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在不停地运动着。)(2)受热后氧化汞生成两种物质,汞和氧气。说明氧化汞分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氧化汞分子是由更小的汞微粒和氧微粒所构成。)(3)汞微粒和氧微粒称为原子,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特点?(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4)根据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总结出什么叫原子?(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5)此时,介绍每个氧化汞分子分解成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后,汞原子组合成金属汞;每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氧分子而形成氧气。(6)图解。

三、引导学生运用原子、分子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从以上分析、讨论得出原子的概念,再通过有关化学史的介绍,概括出原子-分子论。进一步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原子、分子的认识已越来越深入。为介绍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作好了准备。(2)提问: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如何用原子-分子观点进行解释呢?(硫是由硫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加热的条件下,它们的分子破裂其

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每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硫的分子。)3)概括: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何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认识这类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新分子。)

四、按照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下面以初中化学“化合价”一节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2)[提问回忆]1)用电子式表示 NaCl和CaCl2的生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HCl(气)和H2O的生成过程。(以上两题不作考查要求,为形成概念作好准备)(3)叙述Na、Mg、Al、Si、P、S、Cl、C、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各是多少?(4)什么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以上问题的目的,既是复习巩固前一节的基础知识又是为学习化合价的概念及确定作好知识的准备。

[讨论推断]

(l)为什么一个Na原子和一个Cl原子互相结合?(因为Na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 Cl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所以一个Na原子和一个Cl原子可通过失、得一个电子,而使它们分别达到稳定结构。)

(2)为什么一个Ca原子和二个Cl原子互相结合?(因为Ca原子最外层有二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所以每一个Ca原子和二个Cl原子通过失、得两个电子,而使Ca原子和每个Cl原子达到稳定结构。)

(3)为什么一个H原子和一个Cl原子互相结合?(因为H 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所以一个H原子和一个Cl原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可使H原子和Cl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4)为什么一个O原子和二个 H原子互相结合?(因为一个O原子最外层有六个电子;一个H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所以一个O原子和两个H原子,通过共用两对电子(偏向O 原子)使O原子和每个H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比较分析]

通过上面讨论、引导、点拨得到解答后,提出,上面四个问题的解答中原子在互相结合时,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此时,可充分让学生讨论。适时,可由学生或教师总结、概括。原子互相结合时,不论通过什么方式,总是要达到稳定的结构,由于每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固定的,它们得失或共用的电子对数目也是固定的。所以,原子互相结合时,必然会有一定的数目,这个性质叫元素的化合价。什么叫元素的化合价?

[总结概括]

此时,首先让学生看本节课本第一段,然后由学生默述定义。

[质疑应用]

问: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举例:一个 Na原子失去—个电子为+ 1价;一个 Cl原子结合一个电子为-1价。

回答:

(1)Mg和Cl结合时的化合价数值各是多少?为什么?结合时原子个数各是多少?

(一个Mg原子化合价为+2价,因为结合时它失去两个电子;一个Cl原子化合价为-1价,因为结合时它得到一个电子。结合时是一个Mg原子和两个Cl原子。)

(2) Al和F结合时的化合价数值各是多少?为什么?结合时原子个数各是多少?

(3) Na和S结合时的化合价数值各是多少?为什么?结合时原子个数各是多少?

(4) Al和O结合时的化合价数值各是多少?为什么?结合时原子个数各是多少?

(2—4题的答题思路与1题相同。)

通过应用既可巩固概念,又可为引出新的概念作好事实准备。

[分析综合]

在上面的实例中,金属原子的化合价如何确定?非金属原子的化合价如何确定?

(一个金属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是正几价;一个非金属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